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70 | 透過藝術分析:為什麼我們無法抗拒遊樂園?
Listen now
Description
這一集除了老朋友藝術新聞以外,要討論的是和遊樂園相關的主題。 藝術分析迪X尼?為甚麼到了遊樂園仿佛進入異世界呢? 在遊樂園的氣氛渲染下大家都看起來很快樂,這和藝術原來也有關聯。 一起來聽聽這一集提姆、+7和紀翰的聊聊吧~ ⛰️皮埃蒙特及倫巴第聖山 位在有眾多文化遺跡的義大利。聖山是基督教徒在山中修建多座建築,並且用繪畫或雕刻的形式,按照順序重現聖經中的故事,多修建於15到16世紀。信徒朝聖時能增強信仰及安定心靈。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中奇獸學指定課本,作者為喜愛奇獸的巫師紐特·斯卡曼德,一本關於魔法世界生物的指南書。麻瓜(不會魔法的人)則認為是英國作家J.K.羅琳虛構小說中的讀物,且有實際發行書中角色使用書的副本,內有作者親自繪製的插圖和主角們的筆記。並且由華納兄弟翻拍成系列電影。 🌆 ARTOGO 「**艋舺剝皮寮:探秘歷史寶藏與百年傳承線上導覽體驗**」 由《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和臺北文化獎得主米復國老師來帶你認識橫跨清朝、日治與民國的百年建築特色,以及百年老商行的匠心精神。 7月14日以前購買都可以享有79折的早鳥優惠! ▲ 專屬購買連結|https://lihi.cc/l4Rch ▲《藝情指揮中心》聽眾限定優惠:輸入優惠碼「ACC50」,額外再折50元。 歡迎你到我們的網站來逛逛,裡頭有每集節目的封面和國內外藝術新聞和情報,還有各種社群平台可以追蹤並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https://accpodcast.net/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cc_podcast/ #遊樂園 #畢卡索 #哈利波特 #AI #podcast #ARTOGO #藝術 #藝術新聞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Episodes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了藝術家陳永賢,討論為什麼藝術家會選擇使用自我影像作為創作主題。陳永賢分享了他在攝影、紀錄和創作中的經驗,強調了人際互動和建立關係的重要性,並回顧了不同時期攝影的門檻及其對藝術創作的影響。 其中還有臨時挑戰,提姆丟出了一些著名的肖像類作品,包括保羅·高更和安迪·沃荷。陳永賢即席高水準發揮,分析了他們如何透過自我影像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展示了他們對光影的捕捉、日常生活的關注以及自我認識的深刻反思,凸顯了自我影像在藝術表達中的獨特價值。 日常生活作息,包括早起運動和參觀展覽,這些點點滴滴。都展現出藝術家的生活態度和創作理念的密不可分。...
Published 06/19/24
Published 06/19/24
本集節目探討了藝術與虛無主義的主題,並嘗試從不同的哲學家和藝術家角度中尋找對生活意義的解答。 首先,丹麥哲學家齊克果。他主張存在的意義無法僅靠理性思考得到答案,而是需要回歸內心和信仰。這讓我想起了馬克·羅斯科的《無題(黑色和栗色)》,這幅畫深沉的色彩讓人感受到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彷彿在呼喚我們重新審視內心的真實感受。 接著,叔本華他認為人類的痛苦來自無盡的欲望。對抗虛無主義的方法之一是通過審美,另一種則是禁欲。Odd Nerdrum的《冰島溫泉》正是這種審美的最佳體現。欣賞這些藝術作品時,我們能暫時逃離現實的煩惱與跳多利益思考,感受到片刻的寧靜與安慰。 ...
Published 0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