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Published 09/30/20
Published 08/30/20
Published 08/12/20
"高考是一道难关。而磨难有时会让人触摸生命的深度和温度,会给原本微小的个体赋予伟大的胸怀。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陪考都是一场关乎生命成长的史诗。很多人能从这经历中,提炼出生命之光,让它照亮我们的道路——那道路,包含逝去的久远的过去,也通向未知的希望的远方,当然更是我们此刻脚踩的大地。"
Published 07/08/20
Published 06/29/20
说起当代中国作家里最懂吃的美食家、生活的哲学家,不得不提汪曾祺老先生。 在汪曾祺的作品里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儿”:无论是炒米和焦屑、咸菜茨菇汤、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螺蛳蚬子、豆汁儿等等,那都是让人齿颊余香的美味……
Published 06/25/20
台湾作家龙应台继写给下一代的“人生三书”后,转向上一代,花甲之年,她给得了失智症的母亲英应美君写信。用文字叙谈。这些信被结集为册:《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 书中,作者追忆和梳理了母亲美君的历史和一家几代人的往事。作为女儿,这是一本写给93岁母亲的私语家书,“是对碎片中站起来的母辈的绵长的致敬”;作为母亲,作者也探讨了自己“为母”的心理历程……
Published 06/03/20
“520”谐音“我爱你”。 我们喜欢对爱人说情话,却忘了亲情同样需要及时的情话。 这句“520”,连同整个阳光如海的五月,我都要送给妈妈。 韩剧《请回答1988》:“什么是妈妈?为了你可以放弃自尊的强大的存在,是代替神守护你的存在,是只叫一声也触动心弦,力大无比的存在。” 我坚决同意这个说法。此刻,手指在键盘上跳跃,我又想起那些关于妈妈的事……
Published 05/27/20
不只在读书节读书,劳动节劳动,也不止在母亲节父亲节才想起父亲母亲。 今年的母亲节在上周日过去了,可不觉得吗,整个明媚温暖五月都属于母亲,就像整个饱满丰厚的六月都是属于父亲的。父母亲的爱和影响,永远都不会因节日“过去”而离去。 《读书·论道》栏目将在五、六月与你一同走进那些关于父母亲的经典文字。 今天,我们先跟随近现代文学大家的文章走进“母亲”的世界……
Published 05/15/20
小说《弟兄》通过对主人公张沛君在弟弟就诊前后互相抵牾的言行、心理的刻画,细腻地展示出其伪君子形象,揭示了人物的虚荣、自私,对人性进行了深度剖析。 鲁迅以出人意料的笔触,描写了张沛君的一串梦境,犀利的笔锋直刺其心理隐面。梦,是隐秘极深的潜意识在特定环境中的呈现,而唯其是潜意识,便更能反映人物最真实的思想和灵魂。 正是梦,让张沛君亲手撕掉了自己伪善的面具,暴露了真实丑恶的灵魂——重利忘义,金钱远高于亲情。作品以“弟兄”二字为题,更具批判讽刺效果。
Published 05/12/20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唐·白居易《早夏游平泉回》)昨天,自然的节律正式入夏,昨日“立夏”。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夏季是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 若把人生与大自然的季节对应,万物繁茂的夏应当是一生中的青年时期。古人曾感叹“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青春,常被真正处于青春时期的人忽视,又被过了青春的人们怀念、感慨着,诗人席慕容曾写过一组关于青春的诗歌,细腻敏感的诗人感伤地回忆…
Published 05/06/20
1925年创作的《伤逝》,收录在 小说集《彷徨》里。 作品采用了手记的形式,通过涓生的内心独白,淋漓尽致地抒写热恋中的深情、新婚后的喜悦、失业后的惶恐、感情破裂时的痛苦及子君死后涓生悔恨的心境,一“伤”一“逝”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Published 05/03/20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春天即将逝去,但我们对于春天、爱和希望的初心不变。 文章从文字、诗词、生活等领域探讨了 “初心”的美好和纯粹。2016年,本文与其他几十篇散文被辑录成集,题为《初心》。 在这本散文集里,张晓风探讨了很多人生本质问题:如果不曾面对“失去”的惶恐,不像遭剥皮般被活活剥下什么东西,也不会领悟“曾经拥有的喜悦”。就像身边“惹人烦的配偶,缠人的小孩,久病的父母”,“一旦无常,才知道因缘不易”。曾经被病魔折磨差点失去生命的张晓风,在经历了大病初愈后,才真正地知道每天能看着落日余晖是多么幸运的事……
Published 04/29/20
这篇文章选自张晓风的散文集《岁月在,我在》。 作者对世间万物总有感同身受的敏锐,她的散文如诗,细腻如水的温情中透出火的热烈,于市井细微小事中体悟生命的浩瀚与庄严。 《我在》这篇文章其实在叩问: 我是谁? 在哪里? 所属的是什么? 阐释了对生命意义、宗教哲理的体会。 文章像一台古典诗剧,作者在独白之间,或叙事,或抒情,层层推进……
Published 04/23/20
前几期,我们读了作家老舍的文章,有听众对于老舍的信仰历程感兴趣。 是的,老舍先生的信仰有过转变。若按时间先后论,老舍最先接触和走近的是佛教。这与他特殊的贫苦出身和生活经历相关。 老舍自幼家贫,父亲早亡,到了该识字的年龄,母亲也完全没有能力供老舍读书,幸得邻居刘寿绵大叔(后来的“宗月大师”)接济,才得以入学读书。对于这位刘大叔,老舍在一篇文章中有较为详细的回顾。
Published 04/22/20
老舍的短篇小说《黑白李》,创作于1933年,次年1月发表于《文学季刊》。 小说从“我”这个旁观者的角度展开,双线结构交叉叙述,虽然小说人物所处的时代久远,但故事很传奇,构思独特,后来这篇小说还被改编为电影了,今天介绍给大家。 小说开头简单交代了两兄弟的情况:李氏兄弟二人,父母均已去世,两人年龄相差5岁,相貌酷似。哥哥脸上有个黑痣,叫黑李,弟弟脸上无痣,便叫白李。兄弟倆性格、情趣迥异。 兄长黑李是个深受传统道德观念影响的旧式人物,隐忍退让,顾全大局,恪守父母遗训,极力地维护家庭和美,倾尽全力护佑弟弟,只要能保全兄弟之谊,恋人、家产、性命……他都在所不惜、甘愿牺牲。而弟弟白李则是个受新思潮影响的现代青年,思想开放、敢说敢为……
Published 04/18/20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 —1939),生于都柏林,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神秘主义者,也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 可以说,叶芝把一生都贡献给了诗歌、戏剧和爱情。爱情是叶芝的生命轨迹,也是叶芝诗歌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无数人颂唱的《当你老了》这首诗,就是叶芝倾尽心血的爱情绝唱……
Published 04/14/20
前几天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再过两天是基督教传统的受难日和复活节。 在这段特别的日子里,从东方到西方,由古代至现今,人们习惯了慎终追远、思索生命与死亡等重大人生议题。 提到生死,两千多年前,先贤孟子曾提出“道义”比生命更重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文章探讨了生与死、利与义等问题,通过正反对比、层层深入地论证了:大义重于生命。 但是“义”到底是什么含义呢? 今天可徽带你进入这个或许有些哲学的议题……
Published 04/08/20
《念你们的名字》是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散文。当年她任教医学院国文,作为老师,念到每个学生的名字的时候,心底就生出无数感动。 不仅孩子或学生,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独特的意义。每个人也不止一个名字,除了小名、绰号,还会因职业而生出另一个名字,如:老师、传道人、医生……这个名字被念起,便无形中提醒了我们这个职业对于人类的崇高使命和责任。 我是林可徽,被寄望于“可以如林徽因”一样,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希望。你知道自己名字的意义吗?一边想,一边听张晓风怎么说……
Published 04/03/20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四月是个充满希望的美好月份。 今天是4月的第一天,可徽很自然联想起那些关于四月的诗词来……最难忘的还是民国才女林徽因的那首诗……
Published 04/01/20
你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 公园里、田地边,是否有无数淡绿草芽冒出褐色的土地,拂过脸庞的风是否减弱了严寒的锐利与锋芒……若在忙碌之余给身心片刻安静修整,你会看到渐渐走近的春天的脚踪… 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很难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田间,悠闲自若。但是可以学习建筑师林徽因在家国动荡中保持内心安宁的秘诀: 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无论外在多么喧嚣,内心可以主动树起篱笆屏障,隔开外在侵扰,让内在的精神生命不焦不躁、镇定安宁。 在心里“东篱采菊”、“悠然见山”是一种“定而后静,静而后安”的境界……
Published 03/30/20
可以说,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传染病毒,除了考验公卫政策、医疗技术等,更大的考验则是人性——其中最大的挑战源于人内心的恐惧、猜疑。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被感染肝炎,那段时间,他内心悲哀,看到周围人恐惧到极端的模样,觉得生一次病,看懂了人性……今天我们选读他在那段时间写的文章《人病》的选段……
Published 03/27/20
《风筝》是一篇回忆散文,发表于1925年的《语丝》周刊。 文章记述了“风筝事件”:少年的作者深受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放风筝“没出息”,所以嫌恶小兄弟(周建人)喜好风筝,并粗暴地损毁了他苦心孤诣、亲手制作的风筝,小兄弟惊慌失措,“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长大后,作者才明白“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此对年少时扼杀了小兄弟的儿童天性的行为深感愧疚,想道歉时,长大的小兄弟已全然忘却了此事……
Published 03/23/20
冰心的这篇散文原题是《寄小读者(通讯四)》,后改为《谈生命》。 品读这篇散文,如同饮一杯作家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酿成的酒……
Published 03/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