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根儿底也不让人休息—《蟋蟀》讲解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14篇,蟋蟀。豳风七月。有一句描写蟋蟀的话:7月在野,8月在宇,9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是古人对蟋蟀生活习性的认识,所以当我们在诗经中遇见蟋蟀时,一定要及时的想起这一句。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下面我们先来通读全诗。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这也是典型的重章叠句。我们先来看每一章的前两句。蟋蟀九月份在堂,这里的月份用的是夏历,9月是周历的十一月,这个时候正是岁末,所谓岁聿其莫。这一年就要过去了,所谓岁聿其逝。到年根儿底了,行役之人也该休息休息了,所谓役车其休。为什么只强调役车呢?显然作者是乘坐役车行役之人。我们再看每一章的三四句。作者说如今我很不高兴,因为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和我很不高兴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呢?我们在解读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去填补诗人省略的地方。本诗怎么填补呢?从上下文看,作者的意思显然是到了岁末,我本应该不用再行役,然而一天天过去了,我还得在外奔波。至此我们了解到,作者心中那是一肚子的埋怨。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五六句。作者说,你们不要太过安逸,想一想那些自己该做的事情,想一想那些在外劳作的人,想一想那些忧患。很多人对三个职思句不太懂。我们可以利用比较法。居和外相对, 外指的是在外行役不得休息的作者等人,居与其相反,自然是居位,居官的意思。我们来看每章的最后两句。在作者心中,当然不会有上下平等的观念。所以他退而求其次,你们这些人可以享乐,但是不要太荒淫无度。你们能好乐无荒的话,贤良的臣子们才会谨慎,才会敏于行,才会内心平和。当然这里的良士也包括他自己。本诗其实有很多种解读。听了以上解读,我们再来通读一下全诗,体会一下,看一看我的理解是不是有道理。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More Episodes
Published 04/11/22
Published 04/11/22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60篇,国风的最后一篇,狼跋。我们先来通读全诗。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一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二章)这同样是重章叠句,我们先来看每一章的头两句。这里的胡,不是只狼的胡子。而是狼颔下的悬肉。头两句是说。狼走路的时候,一会儿踩着下巴,一会儿拌到尾巴上。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第3句。公孙是国君的后代。公孙硕肤,说某个公孙,长得非常的胖。然而他的胖和狼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前面说狼下巴上的肉很多,走路的时候都会踩到,这显然是说狼很胖。可见胖是将狼与公孙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之一。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赤舄,是一种红色的鞋,与礼服...
Published 0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