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苏联科幻电影:被遗忘的想象|清华博论001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导语 当提到苏联电影时,大多数普通的90后脑中的第一反应大多都与“二战”有关,不论是浪漫的《雁南飞》或是悲壮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即使是电影研究者,一般也只关注20年代苏联对电影的实验性改革,或是关注几个具有特殊历史地位的电影人,例如爱森斯坦、塔可夫斯基或梁赞诺夫。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刘宣伯却关注到了“苏联科幻电影”这一似乎已经被大众遗忘的领域。苏联到底产出了怎样的科幻电影?它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作为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刘宣伯为什么会关注如此冷门领域?这对他的求学生涯带来了什么?在第一期“清华博论”节目中,我们先让节目主持人聊聊他和他的博士生涯。 小标题 00:07 “清华博论”是一档怎么样的节目 01:20 本硕博主要研究方向不同,是种什么体验 06:34 “反复横跳”的背后是不变的兴趣 07:59 为什么选择苏联科幻电影作为博士论文题目 10:56 苏联科幻电影中迷人的“宗教性” 13:59 苏联科幻中的独特美学传统 18:08 试图把自己作为一个苏联人来看苏联科幻电影 21:42 “圣愚”或许是一种俄罗斯民族性的表现 29:20 电影史作为博士论文是愉悦的疲惫 38:43 选苏联科幻电影作为论题,那找工作怎么办?  41:10 无法笃定:一种叙事的历史哲学 45:32 预告!“清华博论”之后将有什么精彩内容 本期嘉宾 刘宣伯,2020级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正在努力毕业),主要研究兴趣为影像传播、平台研究、青年亚文化。 幕后制作 责编:张琳 剪辑:刘宣伯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本播客由清华大学“人文清华”讲坛出品,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琴主理,遍邀清华大学的学术大家、资深教授和新锐学者,讲述他们的经典学说、独特思考、重大发现,以及他们基于学术积累的社会观察。清华大学的学士、硕士、博士共同参与,致力于建设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构建看待世界的多维视角。这档播客将每周四在喜马拉雅、小宇宙app、网易云音乐等各大播客平台更新,欢迎关注。
More Episodes
导语 去年年底,清华办了首届哲学-戏剧节,在45天的时间里,为大家带来了近20场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的精彩演出和公共活动,其中就包括世界戏剧大师里马斯·图米纳斯导演的话剧《浮士德》的展演。 今年3月,图米纳斯导演与世长辞,而话剧《浮士德》成为了导演首次与中国团队合作、亲自创作排练并完成舞台演出的唯一作品。这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清华首届哲学-戏剧节的两位发起人,和《浮士德》制作人,一起聊一聊哲学和戏剧的那些事儿! 嘉宾 雷婷(下图左二) 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编剧、制作人 话剧《浮士德》出品人、制作人 夏莹(下图左三)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Published 05/09/24
导语 4月23号是世界读书日,4月28号是清华校庆,本期节目邀请了两位毕业20年左右的校友来聊聊关于读书的事儿。一个影视人类学学者+大学老师+纪录片导演,会拥有多么庞杂的阅读喜好?一个顶流文化播客主播竟然也有过一段“阅读间断”的时光?如果有后悔药可以吃,毕业20年的他们希望改变什么事情呢?今天这期播客是校友回家,也是主播串台,同时也是一期斜杠青年的聚首,我们一起聊聊关于读书、关于大学的那些事儿吧! 嘉宾 梁君健 清华大学2001级校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影视传播、视觉文化、影视人类学、媒介与社会等,执导《一张宣纸》《喜马拉雅天梯》《我在故宫修文物》...
Published 04/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