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一輛單車,用雙腳踏,可以穿梭不同城市,觀看不同的風景。 一輛單車,用雙手造,原來也可以變出不同的風格,實現天馬行空的意念。 單車創作家陳培基(Gary) 十年前只是一個普通的膠袋印刷工人,一次偶然在街上與單車友發生磨擦,一句粗口激發他去嘗試自製單車。即使對單車結構毫不認識,他努力用土炮的工具和廢棄的材料,終於創作出第一部自製單車,從此,他原本枯燥的人生展開不平凡的旅程。 他躲在工廈走廊默默裝嵌、深宵獨自在街上試車、跌倒受傷無數次……全情投入單車創作,皆因Gary在這裡找到愈來愈多發揮自...
Published 11/25/16
Published 11/25/16
一輛單車,用雙腳踏,可以穿梭不同城市,觀看不同的風景。 一輛單車,用雙手造,原來也可以變出不同的風格,實現天馬行空的意念。 單車創作家陳培基(Gary) 十年前只是一個普通的膠袋印刷工人,一次偶然在街上與單車友發生磨擦,一句粗口激發他去嘗試自製單車。即使對單車結構毫不認識,他努力用土炮的工具和廢棄的材料,終於創作出第一部自製單車,從此,他原本枯燥的人生展開不平凡的旅程。 他躲在工廈走廊默默裝嵌、深宵獨自在街上試車、跌倒受傷無數次……全情投入單車創作,皆因Gary在這裡找到愈來愈多發揮自...
Published 11/25/16
你還記得自己小學、中學時讀過的舊課本嗎?相信大部分人在考試後,已經把它們丟掉、或者遺失了。今天,你還記得曾經在這些課本裡讀過甚麼?學過甚麼? 劉智聰是一個視覺藝術家、也是一個大專、中學視藝科老師,十多年前,他開始收藏舊物件。現在,他已收藏了數千本中、小學的舊課本,還在灣仔開設了一個舊課本展示館,公諸同好。 今天翻看這些舊課本,劉智聰覺得不單只美術插圖上趣味盎然,經過歲月洗禮,內容上更仿佛是在閱讀香港的近代史。 編導:余永泉
Published 11/18/16
你還記得自己小學、中學時讀過的舊課本嗎?相信大部分人在考試後,已經把它們丟掉、或者遺失了。今天,你還記得曾經在這些課本裡讀過甚麼?學過甚麼? 劉智聰是一個視覺藝術家、也是一個大專、中學視藝科老師,十多年前,他開始收藏舊物件。現在,他已收藏了數千本中、小學的舊課本,還在灣仔開設了一個舊課本展示館,公諸同好。 今天翻看這些舊課本,劉智聰覺得不單只美術插圖上趣味盎然,經過歲月洗禮,內容上更仿佛是在閱讀香港的近代史。 編導:余永泉
Published 11/18/16
薄扶林村是港島區一條歷史悠久的村落,而村內中秋舞火龍習俗,更加有百年歷史。全長約30米的火龍,幾乎由村民吳江乾一手一腳包辦。 吳江乾師傅在薄扶林村長大,自小已懂得紥龍,為了傳承火龍文化,近年在村內開設工作室傳授紥龍技術。吳師傅沒有半點兒架子,經常跟學生打成一片,亦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對於傳統文化,他仍然有份堅持,常言道:「成名不變質,創新不忘本」。吳江乾樂天知命,甘於在村內過著簡簡單單的生活,他在火龍工作室旁開檔賣魚,直言能夠餬口便滿足。 自從2013年開始,港島南區有另一處亦有中秋節舞火龍,而推...
Published 11/11/16
薄扶林村是港島區一條歷史悠久的村落,而村內中秋舞火龍習俗,更加有百年歷史。全長約30米的火龍,幾乎由村民吳江乾一手一腳包辦。 吳江乾師傅在薄扶林村長大,自小已懂得紥龍,為了傳承火龍文化,近年在村內開設工作室傳授紥龍技術。吳師傅沒有半點兒架子,經常跟學生打成一片,亦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對於傳統文化,他仍然有份堅持,常言道:「成名不變質,創新不忘本」。吳江乾樂天知命,甘於在村內過著簡簡單單的生活,他在火龍工作室旁開檔賣魚,直言能夠餬口便滿足。 自從2013年開始,港島南區有另一處亦有中秋節舞火龍,而推...
Published 11/11/16
陳勉良,電視甘草演員,以收入或知名度來說,其正職藝員身份並不突出。但正職以外,他卻是一位國畫大師。為何陳勉良會以藝員為業?他的心路歷程又是怎樣? 甚麼環境、甚麼因素、甚麼性情,造就出今日的國畫大師這個成就? 編導:黃智剛 監製:謝瑞芳
Published 11/04/16
陳勉良,電視甘草演員,以收入或知名度來說,其正職藝員身份並不突出。但正職以外,他卻是一位國畫大師。為何陳勉良會以藝員為業?他的心路歷程又是怎樣? 甚麼環境、甚麼因素、甚麼性情,造就出今日的國畫大師這個成就? 編導:黃智剛 監製:謝瑞芳
Published 11/04/16
自稱是傻佬的馬子恆(Ricky Ma),卻受到世界各地傳媒追訪,原因是他實現了一個童年夢想,自己製造出一個倣真機械人。他常說自己喜歡玩人生,要隨自己的興趣行事,聽來瀟洒,但會隨心行事的人有多少? 跟很多人都一樣,Ricky最早認識機械人是透過小時候的卡通片,亦跟很多小孩一樣會問,究竟將來機械人會否出現呢?最後也跟很多人一樣要為生計而工作,他當上一個平面設計師,唯獨不同是他沒有忘記小時的夢想,花了40萬元,在家自製一個倣照一位荷里活女星的樣子的機械人Mark 1。Mark 1外貌幾可亂真,表情細緻,...
Published 10/28/16
自稱是傻佬的馬子恆(Ricky Ma),卻受到世界各地傳媒追訪,原因是他實現了一個童年夢想,自己製造出一個倣真機械人。他常說自己喜歡玩人生,要隨自己的興趣行事,聽來瀟洒,但會隨心行事的人有多少? 跟很多人都一樣,Ricky最早認識機械人是透過小時候的卡通片,亦跟很多小孩一樣會問,究竟將來機械人會否出現呢?最後也跟很多人一樣要為生計而工作,他當上一個平面設計師,唯獨不同是他沒有忘記小時的夢想,花了40萬元,在家自製一個倣照一位荷里活女星的樣子的機械人Mark 1。Mark 1外貌幾可亂真,表情細緻,...
Published 10/28/16
在香港,很多在地盤工作的人,他們付出汗水和勞力來維持生計,養妻活兒,但他們當中也有一些人在工作之餘,把握有限時間,追尋自己夢想. 育有三名子女的邱文偉(David)是一名挖泥機機手,因為收入不穩定,不願花太多金錢於娛樂上,他在無意之中發掘了一個獨特的自娛方式,就是將平日喝酒剩下的酒塞雕刻成各式各樣精緻的藝術作品,從此酒塞雕塑成為他業餘的最大興趣.雖然他的作品曾經在一些酒莊寄賣,但他從未打算全職從事藝術創作,原因是他覺得香港人對藝術品欠缺欣賞態度.儘管他夢想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工作坊,目前他仍然繼...
Published 10/21/16
在香港,很多在地盤工作的人,他們付出汗水和勞力來維持生計,養妻活兒,但他們當中也有一些人在工作之餘,把握有限時間,追尋自己夢想. 育有三名子女的邱文偉(David)是一名挖泥機機手,因為收入不穩定,不願花太多金錢於娛樂上,他在無意之中發掘了一個獨特的自娛方式,就是將平日喝酒剩下的酒塞雕刻成各式各樣精緻的藝術作品,從此酒塞雕塑成為他業餘的最大興趣.雖然他的作品曾經在一些酒莊寄賣,但他從未打算全職從事藝術創作,原因是他覺得香港人對藝術品欠缺欣賞態度.儘管他夢想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工作坊,目前他仍然繼...
Published 10/21/16
不要單看何國標身穿笠衫短褲,以為他是一般工匠,猜不到工餘時間他會執起筆和放大鏡, 像私家偵探般追查及記錄一些香港被遺忘的歷史。 何國標是一律囉木店的第四代傳人,為了承繼家族生意,中學畢業後便回店內工作。 在2000年,對木頭已麻木的何國標發現了自己的興趣,他在一本書上, 發現其中一張舊照片的街道標題錯了,正確的街道正正就是在他長大的油麻地, 所以他非常熟悉亦得到爸爸確認,從此令他認為歷史是不可以有錯的, 追尋歷史和他的工作一樣,要有一絲不苟的精神和態度。之後,他找尋自己店鋪的歷史, ...
Published 10/14/16
不要單看何國標身穿笠衫短褲,以為他是一般工匠,猜不到工餘時間他會執起筆和放大鏡, 像私家偵探般追查及記錄一些香港被遺忘的歷史。 何國標是一律囉木店的第四代傳人,為了承繼家族生意,中學畢業後便回店內工作。 在2000年,對木頭已麻木的何國標發現了自己的興趣,他在一本書上, 發現其中一張舊照片的街道標題錯了,正確的街道正正就是在他長大的油麻地, 所以他非常熟悉亦得到爸爸確認,從此令他認為歷史是不可以有錯的, 追尋歷史和他的工作一樣,要有一絲不苟的精神和態度。之後,他找尋自己店鋪的歷史, ...
Published 10/14/16
人稱「蝸牛」的劉璟林,是一位鋼琴調音師,但他不懂彈琴,亦沒有被清脆的琴音迷倒;能夠令他著迷的,是另一種聲音──槍聲。 蝸牛2003年開始迷上實用射擊,這種氣槍射擊活動,是要用最短時間,準確地完成模擬場景內的槍靶。熱愛機械的蝸牛笑言,槍對他來說有一種魔力:「由開第一槍到第二、第三發子彈射出,如何流暢及準確地進行,最令我著迷。」 蝸牛對機械操作很有興趣,年紀輕輕已經將玩具槍拆開研究,後來更加得到爸爸的支持,中學畢業後就開了一間專替人修理及改裝氣槍的店舖。開店兩三年後,生意開始走下坡,為了生計,他走去...
Published 10/07/16
人稱「蝸牛」的劉璟林,是一位鋼琴調音師,但他不懂彈琴,亦沒有被清脆的琴音迷倒;能夠令他著迷的,是另一種聲音──槍聲。 蝸牛2003年開始迷上實用射擊,這種氣槍射擊活動,是要用最短時間,準確地完成模擬場景內的槍靶。熱愛機械的蝸牛笑言,槍對他來說有一種魔力:「由開第一槍到第二、第三發子彈射出,如何流暢及準確地進行,最令我著迷。」 蝸牛對機械操作很有興趣,年紀輕輕已經將玩具槍拆開研究,後來更加得到爸爸的支持,中學畢業後就開了一間專替人修理及改裝氣槍的店舖。開店兩三年後,生意開始走下坡,為了生計,他走去...
Published 10/07/16
全職髮型師阿Wing入行二十年。十六歲開始在髮型屋做學徒,當時人工低、時間長,不過阿Wing為生活咬緊牙關,一直捱到做髮型師,至今從未放棄;03年沙士阿Wing嘗試創業,可惜最終損手離場。經歷過人生的高高低低,今天的他依然堅持用心剪好每一個頭。 一人有一個夢想,阿Wing自小熱愛海洋,十多年前在弟弟Toby的影響下,開始潛水、更迷上水底攝影。憑著多年來的熱誠和毅力,阿Wing在工餘時間為香港海洋記錄了一張張珍貴動人的生態照片。作品曾經獲得本地及國際潛水攝影獎項,技術開始得到業界認同,令阿Win...
Published 09/30/16
全職髮型師阿Wing入行二十年。十六歲開始在髮型屋做學徒,當時人工低、時間長,不過阿Wing為生活咬緊牙關,一直捱到做髮型師,至今從未放棄;03年沙士阿Wing嘗試創業,可惜最終損手離場。經歷過人生的高高低低,今天的他依然堅持用心剪好每一個頭。 一人有一個夢想,阿Wing自小熱愛海洋,十多年前在弟弟Toby的影響下,開始潛水、更迷上水底攝影。憑著多年來的熱誠和毅力,阿Wing在工餘時間為香港海洋記錄了一張張珍貴動人的生態照片。作品曾經獲得本地及國際潛水攝影獎項,技術開始得到業界認同,令阿Win...
Published 09/30/16
在香港,演奏音樂是很多人的業餘興趣之一,但要將音樂發展成自己的職業,他們又要面對多少掙扎呢? Moon與Alex都是業餘的追夢者,在有限的時間內追尋自己的音樂夢。 蘇潔明(Moon)自幼熱愛音樂,甚至希望在大學時可以入讀音樂系,可惜因為遭到爸爸反對而選擇了另一個學科:放射診斷。畢業後,她成為一名放射診斷師,並且在工餘時間繼續進修音樂,後來因為無法兩者兼顧而毅然辭職。她後來成為一名全職音樂老師,但不久又感覺現實環境與理想相差太遠。她最後決定用一半時間做放射診斷師以維持生計,再用另一半時間專...
Published 09/23/16
在香港,演奏音樂是很多人的業餘興趣之一,但要將音樂發展成自己的職業,他們又要面對多少掙扎呢? Moon與Alex都是業餘的追夢者,在有限的時間內追尋自己的音樂夢。 蘇潔明(Moon)自幼熱愛音樂,甚至希望在大學時可以入讀音樂系,可惜因為遭到爸爸反對而選擇了另一個學科:放射診斷。畢業後,她成為一名放射診斷師,並且在工餘時間繼續進修音樂,後來因為無法兩者兼顧而毅然辭職。她後來成為一名全職音樂老師,但不久又感覺現實環境與理想相差太遠。她最後決定用一半時間做放射診斷師以維持生計,再用另一半時間專...
Published 09/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