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有自己守得住,谗言才不会得逞—《采苓》讲解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25篇,采苓。苓就是甘草。他既是药材又是菜蔬。所以先民们才会去采摘。下面我们来通读全诗。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一章)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二章)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三章)这仍然是一篇标准的重章叠句。我们先来看每一章的头两句。这里交代了地点,首阳山,在山西永济。又交代了事件,采野菜,苓苦葑在古代都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而这恰恰就是创作的环境,也就是说作者是采摘菜蔬的人,他是一边采摘,一边唱歌的。他唱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每一张的34句。为言,为是做是造,为言并不是发言,而且本来没有而生造出来的言语,那就是谣言,谎言。人之为言,即那些造谣的人,说谎的人。中心语是人,而不是为言。这个一定要注意。无信无与无从,你要是信了他的话,你就会和他交往,你和他交往之后,你就会听从他。这是三个明显的过程。无就是勿,就是不要,作者说,这三样你都要避免。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五六句。作者说这样的人你要远离他,你不能认可他。这里的舍就是远离。然就是认可。我们再来看最后两句。作者说,如果你能够远离那些说谎话的人,造谣的人,他们还能得到什么呢?通篇的意思我们都清楚,然而作者是谁呢?他是什么身份呢?这个不好确认。如果是个女子,那应该是唱给他丈夫的,希望他丈夫不要听信别人的言语,我们之前学的谷风,似乎就有这个问题。如果是个男子,那应该是唱给他兄弟的,古代社会强调手足之间的伦理,但经常有离间兄弟关系的人存在。如果是个隐士,那应该是唱给君王的。这里所说的首阳山,正是古代最著名的隐居之地。如果是这样,那本篇作品就是一个无奈隐居的人,仍然不忘对国君进行劝诫。大家要记住,我们虽然不能确定,但我们要尽可能猜测出每一种情况。
More Episodes
Published 04/11/22
Published 04/11/22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60篇,国风的最后一篇,狼跋。我们先来通读全诗。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一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二章)这同样是重章叠句,我们先来看每一章的头两句。这里的胡,不是只狼的胡子。而是狼颔下的悬肉。头两句是说。狼走路的时候,一会儿踩着下巴,一会儿拌到尾巴上。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第3句。公孙是国君的后代。公孙硕肤,说某个公孙,长得非常的胖。然而他的胖和狼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前面说狼下巴上的肉很多,走路的时候都会踩到,这显然是说狼很胖。可见胖是将狼与公孙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之一。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赤舄,是一种红色的鞋,与礼服...
Published 0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