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解,秦国的军队不是由乞丐组成的—《无衣》讲解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33篇,无衣。我们之前学过。另一篇无衣。那是悼亡的作品。而本篇作品呢,可能大家更熟悉,他是秦国的军歌。我们先来通读全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一章)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二章)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三章)这也是典型的重章叠句。每一章的后三句说明了这是一首军歌。诸侯国君要称公,如驷铁一诗中公之媚子一样。所以王只能是周天子。可见这是一首秦人为周天子战斗时所创作的军歌。作者唱道,天子要起兵,赶快修理我们的兵器铠甲,让我们一道去对付敌人。这里的同仇偕作偕行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同仇是指向敌人的。偕作偕行是战友之间的动作。作可以理解为动身,也可以理解为军营中的劳作,但王于兴师是现在进行时,还没出发自然说不上在军营中劳作,所以我认为偕作应该是一起动身,行是在路上行进,偕行就是一起奔赴前线。难解的是每一章的头两句。一般人的理解是,谁说没有衣服穿,我和你同穿一件袍子,我和你同穿一件内衣,我和你同穿一件下裳。给人的感觉好像秦国军队是由一群乞丐组成的队伍一样。而我们则为他们的艰苦奋斗而感动。我曾经说过,春秋以及春秋之前,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当兵,贵族岂会没衣服穿?所以我认为这里的同袍,同泽,同裳,并不是穿一件袍子,穿一件内衣,穿一条裤子,而是指穿同样的衣服。当时的戎装是统一的,称为袀服。《左传.僖公五年》说:"均服振振。"这不是指同一级别的战士衣服相同,而是所有的将士们衣服都相同。为的就是,使敌人分辨不出何者为将帅,何者为士卒。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将帅成为明显的目标。另一方面也能够营造出将帅与士兵同甘共苦的氛围。在本诗中强调的自然是后一方面。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无衣不是没有衣服穿,而是针对将和士的衣服没有区别而发的。所以,从这两句我们能够推测出,诗歌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将军。为什么呢?一个普通的战士,看到将军与之穿同样的衣服,就会产生疑惑,将军没有自己的衣服吗?将军说,我难道是没衣服吗?不是。是因为我要和你穿同样的衣服。意思是我们要同甘共苦。我认为这样才是把握住了本诗的原意。从整首诗昂扬奋发的气概来看,为周天子而战斗,秦人是感到自豪的。东周以后,周天子地位遽然下降,诸侯国的百姓不会为此感到光荣,所以这首诗应该是春秋以前的作品。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一章)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二章)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三章)
More Episodes
Published 04/11/22
Published 04/11/22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60篇,国风的最后一篇,狼跋。我们先来通读全诗。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一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二章)这同样是重章叠句,我们先来看每一章的头两句。这里的胡,不是只狼的胡子。而是狼颔下的悬肉。头两句是说。狼走路的时候,一会儿踩着下巴,一会儿拌到尾巴上。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第3句。公孙是国君的后代。公孙硕肤,说某个公孙,长得非常的胖。然而他的胖和狼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前面说狼下巴上的肉很多,走路的时候都会踩到,这显然是说狼很胖。可见胖是将狼与公孙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之一。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赤舄,是一种红色的鞋,与礼服...
Published 0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