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我们从未“中产”过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期介绍】 近年来,社交媒体上刮起了一阵阵以“中产”为命题对象的造词运动。从生活方式上的“Citywalk”、“老钱风”,到直戳阶层焦虑的“中产防坠落指南”、“中产消亡史”等等,中产的喜怒哀乐似乎覆盖了我们的许多议程,但究竟什么是中产,又很难说清。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7月,在中国,25-40岁之间、身处三线及以上城市、线上消费能力1,000元及以上、线上消费意愿为中、高的新中产人群规模已经达到2.45亿。 然而,人们对于中产的定义无法像数据这般明确。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看上去像“中产”的朋友,总会先否认自己是中产。这个词所蕴含的模糊性与流动性,恰恰映射了中间状态的转瞬即逝: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有所维持。 什么是中产?不同国情下的中产又有何分别?中国人对于“中产”概念的日常使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意涵又有哪些变化?以中产为根基的橄榄型社会想象,是美好的愿景,还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泡影? 带着这些问题,本期「问题青年」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黄剑波教授,以最新出版的《我们从未中产过》一书为契机,一起对“中产”追根溯源。 【本期问题青年】 黄剑波,人类学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郝汉,文化记者,节目策划人 阳少,青年志编辑 【收听指北】 03:30 “中产”这个概念是怎样产生的? 10:11 “中产”其实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快速财富积累阶段的特殊阶层,这种特殊性在今天反而被遮蔽了,人们觉得有一种普遍性,仿佛人人皆可中产。 14:08 为何现代人的物质生活越丰裕,精神却愈发疲惫与焦虑? 18:31 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背景下,中国中产更多是在挣“养老钱”和“救命钱” 22:32 越是在强调“个人奋斗”和“升级打怪”的社会,个体越容易感到焦虑与孤独,因此也更需要社群和彼此的关照。 32:45 “明天会更好”是一种未经审视的线性时间观。在发展受阻的时候,个体需要寻找多元的时间观。 40:55 如何平衡意义感和安全感? 51:58 跑步、健身与中产的自我管理。 【本期音乐】 French Movie Waltz-Relivka 我说我只有你了 你说那样好可怜-雾江月 【后期制作】竹官 【Logo设计】Sam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信公众号「问题青年Wonderers」/「青年志Youthology」、微博 @青年志Youthology 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 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More Episodes
Published 04/15/24
我们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法学院教授翟志勇,聊了聊普通人对法律的“偏见”,以及在对法治建设普遍失望的时候,又该如何看待法律的作用与意义? 【本期介绍】 过去几年,许多人开始恶补法律知识。而法学学者翟志勇在「看理想」上对于热点的剖析,不时能帮助我们从法律层面梳理思路。在《有必要谈谈的问题》一文中,他分析了电影《第二十条》对真实事件的改编,特别是其中对律师的削弱和检察官的强化,一部讲述法治进程的电影,就这么有意无意地回到了老百姓对于“青天大老爷”(人治)的期盼。 电影拧巴的地方,恰恰也投射了公众对于法律矛盾的认知:一方面渴望法治,另一方面又对法律感到陌生、恐惧与失望。人们总在法律是“正义的化身”...
Published 03/14/24
【本期介绍】 每隔一段时间,大学生就成为社会忧心忡忡关注的对象。近来,从“开学不久儿童精神科爆满”,到“大学成了鸡娃副作用的疗愈所”,媒体为“长不大的大学生”建立了一套看似完整的叙事——因为一路被当作考试专业户“鸡”上来,没有生活,父母不放手,因此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在重大决策上依赖父母、像高中生似的应试学习状态,大学生的晚熟,仿佛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这些舆论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有些人一笑置之,有些人愤愤不平,大部分人或许浑然不觉。 然而1月14日,一篇名为《集体写作|我们对大学失望的瞬间》的推文对上述舆论做出了回应。自称“被大学吞噬的孩子们”写到,“这些让上位者们非常吃惊的大...
Published 0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