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如果你关注摄影,或者只是单纯地喜欢好看的照片,你可能曾在网上刷到过“阳桃SunOfPeach”这个账号。这是摄影师刘阳和桃子的共有频道,他们是一对目前在日本留学的好友,拍过日本道上的大哥,也拍过15年一遇的樱花季暴雪。为拍一张照片,他们宁愿花费2万元,跨越2000公里,但足足能开心半年。他们不仅用视频完整地记录了这些精彩瞬间的诞生,更有趣的是,他们照片中的主人公大多是他们在按下快门前几分钟才刚刚认识的陌生人!他们莫非是天生的E人,敢在异国他乡把镜头对准陌生人;还是街头对他们有着无穷无尽的吸引力? 于是我请到了他们中的一位——刘阳Cary,他说街拍对他来说就像出门抓宝可梦,那么过去的一年里他在日本街头都拍到了那些惊喜呢? 斜杠青年 刘阳Cary - 摄影师 / 练了半年钢琴就想弹月光三的音乐家 / 曾经版本的千万粉丝博主 / 拿了天使投资后没把公司做起来觉得很丢脸把钱还回去说就当我没拿过这个投资的企业家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 instagram @lycary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Published 04/05/24
Published 04/05/24
我们在看电影时,往往是被扣人心弦的剧情或者栩栩如生的角色所吸引,而很少有意识地关注到画面中的其他细节,比如布景、道具...而这些视觉设计其实是电影塑造人物形象和营造时代氛围的关键:粗糙的设计,让人分分钟出戏;而精妙的设计,让人身临其境,甚至超越电影本身,成为一个标志、一种文化符号。以上便是电影美术师要做的工作。他们不光会画图纸、做手工,还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 本期嘉宾是影视美术师李宪臣,他曾在《第二十条》、《革命者》、《中国乒乓》、《援军明日到达》、《扫黑风暴》等剧组担任美术相关工作。他将与我们分享,影视美术师是如何与导演、演员以及剧组其他部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个光怪陆离又真切可信的异世界... 斜杠青年 李宪臣 - 影视美术师一枚,热爱绘画、书法,喜欢逛博物馆,看电影。 “每个人的一生就好像一部电影,而我们就是自己这部电影的主角,我们每天的生活、工作状态,就是一场戏,这些场次的戏加起来就是一部电影。” B站/小红书 @李宪臣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穿帮小警察” 敲黑板划重点 [01:50]...
Published 03/22/24
不知道你是否也热衷于在视频网站上观看别人烹饪的过程,尤其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惊叹不已的高难度大菜,反正看过就是吃过,看过就是我也会做。有人复刻《中华小当家》中的二次元料理,有人则还原《红楼梦》里大户人家的餐食。有段时间,B站上又流行挑战工艺极其繁琐的龙吟料理。所谓龙吟,就是以水果为主料,先将其解构,再重组成水果原本模样的一款甜品;其中最出名的便是东京龙吟餐厅推出的龙吟草莓。 当B站的重度用户Henry看到这些视频时,他感到自己体内有关厨艺和创意那部分的DNA狠狠地动了。于是,他在下班后的时间里也开始尝试制作龙吟,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功底,并将自己在写代码时领会到的工程精神贯彻其中。这一做,不仅做出了一批批惊艳的甜品,还做出了一个创业项目。不过Henry的故事,还要从他过去的私厨经历讲起… 本期节目还有视频版,如果你对我们在对话中提到的甜品的真实模样和制作过程感到好奇,欢迎你到B站或YouTube上搜索“一千零一Yeah”,跟我到Henry的厨房里一睹为快。 斜杠青年 Henry - Henry...
Published 03/08/24
上期节目中,嘉宾云蝶提到她南加州大学新闻学院的同学里,有人已经有了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出于好奇,我火速联系到了这位名叫Balin Schneider的有为青年,发现他的电影之路,始于大学时的一次电影课作业,起初只想为自己喜欢的乐队——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芝加哥的强力流行摇滚组合Material Issue——拍一支短片,但没想到这一拍就拍了整整五年,最终成为了一部让他得以在电影界闪亮登场的长片。连片中的主人公——Material Issue仍在世的两位成员——都说:“Balin,我觉得你现在比我们自己都更了解我们的过去”。此后Balin便与该部纪录片的制作班底共同创立了一家电影工作室,一边给BlackPink、Ed Sheeran、Panic! at the Disco等音乐大咖拍片挣钱,一边继续为自己的严肃纪录片理想努力。 于是我请他聊了聊他与电影的结缘、开公司的经历、在南加州大学新闻项目深造的体验,还有从美国中西部小镇搬到大城市洛杉矶打拼的心路历程。顺便还问了问他:除了像奈飞这类的流媒体和奥斯卡提名名单,我们还能从哪儿发掘值得一看的优质纪录片? They...
Published 02/23/24
2023年,最具话题度的大学专业非新闻专业莫属。考研辅导名师张雪峰在直播中的一句“孩子报新闻学就把他打晕”,引来了新闻学界和业内人士的抨击,也激起了社会对新闻专业价值与意义的广泛讨论。然而,在众说纷纭之中,更值得倾听的是新闻学子自己的声音。他们曾怀抱着怎样的憧憬?现实与梦想之间存在着何等差距?在人人都能传播新闻的自媒体时代,他们可以扮演什么样的新角色,又需要怎样的教育和培训以跟进? 即使作为一名资深记者,云蝶仍然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于是她选择重返校园,踏入了心仪的美国南加州大学新闻学院,期待在新的环境里打破固有的方法论,重新点燃对专业的热情。如今云蝶的硕士生活刚刚过半,我邀请正忙于毕业项目的她,分享在顶尖新闻学院学习的见闻和感受。美国大学是否也存在专业鄙视链?他们如何培养新闻人才?美国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又有怎样的职业出路? 斜杠青年 云蝶 - 《Giggle Geeker》主播 / 前科技互联网产业记者 / 前调查记者 / 热爱山林 / 有一只叫“小袜子”的猫  “当我死后,我希望人们会说:ta的罪深红,但ta的书有人读过”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Published 01/05/24
圣诞节近在眼前,各大商场的圣诞树都开始争奇斗艳。美国人过圣诞节,家里也要置办一棵圣诞树:在飘着雪的圣诞夜,伴着噼里啪啦的炉火声响,一家人便可围坐在圣诞树旁,拆礼物、烤棉花糖…2022年,美国人在圣诞树上的消费高达30亿美元,这还只是圣诞树本树,不算树上眼花缭乱的小挂件。有人买塑料圣诞树;而有人必须去当地农场亲手砍一棵真树回家,才算完成了圣诞节的仪式感。 本期嘉宾Donna是美国旧金山湾区Skyline Ranch圣诞树农场的主人。半个世纪前,大半个硅谷还都在种杏树;Donna的父亲面临自家果园效益不佳,改种松树和杉树,农场自此成为了圣诞树的大本营。那些农场老主顾,不仅保存着上世纪的购树发票,如今还带着自己的孙子或曾孙来农场挑选新一年的圣诞树。种一棵圣诞树需要多久?如何以正确的姿势砍树,并安全地把树载回家?圣诞树的由来是什么,我们又为什么这么爱它? 节目视频版请见B站,希望🌲的苍翠欲滴能在冬日里给你带来能量和治愈! The Ultimate Guide to Fresh Cut Christmas Trees, with Skyline Ranch...
Published 12/22/23
假如你现在必须离开你所熟悉的生活圈,搬到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归期不详,你会以什么心情迎接眼前的不确定?一年前,我的朋友郝大就面临了上述境地,在他眼里,这反而是一个开启新世界大门的好机会。于是他马不停蹄地在当地行走、体验、探索、学习,一年内去了21个国家,度过一个令他难忘、几乎值得写成一本书的”悠长假期“… 斜杠青年 郝大 - 《人生大肆意》主播 / 永远不会迷路的背包客 / 喜欢不买保险然后进行一些极限运动 / 可以熟练使用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俄罗斯语说脏话  ”喜欢用各种方式打破人生的范式” 特派观察员 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 “还没去过欧洲呢,好想吃牛肚包” 敲黑板划重点 [00:52] 被“流放“到欧洲的原因 [03:17] 高能预警!盘点过去一年去过的所有国家 [12:45] 如何做到工作和旅行两不误? [15:14] 什么样的人在全职旅行? [22:36] 如何深度体验目的地? [23:58] 在欧洲,每一脚都踩在历史上 [28:01] 一场治愈了失恋者的派对 [31:08]...
Published 11/10/23
当超市纷纷将南瓜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秋天也随之而至。咖啡店开始强推南瓜拿铁,面包房里飘着南瓜吐司香;连意大利通心粉也蹭要热度,变身成了南瓜的形状。你会惊异于南瓜的家族之大、之奇葩:橙的黄的,白的绿的;弯弯曲曲的,疙疙瘩瘩的;像飞碟的,像蘑菇的…真的很难挑出最喜欢的一只带回家。南瓜也是美国年末各大节假日里的刚需,无论是在万圣节刻灯,还是感恩节做派,都要消耗不计其数的南瓜。在万众疯狂采购南瓜之际,种南瓜的农民们,是不是要赢麻了? 带着这个问题,我在金秋十月里的一个周末前往了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南瓜农场——Arata‘s Pumpkin...
Published 10/15/23
在旧金山湾区,有一个叫「非鱼」的中文话剧社。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跟拍了他们今年的年度大戏——《风声》的筹备全过程。没错,就是当年热映的电影《风声》的话剧版。我很好奇他们如何在舞台上复刻14年来无人超越的国产谍战片巅峰。为此,我专门采访了本剧的编剧李周嘉和导演肖苹苹,听她们讲了讲和原著作者麦家沟通版权、在小说和电影基础上再创作的过程,以及剧中各位主演拿到角色、揣摩角色的幕后花絮。我把这部小小的纪录片也转成了音频,希望它仍保有原来的氛围感;也欢迎你去看原视频,B站/YouTube搜索“一千零一Yeah”。 斜杠青年 编剧 李周嘉 - “为了剧本,专门跑了趟杭州麦家工作室” 王子涵 饰 金生火 - “戏里我是那胖子,戏外我是剧本杀MC” 金文瀚 饰 吴志国 - “找我来演这个角色可能是因为…” 靠靠 饰 顾晓梦 - “表演喝醉和受刑状态的秘诀是…” 伍婕 饰 顾母 - “当节目主持人来演话剧” 艾斯豆 饰 樱井洋子 - “小个子的威严感” 管管 饰 凛子 - “本人才不是什么小天使” 高原 饰 白碧薇 - “男演员不够用,我来江湖救急” 导演 肖苹苹 -...
Published 09/10/23
「斜杠青年研究所」推出视频访谈系列啦🎉!B站/YouTube搜索“一千零一Yeah”,欢迎订阅关注!
Published 06/30/23
提到珍珠,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它们的「圆润」和「光滑」。但并不是每一颗珍珠都天生完美无瑕。那些正圆形的珍珠要么百里挑一,要么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经受了“黑科技”。在庞大的珍珠家族里,其实还有奇特的水滴形、纽扣形、小兔子形…尽管它们同样的婀娜多姿,却是大多数珠宝消费者眼中的“小透明”。赫奕是一位独具慧眼的设计师,她通过巧妙运用异形珍珠天然的形状、光泽和纹理,将常人眼中的不完美转变为独具韵味的艺术品,并发展成了一项红火的生意。作为一位年轻母亲,赫奕对珍珠的审美也深刻影响了她的育儿观…斜杠青年赫奕 - 博而不精的设计师/不会赚钱的创业者/不爱带娃的妈妈/爱好广泛的ENFP/社牛“没学过工设和建筑的UX设计师不是好的巴洛克珍珠店主”instagram @heyi_w特派观察员歆歆 - 程序媛/「斜杠青年研究所」主播“重要场合会戴珍珠项链”敲黑板划重点[03:21] 世上本没有圆珍珠,喜欢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圆珍珠[06:24] 从直播开蚌沉迷者,到珍珠饰品设计师[09:19] 世上99.9%的淡水珍珠都来自这座中国小城[11:42] 异形珍珠的魅力在哪里?[14:33]...
Published 05/26/23
今年年初,我和火锅皇后辣酱的创始人廖韦佳聊了一次天,她说想把纯正的重庆味道带到美国市场。那时她的辣酱还漂在海上。就在上个月,韦佳带着她的品牌在全球最大的有机产品展——美国西部天然产品博览会上亮相。该展会每年都会吸引无数食品饮料新品牌,今年就有超过三千名的展商。在一票以“绿色”、“养生”为卖点的摊位中,略显重口的中式辣酱是如何吸引到业内买家的目光? 上次聊天时我和韦佳用的的是中文,她谈到了她那被奉为火锅界传奇的妈妈--重庆小天鹅火锅的创始人和鸳鸯火锅的发明者何永智女士对她的影响。而在这次的续集里,韦佳切换到了英文语境,聊得也更多的是她自己打造品牌时的思路与考量。有人说,当你讲不同的语言时,你所展现的性格也会不一样。相信你能从这期节目中,更直接地感受到这个重庆妹子的热情、果敢与直爽;并会发现,原来辣椒还能加在这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食物上… The Essence of Chongqing Hot pot, All in a Jar, with Hotpot Queen For ethnic cuisines, navigating the balance between...
Published 04/21/23
    对于普通人来说,商学院似乎是个有些遥远的存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也来翻一翻商学院的教材,尤其是每一章开头的案例研究--每一篇都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好故事。    这些故事能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消费决策:为什么我们对某些品牌情有独钟?为什么某些店铺我们愿意反复光顾?为什么市场呈现给我们的是这些选择?又是谁在引导我们衣食住行以及生活方式的变革?    这些故事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比如买什么股票、当谁的股东;以及比金钱投资更为关键的“肉身”投资,比如选择与哪个产业同呼吸,与哪家公司共命运。    今天要给你介绍的是一个播客版的商学院案例集--《企业故事汇》。它的每个专题,都像一部精心打磨、引人入胜的传记类迷你剧,讲述各路企业如何“打怪升级”。它的故事主角,有跨界多元化发展的大集团 ,也有深耕垂直领域的小公司;有长盛不衰的老字号,也有崭露头角的新势力; 有深入人心的国民品牌,也有“闷声发大财”的隐形冠军;有你身边的本地企业,也有大洋彼岸的海外公司。它的选题既关注热点,也在静静地“等风来”,待资料完备、时机成熟时再对研究对象做出判断。   ...
Published 03/24/23
    你知道吗?“三八”妇女节起源于美国,但3月8日这一天却并非美国的妇女节。实际上,美国将整个三月定为每年的“妇女历史月”,以庆祝女性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今年妇女历史月的主题为“向通过各种媒介讲述我们故事的女性致敬”,这当然包括人情味满满的播客和女性播客创作者!    鉴于播客像「胶囊」一样营养丰富且轻量便携,《斜杠青年研究所》的歆歆携手《ARTsOUT | 艺术出圈》的Lingzi向来自其他15档播客的17位女主播提出了这样一个“脑洞”问题:    “如果把你的每期节目比作一颗糖/一粒药,它会是什么?”    可能是提神醒脑的「薄荷糖」,让人心情舒畅,暂忘生活的琐碎;    可能是打发无聊的「泡泡糖」,让乏味孤独的时光也多一丝甜蜜;    可能是口感浓郁的「水果硬糖」,让人不忍心一口嚼碎,反而愿等那甜味慢慢融化于舌间;    可能是清热解毒的「退烧药」,提醒众人在热点与“风口”面前保持理性… ...
Published 03/17/23
    火锅、烤鱼、小龙虾…一口入魂的麻辣滋味,总是让人难以自拔。其实人的味蕾只能品出酸、甜、苦、咸、鲜,麻辣中的”辣”实际是由辣椒素产生的一种灼痛感;而麻辣中的“麻”则是一种触觉,准确来说是一种频率为50赫兹的震颤。当“辣”在你的舌间燃起一把熊熊烈火,“麻”则在一旁制造些许镇静,正是如此”阴阳调和“一般的巧妙搭配,让你对麻辣风味的美食无法抗拒。所以,除了咖啡和酒,麻辣食品也是一门让人上瘾的好生意。     在一次聚会上,赵耀尝到了一位英国朋友用青花椒油点缀的奶酪意面,他意识到:原来老家重庆的花椒油不仅可以在自家厨房拌黄瓜, 还拥有走上世界人民餐桌的潜力。于是,赵耀离开了在世界银行作为能源专家的全职工作,用自己的积蓄在美国创建了花椒油品牌50Hertz Tingly Foods。川味如此多椒,或许也能引世界吃货竞折腰?美国消费者对花椒带来的这种新奇口感也的确来者不拒,他们常常给赵耀写信,分享自己是如何把花椒油浇在披萨、爆米花和冰激淋里。这给了赵耀很大的正反馈,他也坚信自己并非调味品供应商,他创办的是一家“感官公司”… The Spice That Throws A...
Published 03/10/23
    第95届奥斯卡开奖在即,由亚裔领衔主演的《瞬息全宇宙》喜提十一项提名成为夺金热门,其主演杨紫琼也凭借此片成为奥斯卡历史上首位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华裔演员。影片讲述了一个正在遭遇中年危机的美国亚裔女性,突然被委以拯救世界的重任,并通过在不同宇宙间切换,体验了大厨、武打明星、石头等多种人生。虽然女主的设定仍未摆脱对老一代华裔的刻板印象,比如:经营洗衣店、说话中英夹杂、在子女面前摇身成为“虎妈”,但电影天马行空、脑洞大开的风格还是给亚裔叙事带来了诸多想象。     从2018年上映、全亚裔阵容的《摘金奇缘》起,荧屏上的亚裔就开始撕掉”人均李小龙“、温良恭谦让、聪明勤奋但缺乏个性等标签;同时,亚裔演员也逐渐从镜头边缘走向类型片和实验性电影的台中央:比如在同年上映的“桌面电影”《网络谜踪》里,亚裔不再被作为猎奇对象,他们只不过是拥有不寻常经历的普通人;主演赵约翰(John...
Published 03/03/23
    《流浪地球2》震撼与浪漫的背后,除了17间摄影棚、20位中科院科学顾问、9989张分镜画稿、20万字的世界观,还有一支“场外”拍摄团队。他们在海外的实地取景,为影片所描绘的全球性危机增添了更多的临场感与真实感。这些场景是怎么拍摄的?如何在肃穆威严、日理万机的联合国总部大楼前组织“不和谐”的场面?海外小分队又如何与国内剧组进行工作“对齐”?本期嘉宾是参与了《流浪地球2》海外部分拍摄的王早导演,他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长大,是家里的第五位电影人;而他与科幻电影的渊源,其实从很早就开始了…     本期节目分上下期:上半期王早将分享《流浪地球2》海外拍摄的幕后花絮,以及他个人的从影之路;下半期王早将携手制片人Joyce Liu-Countryman,介绍他们刚刚杀青的新作《Unconditional》。该片讲述了一个美国亚裔家庭”玩脱了“的狩猎之旅,由著名韩裔脱口秀演员赵牡丹(Margeret Cho)主演,而主创团队的绝大多数成员也都是生长在美国的亚裔。导演和制片人之间是怎样一种相爱相杀与惺惺相惜?什么是亚裔电影创作绕不开的母题? 斜杠青年 王早 -...
Published 02/24/23
  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有这样一则“洗脑”广告,很多学生党都能将其全文背诵:“Writings not that easy, but Grammarly can help. This sentence is grammatically correct but its wordy and hard to...
Published 02/17/23
  漂在海外的中国人,每每光临当地的华人超市,总忍不住捎一瓶“老干妈”或“饭扫光”之类的辣酱。炒菜或拌饭时,擓一勺;馋火锅和川菜了,擓一勺;想家了,再擓一勺。如果这些”国货之光“辣酱走进外国主流商超,会吸引其他民族吃货的目光吗?   以美国为例。我们首先要问:美国人爱不爱吃辣?早期的欧洲移民还算口轻,但随着越来越多拉美裔、东南亚、印度人口的涌入,美国变得越来越无辣不欢。据美国生鲜电商平台Instacart的一项调查统计:美国有74%的人吃辣,45%的人表示他们每周至少有一次要往饭上倒辣酱;2021年,Instacart用户下单的辣酱总计44万加仑。...
Published 02/03/23
  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卷”办公室的装修了:那些或大气或优雅的室内装潢不但彰显了企业的实力与理念,也把自家员工和慕名而来的求职者拿捏得死死的:毕竟上班族的一生大概有1/3的时间都在办公室里度过,办公室堪称他们的第二个家,谁不想住的好一些?有些公司甚至还给员工配备了健身房、按摩椅、冥想室、狗狗日托、屋顶花园…但即使条件再诱人,近几年的办公室”上座率”却在持续走低:因为很多人早被「远程办公」或「混合办公」模式“惯”坏了 。   本期嘉宾是来自互联网大厂领英(LinkedIn)的室内设计经理Cherish。从硅谷的超大园区,到纽约的摩天大楼,她的团队如何为公司不同地区的不同分部量身打造融合当地特色的办公环境?在后疫情时代,办公室又需要做出怎样的改变和革新来吸引员工回到这些精心铺陈的空间里?   (封面图为LinkedIn位于纽约帝国大厦27楼的图书馆) Could A Cooler Office Win Remote Workers Back, with Cherish Rosas 
One of those cool perks at tech companies...
Published 01/13/23
从马斯克抱着厨房水槽入主推特总部的那一刻起,硅谷的科技巨头们都绷太不住了:前脚“灭霸马”响指一打,开掉一半推特员工;后脚Meta、亚马逊也纷纷加入裁员队伍,苹果、谷歌则宣布将暂停招聘。美国互联网大厂还好吗?裁员莫非也跟风?中小型企业和初创公司过得怎么样?谁又风景独好,借机抢人? 本期嘉宾是坐标于硅谷的资深猎头SJ Shi,客户从初创公司到FANNG*级别大厂有上百家,她将带我们从第三方的视角观察美国高科技行业这轮汹涌的裁员潮,并聊聊寒冬之下普通打工人的生存之道。 * FAANG: 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Google这五家食物链最顶端科技公司的首字母缩写。 斜杠青年 SJ Shi - 高科技猎头/RYT瑜伽老师/Ashtanga 练习者/德英中口译/物理低能的理工生/22岁之前穷游了22个国家的旅居者/同卵双胞胎宝妈/手账重度爱好者/会给自己打疫苗还握过巴菲特手的一个人...
Published 12/23/22
漫画界最有名的狗,和他童心未泯的主人 A 100th Birthday Gift for the Man Behind Snoopy     如果你喜欢酒,你多半听说过位于美国加州的纳帕县,那里以出产顶级葡萄酒而闻名。纳帕县隔壁的另一“葡萄酒之乡”索诺玛县,名气上虽略逊一筹,其面积却是纳帕县的两倍;除此之外,索诺玛县还拥有一座吸引着全世界漫迷的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是为创造了漫画界最有名的狗狗——史努比的漫画家查尔斯·舒尔茨修建的。在这里,你不光能找到最多最全的史努比漫画及其周边,还能亲临舒尔茨先生当年每天都光顾的咖啡馆,在他的专属餐桌前体会这位伟大漫画家五十年来如一日的创作心境,顺道点一份与他老人家同款的金枪鱼沙拉三明治,逛一逛他给当地小朋友修建的溜冰场。     我恰好在舒尔茨先生的百年诞辰之际拜访了这间博物馆,并有幸联系到了博物馆的首席策展人Benjamin,请他聊一聊:他是怎么找到这样一份令无数漫迷羡慕嫉妒恨的工作?博物馆又如何为舒尔茨先生庆生?我们为什么这么爱史努比?舒尔茨先生又是如何创作出了这样一个风靡全球的长青IP? When Charles M....
Published 12/16/22
她两年前才开始研究相机,现在已经是小红书上的热门摄影师。她喜欢捕捉普通人生活中的幸福瞬间,如新人领证时的紧张兴奋,婚礼现场的温馨甜蜜,孕妈妈眼里的母爱光芒,宝宝周岁时全家人的激动欣喜…她说她的摄影风格“并不华丽,但充满爱意”。 本期嘉宾是坐标在美国加州的婚礼摄影师keLLy,她的镜头已经见证过无数对当地新人喜结连理。天天被客人“喂狗粮”,婚礼摄影师面对恩爱场景时是不是早已波澜不惊?对于拍婚纱照这件事,有没有新郎比新娘还要热情积极?作为职业摄影师,keLLy对将要拍婚纱照的新人有什么建议?我和keLLy还发现:当代人的婚纱照早就不再拘泥于正襟危坐的棚内摄影,而是发展成了各式各样、彰显个性的公路风、旅行风、街拍风、居家风…如果婚纱照本身就是我们和伴侣日常相处的一个真实侧影,那我们是否能期待:在未来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笑得如婚纱照上一样美丽? 斜杠青年 keLLy 杜玥橦 - 独立摄影师/时间停顿魔法师/怀旧青年/电台深度爱好者/剧本杀演员/贩卖有趣点子的商人/#只听让人快乐的歌 “正在用心捕捉关于生活这个摄影棚的每一分美…” 小红书 @湾区摄影师keLLy /...
Published 11/25/22
除了厨子,还有哪些适合吃货的职业? From Foodie to Phoode: My Delicious Career, with Marta Fowlie Marta出生于波兰,在上个世纪末移民到美国,开始了她在“世界创意之都”洛杉矶的生活。从那之后,她一直与「食物」打交道。热爱美食和烹饪的她,通过在博客上分享菜谱获得了媒体和品牌方的关注,由此进入食品创意行业。她为美食杂志和高端酒店拍摄宣传照,为食品品牌做咨询,并结识了许多像她一样借由「食物」表达想象力的艺术家。外卖App上那些诱惑人下单的菜品图,半夜逼人去煮宵夜的美食视频,影视作品里才得以一见的宫廷宴席,都是他们的作品。 从业多年,Marta认为:食品创意行业需要一个快速匹配人才与需求的平台。于是她在2017年创建了在线市集Phoode,名字的灵感源自"Photography"(摄影)和 "Foodie"(吃货)两个单词。艺术家可以在Phoode上展示和出售不限于摄影的视觉服务,商家和品牌则可以招贤纳士、为其产品征集营销创意。 本期节目中,Marta谈到了食品创意行业的兴起...
Published 11/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