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郑若麟:中国像1900年的美国,产量全球第一,但不在科技金融军事制高点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机械模仿西方模式必然失败,已有的改革摸索之路和传统的东方优势将在当下发挥作用,在辨析了中国道路与西方模式的优劣后,我们是否找到了发展的更精准的方向?中国大而不强的现状如何改变?美国在二战后重视教育、科技的历史给我们什么启发? 东南卫视的《中国正在说》专栏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陈平,以物理和经济的跨界思维,以及求学、教学40余年在西方的亲身体验主讲了《中国道路能否超越西方模式》并做精彩互动。讲堂君特请该期主持文汇报社高级记者、原驻法国首席记者(文汇讲堂第70期嘉宾)发来“主持感言”,与听友共同分享这位“混沌理论”专家的心得。 第一次讲中国模式是在2009年的巴西,被问中国发展的秘密在哪里? 我1962年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文革后期分到成昆铁路的眉山电务段,当了五年铁路工人。后来又在中国科学院做了5年氢弹和平利用。我在1980年代去美国留学做经济学研究,师从诺奖化学奖获得者普里戈金。我们发现了经济混沌现象,发现文明发展的道路是多种文明在竞争,而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宣传的向英美模式的趋同、收敛。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请我去演讲,越来越多的感兴趣的不是我们做的复杂科学,而是让我讲清楚为什么中国会崛起。   我第一次总结中国模式的经验是在巴西,金融危机结束后的2009年,会议的主题是《危机之后 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吗?》。我讲完后,巴西前任财政部长力邀我去首都的巴西总统战略规划部。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他们的办公室不像是个政府部门,而像总参的作战部:左边大屏幕上是中国地图,标出铁路、高铁、高速公路几横几纵,右边大屏幕上是巴西地图,也是几横几纵,一看就是向中国学习的。 规划部的专家问了我一个西方经济学家从未问过我的问题:巴西每提出一个发展规划,还没开始实施,西方媒体的批评就铺天盖地而来,破坏环境啊、政府扭曲市场啊。但你们中国怎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国发展的秘密在哪里? 音频:来源于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专栏 违者必究
More Episodes
一衣带水,中国和日本。 无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关系,“搬不走的邻国”是永远的事实。 2017年,中日进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一方面,被学者形容为阴霾密布的中日关系没有看到柳暗花明的转折点,而安倍连续赢得国政选举的胜利使得日本右翼势力节节得势,“统一防卫战略”正在强硬出台,从东海、南海、台海搅局直指中国;另一方面,过往一年中国有700万人次访日,接近访日人口的30%,尽管两国民众对对方国家的亲近感仍徘徊在历史最低水平,但已出现止跌回升迹象,中日贸易受全球经济减速拖累,但降幅明显收窄,2.3万家在华日资企业中,60.4%盈利,15.9%持平,日本财界对中国市场依然寄以厚望…… 中日关系...
Published 01/18/17
一衣带水,中国和日本。 无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关系,“搬不走的邻国”是永远的事实。 2017年,中日进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一方面,被学者形容为阴霾密布的中日关系没有看到柳暗花明的转折点,而安倍连续赢得国政选举的胜利使得日本右翼势力节节得...
Published 01/18/17
Published 01/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