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過去幾個月,《哲學有偈傾》跟觀眾一起在哲學的花園中遊走,探討了林林總總的課題。最後一集,我們以「哲學的邊界」為題,嘗試探問這個花園的界限何在。 哲學提供了各種概念工具,讓人的思考更為細緻。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們帶來思想的自由,不再受既有的成見束縳。然而,常有人質疑哲學既「離地」、又「鑽牛角尖」。再者,我們冀望哲學能找到真理、指導人生,甚至改變世界。這些到底是合理的要求,抑或是錯誤的期許?面對這些挑戰,哲學又可以如何應對? 主持: 吳啟超(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 李敬恒(明愛專上學院人文及語言學...
Published 09/02/18
Published 09/02/18
「甚麼是時間?如果沒有人問我,我知道。如果我要向發問者解釋,我則一無所知。」奧古斯丁如是說。 時間長久以來都是一個惱人的哲學問題。有的哲學家主張時間與事物變化在概念上緊密相連:時間,不外是我們量度事物變化的工具。有的哲學家則認為,「時間」和「變化」,兩個概念並不等同:離開事物的變化,我們仍能理解時間。 另一方面,我們彷彿每分每秒都經歷着時間的流逝,但時間真的在流動嗎?我們一般覺得,時間像河流一樣,川流不息地往前走。但這樣的理解合理嗎?還是時間根本沒有在流動,只不過像接連翻檢的相簿一樣,是事件發生...
Published 08/26/18
Published 08/26/18
世事每多變幻,有始料未及的,也有意料之內的。有人戲劇性地尋回兩位失散親兄,有人早知年華必將老去,到親歷其境方曉得箇中別有滋味。哲學家慣與變幻交手。有的力尋「變中之不變」,為浮生立一把柄。有的力主直面無常,打掉對「不變」的奢想。有的更乾脆直趨虛無,否定存在。其實變幻惱人,皆因人對變幻有知有感。「每當變幻時,便知時光去」,感時傷事,是否煩惱自尋? 今集,黃秋生和三位主持將與觀眾細察變幻、思入無常,為煩惱人生覓一出路。 主持: 楊俊賢(柏林洪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生) 李康廷(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Published 08/19/18
Published 08/19/18
今集的主題是道德相對主義。「是非對錯都是言人人殊的」、「道德不過是人構作的東西,根本沒有普遍性」……這類講法,我們毫不陌生。但,道德相對主義是否就等同於這些主張? 在道德哲學中,虛無主義、建構主義和相對主義,其實涉及不同的主張。虛無主義否定有道德價值、建構主義認為道德都是人所建立的,而相對主義則認為道德對錯的本質就是相對的。 那麼,相對主義的立場有何哲學理據?當代的相對主義者,如黃百銳(David Wong)、哈曼(Gibert Harman),又會如何論證相對主義?有些人認為道德相對主義並不可取。...
Published 08/12/18
Published 08/12/18
今集的主題是懷疑論。自現代哲學之父笛卡兒以「方法論懷疑」找到他心目中一切知識的「阿基米德點」——我思故我在——後,懷疑的精神彷彿與各種哲學討論環環緊扣。而且,近代不少哲學家的思考都受知識懷疑論影響:諸如帕特南以著名的「瓮中之腦」思想實驗道出語言與知識的關係、奧斯丁針對知識的「證成」反駁懷疑論,都是例子。到底,怎樣才算是「知道」某些東西?「知道」某些事情,意味着我們要「確定」這些事情嗎?為甚麼哲學需要懷疑精神? 主持: 鄺雋文(牛津大學博士生) 楊俊賢(柏林洪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生) 劉灝軒(香...
Published 08/05/18
Published 08/05/18
「後現代」彷彿難以說清、無法捕捉,卻又縈繞着攝人的魅力。它僅代表「現代之後」?抑或隱含着更具體的哲學主張? 海德格認為現代文化的世界觀把一切存在物視為工具,引致人類中心主義的問題。這主張開啟了後現代哲學的康莊大道。李歐㙮把後現代歸納為反對「大敘事」的各種限制,要求人在不同的層面挑戰既有的框架,打開各種存活的可能,邁向自由。傅柯的歷史考察、羅蒂提出的後哲學文化等,皆因此可被視為廣義下後現代的哲學嘗試。 今集「索爆後現代」,探索後現代思潮何「索」之有。 主持: 楊俊賢(柏林洪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生...
Published 07/29/18
Published 07/29/18
大部分人都曾當過學生,在生命的歷程中都曾遇上一位位老師。但「老師」,到底是一份有固定上班時間的職業,還是一個恆久的身分,甚至社會的楷模?經常有人說「填鴨式」教育扼殺了學生的才能。那麼,老師又應該採取怎樣的教育方針?要及早讓學生認識、並學習在汰弱留強的社會生存,還是應因材施教,培育學生的特別才能?漫畫《暗殺教室》在這議題上,又為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 繼上集「教而不善」,今集我們從「師與生」切入,繼續探討教育哲學的種種課題。 主持: 楊俊賢(柏林洪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博士生) 李康廷(香港中文大學哲學...
Published 07/22/18
Published 07/22/18
香港的教育制度是作育了萬千英材,還是扼殺了莘莘學子的天賦?現在考試為本的教育方針固然流弊處處,但理想的教育,又應該如何? 教育的理念,應該是培育學子的語言、知識、判斷力和價值等,好讓他們將來能立足社會,追逐自己的人生。教育亦令學生懂得如何融入群體,甚至有能力推動社會的進步。現在香港的教育制度,是否符合這種理念?還是已經愈走愈遠,甚至背道而馳? 今集,我們的主題是教育,既探討現實教育制度的問題和限制,亦從哲學的角度,反省理想教育的模樣應該如何。 主持: 關灝泉(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李敬恒(明...
Published 07/15/18
Published 07/15/18
建築和哲學,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有誰想到,兩者相遇,竟能開闢新的視野? 建築既有設計的元素,亦具藝術的性格。但說到建築的核心,則在於它那股塑造我們經驗的力量。建築,不是純粹被動地服務人,更重要是主動為人提供新的生活體驗:比起看著白紙黑字的印刷品,在心經簡林中閱讀《心經》,也許更能領略經文中的佛理。 建築往往反映著時代,也反思著時代。密斯建築的簡約,彰顯了現代崇尚「透明性」的精神;王大閎自宅中稍顯迂迴的入路,則試圖在現代精神中,融入幾分傳統的內斂。 今集,當兩位哲學主持,遇上建築師歐暉和建築愛好...
Published 07/08/18
Published 07/08/18
經常有人說,資本主義的問題舉目皆是——功利社會的形成、人的異化、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都是例子。但這種講法理據何在? 馬克思無疑是對資本主義最重要的批判者,但他的哲學卻又常為人誤解。他認為共通於人類歷史不同片段的,是人透過工作和行動實現自我這種特性。這種看法是否過於樂觀?他又認為,資本主義令人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僅僅維持生計,亦令人際關係變成一種工具。這種分析,又是否準確?宏觀地看,資本主義的問題是否可透過福利政策解決?抑或,我們需要的,是一場根本的革命? 適逢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我們就請來民間學院...
Published 07/01/18
Published 07/01/18
今集圍繞法國哲學家沙特的一個演講——「存在主義是人本主義」——介紹存在主義的關懷、主張與理據。 現代性的一個重要特徵,乃是從「目的論式世界觀」過渡到「機械論式世界觀」。人失去意義依靠,欲在蒼茫宇宙中安身立命,存在主義思潮應運而生。沙特認為,「存在先於本質」是貫穿所有存在主義思想家的格言。了解到世界沒有客觀價值的根據後,我們意識到人沒有先天的本質,可以決定我們的人生方向。我們注定自由,注定要在處境中,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亦要為自己負上全盤責任。 主持: 吳啟超(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 ...
Published 06/24/18
Published 06/24/18
今集請到作家喬靖夫,談「江湖」與「武俠」。 為何活在廿一世紀的我們仍對武俠與江湖的世界有所憧憬?江湖象徵建制以外的世界,對江湖的嚮往,正反映出我們冀望反抗秩序,追求冒險與自由。「江湖」與「武俠」密不可分,因為武俠反映我們渴望以直接的力量打破社會的不公,撥亂反正,快意恩仇。 但行俠江湖與文明社會,並非截然對立。現代世界固再無江湖俠士,文明建設亦有助保障社會穩定,長治久安。在現代「行俠江湖」所需要的,大概是我們從一己的技藝中,發揮「俠」的精神。畢竟,「改變一個社會的,永遠是熱血之人」。 主持:...
Published 06/17/18
Published 0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