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想要被愛,沒什麼不好!」 「覺得自己沒有愛的能力,沒什麼不好!」 關於愛,帕秋仁波切如是說,你聽了會不會很驚訝? 大家都說現代人「在愛這一字上,都有病」,兩種病: 一,在被愛上,是「愛飢渴」; 二,在愛人上,是「愛無能」。 愛飢渴,是因為覺得自己從來沒被愛夠,就像貧血或營養不良般,得了缺愛症。 愛無能,是因為一再被愛傷透了心,所以心上了鎖,對愛覺得恐懼,懷疑心裡愛的功能故障了。 「別這麼想,別用負面字眼形容,我們對愛自然的渴望!」帕秋仁波切說,當你覺得對愛有種渴望、覺得自己還不能好好去愛,甚至因此覺得有點憂傷或焦慮,都不是壞事,「那是你的本俱尊嚴,用這種方式踢了你一腳,提醒你,你的佛性跳電了,就像電腦當機、掉線,再次去連結內在的愛就好了,因為愛從未離開,它在本俱尊嚴裡,本來就是圓滿的。」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總編雲書房」中,靖雅老師如何代大家發問,尊貴的帕秋仁波切怎麼直指要害、說破迷思。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12/19/23
如果你在聖地街頭,被一個小乞丐拉了40分鐘的手,你會怎麼辦? 這件事就發生在朝聖者盧有恆身上。在印度佛陀成道地菩提迦耶,一個「小街友」拉著有恆的手40分鐘,他不想無禮的用力甩開孩子乾黑的小手,但也無法解救被死死纏住的自己,覺得萬分尷尬..... 正在滿頭大汗的時候,在泰國寺前,一位西方女子注意到他的困境,她給了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小街友的手自然鬆脫了。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愛,一個簡單直接的大擁抱,是讓孩子放手最重要的語言! 這是朝聖者盧有恆,在到如心法師所創辦的「阿難愛心小學」參訪之前,先被小街友上的一堂課。 如心法師創辦的「阿難愛心小學」和「慈心孤兒院」,是菩提迦耶底層的光,她讓孤兒、小乞丐、賤民孩子,有機會以免費教育翻轉底層命運,是活生生的愛的奇蹟。曾在NGO無國界組織國際部門工作過的盧有恆,想去看看這些孩子,送些文具。他驚訝的發現,疫情幾年過去,如心法師的「阿難愛心小學」竟然遍地開花,已經有30個分校了!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總編雲書房」中,印度朝聖者盧有恆怎麼分享這件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12/12/23
如果在上師法座前,病發,倒下,死去,上師當場修破瓦法超渡,300位法友安住心性相送最後一程——你覺得幸運或不幸? 這是剛發生在印度智慧林不久的事件,就在明就仁波切「月光大手印」課堂上,當仁波切上了法座,準備開始講課,有一位跟隨仁波切修行十多年的俄羅斯法友,忽然「啊」的叫了一聲,倒下,隨即失去呼吸心跳,現場有同學是醫生,急救了十分鐘無效,在上師座前死去,明就仁波切隨即要現場300位同學安住心性,仁波切則馬上修破瓦法,為這位同學超渡。 這一切,都被朝聖者盧有恆目擊,從「啊」一聲開始,到仁波切修破瓦,到最後這位同學在智慧林火化,有恆都全程參與了這場無常幻化師的教導。 有同學在隨後的小參中,請問仁波切這件事,仁波切說:「這是這位師兄祈願的成熟,過去他曾發了這樣的願,也很努力修持,所以這樣的結果。你們也可以這樣發願,並好好努力啊!」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總編雲書房」中,印度朝聖者盧有恆怎麼分享這件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12/05/23
學佛就是要成佛 有人問達賴喇嘛說:「尊者,野心到底好不好?」 尊者說:「很好啊,因為最大的野心是成佛!」 同樣道理,如果有人問:「完美主義到底好不好?」 一般答案會是:「看狀況!」 但就佛法觀點會說:「很好啊,因為最大的完美主義是成佛!」 生命的圓滿狀態是成佛,佛性裡有完美的慈悲、智慧和利他的能力,當佛性、那完美的成佛潛能,經由修行而完全現前,那就是生命最大的完美主義。 坦白說,世間法的完美主義有點令人怕怕,為了變動而虛幻的高標,折磨自己也折磨別人;但修行上的完美主義還挺有膽識的,如果有人想做一個「最大的完美主義者」,下定決心修行到成佛,真是個勇者,我們只能趕緊隨喜,看看能不能「有為者亦若是」,也大方說:「對啊,學佛就是要成佛!」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總編雲書房」中,「奇想小編」聖文老師怎麼問,靖雅老師怎麼分享這件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11/28/23
從成熟到承擔,佛弟子的「大人學」 你偶爾會「把幼稚當可愛」,當個無傷大雅的心靈小屁孩嗎? 偶爾還好啦。文學藝術作品中一直很推崇「傾聽心裡的小孩」,要一直保有心中純真的狀態;甚至在佛法的大手印禪修中,都形容要讓心「如兒童般天真」,能敏銳感知但不貼概念標籤。 不管生理年齡幾歲,要讓心裡一直住著一個純淨的小孩;但這和「心靈長不大」是兩件事:有些人心理一直沒「轉大人」,不能抗壓,不想負責,遇到業力成熟只想躺在地上耍賴,更別提為別人受苦和付出。 這對發菩提心,「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薩道佛弟子,顯然不太幽默,一個閉上眼睛假裝看不到、躺在地上耍賴的人,可以稱菩薩嗎? 近年台灣「大人學」成顯學,從文學到影音作品,大家開始正視「大人學」,成熟面對生命的老病死,不迴避包括父母失智或思覺失調等重大困境,在負責任中安定從容,做心靈的大人,活得有擔當、有厚度。 「大人學」最好的態度之一,是孟子所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讓心裡的小孩與大人同在,既純淨,又有擔當。...
Published 11/21/23
「隨喜您!」「隨喜您的功德!」 在一些佛法道場裡,常聽到這樣的對話。每當有人聞法、禪修或閉關,或者有人供養、護持或做義工,就會聽到這樣的對話——這到底是什麼意思?說多了、聽久了,「隨喜」會不會變「隨口」,變成「有口無心」的口頭禪? 所以知行合一真的很重要,要知道,也要做到。隨喜,就是隨順做者的善行,因而身語意完全歡喜而能隨順護持。它帶著欣賞和感恩,也自然對治了嫉妒和比較。 佛經記載,心意清淨的完全隨喜,所得的福德,甚至比實際去做的人更大,因為行善之人如果心生傲慢和執以為實,所得的福德就打了大折扣;不像看起來沒做什麼,但在心裡完全隨喜的人,反而得到了百分百的福德。所以說它是「零成本、大福德」的修持也不為過,雖然修行不要有太強的目的性、不要有太強的對價關係,但對初學小白來說,「隨喜修持,CP值真的超高」! 它聽起來簡單,但要做到細微完全卻並不容易,在傳統上,它是「普賢十大願」之一,也是藏傳特別重視的四無量心中「喜無量心」的修持,明就仁波切在開心禪二階「慈悲」,就在教導四無量心的修持,隨喜、感恩、看得見自他的好,這是慈悲修持重要的一環。...
Published 11/14/23
法王 噶瑪巴:做什麼事,都看著自己的心! 斷捨離,不只發生在衣櫥裡。 它也發生在「花」上,更發生在「心」上。 有些放下,不是不好,而是不適合。 在花道上,有些斷捨離,難斷能斷的,還是極美的。 花道家杜亞威說:面對美,學習決斷和放下,並不容易,但這就是花給她的鍛煉。 「以花為道」三十年以上的亞威,一直試著結合花道和佛法修煉自心,看得見的作品是花,看不見的作品是心,第二個作品好不好,「只有自己和上師知道」,她只能在插花和分享花時,記得「上師卡塔仁波切一直在看著自己」,記得法王 噶瑪巴說的:「做什麼事,都看著自己的心!」 那如何「看著自己的心」,插出「花的力量」?且聽花道家杜亞威老師,在「總編雲書房」中和靖雅老師怎麼分享這件事。 #花道#佛法#修持#池坊#心#安住自心#花的力量#拈花微笑#自利利他#斷捨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11/07/23
以花為道,安住自心 如果看到佛陀拈花,你會微笑嗎? 看到一朵花,你會看到什麼?美麗脆弱、無常迅速?還是極溫柔、至強大? 花道家杜亞威看到的,是「花的力量」,因為花教她學會放下、決斷、去蕪存菁,柔軟中有一種強大。 自從佛陀傳下「拈花微笑」的典故,花在佛法中就是一個著名的吉祥緣起,但直接以花為道作修持的並不多。 作為法王 噶瑪巴和堪布卡塔仁波切的學生,杜亞威是美國三乘法輪寺(KTD)一位平凡的佛弟子,所做的是以花供佛、令上師歡喜,以禪修讓自心如花綻放,祈願有一天能散發自利利他的香。 但另一方面,她也是一位花道老師,有30年池坊流花道修習經驗,除了在紐約有兩個花道教室,也常常在京都池坊總部和台灣的花道教室飛來飛去,既分享,也學習。 花道就是「以花為道,安住自心」,向花學習溫柔中的強大。實際的修持,就是在一次次插花的修煉中靜心,直觀,在美中體會無常與當下。 至於如何體會花的力量?且聽花道家杜亞威老師,在「總編雲書房」中和靖雅老師怎麼分享這件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10/31/23
「心外無法,滿目青山。」——後唐德韶禪師 什麼是實修?轉心向法,接著讓心成為法,最後確定心就是法,遇到什麼都是法、看到什麼都是青山,這就是了。 「心」是修行的關鍵字,認識心,就契入法。一切的修持,就從了解自心開始。 對這一點,許翊誠有「雙重幸運」:因為他跟隨薩迦老法王聞思修11年,也是有3千小時臨床經驗的心理治療師,佛法加上心理學,對「心」,他有來自兩個領域的理解和經驗。心理學的工具和善巧,佛法的深度、廣度與高度,讓理性、感性與直覺,這#黃金三角有機會均衡發展,運用在自利利他上。 從心理學「認識自心」,對修行上「安住自心」的幫助是什麼?且聽「右手學佛法,左手學心理學」的翊誠老師,在「總編雲書房」和靖雅老師怎麼分享這件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10/24/23
11年前,他成為薩迦老法王的弟子,今年暑假,他剛去尼泊爾上了一個多月密集的佛法課程——聽起來,這是一位「老密魂」的精進佛弟子。 他曾是電腦工程師,後來轉學心理,成為國際認證的心理治療師,有三千小時臨床實務經驗,是加州整合學院的準博士——聽起來,這是一位有著「理科腦」的優秀心理醫師。 聽起來一個東方、一個西方,一個古老、一個現代,其實這都是同一個人,佛法與心理學,在他身上結合,在自利利他上,產生了相加相乘的奇妙效應。 他是許翊誠。 要先有顆「健康的心」,才能有個「證悟之心」嗎?從心理學認識自心,對修行上安住自心,有幫助嗎?且聽「既是行者,也是醫者」的翊誠老師,在「總編雲書房」怎麼說。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10/17/23
感謝壓力,讓你變鑽石! 有一種「貴人」,出場的時候並不笑咪咪,但他對你的生命大有利益,這種貴人,會被稱為「黑面護法」。 當示現忿怒相的黑面護法現身來幫你時,你能一眼認出嗎?還是被他的怒目獠牙壞口氣,嚇得保持距離? 「噶舉第一護法」瑪哈嘎拉,就是一位示現忿怒相的大力金剛護法。 有福行者認得出護法神,即使他一現身就讓你覺得壓力山大。炭和鑽石的不同,在於能不能承受壓力,適當的壓力讓炭變鑽石;有福之人會感謝壓力,謝謝它幫助我們的玻璃心變鑽石。 謝謝生活、工作、修行給我們壓力的人和狀態,他們都是瑪哈嘎拉的善巧化身,都是來教我們學會什麼事的「顯相的上師」。和他們相處感覺超有壓力?這時記得,那可能是黑面護法、板著臉的貴人在敲門了,讓我們記得「把心打開,讓福報流進來!」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靖雅老師和「奇想小編」李聖文,在「總編雲書房」裡說故事、聽觀點。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10/11/23
有些旅行,結束後讓人覺得身心俱疲,累壞了,從錢包到心情都覺得被淘空。 有種旅行,外在旅程結束後,內在旅程卻可以進行很多年,回家後覺得自己很富有,從身到心都滋潤了,從眼神到靈魂都變清秀了。 到上師的家,就是這樣。這樣的旅行,就是朝聖。 朝聖者謝旻剛說:「上師的家,是最重要的聖地。」 他剛去尼泊爾喜馬拉雅山上的努日過暑假,在充滿聖地的大山,到處是蓮師聖地和密勒日巴山洞,行腳了14天。當他走到努日的薩瑪崗,明就仁波切出生地和童年故鄉,在世界第八高峰瑪拉斯陸山下的山谷裡,呼吸到加持暖熱猶在的空氣,仁波切出生的小石屋還在,禪修的小山洞還在,他忽然覺得:千山萬水,最想抵達的聖地,就是上師的家! 去上師的家領受加持,去喜馬拉雅山上,感受聖者的足跡,會經歷什麼樣的內外旅程?有什麼「用腳走出來的恍然大悟」?也很想去努日接受加持的你,且聽旻剛分享他的朝聖之旅,這也許可以成為你朝聖的吉祥緣起。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10/03/23
世界上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裡? 我們說的,不是盤點去冰島看極光之類「今生必遊夢想景點」,而是以我們剛好夠用的福報,如果去旅行,去哪裡會讓你覺得最安心而滿足? 「上師的家!」多數藏傳弟子會這麼說。 對明就仁波切的學生,喜瑪拉雅山上的努日,就是這樣一個夢想的所在。 其實,努日只是仁波切童年的家,在仁波切去智慧林閉第一次三年關之後,一直到2010年才再回去。但努日不只是仁波切童年的家,他第一次禪修的小山洞還在這裡,和爺爺札西多傑仁波切的回憶在這裡,蓮師和密勒日巴的山洞和加持,都在這裡。 去上師的家領受加持,去喜馬拉雅山上,感受聖者的足跡,需要準備什麼?朝聖者謝旻剛,花了14天走在努日的大山大水間,內外曾經歷了什麼?也很想去努日接受加持的你,且聽旻剛分享他的朝聖之旅,這也許可以成為你朝聖的吉祥緣起。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09/26/23
如何「世世不離清淨上師尊」 世世不離清淨上師尊, 受用吉祥殊勝的法教, 五道十地功德悉圓滿, 願速證得金剛持果位! 這是〈金剛總持祈請文〉最後一頌,尤其是「世世不離清淨上師尊」這一句,有上師的人,一讀到,心裡都特別觸動,這是藏傳學生念了會流淚的祈願。 在堪千 創古仁波切圓寂不久的此刻,許多曾領受仁波切教導、和仁波切有法緣的人,讀到這一句,都覺得心深處有一塊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了。 我們都想念仁波切,但怎樣才能「世世不離清淨上師尊」呢? 答案可能在下一句「受用吉祥殊勝之法教」。我們與上師之間的關係,是法的關係,唯有親近、實修、受用仁波切的言教,才是真正的「不離」。 所以這一集,堪布丹傑要為我們介紹創古仁波切的言教,包括教學風格,其中很令人感動的部分,竟然是「重複」和「無聊」——這是怎麼回事?請來聽聽專訪中,堪布丹傑怎麼說。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09/19/23
今年七月,大寶法王中文譯者堪布羅卓丹傑的兩位父親,在尼泊爾見面了。 說是「見面」,卻是隔著生和死的兩端。 堪布的兩位大恩父親面對面:一位是生身父親86歲的陳履安居士,千里迢迢遠從台灣到尼泊爾南無布達創古寺;另一位是法教父親堪千 創古仁波切,那時已經圓寂,剛圓滿了一生的弘法、利生事業,暫時遠行到他方世界。 當兩位父親,在創古仁波切七七四十九天的圓寂法會,今生最後一次相見,法的緣份、人的情份,在此交集,這是怎樣場景啊——且聽堪布羅卓丹傑分享那一天、那些年發生了什麼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09/12/23
有些生命情境不是下大雨,而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無風無雨,但是烏雲罩頂,有種悶悶的壓力,讓人呼吸困難,甚至覺得「再來一根稻草,就垮了!」 工作永遠做不完的上班族,頓失生活重心的#退休族,自認為身心都在退化的銀髮族,就是這樣! 針對這些「壓力就是日常」的廣大族群,明就仁波切在接受「化育平台」靖雅老師訪問時,就教大家實用的壓力自救術,並實際帶領禪修練習,讓心越來越有彈性,轉化壓力為工作創造力,成為生活定心丸。 如果您或您的親友是真的上年紀的銀髮族,明就仁波切還教了一招非常特別的阿公阿嬤禪修法,非常完整,有前行、正行和結行,如果您是初學的小白同學,也完全適用,年輕小白也好用,是真正的零基礎禪修法——明就仁波切說,這樣好好修,是會開悟的哦! 為什麼「阿公阿嬤禪修法」好好修也會開悟?因為我們的心都有完美的本質,我們的自心裡都有圓滿的#伏藏,那就是佛性如來藏,我們要用禪修把它起出,本身就是大伏藏師的明就仁波切,大方分享起出自心伏藏的方法,但練習要靠我們自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09/05/23
專訪:眾生文化總編輯黃靖雅 主講老師:明就仁波切 中文讀誦:劉彥成 好天要存雨來糧。——台灣俗諺 生命有下大雨的時候,就像明就仁波切在接受「化育平台」靖雅老師訪談的這天下午,優雅的台北老眷村四四南村,就下了一場聲勢驚人的大雷雨。 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所以包包裡最好隨時準備一把傘;因為不知道生命裡哪一天就風狂雨驟,所以最好現在就學會禪修,它是「自救」最好的方式之一。 針對台灣近年偏高的憂鬱症、青少年自殺率,以及被忽略的學生壓力,明就仁波切在訪談中,提出了實際的建議。減壓是有方法的,自救是要練習的,請跟著仁波切的帶領學會禪修,那會成為晴天、陰天、大雨天都好用的一把心靈之傘,這是連腦神經科學家都證明有用的。 大雨都下不久,雨後的陽光中,穿越風雨仍然安定的人,會看到彩紅。訪談那一天就是這樣,四四南村的雷雨很快停了,一道跨越天際的彩虹,像給所有安忍風雨的心,一個七彩的、大大的讚! ...
Published 08/29/23
愛情和修行,是難以兩全的嗎? 從佛陀29歲那年,半夜離開妻子耶輸陀羅和幼子羅睺羅;到近代大德弘一法師39歲那年,離開日籍妻子淑子與年幼兒女——古來這些大修行人,為了生命的解脫,從親愛的人身邊毅然轉身離去的故事,似乎說明了對想專注修行的人「愛就是障礙」,至少暫時如此。 還好,後來故事有了出乎世間意料的圓滿大結局,佛陀成就圓滿正覺之後,妻子和孩子都成為座下十大弟子和十大女弟子,而且修持有成,入解脫聖者之流,這是「最好的愛和成全」。弘一法師也成為一代律宗大德,精進苦行,激勵了無盡後世行者。 在七夕情人節這天,世間人都祈願「願有情人,都成眷屬」,但修行人會放擴大格局,加兩個字:「願有情人,都成菩提眷屬」,在覺醒的路上,作伴前進,就像第七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詩所說的:「安得世間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是最好的happy end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08/22/23
佛系,就是躺平? 這有點「吃佛家豆腐」! 佛系,就是消極,甚至擺爛? 「佛系防疫」、「佛系選舉」,近年來,新聞上只要出現「佛系」二字,大家的理解似乎就和「躺平、擺爛」畫等號,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這既是誤解,也有點吃佛弟子豆腐! 宗薩欽哲仁波切在「佛系躺平」講座中說,很多人對「佛系」和「躺平」的誤解,就和對佛法「出離心」的誤解一樣。佛法的寂靜和出離,是「放下但不放棄」,但很多人反過來變成「放棄但放不下」,行動上放棄努力,但心裡卻放不下。 佛系,是不強迫、無傷害、非暴力,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樣厭世和失敗主義。 躺平,如果只是休息,帶著覺知暫時「什麼都不做」,讓身心恢復元氣,等休息夠了,為利他一躍而起,有何不可? 躺平,如果只是休息,帶著覺知暫時「什麼都不做」,讓身心恢復元氣,等休息夠了,為利他一躍而起,有何不可?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08/15/23
「why me?」「為什麼偏讓我遇到?」 很多人在遇到意外狀況時,常常反射式的這麼說,是無語問蒼天,也是覺得不公平,「像我這種好人,為什麼遇到這種壞事?」 業障重,是很多人喜歡隨口丟出來的答案。 措尼仁波切就曾開玩笑說:「這世界的不幸,有兩個最大的兇手,一個叫業力,一個叫煩惱。有什麼壞事發生,賴給他倆就對了!」 其實這樣的觀點既對也不對:不幸,是因為業力;但幸運,也是因為業力——善業力! 「總編雲書房」這次就要聊聊「業力」是怎麼回事?它的運作原理是什麼?業障是可以自動清淨的嗎?方法是什麼?在業因果的幻化網所構成的世俗諦中,讓我們學會「做業力的主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08/08/23
你曾在夢中,一再重回年輕時、甚至童年時,某個在你心裡不曾真正結束的事件現場嗎? 你曾在夢中,去不曾去的地方、見不曾見過的人,做過「預言」式的夢嗎? 你知道,夢不只是回到過去的密道,或偷窺未來的窗口,它還是修行的另一個入口嗎? 其實,從入睡到入夢的「睡夢中陰」,可以是「小死亡」的練習,這對真正的死亡,是很重要的預演。 此外,「夢瑜伽」中,也在教我們,在身不自主時,把覺知帶入睡眠的世界,夢中知夢、轉夢、安住在夢中光明,在夢中訓練自己的心——措尼仁波切的「夢明合修」四步驟,就在教我們學會這件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08/01/23
你的心很強大、很富裕,是離你最近的聖地,是你自己可以掌握的奇蹟。 問題是,現在它近在眼前卻無從下手,聽說它很強大很壯闊,但看起來卻又亂又虛弱——你得找到方法,打開這個生命中最大的藏寶箱。 方法之一,就是「看著你的心」! 這次措尼仁波切要以大圓滿上師的身份,教我們怎麼看著自己的心,怎麼安住。 這是「好大的秘密」邀請大家一起來保守,內行人看了都會嚇一跳,值得錄下來反覆跟著練習,因為這個「看著心」練習,說是心性指引也不為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07/25/23
你覺得自己好窮、錢永遠不夠用? 這到底是客觀事實、或是主觀感受? 它可能來自#「匱乏感」,覺得永遠不夠。 其實,我們「人不窮,心也不窮」, 所以措尼仁波切要帶我們拆解匱乏感, 這個自找麻煩的假警報, 學做#「心靈的富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07/18/23
住車,管住自己的嘴和自己的手,讓一腔怒火閃燃變成身語的惡業? 以微細身的角度來看,這是脈上扭曲的印記,遇到外緣的觸媒,而緊急發作了,在這「身心警鈴大作、傷害一觸即發」的時刻,眼前有什麼急救對策?平常又有什麼紓緩之道? 措尼仁波切來教我們怎麼辦! 以教導柔細身教法聞名東西方的措尼仁波切,教我們認出怒火可能來自脈上的印記,如何在危機時刻,和這隻正在哭鬧的美麗怪物握手,讓它放鬆並轉化;它真的鬧太兇了,我們該如何「三十六計,走為上策」;當你為了他人必須留在現場,情況很激烈但你又走不了時,可以怎麼做? 詳情如何,請看這次化育平台「總編雲書房」的專訪4-2「暴怒自救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07/11/23
仁波切帶領完整禪修「本質愛」,快存下來! 你經常覺得孤獨嗎? 你一個人的時候或者一大群人的時候,都覺得孤獨嗎? 如果是的話,那可能是你的印記,你的脈裡面住了一隻美麗的小怪物,你有著和孤獨有關的記憶傷痕。 國際知名的微細身大師措尼仁波切,要教我們怎麼跟孤獨的美麗小怪物握手、和好,讓它打開、轉化,讓我們重新找回跟人、跟自己、跟美好事物的連結,那就是——連結本質愛。 仁波切實際帶領了一座完整的「本質愛」禪修,不管你是學習過「微細身」的老同學,或者是第一次聽到微細身的新鮮人,都非常實用好入手,值得把它存起來。 詳情如何,請看這次化育平台「總編雲書房」的專訪4-1「孤獨感與本質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Published 0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