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In the midst of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ook time at its daily press conference to address another pressing issue: the wave of protests against police violence and racial injustice. The demonstrations began in the U.S. when George Floyd died on May 25 after a police officer had pressed a knee into his neck for 8 minutes and 46 seconds while detaining him in Minneapolis. The protests are now spreading around the world to Europe, Africa and other regions. "WHO...
Published 06/09/20
30年代美国社会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全社会的秩序性的萧条,可以说这是美国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但是当时的罗斯福政府并没有让这个black cloud hovering above everyday people的生活,而是通过艺术来转移公众的注意力,或者说通过艺术来升华当时的坚韧的美国精神以及独特的多元美国文化和文化再现。 这个政府主导的艺术创作浪潮,不仅塑造了真正的美国文化,也将美国这个多种族的“沙拉式”文化熔炉的独特性呈现地淋漓尽致。 原文地址:https://www.npr.org/2020/05/25/854864293/art-of-the-new-deal-how-artists-helped-redefine-america-during-the-depression
Published 05/27/20
"Dangerous things have to happen sometimes. Just be careful. Then make direct eye contact and face them."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篇叫“How to See the Truth Behind the Truth”的文章,这篇文章来自一本名叫This Is How的书,这是一本挺神奇的读物。虽然它更像一本机场的self-help book,而不是一本特别profound的书。但就是这样一本小书,其实还挺invoking的。至少可以回答一些生活的问题,不也挺好的吗。 希望听众喜欢。 Goodnight and sleep well.
Published 05/24/20
“在一些青少年的故事中,性本身就是一个目的,而在《普通人》所讲述的故事中,它是一种实验:一种测量你的身份、你与他人的关系、权力和无力感的方式。... 如果是对阴郁青春小调感兴趣的观众,《普通人》是一部很特别的剧,它展现了少年爱恋的复杂性:这种感情是一种彼此间的竞争关系,而观众却并不会觉得必须在男女主角间做出选择。 两个主角充满了个人魅力:她是一盏明灯,他是一盏微光;但他们也共同创造了一些东西。这段关系是一种性格的建立,是康奈尔和玛丽安必须经历的东西,他们必须摧毁一些自我,以实现他们到底是谁。即使是在性爱的场景中,这种感觉也不只是情欲,就好像玛丽安和康奈尔在拼命地试图获得对方内心深处隐藏的那块他们需要完成自己的拼图。” -- 纽时剧评丨直到他们把爱分开 这部新剧还没有来得及看,但来自各方的好评直接说服了我。 今天的阅读文章也是来自NPR,选它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标题也很有意思:'Normal People' Is A Love Story To Cherish...
Published 05/22/20
在这个抗疫的特殊时期,因为封城或宵禁令在各个国家和城市的实行,被“困”于家中似乎已经成为了全球家庭的常态。在此期间,家人的关系似乎也逐渐成为一个被挑战的领域。不少本来没有那么亲密的家人关系,或者本来就受到一些来自观念上的冲突造成的家庭成员关系的紧张,被这次的疫情彻底放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似乎又提供了一个可以和解的机会,或者至少是相互理解的机会。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性向的人群来说,他们在家庭这个被传统伦理或宗教体系渗透的家庭话语中,矛盾变得愈发深刻和压抑。 (原文地址:https://www.npr.org/sections/health-shots/2020/05/17/856090474/home-but-not-safe-some-lgbtq-young-people-face-rejection-from-families-in-lockdo) Goodnight and think.
Published 05/17/20
今天我读的是一篇来自NPR.org的评论文章,这是一篇关于米歇尔·奥巴马的纪录片,这个纪录片我还没看完,但是它的开篇足够吸引很多人的眼球。当我们看到一个卸任的前第一夫人,一步一步成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被她足够亮眼的光环吸引,而看不到她在成为更多的过程中的经历和理想。这个纪录片的评分虽然不是非常高,甚至很多豆瓣的网友都提到说这个纪录片更像是一部政治宣传片,但作为一位普通观众,在面临当下糟糕的环境时,能够获得一些鼓舞和思考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原文地址:https://www.npr.org/2020/05/06/850798007/becoming-offers-a-revealing-but-selective-view-of-michelle-obama) 晚安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Published 05/15/20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篇导演(伍思薇/Alice Wu)采访,她在采访中分享了关于她如何创作最近Netflix比较热门的电影《真心半解》(The Half of It),看了几篇采访之后,选择了NPR的一篇“What Alice Wu Wants To Say In 'The Half Of It'”, 原文链接:https://www.npr.org/sections/codeswitch/2020/05/01/848853718/what-alice-wu-wants-to-say-in-the-half-of-it 这部电影探讨的青少年LGBTQ议题的确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视点,而且探讨的层次也非常丰富,是少有的同题材的电影中的上乘之作。
Published 05/12/20
有时候,看似没有那么好喝的鸡汤其实也没有那么毒,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有时候拥有太多东西,才是失去的开始。 这本回忆录+自传式的书《This is How》用一种“blend of black humor and heart”的方式来“serves up tough love and reasons for hope”, 之所以选这篇“Why Having it All is Not”是因为这几句话: 1. Limits stop you from living a life without limits. 2. When you have total freedom - no limits at all - you stop trying to make the best of things. 3. This is the problem with "having it all": there is nothing left to want. 4. Losing something you need or giving it away is also good. 5....
Published 05/10/20
关于《小小小小的火》原小说与电视剧改编之间的讨论在豆瓣上也有讨论,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也会有不太满意电视剧的改编的时候,但是看完最后一集时,也突然明白了一些改编的道理,于是写下了下面这段话: “坐在车里哭的Mia不就是每个曾经坐在车里抽泣过的我们;仓皇迷失的Elena,站在Mia最后的作品前,轻声细语地喊了一声Isabel。Bebe坐在车里,绽放了期待已久的笑容,手里捧着曾经遗失的孩子,这一刻,我并没有感觉到舒缓,反而更担心起了May Ling的未来和这个眼里只有所谓的母爱的“母亲”,她的双层身份给了这个角色复杂性,但其实她是最不存在也是最存在的母亲。她既是Elena,那个过了这么多年,终于搞丢了自己小女儿的完美母亲;她也是Mia,那个有胆有识,却始终活在阴影下的不完美母亲。 ...
Published 05/09/20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Born A Crime”的第一章——Run,其实这个章节的写作和内容非常精巧,当你在阅读或者听读的时候,会被Trevor那种天生的喜剧性和戏剧性的叙事模式带入到故事里面,并同时以旁观者的冷静观察角度和故事的亲历者的那种充满未知、迷茫以及那种疲乏感的角度来看待这段发生在一个5岁孩子身上的故事。因为故事的视点是一个5岁小孩的身体,因此,很多故事的细节其实是充满了童真的。比如他对于周末礼拜的态度以及对于耶稣的那种不那么“虔诚”的态度。毕竟在孩子眼中,对耶稣的认识和身上那种强烈的“基督性”的建立还没到一定的强烈程度。但不能忽略的是,这是一本自传,或者至少是一部回顾南非在经历“apartheid”(种族隔离)时期发生的故事,孩子眼中看到的那种荒诞性是被整个时代所赋予的,时代的力量和历史的车轮在前进时,压碎了石子和人类的躯体。 希望听众也和我一样喜欢这本自传,有兴趣的可以找个机会好好读一下这本书,会有不少的收获。 时候不早了,各位晚安!See you next time! This is Louis's Bedtime Story.
Published 05/08/20
“The first thing I learned about having money was that it gives you choices. People don’t want to be rich. They want to be able to choose. The richer you are, the more choices you have. That is the freedom of money. We spend so much time being afraid of failure, afraid of rejection. But regret is the thing we should fear most. Failure is an answer. Rejection is an answer. Regret is an eternal question you will never have the answer to.”
Published 05/07/20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不是Jesse老师写的文章,这篇文章其实很通俗易懂,当然因此也没有特别的深入去探讨说为什么现在孩子的儿童读物和以前有很大的区别。 (原文链接在此:https://www.npr.org/2020/04/30/847842664/will-your-kids-love-your-favorite-childhood-reads-lets-find-out) 其实现在小孩的读物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政治语境的变化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也反应了不同时代人们面临的社会问题和叙事母题。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学习的东西和阅读以及观看的电视节目好像很幼稚和天真,但殊不知,如果你仔细阅读以下小孩读的文本和看的文本,会发现原来儿童文学的作者也只是普通人而已。他们面对的问题,不比我们面对的少多少。他们儿童的那一面毕竟只是一块面积有限的遮羞布,遮不住这个社会带来的困扰和悲伤。 Anyways, goodnight everyone. Hope it can give you some inspirations about our...
Published 05/05/20
在这个吃小龙虾的季节,是能够感受到文中小龙虾的香味和吃时的那种孤独。可能对于9岁的小孩来说,一个令人confusing的父亲形象依然好过没有父亲的孩子。 他透过父亲的眼睛和对话,感受到了父亲这么多年来经历的变化,和之前与母亲在一起时的不开心。他理解了为什么父亲要远走,也理解了自己为什么还希望得到他的爱。这个充满大爱的父亲与一个需要小爱的小孩之间的这种爱的不调和性,拉扯并维系着这段有趣的父子关系。 毕竟,任何关系都是需要经营的,就好像那些在飓风中被摧毁的房子一样,是需要细心照顾和重建的。 喜欢的那句philosophical idea:“I guess if I was a homeless person from New Orleans, I would like Dad more than Mom. But I’m just a kid from the suburbs and that’s not my fault.” 晚安,感谢收听Louis的bedtime story。See you tomorrow! Goodnight.
Published 05/04/20
"And I think that the more someone says something, the less it’s probably going to be true. " Louis的睡前故事会选择不同的小说或者文学评论等跟大家分享,这次选择的是来自Jesse Eisenberg的短文集“Bream Gives Me Hiccups”中我比较喜欢的一篇,叫“The Whiskey Blue Bar At W Hotel”。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在众多对母亲怪诞行为的嘲讽中,这一篇似乎更犀利和尴尬,母亲对这次date的重视程度以及其中表现出来的awkwardness其实是非常普世的。小Jesse默默地在一旁观察着母亲的怪诞行为,一边思考着这个想要建立亲密关系的母亲是如何与这个刚刚失去妻子的男性之间关系的不可建立性。 小巧精悍的短故事非常适合睡前听,会会心一笑,也会帮助进行睡前的简短思考。 Anyways, have a goodnight!
Published 05/03/20
Published 0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