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俗的作品也有可能被人误读成高尚的作品—《衡门》讲解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38篇,衡门。衡门就是横木为门,指简陋的住所。有人说这是一首表现隐者安贫乐道的诗歌。是不是如此呢?我们先来通读全诗。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一章)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二章)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三章)全诗共三章。根据重章叠句的体式,我们可以将第1章作为一个单元。后两张作为一个单元。我们先来看第1章。什么是栖迟?他指的是走累的人休息一下。这属于暂时性的停留,而不是永久性的居住。作者说,一个以横木为门的建筑,也可以供人休憩。对于抒情主人公而言,这衡门并不是他的家。他应该是一位在外的游子。但似乎很少人注意到这一点。我们再看后两句,泌,与毖彼泉水的毖属于假借关系,指泉水涓流不已。泌之洋洋。就是泉水汩汩而出,汇成细流。作者说,小小的河流,也可以让饥饿之人感到快乐。为什么呢?郑玄解释说,对于饥饿的人而言,溪水也是可以缓解饥渴的。但我认为,更有可能是强调,浅水里只有小鱼,小鱼非美味,但也能让饥饿之人填饱肚子。我们看下一章就明白了。既然三四句强调的是,人在饥渴的情况下无法挑剔。一二句的思路显然是,人在旅途劳累的时候,也会忽略环境的简陋。我们再来看后两张。作者反问,难道我们吃鱼,一定要吃黄河中的鲂鱼和鲤鱼吗?这一句所对应的,正是上1章的泌之洋洋,可以乐饥。能够看出,上一章中的乐饥,是与吃鲂鱼和鲤鱼对比的。作者要强调的是,人要是饿急了,小溪中的小鱼小虾也可以充饥,只是他在此处做了省略。作者又反问,难道娶妻一定要娶齐国的公族姜氏,一定要娶宋国的公族子氏?这一句是不是要与上一张的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对应呢?如果对应,他们之间是如何对应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后两章中鱼和女人的对应。齐风敝笱中,也是先说鲂鱼,后说齐子。但作者关注的其实不是捉鱼,而是娶妻。说鱼是为说女人服务的。这里也是如此。作者强调的并不是吃的,而是女人。关于吃的,第1张与后两章是紧密对应的。那么关于作者真正想强调的女人,第1章与后两章一定是更加紧密对应的。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衡门栖迟和娶贵族女子之间的对应关系。他字面上是说,不必强求妻子的容貌和身份。但是前后关联起来看,我们会发现他讲的是如果没有条件。另外,他是在外的游子,岂会在路途中谈婚论嫁?所以这里讲的绝不是娶正妻,而是取妾室,甚至于招妓女。有人说。男子都这么穷困潦倒了,岂能做这些事情?这是可能的,我们看孟子离娄篇,有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一个天天跑到别人家坟头上偷吃祭品的人,还有妻妾呢。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分明是很在意美食和贵族女子,只是退而求其次。这和安贫乐道之人的境界完全是天壤之别。由此可见,这绝不是一首表现隐者安贫乐道的诗歌,而是一首表现游子放荡不羁的世情之歌。情感是比较庸俗的。只是因为诗句中省略了一些作者的必要信息,同时一些交待创作背景的信息又被忽略了,所以才让人让人对第1张产生了误解。
More Episodes
Published 04/11/22
Published 04/11/22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60篇,国风的最后一篇,狼跋。我们先来通读全诗。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一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二章)这同样是重章叠句,我们先来看每一章的头两句。这里的胡,不是只狼的胡子。而是狼颔下的悬肉。头两句是说。狼走路的时候,一会儿踩着下巴,一会儿拌到尾巴上。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第3句。公孙是国君的后代。公孙硕肤,说某个公孙,长得非常的胖。然而他的胖和狼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前面说狼下巴上的肉很多,走路的时候都会踩到,这显然是说狼很胖。可见胖是将狼与公孙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之一。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赤舄,是一种红色的鞋,与礼服...
Published 0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