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在歐洲教堂壁畫裡, 天使們手中的吹管樂器,為何是「它」? 在古典和爵士音樂領域裡, 「它」又為何經常腳跨兩條船? 日常生活中的說話方式, 竟然也會影響到樂器吹奏? 從流行歌曲的唱法, 也能領悟出樂器吹奏的獨特秘訣? 本集節目中,NSO長號首席李昆穎, 帶您一聽黃金伸縮管來回之間的奧秘!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5/29/24
Published 05/22/24
在歐洲教堂壁畫裡最常見的銅管樂器,是「它」? 中世紀歐洲皇家狩獵隊裡必備的樂器,則是「它」? 和絃樂器比較起來, 銅管樂器的音色為何獨具陽剛魅力? 管中吹奏出來的音符, 何以充滿陽光般的黃金色彩? 本集節目中,長號演奏家許雙亮 從樂器發展歷程到樂曲創作, 帶您見識不一樣的銅管世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5/22/24
在文學領域裡, 有捷克作家卡夫卡充滿諷刺意味的《變形記》, 也有義大利作家奧維德神話色彩的《變形記》。 至於在音樂領域, 德國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為何也要《變形》? 他想在五線譜上變出什麼驚人之舉? 欣賞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 觀賞理查.史特勞斯的《變形》, 為何兼具了視覺藝術的美? 本集節目中,音樂學者盧文雅細說從頭, 帶您宏觀理查.史特勞斯《變形》之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5/15/24
小時候常聽到的鬼故事「虎姑婆」, 竟然有一個遠在俄羅斯的閨密? 有血有肉的美麗公主, 為什麼會愛上沒有生命的木偶王子? 同樣是國民樂派作曲家, 但為何俄羅斯與匈牙利的音樂風味卻大異其趣? 本集節目中,NSO指揮助理蔡明叡 從奇幻色彩的鄉野故事出發, 帶您探索五線譜上東歐音樂的新視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5/08/24
動物性別有雌雄之分, 小提琴協奏曲也有「亞當」和「夏娃」的分別? 所謂承先啟後,長江後浪推前浪, 有了貝多芬的典型在夙昔, 後生晚輩如何突破傳統,超越前輩? 本集節目中, NSO第二小提琴副首席 孫正玫 從說故事角度,帶您溫故知新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5/01/24
你對於布魯克納交響曲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冗長?深奧?不知所云? 雖然他不是主流作曲家, 為何各大樂團和指揮家把他視為「試金石」? 就算有再好的音響設備, 但為何聆聽布魯克納絕對要親臨現場? 想要入門布魯克納, 為何要從他的慢板樂章著手? 本集節目中, 「夜鶯基金會」執行長詹益昌醫師細說從頭, 帶您深入淺出,溫故知新布魯克納!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4/24/24
說起小提琴協奏曲界的「王者之聲」, 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絕對名副其實。 攤開樂譜來看,看似樸實的音樂布陣, 竟然「暗潮洶湧」? 以物理上的角度來看, 「D大調」對於小提琴家來說, 為何更有發揮空間? 本集節目中,小提琴家林品任抽絲剝繭, 從音樂篇幅到樂曲內涵, 不只細說貝多芬的「王者之聲」, 還有私房推薦版本,等待知音!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4/17/24
對於藝文媒體記者來說, 隨著國內團隊參加國際巡演, 為何會深刻感到身為藝文記者的價值? 每一次的國際巡迴演出, 除了表演團隊值得喝采的成績之外, 在藝文記者眼中, 還有哪些不為外人所知的「幕後祕辛」? 本集節目中, 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郭玟岑 邀訪國內資深藝文記者, 分享NSO國際巡演點滴、以及您所不知的軼聞趣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4/10/24
任何一次完美的舞台演出, 除了台上的精彩呈現之外, 幕後工作人員為何更形重要? 所有的Tour performance正式登場前, 事前的Pre-tour為何更是不可或缺? 看似平凡的食衣住行,在巡演過程中, 為何是最棘手的難題? 繼2023美國與日本完美巡迴演出之後, 國家交響樂團2024歐洲巡演即將漂亮出擊。 本集節目中, 歐洲巡演統籌經理石玲玲、巡演舞台監督紀琪, 帶您一窺巡演前的Pre-tour秘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ublished 04/03/24
一座理想的音樂廳,應該具備哪些條件? 音樂廳觀眾席的設計,竟然會與腦科學有關? 再怎麼傑出的音樂廳,也會面臨「尷尬期」? 「鞋盒式」、「圓形劇場」、「綜合表演廳」, 哪一種形式的觀眾席,會讓您聽到真實之聲? 本集節目中, 實踐大學音樂學系主任 宋正宏, 從音響美學角度與歷史角度, 帶您走訪NSO 2024歐洲巡演音樂廳。
Published 03/27/24
唱片發燒友的收藏架上為何少不了這部作品? 這首樂曲為何必須在現場聆聽才能聽出究竟? 深奧與抽象的哲學,怎麼以具象的音樂表達? 四十分鐘的管絃樂,如何以言簡意賅的手法, 把形而上的哲學觀詮釋得平易近人? 本集節目中,NSO指揮助理蔡明叡抽絲剝繭, 帶您一窺尼采超人哲學、 與理查.史特勞斯絕妙精采的管絃樂法 –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Published 03/20/24
這位作曲家的筆下, 為何總是散發著幸福洋溢的美? 甜蜜的音符背後,是否另有含意? 在沒有騎士的年代,為何還有人做著騎士夢? 夢幻騎士的傻勁,何以讓人依然尊敬? 本集節目中,鋼琴家盧易之 從孟德爾頌的浪漫,到唐吉訶德的幻想, 帶您聽見音符背後的趣味橫生!
Published 03/13/24
對某些作曲家來說, 「田野採集」比起坐在鋼琴前絞盡腦汁, 更能寫出貼近土地的音樂? 一個民族的聲音,除了語言之外, 如果透過五線譜上的音符,又該如何表達? 音樂裡的民族性,竟然是來自 民間流傳的歌聲與節慶舞蹈? 本集節目中,作曲家李元貞從民族性出發, 為您空中導聆NSO 2024年歐洲巡演精彩曲目。 濃郁的民族色彩,絕對回味無窮!
Published 03/06/24
觀賞樂器獨奏, 您在意的是演奏者的肢體語言? 還是聽背後的音樂情感? 沉默寡言、內斂個性的演奏家, 如何奏出刻骨銘心的動人音符? 別人是化繁為簡, 為何李斯特偏要「化簡為繁」? 本集節目中,鋼琴家陳冠宇 從霍洛登科(Vadym Kholodenko)的演奏藝術, 到李斯特的鬼斧神工創作, 開啟您的琴炫新世界!
Published 02/28/24
對職業交響樂團的團員來說, 室內樂為何是不可或缺的媒介? 木管樂器和絃樂器音色截然不同, 在合奏的時候,該如何協調? 俗話說「由奢入儉難」。 把近百人編制的管絃樂縮減為精簡的室內樂, 對演奏者來說,為何「難上加難」? 本集節目中, 國家交響樂團第二小提琴首席陳怡茹、 單簧管副首席賴俊諺,帶您一窺 下半年度樂季「冷豔可期」的室內樂盛宴!
Published 02/21/24
愛情,永遠是創作靈感的絕佳來源。 戀愛的滋味千百樣,哪一味和您最對味? 順遂的戀愛所譜出的樂曲,一定甜美嗎? 歷經苦戀波折寫下的旋律,為何刻骨銘心? 除了人世間的男歡女愛之外, 柏拉圖式愛情所啟發的音樂,又是什麼韻味? 本集節目中, 主持人邢子青精選國家交響樂團實況錄音, 讓您和音樂,做永遠的情人!
Published 02/14/24
對您來說,啤酒或許是日常生活裡的飲料, 但您可能不知道: 這款大眾飲料的背後,還有鮮為人知的逸聞趣事! 啤酒和音樂,有什麼關係? 杯中的黃金音符,竟然蘊含了民族性? 本集節目中,換個角度看東歐。 侍酒師鍾偉凱從一杯香醇啤酒, 帶您窺見東歐悠長的文化歷史。 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適度品酒,怡情雅興!
Published 02/07/24
數學有所謂的「絕對值」, 音樂為何也有「絕對」之分? 五線譜上常見自然景物的描寫, 至於哲學與文學,該如何入樂? 在協奏曲舞台上,鋼琴和小提琴稱霸已久, 銅管樂器家族,該如何掙得一片天地? 本集節目中, 音樂媒體人與文字工作者 吳家恆, 剖析NSO 2023/2024年度下半樂季節目, 帶您聽見不一樣的新天地!
Published 01/31/24
對一位指揮來說,帶領青年樂團, 為何會比職業樂團更具挑戰性? 從年輕樂手身上,指揮也能教學相長? 「國家青年交響樂團NSYO」的曲目安排, 除了經典之外,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奧秘? 本集節目中, NSYO 2024冬季巡演精彩曲目, NSO 指揮助理蔡明叡深度介紹, 帶您先聽為快!
Published 01/24/24
放眼國際樂壇,具有指標性的職業樂團 幾乎都在積極培訓青年樂團。 青年樂團的培訓與職業樂團有何差異? 進入職業樂團,除了專業技術之外, 第一守則,為何是Work Smart? 對於青年樂團來說,巡迴演出為何重要? 本集節目中, 國家交響樂團長笛首席 安德石, 以豐富的過來人經驗,帶您一窺 「國家青年交響樂團NSYO」的幕後培訓。 本集樂曲選播 2023 暑期 NSYO 演出史特拉汶斯基:《火鳥》終曲樂段
Published 01/17/24
2023年七月間, 「國家青年交響樂團(NSYO)」成立, 初試啼聲,一鳴驚人。 這支年輕樂團如何在短時間內, 就達到讓人驚豔的國際水準? NSO 現任音樂總監 Jun Märkl, 年輕時曾親炙伯恩斯坦與小澤征爾, 這段學習經驗,帶給他的終身影響是什麼? 本集節目中, 音樂總監 Jun Märkl 現身說法, 侃侃而談他心目中的臺灣「音樂藍海」!
Published 01/10/24
一場講座的品質良窳與否, 最重要的源頭關鍵是什麼? 民間舉辦的藝文講座,如何和商品行銷接軌? 世界各地歲末迎新音樂會, 除了約翰.史特勞斯家族的圓舞曲之外, 還有哪一首作品早就成為不成文的「既定曲目」? 本集節目中, Hskin藝術沙龍行政總監 呂佳真, 從南臺灣藝術沙龍到國際音樂舞台, 在貝多芬的音樂聲中, 邀您喜樂迎接2024!
Published 01/03/24
也許您曾經實地造訪過東歐, 或者您還停留在想像階段, 您對東歐的認識,還是教課書上的印象嗎? 即便遊歷過東歐地區, 「眼見」真的足以「為憑」嗎? 以宏觀角度看東歐,會看出什麼格局? 從五線譜上聽東歐,您聽出什麼絃外之音? 本集節目中,政治學者黃韋豪 帶您換個角度看東歐,絕對大異其趣!
Published 12/27/23
世界各地歲末迎新必演的音樂作品, 您想到了哪些? 維也納風味的圓舞曲與輕歌劇, 為何是必備經典? 輕歌劇,字面上看起來輕鬆愉快, 但是對演唱者來說,為何「舉重若輕」? 臺灣首次全場正統維也納風格音樂會, 2023年歲末繽紛登場。 本集節目中,女高音林慈音細說從頭, 空中導聆,先聽為快!
Published 1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