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导语 4月23号是世界读书日,4月28号是清华校庆,本期节目邀请了两位毕业20年左右的校友来聊聊关于读书的事儿。一个影视人类学学者+大学老师+纪录片导演,会拥有多么庞杂的阅读喜好?一个顶流文化播客主播竟然也有过一段“阅读间断”的时光?如果有后悔药可以吃,毕业20年的他们希望改变什么事情呢?今天这期播客是校友回家,也是主播串台,同时也是一期斜杠青年的聚首,我们一起聊聊关于读书、关于大学的那些事儿吧! 嘉宾 梁君健 清华大学2001级校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影视传播、视觉文化、影视人类学、媒介与社会等,执导《一张宣纸》《喜马拉雅天梯》《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多部纪录片 张超 清华大学2004级校友 播客《文化有限》主播 小标题 00:24 清华毕业20年后,我在开小卖部 07:05 大学时候射出的子弹,现在正中了我的眉心 09:42...
Published 04/24/24
导语 当喧闹的闹钟将我从被窝中拖出来时,我常常充满怨恨地思考这样的问题:到底是谁发明了“早八”。显然,我不是唯一一个人,一些历史学研究者甚至把这样的问题推进到了更深的层次:到底是谁发明了“时间”。具体来说,那就是本应该连续的、均匀流动的时间,是怎么样被人打上一个个标签予以分割,并赋予其不同意义的。本期的清华博论请到的徐仕佳博士的研究就部分回答了这一问题。她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以我们熟悉又陌生的琉球王国作为切口,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东亚地区时间流动的地图。 本期嘉宾 徐仕佳,2017-2021年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长期从事琉球王国史相关研究。 本期主播 刘宣伯,2020级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正在努力毕业),主要研究兴趣为影像传播、平台研究、青年亚文化。 小标题 00:48 除了新垣结衣以外,琉球为什么是“重要的” 03:00 琉球?流求?流虬? 07:41 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时空观”?“时空观”为什么值得研究? 10:54 历史学家都用什么史料来认识“时间”? 14:29 朱元璋颁赐的明朝日历,琉球人民不爱...
Published 04/04/24
导语 当提到苏联电影时,大多数普通的90后脑中的第一反应大多都与“二战”有关,不论是浪漫的《雁南飞》或是悲壮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即使是电影研究者,一般也只关注20年代苏联对电影的实验性改革,或是关注几个具有特殊历史地位的电影人,例如爱森斯坦、塔可夫斯基或梁赞诺夫。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刘宣伯却关注到了“苏联科幻电影”这一似乎已经被大众遗忘的领域。苏联到底产出了怎样的科幻电影?它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作为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刘宣伯为什么会关注如此冷门领域?这对他的求学生涯带来了什么?在第一期“清华博论”节目中,我们先让节目主持人聊聊他和他的博士生涯。 小标题 00:07 “清华博论”是一档怎么样的节目 01:20 本硕博主要研究方向不同,是种什么体验 06:34 “反复横跳”的背后是不变的兴趣 07:59 为什么选择苏联科幻电影作为博士论文题目 10:56 苏联科幻电影中迷人的“宗教性” 13:59 苏联科幻中的独特美学传统 18:08 试图把自己作为一个苏联人来看苏联科幻电影 21:42 “圣愚”或许是一种俄罗斯民族性的表现 29:20 电影史作为博士论文是愉悦的疲惫 3...
Published 03/07/24
导语 这期是一期串台,我们叫上友台《我有一个朋友》的主播小董老师,喊上清华新闻学院的“段子手”张铮老师,一起聊聊大学老师做UP主这件事情。董晨宇老师研究社交媒体和数码人类学,张铮老师研究文化产业和网红经济,两位老师是否能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个体和时代、社会学和管理学的视角产生有趣的碰撞?这场对话更明显的碰撞在于:同样是从事新媒体研究的传播学者,面对是否躬身入局去“抛头露面”做“知识网红”这个选择,他们两人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各自的答案。迥异的答案折射出的却是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共同迷思,敬请收听《人文清华播客》癸卯兔年最后一期。 嘉宾 张铮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数字文化产业,新媒体与人的发展,文化消费与文化传播。 董晨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播客《我有一个朋友》主播、B站UP主、“互联网人类观察爱好者”,研究方向为社交媒体和数码人类学。 小标题 01:48 大学教师在社交媒体中的知识传播与边界调适 07:02 张铮老师,你为什么不做UP主? 12:15 小董老师,你为什么最终还是选择...
Published 02/01/24
睡眠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关于睡眠,我们有很多的迷思——睡不着的人越发焦虑,祈祷可以好好睡上一觉;睡太好的人容易被人说“不努力”“太懒惰”。睡眠观也是休息观,而休息观折射出的其实是自然观、人生观,反映出人们对“何为良好生活”的理解和回答。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一位在睡眠社会学领域深耕的老师,和我们一起聊聊那些关于睡眠的迷思。 嘉宾 李晓谕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教育经历  2017年,哈佛大学,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博士 2017年,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硕士 2013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硕士 2011年,清华大学,社会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0年—迄今,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2017年—2020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系,博士后 2017年—2020年,哈佛大学医学院 & 布莱根妇女医院,睡眠医学科,博士后研究领域(课题组目前招收博士后、研究助理,欢迎有兴趣的申请者邮件沟通) 小标题 01:10 在《睡眠与健康》课上睡着了,就接着睡吧! 04:31 睡眠科研小史 11:19 越有钱的人睡得越香? 15:29 失眠在临床上的准确定义...
Published 01/04/24
上期我们和夏莹老师聊了哲学-戏剧节,聊了她研究的青年马克思、消费社会、鲍德里亚。还没聊够,这期从夏老师本人特别喜欢的《论共享经济的“资本主义”属性及其内在矛盾》这篇论文聊起,聊聊她自己的学术生活:哲学学者是如何做研究的?她是如何走上哲学研究的道路的?什么样的人适合学哲学? 嘉宾 夏莹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9年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经济哲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国哲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等多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已经出版相关学术专著六部,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小标题 00:46 小黄车、元宇宙、瑞幸咖啡:哲学家也研究这些? 02:07 共享经济破除了所有权吗? 07:23 以孟菲斯特代表的死亡力量:是毁灭,也是促进,正如资本的力量 09:24哲学研究者就像当中医 11:0...
Published 12/21/23
图米纳斯导演的话剧《浮士德》最近在清华上演,戏里一句台词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这部戏在反复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书斋里的知识分子如何处理形而上的理论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和张力。《浮士德》其实是清华首届哲学-戏剧节的特邀剧目,今天这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哲学-戏剧节的发起人之一夏莹老师,她也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一位女性学者。虽然夏老师是做哲学基础研究的,但其实她关于消费社会、马克思拜物教理论、共享经济的研究都跟我们当下的生活和热点息息相关。一年即将过去,今年我们又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消费事件,资本的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让我们听听夏老师会如何从哲学层面解读这些现象,理论和生命之树到底该如何交织。 嘉宾 夏莹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9年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经济哲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国哲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等多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社...
Published 12/21/23
清华的“墨甲”机器人乐队是世界上第一支中国风机器人乐队,几年前一经发布就获得社会广泛关注。最近OpenAI的新闻也让我们重新开始思考艺术、科技、人工智能、人机之间的关系。本期大课间,我们找到了“墨甲”背后的男人,清华美院的米海鹏老师,来聊聊艺术和科技,也包括他自己神奇的跨学科经历。 嘉宾 米海鹏 清华美术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数理基科班 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 博士毕业于东京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近年来致力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与新兴交互技术相结合的新的设计可能性。其代表作品“墨甲机器人乐队”是世界上第一支中国风机器人乐队,其它重要作品还包括首次将液态金属引入动态雕塑设计的交互装置《鉎命》,将中国传统艺术与新技术相结合的创新作品—动态刺绣《木兰》以及动态国画《九兰》等。作品受邀参与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中国国际艺术与科学展、长春国际动态雕塑展、新疆双年展、隆里新媒体艺术展等国际知名大展。(shownotes的结尾展示了作品相关图片,更多米老师团队的作品请关注其官网https://milab.design) 小标题 00:...
Published 11/30/23
2023 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生效,建设、维护以及保障这些基础设施切实可用,成为了有法可依的必选项。我们的城市在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上,经历了怎样的路程,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2022冬残奥会有哪些无障碍设计的亮点?那些老小区的加装电梯工程,为什么基本都很难实现?“无障碍”设计和“适老化”设计有哪些重叠和差异?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无障碍”设计,我们邀请到了邵磊老师和王春彧老师,一起聊聊关于“无障碍”和“适老化”设计的那些事儿。“无障碍”,是每个人都被世界看见和善待。 嘉宾 邵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 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居住问题研究 王春彧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 曾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研究方向:老年人建筑、住宅建筑、社区适老化改造 播客《空间》主播 小标题 l  01:35 “残废”曾经是一个官方用语 l  03:58 跟专家组成员聊聊: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无障碍设计难点何在? l  10:05 建筑学者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体验一下当地的无障碍洗手间 l  15:28 在“8D城市...
Published 11/14/23
导语两周前,我们邀请到范立欣导演与影片主角张洪夫妇来到清华大学清影放映,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梁君健老师一起,为大家带来《看不见的顶峰》超前放映及创作交流。2021年5月24日,一位来自中国的视力障碍者张洪,登顶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成为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登上这座高峰的盲人攀登者。纪录片《看不见的顶峰》历时三年,由范立欣执导,记录了张洪在向导强子的帮助下历经艰辛攀登珠峰的全过程。影片已于2023年10月27日登陆全国院线。 嘉宾导演 范立欣纪录片导演、制片人。首位获得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奖、最佳长篇商业报道奖及世界纪录片最高奖伊文思大奖的中国导演。其纪录片作品《归途列车》曾获得《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年度纪录片大奖、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VPRO IDFA奖。影片主人公 张洪全球第三位、亚洲首位登顶珠峰的视障人士。2016年,张洪偶然了解到美国视障人士艾瑞克成功登顶珠峰的事迹,于是萌发登顶珠峰的念头。2021年5月24日,张洪成功登顶珠峰。影片主人公...
Published 10/27/23
导语 202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一位女性经济学家Claudia·Goldin,以表彰她发现了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背后的关键因素,本期节目邀请到了刘潇老师和她的好友,南洋理工大学的包特老师来聊聊这件事。刘潇老师和Goldin同为女性经济学者,我们不仅想听她谈谈Goldin的研究,也想问问她作为女性在学术界工作的感受;包特老师前几天喜提了一个微博热搜,因为他最近刚好发表了一篇性别经济学方向的论文,通过计量方法分析了“樊胜美现象”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希望听到这期节目的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够摆脱性别观念带来的枷锁,成为自信的、不被比较的、圆满的自己。 小标题 02:22 Goldin的书里有个指标叫做「毕业后十年职场被打断率」 09:34 “她之所以拿诺奖,只是因为她是个女的”??? 15:16 东亚人的传统性别观不仅压抑了女性,也压抑了男性 18:57 大学里女生学习成绩吊打男生,然而—— 22:42 经济学者的育儿经 25:50 “我妈妈什么也不会,就爱写论文!” 29:43 “樊胜美现象”:Unlucky to have a...
Published 10/19/23
导语 距今约5800年前,华夏先民利用黄河、长江、西辽河等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拉开了农耕经济的序章,其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滋养出具有强大聚合力和愈合力的中国政治与文化体系,奠定了以历史延续性而非断裂性为鲜明特点的中国道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的提出,正蕴含着对古老农耕文明的赓续与升华。 �那么,如何走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本期文科沙龙邀请公共管理、社会学、环境艺术设计、法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何以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全面乡村振兴。 嘉宾 王亚华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李朝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陈天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院兼聘副教授 小标题 00:55 香港也搞乡村振兴? 08:08 社会学家走南闯北看到的乡村振兴图景 12:09 不能用城市审美去打造美丽乡村 14:28 “猛一看是青山绿水,住久了是穷山恶水” 18:47 外来机构进农村,为何水土不服? 26:29 从水利灌溉看农村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29:21 农村是熟人社会,城市是陌生人社...
Published 10/03/23
#本期嘉宾 倪玉平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运河研究院兼职教授,曾任美国哈佛燕京、UCLA访问学者,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中央大学客座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版《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Customs Duties in the Qing Dynasty, ca.1644-1911,主编《中国运河志·通运卷》等学术著作。 #本期内容  02:38 清代皇帝大婚花多少钱? 07:38 晚清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的转变 15:57...
Published 08/31/23
#本期嘉宾 倪玉平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运河研究院兼职教授,曾任美国哈佛燕京、UCLA访问学者,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中央大学客座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版《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Customs Duties in the Qing Dynasty,...
Published 08/24/23
嘉宾 邓耿 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历史系博士后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 写作课开设主题:《史记》与司马迁,黄金 李莹 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以纪实影像传播研究为主要研究领域 导语 电影《封神第一部》还在热映,文史作者、影视学者、封神宇宙爱好者今天齐聚一堂!但我们今天不聊电影,而是借着电影的由头,聊聊《封神演义》这个故事母题的周边:封神故事的内核是如何流变的?那段久远的历史怎样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围绕它有哪些好玩的八卦、好看的书? 特别提示:本期节目信息量大,很多内容有出处,无定论,谨供参考。 小标题 02:38 纣王、帝辛、殷寿……商周人名是怎么取的? 12:28 离谱的商周八卦:伯邑考是姬发的叔叔? 19:27...
Published 08/17/23
嘉宾 尹鸿 影视传播、大众媒介与文化产业研究著名学者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 李莹 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以纪实影像传播研究为主要研究领域 导语  7月的票房统计出来了,87.17亿。今年的暑期档可谓“强势回暖”, 好片扎堆,热度不减,从总票房上来看比2019年同期的57.56亿高出30亿。我拉上在清华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做科研助理的李莹师姐,一起采访了电影领域的大学者尹鸿老师,由暑期档聊起,谈谈这批电影体现的审美偏好以及时代精神,大家趁热收听。 小标题 01:52 电影院是影评家的田野现场 04:35 今年暑期档有种过节的氛围 09:49...
Published 08/06/23
#本期嘉宾 田轩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主要教研领域为公司金融、企业创新和风险投资,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多篇论文累计80余次位列全球前1%高影响力论文,多次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两次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和“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入选“中国商学院十大最受欢迎教授”,主讲的《公司金融》两次入选“清华大学精品课程”。 #本期内容  00:50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 20:46 风险投资未来看中国 22:21 中国资本市场需要更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 32:43 “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有利于中国股市发展 42:19 建议证券交易所实行公司制 46:42 回国投身金融研究,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50:21 新一代经济学家要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会副会长、视听传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与传播教学研究与实...
Published 07/20/23
#本期嘉宾 田轩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主要教研领域为公司金融、企业创新和风险投资,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多篇论文累计80余次位列全球前1%高影响力论文,多次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两次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和“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入选“中国商学院十大最受欢迎教授”,主讲的《公司金融》两次入选“清华大学精品课程”。 #本期内容  00:46 胡同里的琴童 06:52 考入北大经济系 08:06 赴美国转行研究风险投资 15:44 博士论文研究分阶段投资 20:28经历2008全球金融危机 26:30...
Published 07/13/23
导语 1944年,梁思成在清华大学作了题为“半个人时代”的演讲,指出有人文没有技术的“边缘人”或有技术没有人文的“空心人”都是残缺的人。在清华的“写作与沟通”和 “沟通表达基础与进阶”课程中,思维与表达、人文和技术正在越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写作,是一门终身学习、终生受益的学问;沟通,是一种面向世界、连接心灵的技巧。然而,如今新型人工智能与算法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与机器的关系,也在影响我们原有的“沟通与表达“。革新之下,人文与智能的秩序平衡点究竟在何处? 本期播客以“写作与沟通的恒心与革新”为主题,邀请在全校开设写作、沟通表达相关课程的多学科背景的老师,以通识交融的眼光,共同探讨写作与沟通的核心理念、做法与变革的可能。 嘉宾 曹柳星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开设“写作与沟通:工程师、切尔诺贝利” 陆跃翔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开设“写作与沟通:诺贝尔奖” 李君然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开设“写作与沟通:工业革命、中国制造” 刘慧凝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开设“沟通表达基础与进阶” 小标题 04:25  清华开始写作与沟通课的初心 09:24 什么是 “通专”融合的教育...
Published 07/06/23
导语 艺术与美丑,并不只是艺术家个人的事情,也牵动着我们每个人敏感的道德神经、文化情感乃至民族自尊。然而,艺术的价值判断与道德的标准规范拥有紧密的互动关系。无论是面对人性的多样性,还是面对科技的挑战,艺术是否可以促使我们更多地思考善?以及,是否可以触发我们对其他人、其他生命的同感与共情?本期嘉宾将结合个人经历,尝试破译艺术与善意的关系。 本期播客以“艺术的善意”为主题,邀请艺术、设计、戏剧、美育等不同背景的艺术家、教师、编辑,以当下和历史的眼光,共同探讨艺术与善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艺术与美育,唤起属于人间的善意。 嘉宾 肖薇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徐小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 景斯阳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危机与生态设计方向召集人、Eco-Vision...
Published 06/01/23
导语 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已然溢出单纯与理性和逻辑相关的“神圣世界”,它不仅为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变化,也将打开了装有生命、基因、生态、个人等伦理问题的潘多拉魔盒。这迫使科技活动工作者在考虑技术能做什么的同时,必须追问自己另一个问题:这项技术应该用来做什么? 本期文科沙龙以“科技伦理”为主题,邀请理工、人文、社科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科技伦理时刻”,走出一条科技向善的新道路。 嘉宾 李正风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梁正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唐潇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李淼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 小标题 02:32...
Published 05/25/23
#本期嘉宾 韩美林 1936年生于中国山东济南。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56年随院系调整成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首届学生)。现为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世界华人协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名誉会长。 近年来陆续在杭州、北京、银川创建“韩美林艺术馆”,在宜兴创建“韩美林紫砂艺术馆”,积极推动社会美育和国际文化交流。创建“韩美林艺术基金会”,投身艺术公益和社会慈善。201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2016年“美林的世界•韩美林全球巡展”启动,先后于威尼斯、北京、巴黎、列支敦士登、首尔、曼谷等地举办个展,被威尼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称号。2018年荣获国际奥委会“顾拜旦”奖章、“韩国文化勋章”。2019年,荣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本期内容  00:45 创作城市雕塑,遍布各地 07:10 纳天为书,赋予古文字新生 21:25 创作七字诀 24:43 创作中最难的是简 33:55 精彩设计,拓展艺术王国 36:42 艺术家的家国情怀 #主持人简介 张小琴,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
Published 05/18/23
#本期嘉宾 韩美林 1936年生于中国山东济南。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56年随院系调整成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首届学生)。现为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世界华人协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名誉会长。 近年来陆续在杭州、北京、银川创建“韩美林艺术馆”,在宜兴创建“韩美林紫砂艺术馆”,积极推动社会美育和国际文化交流。创建“韩美林艺术基金会”,投身艺术公益和社会慈善。201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2016年“美林的世界•韩美林全球巡展”启动,先后于威尼斯、北京、巴黎、列支敦士登、首尔、曼谷等地举办个展,被威尼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称号。2018年荣获国际奥委会“顾拜旦”奖章、“韩国文化勋章”。2019年,荣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本期内容  01:04 贫穷人家的美术天才 06:53...
Published 0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