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Published 10/12/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在家教育》 不少家長覺得子女讀書壓力大,不適合主流教育,希望他們能享受一個輕鬆愉快的童年,而選擇在家教育。 《長者照顧SEN子女的困難》 殘障人士的家長,對子女的照顧過程,比照顧健全小朋友更艱難。有長者分享照顧SEN子女的問題和對未來的擔憂。 《聽障一家》 聽障人士不一定懂手語,但在教育他們使用手語的過程中,可以幫助聾生口語,及其語文能力的發展。 原來,手語學習不單能幫助聽障人士,若健聽學童學手語,亦有助大腦發展。 《食得滋味》葡國甜品 葡國餐廳店主兼主廚,自家研...
Published 10/12/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蹤》疫情緩和,學校漸漸全面復課,但多項運動賽事,以及學界體育活動,還未恢復。 對於一班早已飽受疫情影響的運動教練來說,該怎樣面對“疫”境呢? 《電子支付》新冠肺炎令大家習慣為隨身物品時刻消毒,唯獨是每天常用而含菌量高的鈔票,卻未必能常常消毒。 有專家提醒,現金流動快,無疑是病毒溫床。有人倡議用電子貨幣,以解決播毒問題,一般市民或商販到底如何選擇?這又是否最好的解決方法? 討論主題:電子支付的未來趨勢 嘉賓:方保僑(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 《...
Published 10/05/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蹤》自疫情爆發後,學校停課令乘搭校車的人數大幅減少,保母車公司收入已大減。即使全港學校於9月29日全面恢復面授課程,由於暫時仍是『返半日學』,小學放學時間與幼稚園上下午班的上學及放學時間相若,保母車在調動上亦存在一定困難,令已受打擊的校巴業百上加斤。 討論主題:電動車政策 嘉賓:馮建瑋/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 《菲林的溫度》當人人用電話影相,『菲林』二字彷彿成為博物館的古物; 但有開設菲林沖晒店的年青人,仍堅持在黑房用藥水親手沖晒菲林。 鍊成技藝,質...
Published 09/28/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蹤》提起教育電視的集體回憶,『細菌大王』絕對佔一席位,片中每位主角的造型都獨特別緻。霍亂、感冒、腸病毒、金黃葡萄球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新細菌或病毒,今年的主角非「新冠肺炎」莫屬。到底這些造型別緻的公仔如何嘔心瀝血地製成?我們請來幕後功臣現身說法。 《難民思鄉菜》「難民」二字對香港人來說似遠還近,在香港,其實仍有不少難民在苦候其他國家接待,有家歸不得。 一位15歲女孩,因為參觀難民中心,啟發她對難民的關注,並以難民的家鄉菜為主題,編成食譜、帶出故事,...
Published 09/21/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蹤》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不單中小型企業受到衝擊,連帶社企也大受影響; 有視障體驗館暫停開放,持續零收入,但一班殘疾員工卻沒有放棄,他們積極發展線上直播, 透過網絡,向大眾發放抗疫訊息,並分享視障人士的生活。 《蝴蝶網絡》鳳園蝴蝶保育區是本地蝴蝶最重要的棲息地,品種超過200種,它們主要依靠植物作為食物。 但都市高度發展令市區的蝴蝶棲息地越見減少,有園藝治療師在學校建立蝴蝶園,讓學生從蝴蝶身上重建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也好好洗滌心靈。 討論主題:園藝治療 嘉...
Published 09/14/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蹤》疫情下,市民足不出戶也可知世間事,這實在有賴前線新聞工作者的拼博。一個90後的年青前線新聞記者SAM,入行不久便因報導一宗關於公立醫院的專題報導而獲得最佳新聞報導比賽的冠軍。今年再碰上世紀疫情,工作壓力越見加重,但肩負著新聞工作者的使命,仍竭盡所能為公眾站到真相最前線。 《寵物也移民》近日社會上談論移民的聲音多了,無論人或寵物,移民都要重新適應新環境。主人帶同心愛的寵物移民,出發前要找專業獸醫作檢查、亦要替寵物辦理一連串健康證明及出入境文件等等繁瑣...
Published 09/07/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蹤》「普及社區檢測計劃」今天正式展開,政府於全港設立141個社區檢測中心,當中包括多間官立中小學、體育館、社區中心等等。 究竟市民的反應如何?第一天實施的情況怎樣?又有什麼注意事項? 《新潮紮作》每年農曆七月,港九各區均會舉辦盂蘭勝會超渡亡魂及先人,今年受疫情影響,盂蘭勝會宣佈停辦一年。 惟一年一度的盂蘭節,仍是傳統紙紮行業最忙碌的日子;有80後紙紮師傅,把藝術與新潮元素融入傳統紙紮, 經常為客人度身訂造逝者喜愛的物品,縱使最後也灰飛煙滅...
Published 08/31/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蹤》疫情影響下,很多娛樂場所被迫關閉,究竟情侶可以怎樣如常拍拖?而一對分隔香港與台灣的戀人,又如何維繫感情? 《上門回收》近年香港人的環保意識有所提高,但市面上三色分類回收桶的功能,卻一直被質疑。有年青人因為發現市民欠缺簡單渠道處理可回收的垃圾,於是成立『上門回收』公司,逐家逐戶上門收集,一手一腳把收廢棄物料直接送往可信賴的回收廠,在環保路上獻出一分力。 討論主題:防疫與環保之取捨 嘉賓:朱漢強(綠色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尋味天下》素牛肉牛肝菌千...
Published 08/24/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蹤》面對疫情,政府建議市民每星期將清水倒入家中所有排水口,確保隔氣彎管有足夠儲水,從而阻隔病毒擴散。但對於長者而言,定期用人手為隔氣彎管重複入水可能不太方便。有大專學生因此設計了一個自動補水器,既能監測U型隔氣彎管的儲水量,亦懂得自動補水,不單將智慧技術應用於家居防疫,亦對長者加添了一份同理心。 《藍光迷思》提到藍光,可能會聯想到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不少人為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會選擇配戴藍光鏡片眼鏡,到底這些鏡片對過濾藍光、抵抗疲勞的功效如何?專業...
Published 08/17/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蹤》 疫情期間,一班站在前線採訪的記者,每天跑新聞、發掘不同的視角,讓市民時刻緊貼最新消息。在疫情尚未有盡頭之時,我們為記者們打打氣,說聲加油! 《少數族裔睇牙難》因為語言文化上的差異,少數族裔在香港尋找牙科服務一直存在困難,加上牙醫服務的費用不菲,對基層的少數族裔是沉重負擔。有見及此,香港大學牙醫學院與非牟利機構合作,為少數族裔提供免費外展牙科服務,包括提供口腔健康檢查,並教育他們保持牙齒清潔的重要性。 討論主題:容易忽略的牙齒問題 嘉賓:梁耀殷...
Published 08/10/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蹤》疫情下,為解決一日三餐,市民除較多時間留家煮食外,亦會選擇自備飯盒上班。營養師會教大家如何揀選食材,預備一個健康有營養的飯盒。 《按摩產品的迷思》香港上班族經常疲勞及受到各種肌肉酸痛問題困擾,造就了市面上出現各式各樣的電子按摩器,到底它們的效用有多大?使用時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物理治療師為大家一一拆解。 討論主題:在家抗疫伸展運動 嘉賓:陳國正(註冊物理治療師、註冊中醫師) 《尋味天下》中國荔枝果酒 《食得滋味》介紹中式食療 艾草功效多,...
Published 08/03/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蹤》緊貼疫情消息 《看得見的夢想》今年二十三的視障人士楊恩華,是本屆DSE考生,6年前隨父親由哈爾濱來港與家人團聚,曾獲香港校際音樂節二胡深造組冠軍。 他有感在香港有較多機會,失明也可有夢想的天空,他一直希望考入演藝學院,成為二胡演奏家。 《特殊問題學生輔導》嘉賓:周穎欣/香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生涯規劃組老師 《尋味天下》英式茶餅 《食得滋味》疫情之下,大家減少外出活動,想繼續保持健康苗條身體,但又缺乏運動的你就要留意啦!營養師會在節目分析各...
Published 07/27/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蹤》因為疫情關係,應屆文憑試考生經歷如過山車的起伏心情,考試完成,又要面對放榜在即,各人懷著不一樣的心情面對明天。 嘉賓:徐小曼/香港青年協會業務總監(服務) 《尋味天下》意式薄餅 《食得滋味》四川潮濕多雨,當地人喜歡食用花椒袪濕,所以川菜給人的第一印象就離不開「麻辣」,而正宗川菜,更講求每道菜要有不同層次的麻辣!大家最常吃到的麻婆豆腐及回鍋肉,都用上四川菜的靈魂:豆瓣醬,它在烹調上有著不少技巧,背後更有不同歷史和故事。 嘉賓:林柏榮/飲食專欄作家
Published 07/20/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疫情追蹤》本港疫情反彈,出現所謂第三波,社區陸續出現不明源頭個案,不少市民擔心年初「搶罩潮」會再度出現。到底市民怎樣應對?防疫用品供應是否充足呢? 《第四屆再見橫洲大樹菠蘿節》第四屆的橫洲大樹菠蘿節跟往年來得不一樣,因為將會是最後一屆。橫洲將於7月中拆村,但村民初心不變,除了與公眾分享大樹菠蘿之外,更會一起探討香港土地及農業發展,希望讓公眾認識香港的鄉、土、情。 嘉賓:橫洲綠化帶發展關注組成員Amy 《尋味天下》素叉燒酥 《食得滋味》印度...
Published 07/13/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本地有機蓮子》長春社在上水河上鄉種植有機蓮子,是少數仍會種植蓮子的水田之一,每年六、七月是採蓮季節,蓮蓬裡每粒蓮子都要經過繁複的步驟處理。當大家在中秋節品嚐月餅之際,請細味蓮子背後,農夫們所付出的心血。 嘉賓:許淑君/長春社保育經理(新界東北發展) 《站在邊緣的年青人II》曾經沒有自信、迷失方向的年青人,在社工的同行下,透過打鼓,從音樂世界裡找到人生新方向。 《尋味天下》南非罐頭飽魚煲仔飯 《食得滋味》品茶 有句話説:「早三日採是寶,遲三日採是草」,到底是形容什...
Published 07/06/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保護鷺鳥》每年3月到8月左右都是鷺鳥繁殖季節,大埔鷺鳥林一帶行人路常佈滿雀糞,有區議員建議於路段前後放置遮架擺放雨傘,讓行經途人可以開傘遮擋雀糞。有專家建議當局加強宣傳保育鷺鳥意識,希望在環境衛生與雀鳥保育之間取得平衡。 嘉賓:余日東/香港觀鳥會研究經理 《愛笑瑜伽》瑜伽大家都經常聽見,但愛笑瑜伽大家又試過嗎?愛笑瑜伽結合了瑜伽式呼吸,配合大笑運動令身體及腦部有更多氧氣,會令人感覺愉快,有效減壓。 《尋味天下》日式照燒汁三文魚 《食得滋味》酸種麵包 麵包是很多...
Published 06/29/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和爸爸一起摘荔枝》爸爸和孩子們一起走訪荃灣光板田,協助年長村民收摘荔枝,也一起閱讀社區故事,體會爬樹、摘荔枝,製造爸爸和孩子獨處的親子體驗時光,也給媽媽好好休息一下。 主題:爸爸角色的轉變 嘉賓:郭倩衡/註冊輔導心理學家(香港樹仁大學輔導暨研究中心) 《手繪地圖》曾從事建築活化保育工作的繪本作家貓珊,一直熱愛藝術和繪畫,手執畫筆把香港的美態用地圖形式描繪出來。她認為香港的舊社區在變化中,在縫隙中掙扎的東西也有其獨特的美,藉著簡單的線條,將心目中最美的香港一筆一筆呈現...
Published 06/22/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原來係咁》社會不安定,有移民顧問指出,近日港人查詢移民的數字大增。離開?留下?又會否再度成為纏繞香港人心中的結? 《鍾意香港系列》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的中英混血兒Brain,在英國出生、在香港長大,太太是香港人、父親為英軍。Brain本身擁有多重身份,既是模特兒,又是演員,亦是曾出戰亞運的單車運動員。在香港經歷過沙士、社會運動,及新冠肺炎疫情等等,都未有令這位自覺是地道香港人萌生去意,反而決意與香港人同行。 《粵典》粵語是香港人的母語,有八十後學者和一班守護廣東話的朋...
Published 06/15/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原來係咁》新冠病毒疫情未退,口罩需求仍大。有為長者提供免費改衫服務的社企,招募了一班有車衣經驗的家庭主婦,讓她們把材料帶回家製作口罩,既分擔了口罩生產的需求,也為她們提供了二度就業的機會,賺取生活費,可謂一舉兩得。 嘉賓:駱麗明-社企負責人、胡曉恩-社企項目經理 《香港遺美》歷史巨輪滾滾向前行,香港不少老店逐漸在眼簾底下消逝,加上社會經歷連場風浪,一間間歷史悠久的舊店在時間洪流中淹沒。有文青女孩開設面書專頁,用相機記錄每間老店的故事,希望在店鋪仍一息尚存時,用照片和...
Published 06/08/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縱》香港人一向喜歡旅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民旅遊意欲大減,多國實施居家令亦減少了外遊機會,本身是旅遊旺季的暑假,市民往往一早安排行程,不論旅行團、自由行、或遊學團都非常暢旺,但疫情下,今年暑假的旅遊業將大吹淡風。 《香港保衛戰》香港保衛戰是抗日戰爭最後一役,也是歷史被遺忘了的一段歷史。有團體第一次舉辦路線導賞團,讓大家切身處地感受戰爭的可怕,以及反思和平的意義。 嘉賓:羅祥國/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政策高級顧問 《尋味天下》葡萄牙海鮮飯 《食...
Published 06/01/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縱》全港學校停課逾三個月,政府終於宣布中三至中五會率先於5月27日復課。不少學校為復課作出連串準備,包括防疫措施、分流安排,及彈性上堂時間,務求令停課已久的學生慢慢重拾學習的節奏與心情。 《網上心靈支援平台》中學即將復課,不僅學生要重新適應,老師也要迎接復課的挑戰。有機構特別設計了名為「Better Me, Better We」的網上心靈支援平台,藉著藝術遊戲和心靈的探索過程,幫助老師學生和家長平靜心情、舒緩壓力。 《老師們如何減壓》嘉賓:鄭寶君/香...
Published 05/25/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縱》居家令掀起全球烘焙熱潮,香港也不例外,烘焙材料店總是人頭湧湧,人人在家學做烘焙達人,連帶自助烘焙店的生意也逆市上升,到底這一波烘焙熱潮能維持多久? 《保育石牆樹》石牆樹是中西區獨有的街角風景,歷史悠久,雖然每天與它們擦身而過,但到底所知不多。有團體舉辦導賞團,教授大家如何分辨、保育和監察石牆樹? 嘉賓:鄧銘澤博士/浸會大學國際學院樹木管理課程統籌 《尋味天下:日式意大利龍蝦上湯麵》 《食得滋味》新派蛋卷 兩個年輕創業者,台灣人Steve 和香...
Published 05/18/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縱》疫情關係,一眾準媽媽和母親面對著非一般的壓力,擔心自己中招,亦擔心胎兒或初生嬰孩的健康。公立醫院取消了探病和陪產服務,亦增加了準爸爸的擔憂。大家來傾聽一下疫情下準媽媽和母親的心路歷程。 《鍾意香港系列-印度人》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新德莉莉,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因友儕間對印度人有所誤解,誤打誤撞之下當上全職網紅,憑著能言善道的專長,利用網絡平台分享不同的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印度人和香港人的世界。 嘉賓:駱澤妍Basmah/香港伊斯蘭聯會經理 《尋...
Published 05/11/20
日常8點半(民生.飲食) 《同行抗疫-疫情追縱》疫情下,學校改為網上授課,連幼兒園學前班的面試亦由傳統方式,改為以自拍短片取代。有家長擔心拍攝及剪接水準參差,紛紛外求製作公司,到底能否解決難題? 《香港的托兒服務》香港托兒服務為何遠較外國落後? 嘉賓:張詠童/香港保護兒童會兒童及家庭服務中心(深旺區)中心主任 《尋味天下:意大利海鮮美食》 《食得滋味》朱古力達人兼甜品大師Jeffery Koo,分享香港人的朱古力及甜品文化,更介紹設計獨特、造型精緻的糕餅,令人大開眼界。 嘉賓:Jeffery ...
Published 0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