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咸聊|《花束般的恋爱》:成为普通人可没那么难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并没有很喜欢《花束般的恋爱》,甚至觉得“这很不坂元裕二”。聊起来不喜欢之处滔滔不绝把自己都震惊了,联想到之前聊《以你》的两期节目,我简直觉得以后我们再讨论什么热门影视剧可以直接借用洛夫古德的报纸《唱唱反调》来做标签。 《花束般的恋爱》在豆瓣有8.6的高分,而我们去年最喜欢的电影《剧场》不过7.9。 这期节目录到最后,我们各自回忆着自己最喜欢的爱情电影,阿柴认真地说,近年来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是《卡罗尔》。顺势拿出手机翻了翻豆瓣,然后发出愤怒地惊呼:“《卡罗尔》竟然还没有它评分高?!” 《卡罗尔》只有8.4分。 “如果你在大学时遇到电影中那样一个同好,你会不会喜欢上对方?”阿柴问。  “会吧。”我答。 人生好像确实有那么一个阶段,迫切地渴望一个像是自己翻版的人,穿同样的球鞋、喜欢同样的书、看同样的电影、有相似的癖好……这些“翻版”之处,令你怦然心动,让你想要躲开其他人的视线悄悄然地把目光投射到对方身上。 但两个人会因此成为灵魂伴侣吗? 我不确定,但这肯定能让两人成为豆瓣好友。 电影里呈现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同好相吸的吸引力有多强,支撑起来的恋爱就有多脆弱。当同好消失,爱也消失了。 他们并非爱着对方,而是爱着自己在对方身上的闪光。 所以这么看,绢和麦的这段爱情故事有点像个悖论,以致于我大胆猜想坂元裕二创作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在腹黑地讽刺。 如果这样的爱情得以成立,那夸张点说,上婚恋综艺或者用交友软件写个一清二楚不就好了?系统一定会为你筛选出最合适的“翻版”。 可爱情不是这么来的,它偏偏不这么来。 能解释清楚的爱情,没“内味儿”。 我想,《花束般的恋爱》里缺少一种“moment”味道的东西。即便邂逅之夜过去后的那个清晨,绢仍想沉醉在余韵之中。但电影就是没内味儿。 电影的确巧妙地设计了几个moment,基本上是以“给动作或说明”马上接“反应”的结构,过于工整,缺少了爱情自然而然的流动感。当麦在酒吧认出押井守时,绢偷瞄了他。我想,那眼神里惊喜应该多过恋慕,可电影恰恰相反。也不能说不行,反正看对了眼,说喜欢就喜欢上了。 哎,这么评价或许太不地道。 但从评分上看,的确是许许多多人向往中的爱情呢。 少数人遇上了,多数人没有。 但不管怎么说,“让负五的人变成负三”的那个坂元裕二在这部电影里压根没有。 哭着吃下饭时没有人鼓励你,不问同桌的朋友就给炸鸡挤满柠檬汁也没关系,地震后害怕的话也没人陪着你一路走回家…… 多少还是有点失望吧。 主播 小盐粒 阿柴
More Episodes
这次聊天的起因是一本漫画书, 书名叫做《很想喜欢我自己》, 故事很简单,讲述了作者把自己当女儿重新养育自己的故事。 比如,给自己买那些小时候非常渴望却没有得到的东西。 这让我们也陷入了对于童年老物的回忆: 儿童手表、课堂教具、书包、第一台电脑…… 最想要的东西在当年并没有得到,而收获的是一些平平平替, 当时的心酸或对别人的羡慕,如今想来都非常好笑。 以下就是我们本期聊到的内容: 1:45 由“玉米浓汤”的故事引发的回忆 6:56 一旦你需要什么,父母总能从单位里拿 11:20 求而不得的儿童手表 16:10 姥爷妙手回春的书包 30:00 父母购物的首选:又丑又结实又便宜 48:00 ...
Published 04/30/24
Published 04/30/24
每年都有一段时间,特别想读村上, 那种绵密的,絮絮叨叨的,生活vlog里加超现实的情节, 总让我体验到一种从午后到黄昏的漫长的忧愁。 于是在2024年3月,我拿起《舞!舞!舞!》, ——一个发生在1983年3月的故事。 34岁的“我”,和妻子已经离婚。 “我”总是梦见海豚宾馆,有人在那里等“我”,为我哭泣, 为了找回失落的心,“我”决定重返海豚宾馆, 寻找曾经一起生活过的女孩喜喜,还有关于活下去的意义。 在海豚宾馆的”另一侧“,我遇到了羊男, 他说,不要考虑为什么跳,因为意义那玩意儿本来就是没有的, 要是考虑这个,脚步势必停下来。 无论是什么样的舞步,如何诡异或危险, 请一定舞起来,而且...
Published 03/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