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两个“L”型轨迹,中国经济中长期前景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与听友分享著名的人口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蔡昉的主旨演讲,他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两个“L”型轨迹的精彩阐述。感谢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一年一度的《2016中国经济论坛——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使我们能获悉业界权威专家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的研判 对于世界经济的低迷状态,大部分主流经济学家认为是需求侧所致。朱民总裁刚才提到美国经济引导的世界经济也存在许多潜在增长率下降的供给侧问题,这与我认识的中国经济比较接近,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发达经济体的潜在增长率比较稳定,且持续不变。而中国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发展阶段变化时期,它的潜在增长率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两个英文大写字母(“V”与“L”)的说法。第一,我们不应该期待一个“V”字型的宏观经济复苏。“V”字型是指潜在增长率的回归。第二,我们追求的可能是一个大写“L”型的长期经济增长轨迹。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研究。 为何不是“V”字型? 我们过去进行的一些实证研究发现,存在短期与中长期的两个“L”型增长轨迹。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不是“V”字型的。我们不指望“V”字型的经济复苏,这是供给侧的原因导致的,而供给侧主要是由于我们中国处在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人口红利这种不可逆转的因素导致潜在增长率的下降。 不可逆转的人口红利2017年后消失,密集型产业将会回撤 中国15岁至59岁之间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达到了峰值,自此之后转为负增长,是绝对减少的状态。当然,以15岁至59岁年龄段作为计算劳动力人口的指标,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因为,20岁之前还有许多人正在读书,并未就业。真正决定劳动力人口的指标称为经济活动人口,以劳动参与率进行参照。而经济活动人口指标,在2017年达到峰值,明年之后,将进入负增长。也就是说,劳动力绝对供给的负增长已是定局。过去很多人批评我,认为我过分强调了人口、劳动力等因素,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远不止这些。 我们以单位劳动成本指标反映劳动力供给,单位劳动成本等于工资除以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工资增加,单位劳动成本一定会提高,但是若劳动生产率能够随之一起提高,就不会提高单位劳动成本,不会迅速丧失比较优势。然而,由于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发生得太突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在过去几年里已经跟不上劳动成本提高的速度了,导致单位劳动成本不断提高。 与世界上主要发达制造业国家的单位劳动成本相比,我国的单位劳动成本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发达制造业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本国的制造业往回撤。事实上,也有一些国家确实这么做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没有比较其他因素,例如享受人口红利的国家,那些国家很可能会替代我们成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出口国。
More Episodes
一衣带水,中国和日本。 无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关系,“搬不走的邻国”是永远的事实。 2017年,中日进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一方面,被学者形容为阴霾密布的中日关系没有看到柳暗花明的转折点,而安倍连续赢得国政选举的胜利使得日本右翼势力节节得势,“统一防卫战略”正在强硬出台,从东海、南海、台海搅局直指中国;另一方面,过往一年中国有700万人次访日,接近访日人口的30%,尽管两国民众对对方国家的亲近感仍徘徊在历史最低水平,但已出现止跌回升迹象,中日贸易受全球经济减速拖累,但降幅明显收窄,2.3万家在华日资企业中,60.4%盈利,15.9%持平,日本财界对中国市场依然寄以厚望…… 中日关系...
Published 01/18/17
一衣带水,中国和日本。 无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关系,“搬不走的邻国”是永远的事实。 2017年,中日进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一方面,被学者形容为阴霾密布的中日关系没有看到柳暗花明的转折点,而安倍连续赢得国政选举的胜利使得日本右翼势力节节得...
Published 01/18/17
Published 01/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