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农具残破了,都没人修理—《破斧》讲解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57篇,破斧。我们先来通读全诗。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一章)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二章)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三章)全诗一共三张,仍然是重章叠句,我们先来看每一章的前两句。这里面出现了几件事物,斧,斨,锜,銶。斧,斨都是斧子类的农具。锜,銶,都是凿子类的农具。这些农具怎么了?破了,缺了。显然这里边用了倒装的形式,其实应该说我斧即破,我斨又缺。农具所以会残破,自然是长时间的无人修理所致。大家读诗,一定要不断的去补足诗中的意思。当你有了这个意识,你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作者是要强调他家的各种农具吗?不是,作者要强调的是,家中无人。那么人上哪儿去了呢?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三四句。三四局交代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周公东征。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时年13岁,周公就辅助成王理政。但是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就散布谣言,说周公要篡夺皇位,与纣王之子武庚纠合,联络一批殷商贵族,煽动东夷几个部落,联合起兵清君侧,史称三监之乱。周公力劝兄弟召公支持东征,在召公支持下,周公调动大军,率军东征。这次战争共历时三年。那么周公东征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当然知道他最终胜利了,但是本诗记载的更文艺。四国就是四方之国,天下各国。皇同惶恐的惶。吪就是被感化。遒就是稳定。面对周公东征,天下各国先是惶恐,然后被感化,最终趋于稳定。显然这是臆想出来的过程。一个亲历战争的人,很难跳出他所经历的九死一生,而做这样一种概括。所以我说这个很文艺,属于文学化的战争过程。在这里,作者间接的告诉我们,家里的人。原来是跟随周公东征了。上战场的是男人。在家里的当然是女子。我们再看每一章的最后两句。我人是什么意思呢?我在唐风羔裘一篇中已经强调过,我人是我的那个他的意思。是一种亲近人之间的称谓。将,嘉,休三个字都是好的意思。所以最后是女性作者的一种猜测:我可怜的丈夫,他还好吧。亦。含有一种猜测的语气。所以我认为,本诗是家中女子怀念从征丈夫之歌。前一首东山是从征的丈夫想念家中女子之歌。两者对比,我们更容易看出。不同作者。的不同关注点。
More Episodes
Published 04/11/22
Published 04/11/22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60篇,国风的最后一篇,狼跋。我们先来通读全诗。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一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二章)这同样是重章叠句,我们先来看每一章的头两句。这里的胡,不是只狼的胡子。而是狼颔下的悬肉。头两句是说。狼走路的时候,一会儿踩着下巴,一会儿拌到尾巴上。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第3句。公孙是国君的后代。公孙硕肤,说某个公孙,长得非常的胖。然而他的胖和狼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前面说狼下巴上的肉很多,走路的时候都会踩到,这显然是说狼很胖。可见胖是将狼与公孙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之一。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赤舄,是一种红色的鞋,与礼服...
Published 0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