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台灣性別書寫代表詩人騷夏,在2009年出版的詩集《瀕危動物》,和她的其他詩集相同,也成為了經典。 更曾經被稱為華語現代詩史上第一本女同詩集,相隔近十五年時光,在同婚通過,物種保存進度良好(?)的前提下,今年重版出來。 隔著時間再讀,《瀕危動物》這本詩集裡頭的身體、家族故事與情意深重,依然好看與驚心到令人冒汗。
Published 06/05/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Published 05/29/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去你媽的世界》是郝妮爾的第三本書,第二本散文集。 書名其實也是一句祈使、一句有方向性的話,像是對自己的女兒說、對也同是母親女兒的自己說,藉由這本書,我們一起「去」你媽的世界看看,「去」看看你媽的世界。 郝妮爾將自己懷孕到生產的經驗,獻給這本書,這同時也是一本值得用來探討各種困難與痛苦的作品,從女性經驗觸及寫作與創傷經驗。
Published 05/22/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作家林韋地以自身經驗入菜小說,用從醫的角度自剖、旁觀、診治、寫病,既然要寫,就從自己的性別身分一併開刀。 在《直男癌病史》中,收錄了社會上所稱的直男癌代表們,他們白目、好色、自我中心與不解風情,在不乾脆與逃避中,卻又同時追逐著外在的身份認同與成就,近乎執念。 這本小說以第一人稱主觀視角,由各種不同的直男「我」所揭開的不只是為人的弱點,更帶出小說中真正的核心,談移民的流動、談新馬兩地的近代史,小說家在暗處笑談馬來西亞與華人社會裡頭的曖昧民族性。
Published 05/15/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在作家劉書甫的書寫中,故鄉與不同土地上,種種透過記憶傳來美好滋味的所在,就是他的「喫心地」。 從他的新書《喫心地》中,也令人理解到散文的書寫之美,不限任何種類,它永遠是相通的; 優秀的作品總能將私我的時間與空間,再現重現與具象,造屋建城,說自己的故事。
Published 05/08/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2023年台北國際書展特輯,作家蔣亞妮與年度話題新人蕭瑋萱對談。在《成為怪物以前》以前、成書以前、出版以前,作家怎麼開始書寫與發動?為了所愛,人能走得多遠?蕭瑋萱談她與「怪物」的那些事。
Published 04/24/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林楷倫的「雪卡毒」一詞,除了是一篇小說,一種生物學專有名詞, 更是這本集結許多來自過往積累出的作品,誕生的第一本小說集《雪卡毒》。 「雪卡毒」似乎也是林楷倫的宣言與自我解讀,以書寫魚販生活而廣為人知的第一本散文集外,他的許多得獎小說,也來自人與海洋之間、人與魚和海洋生物之間的事。 「魚」是他最明確的一次喻依,種種魚事與魚市裡的事,都是他對社會的觀察與解剖。透過大量的書寫同樣背景與相近主題,就像是一次又一次的吞噬,成為小說的積累。
Published 04/17/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女二》是鄧九雲得到台北文學獎年金的作品。是一部關於演藝圈、關於女演員、關於不得志與想得到的故事,當然也不只是女演員,更是所有女性、所有有想望與意圖的人,都熟悉的故事,一個我們的故事。 雖然是鄧九雲的第一本長篇,卻力量均衡,沒有冷場,每一段經歷與過場,都精巧得像是日本歌舞伎劇場般,有能量、有儀式感,有乾淨與快狠準確的大段與小段對白,更有著某種創作狀態下,才能梳理出的自我深情與複雜性。
Published 04/10/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2023年台北國際書展特輯。 蔣亞妮以艾諾的寫作風格與技藝為題,向讀者引介她的書寫如何圍繞家庭、階級和情慾經驗,如何橫跨不同生命階段反芻與思量。
Published 03/27/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從第一本散文集《青檸色時代》發散的檸香青春往前,散文家林薇晨將她下一階段、不同視角與色階的世界更新完成,推向讀者眼前的便是這一本新散文集《金魚夜夢》。  由她深愛的寵物蘭壽金魚為主題發散,不同於上一本書談的餐廳打工現場,如今她已是文字工作者,除了寫作、也與字相伴、校字維生。林薇晨的散文總是很新,卻不是指新的書寫主題或者技巧,而是像翻開一本新書、打開一件新裙那般,有新生的氣味。就像她的文字質地,總能在各種詞性間細細跳躍,有散文家擅長意象、也有人能抒情自傷,而林薇晨卻是如同雕刻一般,在詞與詞間細細打磨與玩耍。
Published 03/20/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陳浩基在2010年出版的《魔蟲人間1》與2022新完成的《魔蟲人間2》,  作為同時重版與新出版的套書,這部作品與陳浩基的許多作品有些不同,那不同帶著趣味與故事性。  《魔蟲人間1》與他得到島田莊司獎的作品《遺忘刑警》差不多同時寫成,但這本約五萬字的書成為了經常在便利店見到的架上小書,一本不到百元,另一本則走向了推理界。兩本不同的書,卻反映了他當時的創作觀,如他所說,如果說遺忘刑警是「偽裝成冷硬派的本格推理小說」,那魔蟲人間則是「偽裝成推理小說的恐怖小說」。  《魔蟲人間2》的寫成與出版,與前作相隔超過十年,十年間,陳浩基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原素間玩得更嫻熟、更自在,也完成了他經典的長篇小說《網內人》與《13.67》。  如今重寫與重讀《魔蟲人間》,從一到二,不只是字數上的升級,更是玩法、寫法與對讀者想像的考驗升級。
Published 03/13/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我與許多讀者相同,在不同地方聽過葉揚的名字,她總是我們身邊某個朋友最喜歡的作家、是那個你會定期看他臉書發布新貼文的幽默奇女子,她的家人在她筆下,總能成為最魔幻與溫暖的存在,透過她的名字,我也跟許多人一樣,經常感受到滿滿的能量。   葉揚與她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安然與實恩》,不能簡單地說它是一本愛情故事。  就像葉揚所說:「與其說它是愛情故事,它更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在社會上的遭遇,影響了他如何去看待愛情的故事。」若更貼近作者期望地說,葉揚也不只是想寫一個愛情故事,而是想寫兩個人如何面對人生各種課題,間中故事,可能讓人感覺到原來「這就是愛情」。   從《安然與實恩》我們似乎理解了人為何成為自己、理解愛情的各種可能,也更理解一路寫作至今的寫作者葉揚,與她的各種構成。
Published 03/06/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2009年,加拿大籍越南裔作家金翠出版了《Ru》(在不同的華語地區也曾被翻譯作《漂),這本書得到無數國內外大獎,被翻譯作三十幾種語言,開始她的寫作之路,也讓她成為當代越南裔寫作者中的重要代表。直到今年,繁體中文版《搖籃曲》終於出版。  金翠的《搖籃曲》,以一種斷簡殘篇的方式書許,每一段內容都是某個時間記憶的截錄、選取。然而這使得她的書寫像是詩歌、回憶錄,更是一種照片集般的小說創作。  小說中寫及的人物繁多,有四十多個出場及擁有自己故事的角色,她們是金翠的家人、朋友、一面之交,然而他們也幾乎都是在當時歷史下,一起漂流向遠方的國人、族民。面對離散與流亡,《搖籃曲》不帶批判指責,反而溫柔,卻也因那溫柔,更顯得過往殘忍。
Published 02/27/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Published 02/20/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曹馭博以第二本詩集《夜的大赦》入圍了2022年的金典獎,並獲得Openbook年度好書大獎,評審評語裡說道:「夜的大赦,不用擔心讀不懂詩,不用急著找到詩,我深信會找到彼此指認的,無法言說卻可以辨識的,在容納一切的漆黑裡。」  曹馭博現身說詩,在得獎之外、在詩人之外,他的創作指向與走向哪裡。更談現今臺灣現代詩的分類,與他心中的分類。最好的詩能以詩句包含所有意識,就像可以容納任何立場、卻同時不具任何立場;詩應該不預設任何讀法,都能被感動與讀懂。從《我害怕屋瓦》到《夜的大赦》,曹馭博的寫作風格與方向有所轉變,但不管如何轉變,卻都是他每一個對得起詩的當下。
Published 01/30/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字花」是名詞,也似以字化身的各種可能,它更是一本香港的文學雜誌之名。《字花》創刊於2006年,每逢單月發行,在文學誌裡風格鮮異。自創刊始,便是許多當代香港名家的出沒地,從謝曉虹、鄧小樺、韓麗珠、袁兆昌、羅樂敏,到如今的關天林與黃怡,都是歷代重要的編輯群。   《字花》相較當代的臺灣文學雜誌,在美學、印刷與排版上,都非常精致與別有新意,也正像是香港的寫作者,由著某種廣東話的音韻性與詩歌性,對於字的選用,經常呈現一種介於古典與魔幻間的字詞色彩。這一集適逢《字花》100期,也請到了總編輯關天林,他右手寫詩,左手編文,與我們一起從昨日《字花》談至今日香港。
Published 01/16/23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少女的祈禱》是作家陳雪版本終於親寫的書寫原點,更是陳雪作為小說家創作者的寫作緣起,它是一本如今才能被完成的創作,當一個作家真實的擁有了無數代表作、真實地跨越了悲傷降臨的過往,才能稍稍回頭,請求時間暫停,細數紀念碑之後的墓碑。  因此,這本書除了作為一本獨立的文集,更適合與一系列陳雪作品串連、作為接續閱讀後抵達的一個所在。  讀者終於知曉她早期小說中的那些酒店房門、迷宮與尋找,全是她的抵達之謎、她的出發之憂,首尾相連,已是職業小說家的陳雪,帶領讀者一起回望那個最初的故事。
Published 10/03/22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石光乍現》是一場辨識名字的人生練習,如作者石知田所寫:「人終究會分離至名為「自己」的各端」。 於是他在各端以眼神攝影、與記憶對話,他所擁有過與相遇的每一種稱呼⋯⋯即使短暫,都似碎石流金。  藉由這本書的過程,他將曾經羨慕別人名字的自己、將仰望兄長因而將暱稱寫作「小石頭」的自己,或是面對母喪後那個學著將時間變作三維空間、不再線性如此軟化了死亡與分離的自己,各種自己匯集一處,他們全都是石知田。藉由23篇文章,像一個時間的魔法師一般,打磨各角。  「田」字是四個口,也是他自述自己名字中最喜歡的一字,「口口口口的誕生」也曾是他心中的理想書名。  不管是哪個名字,最後找尋出如日本神話中的那個「真名」,如今「石知田」三個字的每一筆畫,不再像童年一樣只能被寫得四角皆圓,在他的散文裡,每一個彎折與角度,都隨著時間分化成細緻深邃的孔隙,收藏每一次寫下的自己。
Published 09/26/22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如同書名《求劍:年紀.閱讀.書寫》所指,求劍卻不是武林高手求一神劍, 唐諾透過書的三個子題、三輯,也就是「年紀」、「閱讀」、「書寫」所求的劍,是刻舟求劍的感悟,愚人的劍。 尤其是從自身出發,關於年紀的許多體悟,如同他談到職業籃球運動員所評:「三十歲前誰都會飛。」 中年、老年與不同時光階段的個別可能,也不會相同。  因此在新書裡,你也不斷讀到他重讀許多經典,如同過往,摘引了許多小說與作家們的語錄與精彩段落在閱讀中, 種種如螢火蟲般的光、也有如珍珠母貝、珊瑚、鑽石或只是星沙一般地各種光亮, 都被唐諾以寫作者、閱讀者的身分、在不同年紀階段地一再重讀,保存了下來。
Published 09/19/22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大疫》,並不是藉人情說病毒與疫情的故事 ,而是藉病毒指出駱以軍近年來的對文學對文明的深切思考, 間接地呼應了小說中所寫所問的:「會否這一代人被他們所摯愛現代的文學與藝術欺騙了?」  自《明朝》走向《大疫》,讀者依然能在小說中重逢許多過去曾書寫過的人物,可能雷同、可能變型, 但你知道是他們,那時重複這件事,就變成了重逢。 因此,不斷重複、重寫、重提的家人與記憶,其實每一次都是重啟,都是複寫、都是往前。 駱以軍對故事深懷愛戀,從記憶看見新的與舊的事物、從記憶裡對自己展開分析,更從記憶裡開始展開虛構, 因此,駱以軍一直都是記憶與時間的鎮守者。
Published 09/12/22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白樵的散文集《風葛雪羅》,不僅寫下兒時母親開的骨董店與自身記憶,更將記憶擬為「灰琥珀」,說來珍寶,卻不過是抹香鯨科動物腸道分泌物。 記憶也是如此存在的東西,白樵的散文不在為過往加冠與赦免,更是指出那些龍涎香般的物事,不過穢物。 正是這些他書寫與散文文字裡的古怪與冶豔,讓他的身世與家族書寫,妖化同時神化著,如同與在另一個時空的自己對話。 因此,《風葛雪羅》是一本家族史散文、也是自我的成長與啟蒙史, 同時更是一個作家的成妖錄、化鬼簿,寫出了自己聲道的散文風格。
Published 09/05/22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刺與浪: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讀本》在台灣同志書寫中,非常具有開創性。  它當然不是第一部系統性整理同志文學、作家或作品的書,在此之前有紀大偉寫同志文學史,點名般介紹各自出場與年代,而後也有各種同志詩選、小說選。  然而這本書的獨特之處,來自它是第一本散文選。  散文相較其他,被要求具備絕對的自傳性與相當程度的真實,在過往年代裡,寫同志散文就等於出櫃宣言,因此有它在時代面及個人生活上的困難。 以此觀察這本跨時代讀本,雖然其中不以時代編排,但最後附上每篇作品的年表,由最早行至現代,比對跳躍,改變尤其鮮明。
Published 08/29/22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劉梓潔的散文,從不偏向情感的黑夜或白天,因為它是生活的本身。於是你讀不到賣慘、當然也讀不到濫情, 甚至不提供心靈雞湯,她給你的是絕對真心,百分之百濃度的劉梓潔。 如她總說著的,即便是她心中更接近「雜文」的散文書寫、所有的書寫都得一本一本「寫上去」,她的抵達總得往上,而不是向下。  《化城》也不過她旅程的一半,往前寫搞不定的過往、往後還有來日更多的旅行與故事,將行將寫; 搞不定、搞得定,都是一種化城、都成就她的書寫。
Published 08/22/22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鬼故事都是人的故事,如同姜泰宇的第一部驚悚靈異長篇小說《鬼拍手》,它充滿了隱喻。  書名就是第一次隱喻,臺灣社會有稱楊樹為「鬼拍手」,其實就是那句俗語:「前不栽桑,後不栽柳,當院不栽鬼拍手。」楊樹,也是主角姓名。由這個名字起頭,小說裡也運用了許多習俗信仰,從主角也作為一個凶宅買賣的房仲開啟串連各個副本,談風水、談科儀。在《鬼拍手》的一個個副本間,你會看到人死為情所困成惡鬼、或甚至是人為了私情養鬼,鬼在其中,幾乎個個都滿溢著悲傷與多情,甚至比許多人更純粹、更恩仇分明。   鬼故事更教會了我一件至關重要的事,那就是鬼比人更有情,人比鬼更可怕。如同姜泰宇在小說的後記寫著:「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而關於鬼的故事,更是關於人的故事。...
Published 08/15/22
【i聽聽 原創節目】 最新的《妮說BOOK,我說可》節目內容, 就在這裡喔! https://ilisten.page.link/8dCe 導演盧建彰,更是詩人與小說家,他最新的長篇小說《替補的王牌》,以開頭的一樁命案,讓讀者隨著主角一起,看見臺灣的司法與社會現象。  你以為的兇手不一定就是兇手,就像人的價值該怎麼決定,總會被時間顛覆。  階級之間該如何實踐正義,如此豐富與聽來沉重的議題,在小說的文字節奏、幽默與自嘲的種種對話間,被洗得很淡。  很淡卻依然存在,或許也很像我們日常裡看新聞讀到的事件一樣。 至關重大卻不痛不癢,或是藉由這本小說,反向思考,那些跑過去人生與視線的新聞標題底下,也可能豐厚如一本長篇小說。 裡頭有各種眼淚與笑聲,那些事物對於我們,確實有點遠有點輕,但透過推理推開其中大門,竟然也都可能是每個人人生裡某些沉重與重要的事情。
Published 08/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