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伊黨大會(muktamar)周末落幕,這次的大會實在太有趣了,特別是伊黨主席哈迪阿旺說要力爭非穆斯林選票的部分,頗有「聽好了,我現在要開始披羊皮了」的感覺,然後要把這個重任交給民政黨。但問題是,你先前累積下來的不良觀感是要怎樣在下屆選舉前清楚呢? 最後的部分為大家插播新加坡智庫ISEAS Yusof Ishak研究員James Chai的論文,我覺得他的亮點是提及伊黨黨內異議增強的可能性,特別是「當他們發現馬來票就算催到頂也有其侷限」的部分。 -0:00 政黨大會基層辯論的重要性 -3:04 伊黨大會亮點(1): 明言不加入團結政府 -5:06 伊黨大會亮點(2): 力爭非穆斯林選票 -7:00 綠潮到頂? 有事時民政黨就變成鍾無艷 -8:48 伊黨大會亮點(3): 沙努西說下個目標是彭亨霹靂、預言會有選區撥款 -11:00 其他動議: 新聞自由?! 伊斯蘭法庭危機?! 下放權力給州屬etc -17:05 馬華大會的相互呼應signalling: 看起來很想加入國盟 -20:47 兩點總結 -22:07...
Published 10/24/23
本集開頭要聊繞不過去的大象:安華致函邀請伊黨加入團結政府?!但我個人覺得這其實很難成事啦。本週正題是聊剛在國會通過的職工會法令修正案,這個修正案允許同個職場成立複數工會,這樣會不會導致工會有一番腥風血雨?!會不會出現加入工會的人數增加,但是工會力量反而被削弱的狀況?! -00:00 開場雜談: 下議院本週通過的法案+安華邀請伊黨加入團結政府 -4:43 本週正題: 細談工會法令和可能面對的問題 反複數工會聯盟CAMU的看法: https://www.freemalaysiatoday.com/category/nation/2023/10/11/group-criticises-amendment-to-trade-unions-act/ -9:43 工會變多了,會員變多了,被代表的人可能變少? -11:51 我在新聞界時期聽到的現有工會及試圖組織工會的困難 -15:52 NUJ(半島新聞從業員職工會)及其他組織 -19:00 Union Busting: 擊垮工會的方法 -22:00 由書卷獎組成的工會有多厲害? -24:10 日本案例:...
Published 10/15/23
這次因為周末工作太繁忙所以只能做成超短集,主要是發現這次竟然又沒有什麼政治改革覺得失望。 -0:00 下議院會議開跑+略講工會法令修正案 -10:02 開工心得: 後座議員的法案研究員 節目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am0701 打賞辛苦週更阿薩姆: https://www.buymeacoffee.com/asam0701
Published 10/08/23
本集邀來我心目中的Podcast界里長伯《日常電台》的梓勤!他其實同時也是手作市集擺攤人,經營手寫字品牌《日常練習》。他在這集裡面分享擺攤跟Podcast的共通點竟是「溝通」,疫情前和疫情後的市集比較,以及本地攤主應該致力打響品牌﹑我國或許需要獨立的文化部等社會層面的想法。 -00:00 簡單介紹:日常電台 and 日常練習﹑手作擺攤的契機和原因 -5:40 疫情前vs疫情後 -11:36 市集擺攤的重點應該是要打響品牌 -12:17 不同品牌的市集差異 -14:40 在彩虹節擺攤能體會到LGBT群體的日常恐懼 -17:24 北中南市集差異 -22:03 asam很喜歡的體驗型商品:幹話文字廟 -26:24 應開拓新的本地特色 -32:21 單獨的文化部有幫助? 梓勤的手寫字《日常練習》: https://www.instagram.com/daily_practice97/ 梓勤的Podcast《日常電台》: https://linktr.ee/dailypodcast97 =========== 阿薩姆的社會觀察 IG:...
Published 10/01/23
由於EP48出街後有好幾位聽眾想知道更多關於「離散」「反離散」的概念,於是本集講史書美的《反離散》。離散其實就是離開祖國到他鄉定居,而這樣的狀況往往隱含對祖國的忠誠和嚮往,而我們祖輩的起點確實是「離散中國人」。不過,史書美說:「離散是有時效性的,會過期的,我們不能在三百年後仍聲稱自己是離散者,每個人都應該被賦予成為在地人的機會。」 -0:00 離散的定義 -3:44 反離散:批判「中國性」(Chineseness)的單元性和霸權 -6:00 「離散中國人」這個概念的問題 -10:00 證據顯示華人移民其實有強烈的在地化傾向 -11:18 史書美提出的「華語語系」+歷史過程 -13:19 法語語系的相似之處:被收編的風險? -16:10 Root (源) & Route (流),流可以成為源? -20:00 針對《反離散》的批評和其他意見 -23:27 回答Boon的問題: 大馬華人何去何從? -26:30 融入的案例:印尼華人文學的武俠小說 -30:51 片尾:《區判》宣告棄坑+ 聽眾回應 參考資料/提及文獻: 1. 歷史學家楊孟軒的定義...
Published 09/25/23
國盟在六州州選的得票大幅增加後,非穆斯林社會被關於綠潮、右翼的擔憂籠罩。不過,凱薈跟我分享說,左派右派的分類其實有其複雜之處,若從動員群眾的能力來看,綠潮的手法其實很左?凱薈認為首相安華的出路不是跟著右傾,而是破除「恐左」的心態,落實need-based policy,才是終結種族主義的路徑。 -00:00 上集勘誤: 劉敬為記錯沙努西言論道歉 -02:04 開場:凱薈自我介紹及論文 -04:59 本討論中左翼和右翼的定義 -06:01 綠潮.右翼的手法竟然很左? -07:42 獨立前的伊斯蘭運動未必是保守的 -10:55 70年代伊斯蘭運動的在地歷史誘因: 513事件 -14:25 ABIM培養出的第一批戴頭巾女大學生dakwah girls -18:09 當時的安華會談need-based policy -19:56 所有的NGO都是左派? 現在其實是個體主義的自由主義 -26:25 管制右翼言論的建議: 1980年代的DejaVu -27:57 大馬面對的雙重挑戰: 新聞自由的脆弱和右翼的資訊操縱 -29:29...
Published 09/10/23
【勘誤及道歉啟事】劉敬在31:14處起「伊斯蘭黨對非穆斯林的服裝新論述」提及吉打大臣沙努西在上凱里的節目時說,非穆斯林華裔印裔服裝tidak senonoh(不檢點不端莊),非穆是被自由主義洗腦。不過,劉敬後來發現自己是記憶錯置,沙努西在凱里節目裡只是很委婉地講「扎眼」(menjolok mata),並沒有講得這麼直白。特此勘誤,謹此向沙努西和聽眾們致歉。 完整勘誤文:https://www.instagram.com/p/Cw6iHfwp2fU/?igshid=MzRlODBiNWFlZA== ================== 本集歡迎民政黨智庫SEDAR研究員劉敬!他同時也是馬大歷史所學生。我覺得他歷史研究背景和身處國盟內部的觀察位置的交匯,讓劉敬的社會觀察視角非常有趣,例如:大馬華人仰望祖國的「離散」已結束?非穆斯林也有伊斯蘭競爭?伊黨對穆斯林服裝的管制精神竟然是「以華制華」?且聽他娓娓道來~ -0:00 劉敬自我介紹+他的論文題目 -5:14 反離散:飛兒樂團的《千年之戀》與已經結束的離散 -7:30 史書美的經典作品《反離散》 -14:15...
Published 09/03/23
《阿薩姆的社會觀察》滿1歲了!本集談了很多幕後秘話,包括做Podcast的原因、本節目里程碑、behind the scene想法、關於流量與變現的思考和討論等。總的來說,我覺得做Podcast還是不要當成side job因為會影響平常心,而本地中文圈其實還有很多領域是歡迎大家來開拓的藍海。這集補丁很多,不同段落音質或語速會有所不同,請多包涵~ 00:00 開始做Podcast的原因 09:30 本節目年齡層分佈 11:56 促成這一切的3個契機 15:13 Podcast成長里程碑 18:03 年末死亡低谷+媒人在乎的帶飛 19:45 認真的建鴻的Youtube策略 21:11 最開心的時刻:檳城田野 22:07 關於節目變現 23:46 貴人芳名錄 25:15 hypothesis解答:變現與分眾 29:11 答客問(1) 做podcast所需準備 32:04 答客問(2) 文科生的就業輔導 37:21 答客問(3) 頻繁接觸負面新聞時如何調適心態 42:43 答客問(4)媒體扮演的角色 45:54 未來展望 51:59...
Published 08/27/23
本集歡迎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社會所的學生洳萱來作客!她在六州州選競選期間到森美蘭馬口州席擔任選戰幕僚(大部分時候是設計師但也幫忙一些零零總總如直播),於是請她上來跟大家揭開選戰團隊的幕後運作,為大家補齊前幾期的講座觀察沒看到的角度。 -0:00 開場: 洳萱背景介紹 -1:02 社會學研究方法: 參與觀察 -3:21 競選團隊結構與分工 -6:37 麻將紙與出師表 -12:10 安全區的競選策略:絕不提起對手?! -16:03 競選團隊設計師的工作眉角 -22:07 訴苦大會的Clubhouse討論 -26:07 選舉的儀式感 -32:25 開票日在吉打當一日記者 -39:00 吉打國陣和伊黨war room的強烈對比 -43:33 洳萱turun padang後的心得總結: 關於華沙派, 森國陣策略考量, 文宣必定有「綠潮」 阿薩姆的社會觀察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sam0701 打賞支持阿薩姆的腦力勞動: https://www.buymeacoffee.com/asam0701
Published 08/20/23
本集基本上是六州州選總盤點,包括我自己的講座現場觀察的覆盤(哪些是準的,哪些是失準的)、從議席看各黨勢力消長、開始冒出的檢討聲音,以及郵寄/不在場投票方面仍可改進之處。 -0:00 開場:《個人觀點with威爾鋼的威爾》feat 超精彩的有國盟內部爆料 -1:24 阿薩姆的現場觀察覆盤 -5:13 各黨在各州的勢力消長 -7:55 森州暗流: 國盟得票率大增 -10:35 覆盤學者們的分析 -14:39 各方檢討聲音: 劉鎮東、黃基全、卜艾、巫清團團長 -19:50 應該開放國內郵寄選票 -23:13 片尾預告: 下集訪問幕後助選團成員 開場提到的《個人觀點with威爾鋼的威爾》的第2集:6州選舉觀察者吹水堂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3ogH1JgtKOUtUI8cFagOB?si=a78be702d35b431e&utm_medium=share&utm_source=linktree&nd=1...
Published 08/13/23
本集是我在超級周末,跑了雪州沙阿南看雪州國盟推介競選宣言、跑淡江和國際山莊看阿茲敏的講座,以及跑到森美蘭州看伊黨主席哈迪到巫統森州老大莫哈末哈山的選區踩場的講座。阿茲敏的地盤和哈迪的場子意外地都冷颼颼,我觀察迄今大概覺得各州應該是維持在現有陣營手中,頂多對方可以進來多拿幾席而已吧? -0:00 開場雜談: MUDA公布資產後更多人願意考慮他們 -1:07 本週正題: 民調眾說紛紜要斟酌著看 -3:48 講座觀察: 為什麼選擇觀察國盟場子 -4:45 現場觀察(1): 雪國盟公布競選宣言 -12:30 國盟致詞固定收尾的部分數據有問題?! -13:44 現場觀察(2): 阿茲敏的淡江與國際山莊 -17:19 最給力的竟然不是伊黨, 而是巫統婦女組? -18:27 現場觀察(3): 哈迪踩上森州巫統老大的老巢 -23:17 民政不在,結果我們華人臉孔成為珍禽異獸 -30:18 現場觀察小總結 -32:06 結尾雜談:...
Published 08/07/23
本集從新加坡智庫ISEAS Yusof Ishak智庫的講座出發,兩位分屬不同陣營的visiting fellow王建民(行動黨)和Marzuki(土團黨)用量化的方式為雪蘭莪州的州選選情把脈。王建民認為就算只有3成國陣選票流向希盟,也能保住雪州政權;但Marzuki點出根據3-4月的調查,雪州馬來人的不滿意度有66%,並預測沿海區如Sabak Bernam等會有激戰。 後半是我在周三(07/27)去PJ觀察國盟宣布候選人的場次。現場士氣真的很高昂,人數也很多,但撐起大局的應該還是伊黨,因為「takbir」還是最大聲的。如果聯合同一天吉打大臣沙努西在吉打宣布候選人的致詞,看來騎摩托車的年輕馬來人支持板塊是兵家必爭之地? -0:00 開場: 感謝打賞及聽眾留言 -1:38 本週正題(1): 新加坡ISEAS智庫的雪州分析 -6:30 雪州馬來人有33%支持國盟 -8:24 沙努西用「辛苦做工人」氛圍製造英雄人設 -15:00 雪州國盟宣布候選人觀察 -19:45 草根談政治最大公約數: 油價不跌+城市貧窮 -20:48 宣布非穆斯林候選人時反應冷淡 -23:48...
Published 07/30/23
本集先是討論幾乎每天上熱門新聞的吉打大臣沙努西在《煽動法令》下被控之事。雖然大馬華人普遍上都覺得國內的3R牌(種族、宗教﹑王室)是對馬來人有利,馬來人也會支持的議題,所以看到他們這樣冒犯君主有些錯愕,但我想來跟大家分享其實伊黨(或許應該說國盟)膽敢冒犯君主這件事,好像幾年前就有徵兆。箇中事件包括慕尤丁政府時期撤銷緊急狀態時跟國家元首的摩擦,以及2022年日本盆舞節時,伊黨宗教部長依德利斯勸穆斯林不要出席然後被雪州蘇丹訓斥。 後半則會討論英國樂團在台上男男激吻然後辱罵政府事件的風波,我所看到的一些討論,以及我認為在不同社會條件的國家,抗爭手法應該有所不同,但可惜從完全自由的國家來的人們都不懂。這邊收錄fellow podcaster《日常電台》梓勤還有《媒人在乎》阿Will的意見(兩者都有拿到他們的引用許可),而我錄音前還有看到藝文界的發聲說1975樂團這個做法這會讓藝文產業更難做。剪片此刻還看到有人說他們是pink washing, white savior complex,這些大家有興趣都可以谷歌看看。 -0:00 開場: 聽眾RyanGoh的森林城市回報 -1:45...
Published 07/23/23
在六州州選即將來臨的此刻,針對國盟勢力崛起這件事,最近越來越多人出來提出「綠潮」以外的替代解釋。本周在新紀元大學學院舉辦的MASSA研討會上,來自新加坡NTU的副教授Walid Jumblatt Abdullah就提出他的替代論述,我覺得這個有一定說服力,所以來跟大家分享,大家一起來兼聽則明。後半則是我去雪州團結政府的競選機制推介的一些觀察。 -0:00 上集迴響: 檳城, LRT與填海 -3:25 本週正題: 國盟支持未必等同綠潮 -5:27 NTU學者:關鍵在保守選民基於道德而唾棄某些人 -12:35 NTU學者: 說年輕人因TikTok投票是對年輕保守選民的莫大侮辱 -15:45 拒絕巫統不代表拒絕種族政治 -18:06 asam觀察: 團結政府競選機制推介禮 -22:15 「在座各位都是地獄成員」真的好搞笑 -23:55 州選意外挑動州屬對立? -27:05 希盟vs國陣支持者反應冷暖不同 打賞asam買器材: https://www.buymeacoffee.com/asam0701 關於本集的回饋:...
Published 07/09/23
本Podcast第一次有人來做客,就是《我的室友是社畜》!社畜的文良和銹梅都是檳城人,所以這次哈芝節連假我跟著他們,跑了全國大選時被綠潮席捲的檳城威省北部3個國席,還有受到檳城填海計劃影響的漁村地區。 其實嚴謹的田野要打通朝野政黨天地線再請他們幫忙帶路,但我很脫線地在行前才發現這兩天除了宰牛沒有其他活動(驚) 田野過程非常歡樂,在各地試圖搭訕uncle,然後兩位檳城人的反應跟我很不一樣,往往需要他們解釋我才恍然大悟,或者他們看著關於填海的資料突然警鐘大作,真的很有趣ww -0:00 本節目首feat! 我的室友是社畜 -0:40 田野Day1: 威省北部Permatang Pauh, Tasek Gelugor, Kepala Batas -11:00 田野Day2: 浮羅山背+南部漁村 -21:00 伊黨意外地有政策論述能力?! -27:56 LRT與填海 -30:49 銹梅對人工島很有意見 -35:17 失敗的人工島案例 -39:19 若有生態浩劫, 補助再多也只能被沖走 -47:54 街坊評價曹觀友 -51:00 小黨進攻有勝算嗎? -53:00...
Published 07/03/23
本集是因為看到人權委員會竟然出現「G25勸人權會主席被調查期間告假」的新聞,讓我覺得「嗯?!」所以做了這集。這集我會跟大家介紹從2010年開始到現任人權委員會主席上任以前,人權委員會做過的努力,包括調查集會中的警察暴力、扣留所死亡案件、牧師及社運份子失蹤案件,還發言聲援被打壓的媒體報導自由。今昔對比一下,就可以看到前首相依斯邁沙比裡在2022年7月的委任,是怎樣讓體制從內部慢慢慢被腐蝕。我個人是覺得被投訴後就告下屬誹謗的人權委員會主席,光是這件事就應該讓他解職了啦。 -0:00 上集迴響+感謝打賞 -3:08 會調查警察暴力、扣留所死亡案件的人權會 -9:40 雖然不支持同婚但也捍衛LGBT不被歧視的權利 -10:44 人權會為承認第三性而展開調查 -11:30 直言反脫教的法律違憲 -14:10 做這個委任的依斯邁沙比裡有份反ICERD -14:55 現任人權會主席上台就和ISMA主席見面 -19:55 被投訴就告人誹謗的人權會主席 -23:47 結尾雜談: 下周去檳城會遲上片 IG:...
Published 06/25/23
大馬的國會下議院今年第二次會議已在週四落幕,雖然通過了自殺除罪化、也有首度在國會殿堂辯論總稽察司報告&人權委員會報告&衛生白皮書動議,但我覺得這次國會提的法律改革還是太少了。本集聚焦衛生白皮書的部分,來跟大家談幾個我覺得比較有亮點的部分。  -0:00 開場雜談: 終於有打賞!+六州州選海外選民郵寄選票開放申請 -3:04 這次下議院的法律改革也太少 -5:00 本週正題: 衛生白皮書 -6:10 國內十大死因(2019年數據) -10:25 檢討政府醫療機構收費 -15:10 分階段落實電子病歷 -17:00 前衛生部長凱里的Reaction -20:20 用AI預測醫療需求? -23:24 結尾雜談: Spotify留言+州選fieldwork 節目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am0701 節目打賞: https://https://www.buymeacoffee.com/asam0701
Published 06/17/23
較早前我看到一篇年輕世代寫的文章,直言把《拉薩報告書》視為要消滅華教的觀點是不恰當的,讓我感受到大馬華社年輕人的身分認同已有地殼變動,但資深華教工作者仍是沿用過去那一套,非常離地。本集就來分享我碩士論文,也就是參與淨選盟(Bersih)社會運動後,大馬華社年輕人身分認同變化(以及其是否導致更深度的政治參與)。asam在論文中主張,不同族群共同參與的社會運動,比國民學校更能滿足「接觸論」的4個條件,說不定抗爭比國民學校更能團結各族?最後是跟大家分享本周是國會下議院本次會議的最後一周會提呈的世代禁菸法案啦。 -0:00 開場雜談: asam的大學也出現metoo案例 -1:53 本週正題: 新世代挑戰華教固有觀點 -5:00 asam論文的部分 -10:10 接觸論的4個條件 -14:53 進步派馬來人對華裔抗爭小故事的Reaction -16:27 煽動華教悲情沒有未來 -19:05 結尾雜談: 本次下議院的最後一週 節目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am0701 打賞支持:...
Published 06/11/23
本集關注Netlix劇《人選之人》走紅後,受到劇中主角翁文芳的名句「我們都不要這樣算了,好不好?」激勵,台灣上週爆出跟劇情高度相似的性騷擾事件。這些事件包括就要被民進黨徵召選立委的李正皓涉嫌拿私密影片威脅前女友、跟民進黨長期配合的導演涉嫌性騷擾黨工但投訴被吃案,甚至《人選之人》編劇簡莉穎也揭露自己被流亡作家貝嶺性騷擾的過往,但這其中最令人震驚的莫過於牽涉向來為平反六四奔走的流亡社運分子王丹。 此外,asam也來跟分享自己大學時期曾被性騷擾後,把經驗寫出來後反被對方恐嚇要告誹謗。同時也分享律師後來跟我說的一些事情,希望我們都能建立勇敢蒐證舉報、體制和管道不辜負受害者的社會。 -0:00 開場雜談: 反跟蹤騷擾法已生效 -4:30 民進黨相關: 李正皓、導演輝哥 -7:25 《人選之人》編劇簡莉穎的經驗 -09:26 王丹在酒店/KTV對男學生下手 -12:00 前端傳媒評論編輯曾柏文: 叫上車單獨聊天 -15:46 國民黨和民眾黨也有爆發多宗事件 -17:15 asam個人經驗: 被性騷擾後反被威脅要告誹謗 -25:05 律師勸告:...
Published 06/05/23
默迪卡民調中心發布了2023 National Youth Survey,該調查是今年1月-2月進行,調查國內年輕人(18-31歲)在政治與就業方面的傾向。本集主要聚焦政治的部分,6成年輕人年輕人其實對政治並不冷感!有8成年輕人會和人家討論政治,所以可能他只是不想跟你講?雖然許多年輕人坦承政治課題有時太複雜讓他們風中凌亂,很多人也覺得「政治人物不在乎我」,但年輕人其實對馬來特權沒有特別感興趣,倒是經濟是他們很重視的問題(特別是東海岸三州年輕人)。最後也跟大家預告周一開跑的2023年第2次國會下議院會議啦 -0:00 開場雜談: 上集留言+公告上架YT -4:13 本周正題: 默迪卡民調之青年調查 -8:35 年輕人當中6成覺得國家走在正軌上 -10:05 扎希是票房毒藥? -15:09 覺得不被在乎+風中凌亂 -17:54 風中凌亂實例: 阿拉字眼課題 -22:10 國會下議院焦點課題 節目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am0701 打賞支持: https://www.buymeacoffee.com/asam0701
Published 05/20/23
本集是從新紀元大學學院學生們今年在513正日舉辦的513紀錄片放映會及座談會開展,因為導演覃心皓的《50 Years of Silence》是只在小場合放映的紀錄片,於是跟大家分享其中沒有被官方記載的,令人動容和難過的倖存者說法。本集也跟大家分享柯嘉遜的《513解密文件》、五一三口述歷史小組的《在傷口上重生》、許德發《在承認和平等之間》的節錄,我特別認同《在傷口上重生》裡面說到的,歷史的多樣性應該受到關注。 -00:10 Intro -02:30 柯嘉遜《513解密文件》 -08:50 覃心皓《50 Years of Silence》紀錄片 -12:00 50年後仍被新聞勾起傷痛的阿姨 -14:33 《在傷口上重生》的馬來人及倖存者說法 -21:25 513是群眾行兇事件,不是種族事件 -23:14 《在承認與平等之間》: 為記憶的民主化奮鬥 -26:15 歡迎更多人參與還原真相 節目IG: https://www.instagaram.com/asam0701 打賞支持: https://www.buymeacoffee.com/asam0701
Published 05/14/23
本集是從馬來西亞在2023世界新聞自由指數狂升40名這件事出發,探討指數和現實的距離,以及跟大家分享那些還沒這種國際指數算進去的事。如果從這個國際指數回望我國本地目前熱烈崛起的保守排他的伊斯蘭派系,《妖風:全球民主危機與反擊之道》一書裡面建議大家可以採用「排序複選制」(ranked-choice voting)不知道可否稍微在體制上解決我們現有的困境? -00:08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狂升40名 -08:00 那些未被計入的面向 -13:09 排名相似的日本 -17:53 《妖風》裡點出的問題與解方 -23:50 比例代表制的風險 -29:46 結尾雜談1: 《人選之人》的共鳴點 -36:00 結尾雜談2: PogoFM熄燈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am0701 打賞: https://www.buymeacoffee.com/asam0701
Published 05/07/23
由於上集EP31《點擊率的流量vs傳統媒體角色之戰》收到很多迴響,所以前面11分鐘都是讀者留言。後半是講4月28日完成上訴聽證會的萊納斯稀土廠,跟大家介紹這個稀土廠的爭議,過去反萊納斯運動難以取得馬來支持的難題,以及它在美中貿易戰下面對的新面向,包括說日本媒體報導說2024起日本會從萊納斯取得3成的稀土需求量,然後它會從馬來西亞的廠出貨這樣(就算cracking & leaching移走了也會從這邊出貨嗎? Hmm) -00:30 點擊率迴響: 獨中老師兼學長菜菜子、AmeliaTeyun、南洋奇聞、Happyday -11:00 本周正題: 萊納斯稀土廠 -13:00 反萊納斯運動的困難: 難以滲透馬來村莊 -16:15 關鍵: 廢料處理 -19:00 美中貿易戰下的新局面 -22:30 朝日新聞: 大馬萊納斯2024起會供應日本的3成稀土需求 -24:44 結尾兩則: 《成人的路上》feat,博恩《破蛋者》脫口秀 本集上架Spotify,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PogoFM。 IG:...
Published 05/01/23
本集主要是從星洲日報大量報導網紅View Chin出軌新聞的事件出發,從星洲副執總在個人臉書「告誡」年輕記者和助編事件,到世華媒體馬來西亞營運長陳莉貞出面挺同事及星洲網做網紅出軌新聞的回應。我再提出我自己的分析,包括其實應該要怎樣的數據來決定配合所謂大眾口味的新聞到底是加分還是倒米、並且提出建設性建議,比如做focus group或者讀者問卷調查確定讀者真正的口味,並開拓打賞等新的收入來源。 -00:33 上集迴響: J家已故社長被爆性侵小練習生事件 -04:51 星洲副執總「告誡」年輕記者和編輯 -10:30 針對陳莉貞發文的看法: 你確定發網紅出軌文不是造就更多News Avoidance?? -13:30 內部陳腐管理風格的兩件往事 -16:45 我的2016年舊聞: 訴諸confirmation bias的報導 -19:45 挑戰星洲網管理層拿出數據證明 -24:00 星洲網可以這麼做: focus group+讀者問卷調查 -28:20 結尾雜談: asam去面試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am0701 Buy Me a...
Published 04/23/23
本集是讓阿薩姆重溫曾是傑尼斯事務所(俗稱J家)偶像追星族的自己的一集。本週前傑尼斯事務所練習生岡本Kauan在日本外國記者俱樂部召開記者會,算是第一次有前練習生(俗稱小傑尼斯)實名控訴傑尼斯事務所社長喜多川曾經對練習生進行性加害。雖然以前曾經聽過類似傳聞,但因為流出的證據太少,當時的阿薩姆並沒有相信這種事情曾經發生;結果BBC紀錄片竟然揭露這種事情從80年代末就已經發生。不過,在日本恐怕很難像好萊塢那樣出現大型metoo。 -00:12 上集留言: 南洋奇聞podcast的渣古叔叔 -01:00 開場: 排他性組織與JAKIM見面提出遏止LGBT風氣的意見 -05:41 本週正題: J家性侵練習生案 -14:40 如何防身: 三條腰帶與遠離被寵幸者 -17:46 大型metoo為何難在日韓發生 23:01 權力結構與視「性」為禁忌的社會的諸多案件 節目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am0701
Published 04/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