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要找对窝,草要长对地—《防有鹊巢》讲解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42篇。防有鹊巢。防是堤坝。堤坝上怎么会有鹊巢呢?因为河堤上是有树木的,有树木自然有鸟雀。我们先来通读一下全诗。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一章)中唐有甓,邛有旨鹝。谁侜予美,心焉惕惕。(二章)本诗两张,是典型的重章叠句,我们先来第每一章的前两句。防有鹊巢上面已经说了。大家还要注意的是,鹊巢象征女子所嫁之家,见《鹊巢》。再看邛有旨苕,古人称兰花为兰苕,此或即兰花。兰花长于山丘之上,元好问《望云谣》:“登山采兰苕,兰苕霜早凋。”为小鸟所依,《文选·郭璞<游仙诗>》:“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鸠占鹊巢,翡翠依兰苕,不同的鸟将巢筑在不同的植物上。我们再来看第2章的前两句。中唐即大门至厅堂的路。鹝是草名。绶草。这两句前一句讲砖瓦,后一句讲小草,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需要相互补充,也是一种互文。意思是庭院中的小草难以生存,因为其中铺满了方砖,土丘边的小草却能生长的很好。与上章相应,第一章的头两句是兴女子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归宿。而第2章的头两句是兴若选择错误,结局就会有悲喜之别。我们再看每一章的后两句。侜,欺骗。意思是,是谁欺骗了我的心上人?这让我内心十分忧虑,警惧。因此,本诗应该是男子唱给被高门大户骗去的情人之歌。研究本诗的人,都只是望文生义。不知道诗歌的语言是有省略的,需要前后对照补充。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一章)中唐有甓,邛有旨鹝。谁侜予美,心焉惕惕。(二章)
More Episodes
Published 04/11/22
Published 04/11/22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60篇,国风的最后一篇,狼跋。我们先来通读全诗。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一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二章)这同样是重章叠句,我们先来看每一章的头两句。这里的胡,不是只狼的胡子。而是狼颔下的悬肉。头两句是说。狼走路的时候,一会儿踩着下巴,一会儿拌到尾巴上。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第3句。公孙是国君的后代。公孙硕肤,说某个公孙,长得非常的胖。然而他的胖和狼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前面说狼下巴上的肉很多,走路的时候都会踩到,这显然是说狼很胖。可见胖是将狼与公孙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之一。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赤舄,是一种红色的鞋,与礼服...
Published 0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