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同源
Listen now
Description
香港於19世紀開埠後,吸引不少華人前來謀生,他們根據自己的祖藉成立社團,彼此照顧,互通消息或者協助骨灰運回家鄉安葬,這些社團逐漸發展成為同鄉會,因此,香港部份同鄉會,由成立至今,已經超過一個世紀。 旅港三水同鄉會,亦是在這歷史背景下成立,早於光緒九年,由於有祖藉三水的華僑客死南洋,遺骨運回香港,因鄉籍地址不詳,無法轉運回鄉安葬,於是一些三水人向政府申請撥地,建立「三水義塚」,並成立「三水敦義堂」,其後發展成為旅港三水同鄉會,而拜祭義塚,亦成為該會超過一百年的傳統。 同鄉會對於聯繫同鄉感情,有積極...
More Episodes
「賣豬仔」、「金山阿伯」,是清末民初時,飄洋海外當礦工,鐵路工的廣東人專稱。而台山因地處海邊,港囗水深,自然成為遠走他方的踏板,造就了台山人世代離鄉別井謀生的風氣。台山市是中國的第一的僑鄉,世界各地的台山華僑超過一百三十萬人,比台山本地人囗還要多。 香港原來有條台山村,就是元朗的新圍福興里村。村成立已經超過一百年歷史。楊浩強自幼在福興里村長大,看著村內的變遷,小時候住的青磚屋,現在變了西式別墅,他仍然保留著超過百年的族譜。 陳卓峰是楊浩強的小學同學兼村友,他的爺爺在村內開了唯一的士多"華僑商店"...
Published 09/13/19
Published 09/13/19
「賣豬仔」、「金山阿伯」,是清末民初時,飄洋海外當礦工,鐵路工的廣東人專稱。而台山因地處海邊,港囗水深,自然成為遠走他方的踏板,造就了台山人世代離鄉別井謀生的風氣。台山市是中國的第一的僑鄉,世界各地的台山華僑超過一百三十萬人,比台山本地人囗還要多。 香港原來有條台山村,就是元朗的新圍福興里村。村成立已經超過一百年歷史。楊浩強自幼在福興里村長大,看著村內的變遷,小時候住的青磚屋,現在變了西式別墅,他仍然保留著超過百年的族譜。 陳卓峰是楊浩強的小學同學兼村友,他的爺爺在村內開了唯一的士多"華...
Published 09/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