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小黄车就等于元宇宙?也等于一杯瑞幸?这都怎么等于的?|清华大课间014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上期我们和夏莹老师聊了哲学-戏剧节,聊了她研究的青年马克思、消费社会、鲍德里亚。还没聊够,这期从夏老师本人特别喜欢的《论共享经济的“资本主义”属性及其内在矛盾》这篇论文聊起,聊聊她自己的学术生活:哲学学者是如何做研究的?她是如何走上哲学研究的道路的?什么样的人适合学哲学? 嘉宾 夏莹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9年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经济哲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国哲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等多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已经出版相关学术专著六部,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小标题 00:46 小黄车、元宇宙、瑞幸咖啡:哲学家也研究这些? 02:07 共享经济破除了所有权吗? 07:23 以孟菲斯特代表的死亡力量:是毁灭,也是促进,正如资本的力量 09:24哲学研究者就像当中医 11:01 马哲学者,你是“资本派”还是“劳动派”? 13:04 入师门,先抄书 16:34 中国还处在前消费社会的时候,就敢做消费社会的研究 22:15 那些法国哲学家,哪个不是活色生香的? 22:31 “富二代才配学文史哲”,张雪峰老师说错了吗? 26:50 哲学系的就业光谱:从公务员到自媒体到艺术策展人 31:07 学哲学的人需要什么样的天赋? 36:32 现在的中学生不得了,高中就读阿甘本 幕后制作 责编:刘畅 冼思琦 剪辑:尹佳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于 2016 年初开启的大型活动,遍邀当代人文大家,阐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人文清华》播客是我们与大家交流的另一个窗口,会完整呈现我们对清华著名学者的长篇访谈。2022年,本播客特别开设“清华大课间”专题,将清华大学优秀青年学者的谈话用播客的形式进行传播,丰富听众朋友们的收听体验。 这档播客将每周四在喜马拉雅、小宇宙app、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等各大播客平台更新,欢迎关注。
More Episodes
导语 中国人常用一个俗语来代指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琐碎的日常事务,那就是“吃喝拉撒”。虽然都是人的基础生理活动,但在受关注的程度上,“吃喝”估计是“拉撒”的百倍不止。而清华美院的梁骥同学就是一个研究“拉撒”的博士。作为工业设计方向的研究生,他不仅要想办法为厕所的使用者带来不黑不臭不脏不滑的体验,而且要考虑排泄物的循环利用问题,另外他还要将这些新式厕所想办法“推销”出去。通过他的学习和实践经历,我们能窥见为什么“上厕所”被称为是“最重要的小事”。 本期嘉宾 梁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包容性设计,长期从事厕所系统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本期主播 刘宣...
Published 05/28/24
导语 这期播客的起因是我在课间走在校园里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展览的海报,展览的名字叫做“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展览的主办方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带着好奇,我走进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观看了这个展览,很受启发,也想由此展开和科学史系的老师一起录一期播客,看看这些研究技术史和技术哲学的人到底在怎样思考问题。 嘉宾 胡翌霖(左二) “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学术顾问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现象学的技术哲学、科学思想史、技术史 王景(左一) “海外奇器——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科技世界”展览策展人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学术部馆员 主要研究兴趣为博物馆学与社会...
Published 0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