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未生的香港 有人說,圍棋棋盤上有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每個交叉點都在強迫我們作出選擇。人生如棋戲,我城亦如棋戲。翻開香港地圖,縱橫的坐標不是也有無數個交叉點嗎?每個交叉點都在等待我們選擇,這些選擇決定我們過得怎樣,也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2000年,港台節目《人文風景:垂死的古鎮》跟隨當時中文大學建築系的何培斌教授前往山西古鎮磧口,與他的學生一起考察當地古建築。何教授認為建築為人服務,只有把建築結合社會,才可突顯其意義。磧口古鎮在外來文化和旅遊業的衝擊下,能否保存當地文化,成為了片末的疑問。三十年河...
Published 07/04/15
Published 07/04/15
未生的香港 有人說,圍棋棋盤上有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每個交叉點都在強迫我們作出選擇。人生如棋戲,我城亦如棋戲。翻開香港地圖,縱橫的坐標不是也有無數個交叉點嗎?每個交叉點都在等待我們選擇,這些選擇決定我們過得怎樣,也決定了我們的未來。 2000年,港台節目《人文風景:垂死的古鎮》跟隨當時中文大學建築系的何培斌教授前往山西古鎮磧口,與他的學生一起考察當地古建築。何教授認為建築為人服務,只有把建築結合社會,才可突顯其意義。磧口古鎮在外來文化和旅遊業的衝擊下,能否保存當地文化,成為了片末的疑問。三十年河東,三
Published 07/04/15
青春告別 二十至三十歲期間,想必是很多人人生之中一個重要的時期。這個年齡組別的人對將來人生的規劃,既有冀求,亦帶着未知的不安。他們雖然想放任盡情享受青春的時光,卻又怕光陰易逝,因此認為應當好好規劃未來。 為回應社會近年經常提倡要聆聽青年的聲音,我們在04年曾拍攝一輯記錄片節目《青春告白》,讓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20多歲青年為自己發聲,表達他們對生活的展望,以及對夢想的追求。當中包括書店職員曱甴,以及自內地來港升讀大學的Cherry。 曱甴(洪榮崙)中三輟學之後,對自己的人生和前路都沒有打算,卻...
Published 06/27/15
青春告別 二十至三十歲期間,想必是很多人人生之中一個重要的時期。這個年齡組別的人對將來人生的規劃,既有冀求,亦帶着未知的不安。他們雖然想放任盡情享受青春的時光,卻又怕光陰易逝,因此認為應當好好規劃未來。 為回應社會近年經常提倡要聆聽青年的聲音,我們在04年曾拍攝一輯記錄片節目《青春告白》,讓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20多歲青年為自己發聲,表達他們對生活的展望,以及對夢想的追求。當中包括書店職員曱甴,以及自內地來港升讀大學的Cherry。 曱甴(洪榮崙)中三輟學之後,對自己的人生和前路都沒有打算,卻因為自
Published 06/27/15
醫者父子心 (莫伍球/莫京) 父子關係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從互動中彼此轉化,隨著雙方年齡增長, 十年人事幾番新,角色對調,父子關係起了微妙變化。 13年前(2002),香港電台電視部節目《兩代之間》訪問了一對中醫父子,父親莫伍球十二歲已經在內地學醫,係紅褲子出生,醫治過不少奇難雜症,是資深的中醫師。兒子莫京,自小父親已向他灌輸不少中醫概念,醫學醫藥方面自少耳濡目染,十四歲便開始治療跌打骨傷,漸漸產生興趣,並成為第一屆浸會大學中醫系學生,更因當時政府提出要將香港變為中醫中藥基地的時候,前途看...
Published 06/20/15
醫者父子心 (莫伍球/莫京) 父子關係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從互動中彼此轉化,隨著雙方年齡增長, 十年人事幾番新,角色對調,父子關係起了微妙變化。 13年前(2002),香港電台電視部節目《兩代之間》訪問了一對中醫父子,父親莫伍球十二歲已經在內地學醫,係紅褲子出生,醫治過不少奇難雜症,是資深的中醫師。兒子莫京,自小父親已向他灌輸不少中醫概念,醫學醫藥方面自少耳濡目染,十四歲便開始治療跌打骨傷,漸漸產生興趣,並成為第一屆浸會大學中醫系學生,更因當時政府提出要將香港變為中醫中藥基地的時候,前途看似一片
Published 06/20/15
靜看風雲變 時代巨輪不斷轉,十年,可以是天翻地覆。然而,總有些人選擇在同一個地方;留守同一個工作崗位;住在同一棟房子,希望過著同一種生活。 李錦華,一個在澳門出生、香港成長,台灣讀大學的三地人。畢業後在台灣一家電視台擔任駐香港記者,一做就是26年。1997年香港回歸前,他接受《流轉人生 ─ 不同旗下的日子》訪問,談及對港、澳、台三地的看法。 當時的他,認為澳門雖然地方小,但人情味濃,社會對政治沒有太大感覺;又預視香港回歸後經濟不太受影響,反而擔心新聞自由被收緊。身邊有不少在台灣長大的同學,直認...
Published 06/13/15
靜看風雲變 時代巨輪不斷轉,十年,可以是天翻地覆。然而,總有些人選擇在同一個地方;留守同一個工作崗位;住在同一棟房子,希望過著同一種生活。 李錦華,一個在澳門出生、香港成長,台灣讀大學的三地人。畢業後在台灣一家電視台擔任駐香港記者,一做就是26年。1997年香港回歸前,他接受《流轉人生 ─ 不同旗下的日子》訪問,談及對港、澳、台三地的看法。 當時的他,認為澳門雖然地方小,但人情味濃,社會對政治沒有太大感覺;又預視香港回歸後經濟不太受影響,反而擔心新聞自由被收緊。身邊有不少在台灣長大的同學,直認對大陸
Published 06/13/15
黃金四十 每個人在不同年代, 會有不同的歷練, 雖然大家各有故事, 不過當中總有相近之處, 例如10歲時候, 不是唸書就是玩樂, 到了20歲, 還會加入了愛情故事, 接近30歲就是事業和愛情的選擇, 那麼踏入40歲, 面對的又會是甚麼 ? 十年前, 29歲的阿貓, 接受《港式男女:下一站三十》 節目訪問時, 因為愛情失意, 所以全副精神投放於工作上, 並且覺得只需要事業,不需婚姻。 十年過了, 將踏入40歲的阿貓, 已經結了婚, 而且還有一個5歲大的女兒。 建立了一個幸福家庭, 除了工作...
Published 06/06/15
黃金四十 每個人在不同年代, 會有不同的歷練, 雖然大家各有故事, 不過當中總有相近之處, 例如10歲時候, 不是唸書就是玩樂, 到了20歲, 還會加入了愛情故事, 接近30歲就是事業和愛情的選擇, 那麼踏入40歲, 面對的又會是甚麼 ? 十年前, 29歲的阿貓, 接受《港式男女:下一站三十》 節目訪問時, 因為愛情失意, 所以全副精神投放於工作上, 並且覺得只需要事業,不需婚姻。 十年過了, 將踏入40歲的阿貓, 已經結了婚, 而且還有一個5歲大的女兒。 建立了一個幸福家庭, 除了工作, 心
Published 06/06/15
「波係圓嘅」 1998年,紀錄片「各自各精彩-新移民系列」訪問了同是移民到香港的中國足球員韋海英、宋連勇。雖然都是足球員出身,但他們十多年裡的經歷則大有不同。 韋海英97年尾退役後立刻到香港與丈夫團聚,身為前國家女子足球隊員的她,協助女足國家隊寫了光輝一頁。多年來的生活都圍繞著足球,移民後的她發現自己沒有什麼所長,在香港這個新環境裡,她需要從頭學習去適應生活。 宋連勇先後為是南華會、星島和快譯通的全職球員,1998年更是首位入選香港隊的國援球員,人稱「萬能老倌」的他在球場上什麼位置也可以勝任。但...
Published 05/30/15
「波係圓嘅」 1998年,紀錄片「各自各精彩-新移民系列」訪問了同是移民到香港的中國足球員韋海英、宋連勇。雖然都是足球員出身,但他們十多年裡的經歷則大有不同。 韋海英97年尾退役後立刻到香港與丈夫團聚,身為前國家女子足球隊員的她,協助女足國家隊寫了光輝一頁。多年來的生活都圍繞著足球,移民後的她發現自己沒有什麼所長,在香港這個新環境裡,她需要從頭學習去適應生活。 宋連勇先後為是南華會、星島和快譯通的全職球員,1998年更是首位入選香港隊的國援球員,人稱「萬能老倌」的他在球場上什麼位置也可以勝任。但語言不
Published 05/30/15
第二集 《自然之道》 二零零零年九鐵公司提議興建落馬洲支線,方案需要興建高架橋穿過本港最大的濕地塱原。塱原生態豐富,更是主要的侯鳥棲息地,鐵路發展計劃史無前例引起本地十個環保團體反對,參與者當中包括當時只有十歲,最愛到塱原觀鳥的少年關朗曦。 朗曦患有讀寫障礙,但年少的他觀鳥時觀察敏銳,對不同鳥類品種倒背如流,繪畫雀鳥栩栩如生。文字雖然是一大障礙,觀鳥與自然卻發掘出他美術的天賦。自保育塱原事件至今,十五年過去,朗曦以優異成績大學畢業投身社會。回顧過去,大自然往往是他成長的一大助力。面對現今香港開...
Published 05/23/15
第二集 《自然之道》 二零零零年九鐵公司提議興建落馬洲支線,方案需要興建高架橋穿過本港最大的濕地塱原。塱原生態豐富,更是主要的侯鳥棲息地,鐵路發展計劃史無前例引起本地十個環保團體反對,參與者當中包括當時只有十歲,最愛到塱原觀鳥的少年關朗曦。 朗曦患有讀寫障礙,但年少的他觀鳥時觀察敏銳,對不同鳥類品種倒背如流,繪畫雀鳥栩栩如生。文字雖然是一大障礙,觀鳥與自然卻發掘出他美術的天賦。自保育塱原事件至今,十五年過去,朗曦以優異成績大學畢業投身社會。回顧過去,大自然往往是他成長的一大助力。面對現今香港開發郊野
Published 05/23/15
第一集 《兄弟兵》 兄弟,如果有一個限期,比潮流長,還是比潮流短? 美國和日本的玩具向來是玩具迷的首選,但十年前,一浪本地原創人型公仔,打破了這個定律。當中由前廣告界兄弟班創作的「鐵人兄弟」,不以市場潮流為先決考慮,製作屬於他們的快樂公仔,仍然成為外國玩具愛好者的收藏品,聲價十倍。但現實環境殘酷,兩年後,起因於創作方向的分歧,兄弟班突然拆伙,此後分道揚鞭,各有發展。Winson以先知式的姿態,製作以環保為題的猿人系列,但亦須北上拓展企業品牌設計營生。Kenny堅持數年執意創作少女風的可愛小畫...
Published 05/16/15
第一集 《兄弟兵》 兄弟,如果有一個限期,比潮流長,還是比潮流短? 美國和日本的玩具向來是玩具迷的首選,但十年前,一浪本地原創人型公仔,打破了這個定律。當中由前廣告界兄弟班創作的「鐵人兄弟」,不以市場潮流為先決考慮,製作屬於他們的快樂公仔,仍然成為外國玩具愛好者的收藏品,聲價十倍。但現實環境殘酷,兩年後,起因於創作方向的分歧,兄弟班突然拆伙,此後分道揚鞭,各有發展。Winson以先知式的姿態,製作以環保為題的猿人系列,但亦須北上拓展企業品牌設計營生。Kenny堅持數年執意創作少女風的可愛小畫家系列
Published 05/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