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思念丈夫啊,我还以为这是先秦兵器广告呢—《小戎》讲解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28篇,小戎。小戎就是当时的一种兵车。可见这是一篇与战争有关的作品,我们先来通读全诗。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一章)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二章)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縢。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三章)读完这篇作品,大家可能有这样的感受,太难懂了。很多字都不认识,更不要说他的意思了。为了给我接下来的简略讲解推卸点责任,我想先说几句话。如果我们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学习本诗,我们大可不必对诗中那些上古的概念过分关注。简单了解即可。当然如果你是从历史的角度,军事的角度来关注本诗,意欲从诗中获得相关材料,那恐怕就要广泛查考资料,不是本音频能够予以满足的了。当然,这是不是意味着本次解读就是对前人注解的重复呢,恰恰相反,这里仍然有与前人注解不一样的地方。本诗整体上虽然不是重章叠句。但是每章都有言念君子一句。以这一句为界线,上面几句都是对战车的形容,下面几句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所以我们在解读的时候,可以将每章的上面几句合在一起,下面几句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之前所讲的。我们要学会对一篇作品重新建构。当然建构只是理解的需要,建构之后我们还要还原,在不断的诵读中感受诗歌的文学美,音乐美。好,我们先来看上面的一部分。大家最好找一幅春秋时期的兵车示意图对照着看。在第1章,作者先对兵车的车辕,车厢部分进行了刻画。你看兵车的车厢很浅(小戎俴收)。兵车只有一根车辕,被捆绑的结结实实,突出于车前,就像屋梁一样(五楘梁辀)。车辕和车厢之间有各种铜环,各种扣带,以及马的鞍鞯。这些东西都是战马拉车的时候必备的。(游环胁驱,阴靷鋈续)车厢里有华美的垫子供人乘坐,在车厢下面,车轴突出两轮之外,很长很长,因为这样它就具有攻击性,能够在转动中对敌方的战车战马战士造成伤害。(文茵畅毂)战车平时存放在固定地点,只有出征前才会驾上战马,战马和祭祀用马,礼仪用马不同,它是杂色的。(驾我骐馵)在第2章,作者又对战马进行了刻画。当四匹肥壮的战马被套上战车,御者就要将六条马缰绳稳稳的握住。(四牡孔阜,六辔在手。)中间的两匹,也就是服,是青色和红色的。两边的两匹。也就是骖,是黄色和黑色的。(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一般认为是画有龙的盾牌,但是在第3章专门有对盾牌的刻画,所以我认为龙盾应指軓,即车箱前面的档板。有保护御者的作用。合就是严丝合缝,指挡板挡得严严实实的。(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车战时代,马也要有所防御。这四匹马身上都披着铠甲,行动非常的协调。(俴驷孔群)说完马再说人。战车上有三人,中间御者,还有车左车右。右方甲士执戈矛,主击刺,厹矛鋈錞正是车右的兵器。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长,但因为弓箭是远距离武器,短兵相接的时候他要有所防御,所以他还要拿着盾牌。伐是盾牌,韔是收纳弓箭的袋子(蒙伐有苑,虎韔镂膺。)此时不是在战场,所以弓箭是收纳在袋中的,而且是两张弓。另外,维修弓箭的工具也被好好的收着。(交韔二弓,竹闭绲縢。)因为车左是三人中最尊贵的,
More Episodes
Published 04/11/22
Published 04/11/22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60篇,国风的最后一篇,狼跋。我们先来通读全诗。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一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二章)这同样是重章叠句,我们先来看每一章的头两句。这里的胡,不是只狼的胡子。而是狼颔下的悬肉。头两句是说。狼走路的时候,一会儿踩着下巴,一会儿拌到尾巴上。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第3句。公孙是国君的后代。公孙硕肤,说某个公孙,长得非常的胖。然而他的胖和狼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前面说狼下巴上的肉很多,走路的时候都会踩到,这显然是说狼很胖。可见胖是将狼与公孙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之一。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赤舄,是一种红色的鞋,与礼服...
Published 0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