Episodes
认识你自己从相信本自具足开始 真正认识生命认识你自己,从相信本自具足开始。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本自具足,我们在讲每一课的时候都会连续的问,你真的相信你本自具足吗?你真的相信你本自具足吗?你真的相信你本自具足吗? 如果你真的相信你本自具足,我可以告诉大家,今天的讲课就有意义了。 为什么说本自具足?当我们用能量波的概念来描述的时候它非常科学。因为我这个手指尖这一点既有这个灯发出的波,又有这个灯发出的波。 这个宇宙空间的所有能量波都会通过这一个质点,这一个质点具足宇宙中的所有信息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所以任意一个质点具足宇宙中的所有智慧,这叫宇宙全息律。这是释迦牟尼佛出定的时候说的一句话叫“众生皆具如来德相”,他就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内在本自具足,这个宇宙空间的所有信息你全有。 最重要的事相信自己本自具足你可以从今天开始,启动你本自具足的智慧了,否则的话你现实中的一切努力没有意义。 因为信为道源功德母,你只有相信才能跟你自己具足圆满的智慧连接。你才有可能在提升你内在德的境界上勇往直前、无止境的提升。 你不相信的时候,你可能浅尝辄止,你可能在现实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各种各样挑战的时候你可能...
Published 03/12/23
“感觉”的训练 程晓明医生:在三维的层面上“入静”可以感觉到三维进入高维的过程。这时候可以从意识转化到潜意识,你能感受到潜意识里面所释放的智慧,增加我们对感觉的理解。 身体中的微感觉形成和微感觉记忆,在健康中有着特别的作用,如人类创造的各种修炼方法:打坐、气功、静坐、瑜伽等都可以激发出身体生理潜能的感受,那种异于正常人的感觉,并且把这些通过修练得到的感觉,训练成自己的记忆和自己常规的感觉,这种记忆中的感觉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可以在某种触动下被释放出来,我们称为“感觉释放”。 感觉训练有很多方式,首先是感觉自己的身体感觉。比如: 站立的时候,有意识地轻轻移动自己的脚、腿,感受这种移动产生的感觉,也就是关节和肌肉蠕动的感觉;然后是感觉那些难以感受的身体部分或是需要微感觉的部分,比如:...
Published 10/05/22
今天是老师的节日,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本自具足的智慧。心能缘平台祝大家节日快乐,以觉为师,无忧也无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古往今来的老师被称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三维的山,用二维表达的时候,可以投影出来画等高线; 等高线不是山,可是它和山有一一对应关系。 三维空间的山和二维空间的等高线,就是智慧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知识,是高维空间在三维空间的投影。 所谓“传道”是传智慧,可以直接观这个山; “授业”是指怎么解读等高线; “解惑”是指等高线和山之间的对应关系。 能够观到山、看到山和等高线之间的关系是合格的老师; 但是弟子没有看到山,只知道等高线,换做他当老师会怎么教?小圈是山顶,大圈是山脚。稀的地方是陡坡,疏的地方是缓坡。 这时候“传道”和“解惑”的功能没了; 只剩下“授业”的功能,授的还是“业障”的“业”。因为学生知道等高线是山,就根本不想去看山了,也不知道还有山。 所以, 真正要突破的是知识的表层障碍。 教育是唤醒本自具足的智慧 教育的本质,用简单的话来描述,我认为它叫“唤醒”,是 唤醒本自具足的智慧。 我们讲宇宙全息,任何一个质点具足宇宙中的所有智慧。所以,每个人...
Published 09/09/22
“感觉”是生命的关键 程晓明医生:感觉医学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从宇宙的物质界来看,任何物质都含有能量,能量在转化过程中表现的就是释放能量,是以振动形式出现,能量振动的振动波被我们所感受到的叫感觉,感觉可以形成认知。 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感受到的就是受、想、行、识,这些感觉可以形成我们的记忆,被记住的感觉不会遗忘,这些记忆可以铭刻在我们身体上,可以形成遗传或是本能,从这个逻辑关系可以看出“感觉”是生命的关键。 “感觉”的特性 感觉有以下几个特性:第一,感觉是自私的,感觉仅仅属于自己;第二,感觉是不可以测量的。如头疼,疼到什么程度别人是不知道的;第三,意识可以诱导感觉的产生,主观的意识能量可以造成不同的感觉。第四,身体的感觉可以改变意识,有时身体上的不舒服或疼痛等有害的感觉长期刺激可以造成意识改变甚至错乱。 感觉是建立在完整生命体基础上的,因此,从个体自身来说所有感觉都是成立的。因为这个成立是基于你的知识及你对身体的理解,还有你对完整生命体、整体存在界概念的了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所以,在完整生命体的前提下,任何主观的感觉都是存在的,当然包括意识感觉,甚至是灵感。 在“感...
Published 09/08/22
程晓明医生:我提出的“完整生命体”概念,与西方所讲的从一具尸体的解剖过程来推断生理功能、了解生命活动是有区别的。 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的发展是不一样的。公元二世纪的西方诞生了盖伦医学,它的起源是从解剖开始来了解心血管的循环过程。我国的南阳太守张仲景也是公元二世纪的人,他就是从完整生命体、天人相应来了解我们这具身体的。 完整生命体包括:物质身体、精神身体、生命本原和个体能量属性。 物质身体:属于解剖学的认识,可见的解剖生理形态学结构。几千年来,对身体的三维“可视解剖”,东方古典医学科学和西方现代医学科学都有非常详尽地认识。 但随着现代医学科学不断地打破和融合各学科之间的界限,研究物质身体已不只是以化学为基础,更加入了数学、分子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 现代应用科学迅速地发展,尤其是高倍电子显微镜的发展打开了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也让我们对物质身体的解剖生理学从“可视”走到了“不可视”的微观解剖学层面。 精神身体:指我们常说的“神”,包括神、魂、魄、意、志、虑等。精神、心理的表现和存在虽然是无形的,却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都具有的。 二十一世纪后的现代医学科学也把认识身体的观念转向了精神...
Published 09/07/22
程晓明老师:“感觉医学”的目的主要是更精微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症状,以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 什么是健康?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经过了各种不同的磨练,这就是我们的生命过程。 年轻时我们用本钱去赚钱,年老了花钱去买身体的健康,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生了病后怎么办?去找医生看病。找医生看病其实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现在很多的医生不看病,只看检查报告。 从理论上看,疾病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疾病的发生到疾病被仪器检测出来,有时可能比你和医生想象的都要漫长,而在这过程中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疾病。 我们也看到过有的人突然就得了重症或死亡了。有些人说:“我很健康,每年都做体检,为什么会突然生了大病?”这其实就是我们对自己身体了解的问题,错失了从身体感觉不舒服到病症被仪器检测出来的这段珍贵时间,这也就是我立志要做“感觉医学”的目的。 当我们开始了解自己的身体并试着和身体沟通的时候,就可以精微地感觉出哪里舒服?哪里不舒服?在这种习惯性与身体的沟通下,了解身体的微小变化,就能够很容易地在疾病发生之前,或疾病有小的苗头前,及早地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调理或者采...
Published 09/05/22
每个人都有一道生命之光,如同灌顶一样,从宇宙中一直的陪伴、滋养,也许带着生命印记,不断的滋养你;也许这道光是你的家人、朋友、伴侣、或者孩子…… 张秋敏老师:我的生命有一个起点,我始终都觉得我是一道光,永远沐浴在这道光中。这个感受就如同我从小学习舞蹈,艺术在大家眼里是一个吃不饱饭的行业,但我觉得幸好我学习了艺术,艺术与心灵、与内在、与内在细胞、与宇宙、与宇宙能量、与整个意识身心灵的合一,艺术不断地带给我生命的滋养。 由于天生身体精微系统的敏感,舞蹈训练的本身:有西洋舞蹈的部分,西方现代舞的训练需要靠身体的腹部、核心肌肉控制,如同太极阴阳与丹田的转化力;东方有非常柔软、多角度、多关节的细腻肌肉东方美学的诠释力,东方与西方的身体的训练,大多是定静专注、通达内在的工作,这种训练一直陪伴著我成长。以语言口说的机会较少,一站上舞台就是以全副的精神、意志、能量与细胞连接所诠释的爆发力,或是舞蹈的肢体美学。 直到有一个机会当了闽南语电台主持人,开始知道原来除了身体可以传播波动以外,口语的传达也是诠释内在生命经验的方法之一,并能转化传播出来的。 在那段当闽南语电台主持人的短暂时光里遇到了我的先生陈...
Published 08/29/22
问:这个时空点大量的生命醒来,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该如何去觉悟呢? 刘丰老师:首先把觉悟搞清楚。什么是觉?觉是觉醒,对整个宇宙时空的能量关系和信息,你真的通透理解了,这叫法理通透。我们讲的至简心法(点击进入),实际上它可以关联人类的所有智慧,所以它帮助我们去理解整个时空能量关系和他们的存在关系和空间关系,这叫格物和致知。 觉悟者的生命历程中的所有事物都是自我唤醒的契机。无论在世俗眼中的任何事非、善恶、悲喜多么的难以理解,在觉悟者的生命中都是走向彻悟的台阶,皆为"不垢不净"的功课。征服与颠覆每一个认知台阶的当下,会感受到世俗中无与伦比的喜悦-----「法喜」充满、「神圣」光临。  觉悟在当下  觉悟,顿悟,是在当下。 某个当下,突然有种通透的感觉,有种觉悟,而这个觉悟就是你提升了一级。至于起点在哪,一点都不重要。当提升的那一下,就会产生一种觉悟的喜悦。 我们内在的诉求,是让我们每个当下都在提升的过程中,因为那个过程会让我们产生觉悟的喜悦,那种法喜。虽然我们做不到每分钟、每个当下都在那个状态,但要随时提醒自己。 但是,每个人都会有纠结的时候,包括我在内,也会有起落的时候。 因为我们毕竟吃...
Published 08/15/22
问:如何破解想要学习而出现的身心分离状态? 刘丰老师:如果我们想不断的从外面去得到,从外面去学的时候,那我可以告诉你,你根本学不过来,外面显化出来的东西太多了。 所以,你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选择,可以一门深入去攻破它以后,再看所有的东西,就变成每一个当下都在以觉为师了,以你自己内在觉醒为师,你会发现外面同质化的东西太多了,这些同质化的东西如果都需要去学,你是学不过来的。 我知道还有很多人热衷于上课,花了大量的时间跟精力在外面上课。实际这样的课程你选择性地学了以后,只要入了门就可以了,入了门以后你会发现你听什么都能懂。 为什么说我们现在学的这些(至简心法概述)是让我们掌握一个打开人类所有智慧系统顶层天窗的钥匙,它让你遇到任何事件,你只要一碰到马上就能懂他全部的内容,所以这是一个我们现在时空里面入世的一把钥匙,你只要尝试利用这个钥匙去打开就行。 另外,真正的实践和践行是在你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在行住坐卧,在做事做人,在你接触每一个人的时候你在践行它,这就没问题。但如果你只是在课程里边,那你一辈子学不完,因为所有系统里面表达、叠加出来的东西太复杂了。 问:如何理解“赋能”,为什么说我们不能他...
Published 07/31/22
问:认知、像跟因果是如何关联的? 刘丰老师: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对于三维的人来说要讲因果,因果是三维能量的纠缠和对立,或者停留在某一个层次上,在任何一个维度上都有能量的对立和对冲关系。也就是有阴必有阳,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是共同存在的,所以这叫因果。 在高维空间的纵向描述叫因缘。因缘就是投影源里有什么会投影出什么,它的本质是源自于投影源。所以因缘和因果,一个是纵向,一个是横向的能量关系。 真正的修炼是在因缘里面去化缘。从三维的结缘,然后通过化缘而了缘。这个了缘是彻底的了悟,彻悟,就是回归生命觉醒的本源。 所以因缘是修行,因果是止跌,了解因果的时候不去造因、造业,起码你做到了一件事——止跌,你能够不断地让你的横向能量关系变得和谐,而为纵向提升创造充分且必要条件。 同时,也可以通过因果而结缘,通过觉醒而化缘,也就是因缘回归到缘起性空,那是本质。 缘起就是 N...
Published 07/27/22
花投射心念意识 陈祈明老师:「爱」与「心」相关,爱来自高维连接爱的源头。「爱」是零维度所转化出来的,只是人用三维角度来看;「心」是摸不着的无边无际,却影响着人的五脏六腑,人的气、人的郁,人只要肝气郁结,就会疲惫,所以要疏肝理气。 黄帝内经谈:肝藏怒,肝气不顺是因为有怒气。一个生气的人给予他拥抱,带他去大自然山里走走,送他一束花,他整个气就消下来了,这是从三维的角度来看心的变化。 但是,第二天睡一觉起来后依旧会生气,为什么,因为情绪的根源没有找到、没有转化,只是从表象让生气不继续发生。而要如何从根本找到愤怒的原因?这时需要更多的觉察来发现内在的变化。(下图为蓟草花,主疏肝理气) 人往往不容易表达、很难察觉,这其中的愤怒可能来自原生家庭、夫妻生活、人际关系中所累积的,正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淤泥中要如何找到根源?这就是花可以帮助我们照见觉察的部分。 花像一面镜子投射出我们的内在,我们以86朵花来表达,拍照制作花卡,将花的不同结构、不同颜色、不同频率,归纳成为一套系统。 简单的应用就是:红色与心血管与动力热情有关,白色与悲伤有关,悲伤是一种表象,背后悲伤的原因为什么而起?是意外事件?失...
Published 07/25/22
问:老师,我想问一下家庭方面的问题。我一直在学习,但是我老公他不愿意学习,我发给他那些东西,他都很反感,并且还一直找茬。本来我们都已经零交流了,但是他动不动出口就是指责,很执着于对错,认为在家庭当中,只有他在付出。 昨天晚上他说结婚10多年就一直在忍我,说实在是忍不下去了,要离婚。我现在不知道如何跟他交流,不知道怎么在这个家庭当中相处,所以想问一下老师。我一回到家面对他,一跟他交流,我本来状态很好的,但是被他几句话就打回原形,就好像很有压力似的,敞不开心扉。我跟别人的人际关系都不会这样的。谢谢老师! 刘丰老师:夫妻关系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功课。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理解这是你的功课的时候,肯定在对方身上看到很多的不如意。如果你想要改变他,实际也是一个妄想。 当你自己的内在产生变化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会变好。但如果我们老想,我在读书,你不读书;我在学习,你不学习。当你有这种感觉或者想法的时候,其实是很难真正的转换这种关系的。 既然是夫妻,其实就是两个人约好一起来对另外一个人无条件的感恩、接受、原谅和包容。根本不是你要求对方做的,是你自己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如果对方身上有你不能接受、不能...
Published 07/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