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 樂季 Ep.38|變形,為何而變? - 音樂學者盧文雅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在文學領域裡, 有捷克作家卡夫卡充滿諷刺意味的《變形記》, 也有義大利作家奧維德神話色彩的《變形記》。 至於在音樂領域, 德國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為何也要《變形》? 他想在五線譜上變出什麼驚人之舉? 欣賞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 觀賞理查.史特勞斯的《變形》, 為何兼具了視覺藝術的美? 本集節目中,音樂學者盧文雅細說從頭, 帶您宏觀理查.史特勞斯《變形》之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Episodes
臺灣有中央山脈,歐洲有阿爾卑斯山系。 這兩座護國神山,地理上相距遙遠, 為何有遠親近鄰的相似點? 如果您是喜愛大自然的登山客, 您的臺灣登山經驗如何印照 理查史特勞斯筆下的《阿爾卑斯交響曲》? 本集節目中,昆蟲與植物學家董景生, 換個角度帶您領略截然不同的 「阿爾卑斯登山趣」!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6/19/24
透過一首樂曲, 也能「讀」出作曲家的晚年心境? 藝術歌曲的意境, 如何聆聽才能體會箇中滋味? 如果說「結束,是另一個開始」, 在《最後四首歌》當中, 理查.史特勞斯面對人生終點站的領悟, 為何美得讓人心醉? 本集節目中,女高音賴珏妤細說從頭, 從文學、音樂、人生切入, 帶您體驗理查.史特勞斯的晚年心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6/12/24
Published 0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