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出去与人淫乱—《墓门》讲解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41篇墓门。墓门是陈国都城的一个门,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我想应该是通过此门可以到墓地去。我们先来通读全诗。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一章)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二章)全诗一共两章,我们发现。夫也不良一句为两章共有。此前写的是墓门,此后写的是人。所以我们将全诗分为两个单元。先看每一章的头两句。写的是,墓门这个地方,有很多酸枣树。对这些酸枣树,可以用斧子把它劈下。又说墓门这个地方有很多梅树,树上聚集着很多猫头鹰。猫头鹰是白天睡觉晚上觅食的鸟。梅树上聚集着很多猫头鹰,这应该是白天的场景。我们在看后面的几句。上下两张语句不同,并非重章叠句,但是,却都是对某一个男人的刻画。上一章说,那个男人不是好东西。整个都城的人都知道。既然他知道别人知道他不是好东西,但是由始至终他就是不改。谁昔就是从从前一直到现在。下一张说,那个男人不是好东西。我用歌声来训导他。对于我的训导,他根本不在乎。反而颠倒是非。把我往坏处想。本诗的大意容易理解,但是这个男人到底做了什么,才被认为不良呢?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们才能把握本诗的主旨。关键在于对每张头两句的分析。我们以前不止一次的说过,诗经中不少诗句是赋兴合体的。也就是说,这些诗句,一方面是作者创作时眼中所见。另一方面,作者所见的事物又是经过选择的,具有比兴的功用。本诗正是如此。我们看第1章的头两句,用斧子劈木柴。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所以这两句暗示的是男人娶妻。我们再看第2章的头两句。屈原的天问中有一句: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古往今来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们考虑的很深,在这里我从字面上给大家解释一下。负子肆情。就是背着孩子去与人淫乱。繁鸟萃棘。就是很多鸟聚集在酸枣树上。鸟在晚上才会聚集在树上。所以屈原是在反问,为什么一到晚上就迫不及待的跑去与人淫乱?当我们了解了屈原的意思,回过头来再看本诗。我们自然就明白墓门有梅,有鸮萃止的意思了。他实际上是省略了与人淫乱的语句。稍有不同的是,在屈原诗中,与人淫乱之人是晚上跑出去的,而在本诗当中则是白天就跑出去了。所以本诗实际上是在讽刺批判某个淫乱之人。他已经娶妻,却又跑出去与他人淫乱。作者大概就是他的妻子,曾作歌对丈夫进行劝诫,但适得其反。丈夫对她误会甚深,所以她又作此歌以抒情。大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此诗才说的那么隐晦。那么这个男人是什么身份呢?整个都城的人都知道他,显然他不是普通人。而应该是统治阶级的人。在这里,我想再强调一下墓门。墓门是陈国都城的门,这在左传中是有记载的。除此之外,我认为他还有一些内涵。古代的一些概念,是有特殊意义的。比如闾左,是里门左边的意思,里门左侧是古代贫苦人民居住的地区,也指贫苦人民。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我认为墓门不仅是城门的名称,也代指某一类人。当然由于资料的匮乏,这只限于推测。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一章)
More Episodes
Published 04/11/22
Published 04/11/22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60篇,国风的最后一篇,狼跋。我们先来通读全诗。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一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二章)这同样是重章叠句,我们先来看每一章的头两句。这里的胡,不是只狼的胡子。而是狼颔下的悬肉。头两句是说。狼走路的时候,一会儿踩着下巴,一会儿拌到尾巴上。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第3句。公孙是国君的后代。公孙硕肤,说某个公孙,长得非常的胖。然而他的胖和狼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前面说狼下巴上的肉很多,走路的时候都会踩到,这显然是说狼很胖。可见胖是将狼与公孙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之一。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赤舄,是一种红色的鞋,与礼服...
Published 0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