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6|1960 年代經濟起飛的暗黑版女子力 ft.江昺崙【蘇碩斌|臺灣性別文學講】
Listen now
Description
「請借問播田的田莊阿伯啊,人咧講繁華都市臺北對叼去?阮就是無依偎可憐的女兒……。」——陳芬蘭〈孤女的願望〉    1960, 70 年代臺灣歷經美援、發展出口導向政策,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投入,讓許多年紀輕輕的女性投入勞動市場。她們是「文學的沈默藍領大隊」,可能沒有書寫才能可以寫自己,但在文學史的紀錄中,還是可以聽到屬於她們的聲音。    第一代從農村離開到都市生活的女工們,在工廠每天中午吃著簡陋的飯菜、重複一樣的工作,領微薄的薪水;而因為性別的關係,她們還可能遇到職場上的性別歧視或性別暴力。楊青矗的勞工文學《在室女》、《工廠女兒圈》、《外鄉女》等,就描述了許多勞動女性的悲慘寫照。    經濟起飛的另一面,也可以看到觀光產業,其中性產業裡被壓迫的底層女性們。作家莫那能未成年的妹妹遭親戚賣掉變成雛妓,他創作詩集《美麗的稻穗》,寫下對雛妓命運的關懷主題。 這些在經濟起飛背後的代價,如今回頭看,能對當代性別運動有什麼樣的啟發?女性勞權和雛妓問題,也都不再發生了嗎?    本集重點:    02:43 孤女的願望:農村的貧困女孩,走路到都市討生活  05:45 高雄「二十五淑女墓」背後故事發生經過  08:53《工廠女兒圈》女工從業百態  15:51 經濟起飛背後:殘酷的性產業與人口販賣  21:05 最底邊的性服務工作者:原住民女孩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共同製作播出的《臺灣性別文學講》】 每週一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劉寶苓   延伸閱讀 |國立臺灣文學館展覽《可讀 性》  |王鈺婷教授主編、聯經出版公司《性別島讀:臺灣性別文學的跨世紀革命暗語》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More Episodes
Published 06/17/22
2022年7月起,《臺灣性別文學講》就在鏡好聽官網、鏡好聽APP獨家播出囉!  現在就上官網註冊成為會員,並下載鏡好聽APP,就能即時收聽最新內容,還有貼心收藏、追蹤、分享功能,讓你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Published 06/17/22
「高中接觸女性主義後,你會覺得世界上唯一有趣的事情就是女性主義,因為除了它之外,其他東西並沒有照顧到我們的成長經驗或面臨的困境。」   張亦絢從《永別書》談記憶與性侵犯的問題,到《性意思史》寫出性的各種樣貌,她說,性愛這個東西是很可愛的,但完全沒有發展空間;討論性,是她常年的思考與觀察,從林奕含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提醒的,一個社會文化如果只關注競爭時,人們將無法發展足夠的道德感情。   #Me too 運動近年在世界席捲,也輾轉來到了臺灣。她曾在運動現場聽到有一位女性主義運動者說,臺灣不如國外的進展;她總覺得,#Me too...
Published 1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