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蠔情似舊時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流浮山盛產鮮蠔,全港馳名,原來這一門養蠔手藝,是來自深圳沙井旳蠔民。 現今的流浮山,仍然主要是沙井人的聚居地,左鄰右里都是以前的同鄉。而今集的主角祥嫂,由沙井正式移居香港已經四十年,她來自一個世代養蠔的家族。 沙井蠔民自古以來都有在沙井和流浮山海面養蠔,兩邊耕作,現在的沙井,經過快速的經濟發展和填海之後,已經再無蠔田了。然而,沙井人的養蠔手㙯和歷史,卻由流浮山的沙井人延續著⋯⋯ 代代相傳不止是養蠔手㙯,還有家情和鄉情。祥哥祥嫂的家族,幾代人都非常團結,來港四十多年,沙井和流浮山兩邊家族聯繫從無間斷,...
More Episodes
「賣豬仔」、「金山阿伯」,是清末民初時,飄洋海外當礦工,鐵路工的廣東人專稱。而台山因地處海邊,港囗水深,自然成為遠走他方的踏板,造就了台山人世代離鄉別井謀生的風氣。台山市是中國的第一的僑鄉,世界各地的台山華僑超過一百三十萬人,比台山本地人囗還要多。 香港原來有條台山村,就是元朗的新圍福興里村。村成立已經超過一百年歷史。楊浩強自幼在福興里村長大,看著村內的變遷,小時候住的青磚屋,現在變了西式別墅,他仍然保留著超過百年的族譜。 陳卓峰是楊浩強的小學同學兼村友,他的爺爺在村內開了唯一的士多"華僑商店"...
Published 09/13/19
Published 09/13/19
「賣豬仔」、「金山阿伯」,是清末民初時,飄洋海外當礦工,鐵路工的廣東人專稱。而台山因地處海邊,港囗水深,自然成為遠走他方的踏板,造就了台山人世代離鄉別井謀生的風氣。台山市是中國的第一的僑鄉,世界各地的台山華僑超過一百三十萬人,比台山本地人囗還要多。 香港原來有條台山村,就是元朗的新圍福興里村。村成立已經超過一百年歷史。楊浩強自幼在福興里村長大,看著村內的變遷,小時候住的青磚屋,現在變了西式別墅,他仍然保留著超過百年的族譜。 陳卓峰是楊浩強的小學同學兼村友,他的爺爺在村內開了唯一的士多"華...
Published 09/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