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90: 其實我們都已經做到最好了--電影《美國女孩》教我們的事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台灣電影《美國女孩》在上映前就已經引起一些深度討論與報導 電影取材導演自身經歷 描述自己和妹妹被迫中斷美國生活 跟著罹癌媽媽回到台灣的故事 被迫重新融入台灣學校、社會的同時,又碰上SARS風暴, 必須面對死亡的陰影,從母親的化療結果,妹妹可能染症的焦慮; 父母的一再爭吵也考驗著家庭所能承載的撕裂。 它沒有八點檔連續劇的誇張情節,但每場衝突爆發,都有令人揪心的痛楚。 把整個家庭的創傷與陰暗揭開,並將衝突推向高潮。 原生家庭的課題也是我們華人社會共同需要處理與療癒的業力課題 因為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對原生家庭憤恨不平的時候 大人憑什麼私自決定這麼多事情? 你的愛會什麼是有條件的? 父母的愛為什麼會變形? 當我們去思考我是誰思考自己的價值時 很多東西會指向原生家庭 這部電影像時光機 把我們帶回2003年,像進行某種跨越時空的家族排列治療 只有走過了或經歷了某種破碎妥協 練習接受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走過那種苦再回望過去 才會真的懂了 當時的大人其實已經盡力了 已經做到他們能夠做到的最好了 重新理解家人並且和解,原生家庭的創傷也才會被療癒 《美國女孩》以占星學的角度來看 非常四宮 關於原生家庭以及關於家人間的和解與療癒的課題 非常值得推薦 今天就來聊聊這部電影吧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n7H7Le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PwurqVFYnEz3GJQI7Zo03...... Google Podcast https://podcasts.google.com/......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anchor.fm/xx74/message
More Episodes
壓力就像天羅地網一樣層層籠罩著現代人 現代每個人的生活太快、太累太吃力,幾乎任何慢性病或是心臟的疾病,都有一個身心失衡的壓力背景存在 尤其這幾十年這現象越來越嚴重 我們都以為生活中遇到劇烈的災變創傷事件才會造成壓力 沒錯!的確在一個巨大的創傷當下,身體的確會有一個很大的反應 但是,壓力在健康層面造成傷害,通常是長期未處理的小事累積的 每天一點一滴的壓力對身體的影響,反而遠遠超過偶爾一次的劇烈事件 人的彈性很大,對小的刺激,一點一點的來,身體會慢慢去適應 一旦壓力的出現時間變長且反覆出現 當身體無條件接受你的新常態 壓力就會開始破壞全身組織與器官...
Published 03/01/23
Published 03/01/23
今天的「商標讀書會」為大家介紹五類「不具識別性」的商標 要來告訴你為何要認識不具識別性商標 以及不具識別性商標的種類有哪些 (1)描述性的文字 (2)通用標章或名稱 (3)簡單不特別的數字、字母或圖形 (4)姓氏、稱謂或其結合 (5)標語、口號、流行用語   瞭解商標識別性,更容易增加成功註冊的機會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c9wtw6g08eo010gcny60p71/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0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