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两个因为舞蹈遇见的年龄30+的跳舞人一起聊了聊街舞这件“小事”满足了我们怎样的需求,可以让我们把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练舞;我们是如何因跳舞而改变,在学习街舞的过程中克服自己的东亚好学生心态,学会为不完美的他人和自己喝彩;我们又是怎样以不同的舞种为工具去共情他人、了解与表达自我。   不夸张地说,跳舞这件事真的改变了我的人生。这一期节目是我一直特别想要聊的主题,特别鸣谢阳光可爱善良的Ashley桔子酱和我一起分享跳舞与我们的故事。大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找到Ashley: 播客OutChina: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5ea511c5418a84a046794b07 微博/小红书:@桔子酱Ashley   另外,想围观Wei的跳舞日常也可以在小红书找到:@Wei桑   ***** 本期节目特别感谢Tezo耳机的赞助。   新升级的Tezo...
Published 12/27/23
你会不会和我们一样,总觉得生活忙碌细碎,声音嘈杂,有时会忘记自己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去沉淀与放松,有时心中有了一些想法却似乎总是找不到时间去践行。在娱乐至上人人都在输出观点的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给自己留出一片空间去独立思考,而创造这片属于自己的精神时间需要的是一种屏蔽力。我们需要能够察觉自己的感受,在适当的时候开启屏蔽,屏蔽掉那些对我们并没有帮助的声音和观点,就像进入降噪模式——屏蔽杂音才能保持对更珍贵更美的东西的敏感度。这一期,我们尝试探讨为什么我们需要屏蔽力以及如何随时随地并且有创造力地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   本期节目特别感谢TEZO发起的「1㎡2H」带来的灵感。   新升级的鸢X也来啦~支持专属app联动的Tezo通勤耳机「鸢X」已经上线,多种降噪、调音模式任你选择~交互更智能,随时随地舒适地享受~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747266061078&spm=a21dvs.23580594.0.0.621e3d0d5NtAaD&skuId=5151394408939   📍购买Tez...
Published 12/11/23
本期节目由Glowe阁楼心理咨询APP赞助播出   裸辞的几个月我每天都在与焦虑抗争,生活一下没了目的,自己好像没了“身份”,想要逃避社交,更是连休息都觉得愧疚。好朋友的安慰的道理我都懂,但却无法说服我,好像只有找到心目中那个理想的工作才可以让焦虑离开。   这段裸辞的经历让我开始思考:没有了工作的我,究竟是谁?借着Glowe阁楼提供的心理咨询的体验机会,我和心理咨询师探讨了这个话题,面对一个不了解我的“陌生人”,我不再努力地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反而在这样一个安全的私密的对话空间中,梳理了工作与我的关系:为什么没有工作我就觉得无法安心休息?工作在多大的程度上定义了我的社会身份?我们有可能脱离工作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在这次咨询中,心理咨询师指出我是一个“高功能选手”,我有能力看到事情的正反面,并且有一定的自省能力,这次心理咨询意外地让我意识到有个安全的空间让我梳理自己脑中杂乱的思绪原来如此重要,这简单的聆听给了我十分需要的一种认可——我是有能力去处理自己当下面对的具体的困难的。这一期,我们通过心理咨询去探索工作与自己的关系,又反过来,通过工作这个话题,去体验心...
Published 09/22/23
回看过去的日记,问题也许在不断重复,也教会了我们在人生的旷野中变得更开阔,有更多的力量去面对人生。   1:36 小宇宙录音室初体验 4:50  I. Michelle的日记分享 日记原文分享 成长是螺旋式的,已经悟到的道理需要不断去回看提醒自己 意识到生活的随机性会让帮助我减少对“坏”结果发生的自责,让我感到好过一些 关乎选择的讨论——我们对自己的选择究竟发挥了多少主动性,还是说这一切都是随机无序的;无序又让我感到无力,又会带来希望 纪录片《寻找小洋人》带来的启示——不同生活的版本也许没有好坏 分享这篇日记的初衷——不断提醒自己去实践那些人生的领悟 3岁的苦恼在83岁可能重现,但是在人生的旷野中,我们会随着年龄对生活越来越有掌控感   21:05 II. Wei的日记分享 日记原文分享 我有些害怕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证明我是值得的 关于我是否值得(worthy)和足够(enough),也许是人类共通的问题  我们特别渴望的东西是我们觉得自己匮乏的东西吗? ...
Published 09/20/23
两位曾经的好学生,现在的“好学生心态”受益者+受害者重新审视好学生心态,尝试为自己探索出更自由的生活空间。 【声音目录】 2:52 好学生心态是如何形成的 6:40 以恐惧驱使的好学生心态,让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永远不满足,不接受自己可以有缺点 12:51 高发“冒充者综合症”的好学生们 14:43 好学生心态让“我”成为一切问题的根源 16:41 好学生心态的枷锁是非黑即白、可量化以及单一的评价体系 20:17 好学生心态容易让我们忽视自己的感受,不相信自己,只相信他人的评价与认可 24:28 做惯了好学生,我们只知道如何玩一种“游戏” 25:52 这样的好学生心态也为我们自己和周遭的他人带来了很多“好处”,我们不想全然否定,但想探索一种平衡的方式 27:13 好学生们,换一个游戏玩吧,你也可以玩的很好! 29:13 好学生与迟来的叛逆期/身体里让我害怕的叛逆的冲动 33:39 打破好学生心态要接受自己不能掌控一切、看到命运给出的信号 36:09 被他人羡慕的“好学生”式的人生有着沉重的枷锁与煎熬 39:58...
Published 06/05/23
上一期关于年龄焦虑的节目发出之后,我们收到了没有预料到的较多数量的不认同我们的表达的声音。借此机会,我们尝试讨论负面评价的边界问题。   为什么对他人做出非正面的评价如此容易,而接收方常会因此困扰,或产生愤怒的情绪,或开始自我反思。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与他人的意见不同,我们究竟该不该,以及如何去表达这种不同的观点呢?用性别意识去看这个问题,女性是否常常会过度自我反思,缺少了某种稳定的内核?这种反思的习惯是否也会帮助女性自我成长,最终达到自洽的状态?触及到女性话题之后,我们又延伸出来去探讨我们收到的关于我们不够“女权”、不是“真”女权的评价。在这个并非真空的社会,践行女性主义真的像口号中喊得如此容易吗?为什么人们不喜欢反复的、焦虑的、摇摆的表达?    【声音目录】 4:20 在给他人负面评价时心态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重要吗? 11:17 相同的内容以不同的目的为出发点进行表达,接受者的感受可能完全不同 13:57 负面评论的暴力性——当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评价,我们要如何保护自己 18:26 评价时相互的——评价他人的同时,也会暴露评论者自己的观点 19:33...
Published 05/08/23
30+的我们自认为具有性别意识,有足够的反思能力,却也依然感到了年龄带来的焦虑。我们尝试坐下来梳理自己的年龄焦虑,一切没有结论,但我们依然在寻求指南。   【声音目录】 1:15 自以为有性别意识、“有反骨”的我们依然会为年龄焦虑 6:40 学习了那么多女性主义的知识,我们依然难以摆脱身为女性的年龄焦虑,我们要如何与其共存 9:50 我们身处的环境、周围同龄人的状态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标准 12:28 跨过三十岁这关,我开始质疑自己以前的很多选择 23:15 不同的生活目标:做一个领域的专家vs收集体验 30:12 跟随命运的安排会帮助我们减少焦虑吗——《臣服实验》、命运、直觉、运气 38:00 不同性别与不同年龄段的年龄焦虑 46:42 年轻的皮囊vs成熟的舒展 52:26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顺应主流社会的标准也许注定看起来更幸福 60:01...
Published 04/03/23
在一些情景中,我们总会倾向于牺牲自己的感受,为了去顾及自己的“面子”。这些好面子的行为背后的动因是什么?是关乎社会习俗的标准还是关乎你的渴求与恐惧,亦或是一种自我表达?中国人“好面子”,西方社会中的“好面子”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从性别为度看“好面子”,女性是否更害怕伤害男性的“面子”?给其他人的面子与照顾他人的感受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声音目录】 2:16 以“讲价”的场景为例,我们“好面子”的点不同,我为了“面子”而做的一些行为,在另一个人身上可能完全不成立 6:24 每个人“好面子”背后的动机似乎可以溯及到困扰或伴随这个人一生的“母题” 8:19 “好面子”对行为似乎是相较于自己的感受更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是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维护“面子”的投入与产出比 12:33 社会习俗标准下的有面子与个人标准的有面子——这关乎在你的价值体系中什么对于你来说有更高的价值 14:46 爱面子与虚荣之间的界限——所在社会环境所推崇的价值可能会影响到很多人对什么是“有面子”的定义  20:15 维护他人的面子与照顾他人感受的区别 27:18...
Published 04/02/23
一起做《悲观生活指南》2年之后,分隔两地4年之后,两位主播在泰国相聚了。我们在普吉岛酒店的泳池边,对着小小的录音笔,第一次面对面录制了播客。2022年对我们来说都有很多变化,在万变的洪流中,我们焦虑、痛苦、迷茫,渴望答案,却也在与这些不那么愉悦的情绪共存的过程中成为了新的自己。我们走过的路都不会是弯路。 如果你曾在过去的两年中偶尔或经常收听我们的对话,也许你是偶然点开这一期的新朋友,都欢迎并感恩你们来到我们的世界,这是一年的总结,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声音目录】 1:22 我们在泰国团聚啦 2:18 2022年回顾:我完成了自己新年时许下的愿望,我更多的去参与具体的生活,尝试放下各种“主义”对自己的束缚 7:14 2022年 what things f*ck you up? "他人的眼光" 10:39 2022年 What things f*ck you up? "负面的想法" 14:22 了解自己是谁,了解每个选择背后的有意和无意,新的一年,我想要更勇敢与无悔地做选择 19:15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逃避责任还是打断规律与掌控? 29:02...
Published 01/16/23
继上一次聊如何从失恋中恢复过来后,我们又聊了聊人生中很难不经历的功课:分手。Michelle分享了她这一年离婚、恋爱到再失恋的感悟。我们也聊了聊如何建立亲密关系之外的个人价值。一切都不必重来,我们终将释怀。 【声音目录】 1:34 消失了这么久我们去哪里了——离婚,恋爱,分手,我的情绪在这一年像过山车一样 4:37 经历了这些情感的波折,我看到了自己新的一面,似乎更柔软更脆弱了 7:17 依恋类型与情感需求是在关系中不断流动与变化的 9:48 “痛苦是真的很痛苦,但我得到的感悟是值得的” 12:06 30+岁失恋,社会对年龄的期待与我的现状似乎让这种焦虑与痛苦加剧:我们似乎都希望从关系中获得某种“稳定”的感觉 17:24 当一个人对伴侣没有“占有”的执念了,似乎离开也变得没那么难了 20:58 离开十几年的关系我的痛苦似乎没有想象中剧烈,但是这段关系的结束对我之后人生的影响是深远与巨大的 25:37 离开长期关系后,我在新的关系中变得不再坚持,喜欢妥协,我把自己的改变美化成自己成为了更好的恋人 32:47...
Published 12/30/22
“情绪价值”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关于如何经营亲密关系的相关内容中。这一期,我们尝试讨论了为什么提供情绪价值在亲密关系中格外重要;物质与情绪价值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吗;一个理想的可以为我们提供高情绪价值的伴侣具有怎样的特质;对于伴侣如何处理我们的情绪以及我们自己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我们存在“双标”的情况吗? 【Jollee*悲观生活指南听友专属好礼】 手淘搜索 Jollee葡萄酒或复制评论区置顶淘口令链接: ¥RJpHdalHICr¥ https://m.tb.cn/h.UVjNXkp 以129元到手价购买Jollee经典四瓶装礼盒,一次畅享所有口味(券后价格比双十一到手价更低哦) ️在购买订单中备注「悲观」下单的购买订单还会随单附赠听友专属好礼「金属酒石一组」和「木浆棉洗杯擦」一块。(与店铺其他加赠不可同享); 在本期节目的评论区分享“你关于情绪价值最深的感悟和经历”,我们会选出3位送出价值129元的Jollee风味葡萄酒两瓶装。(11月20日开奖) 【声音目录】 4:23 为什么在亲密关系中我们越来越看重“情绪价值”? 8:22...
Published 11/09/22
取悦自己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又似乎没有那么容易。我们了解了很多“主义”,想要避免落入某些“陷阱”,好像却在对抗中限制了自己的选择。我们身处的环境,似乎也对我们自我取悦的方式有着诸多评判,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我们不断调试着自己的标准直到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究竟是为了取悦自己还是他人。 自我取悦是一种自我表达,我们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保持探索与开放,没有人比你更知道 how to be you。 【声音目录】 2:08 了解了那么多“主义”,我们反而对自我取悦的方式更加困惑:那些真实感受到的快乐与社会层面的反思 6:30 我们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要把自己的快乐放在他人之后,取悦自己甚至让我们感到羞愧、陌生、不舒适 8:18 我们害怕他人对我们选择的自我取悦的方式与表达进行评判 9:42 不同文化中自我取悦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14:42 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对于不同层次的“悦”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需求 16:56 为什么总是无原则地取悦所有人的“people pleaser”让我们感到不舒适 25:15...
Published 10/26/22
社交媒体与成功学常常鼓励大家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走出舒适圈,似乎意味着成长与进步,甚至成功。这一期我们尝试讨论了关于舒适圈的迷思。我们都曾努力建立让自己舒适的圈子,却又常在这舒适中感到不适。走出舒适圈的动力究竟是来自于内心还是外在?如果我想留在这个舒适的区域,要面临的压力又有什么? 【声音目录】 1:25 我们的自我总结:我们现在在舒适圈中吗? 6:06 在舒适圈内一定意味着舒适的感受吗? 10:18 太舒适反而会产生新的压力或焦虑 11:35 想要跨出舒适圈的压力究竟来自于我们自己还是外界? 13:45 来自外界的驱动力一定是“错误”的吗?完全地“遵从内心”的标准真的可以操作吗? 15:04 待在舒适圈的另一种解释:一直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自我,从不挑战既有的价值体系 17:32 我们曾经抱怨过生活的重复与枯燥,跨出舒适圈以后,我们在学习与未知带来的焦虑共存 22:54 以审美为例,自我接纳、表达与外界评价的互动 29:54 为什么很多人都处于顿悟的边缘,可顿悟却迟迟不来 35:26...
Published 09/28/22
中国的七夕情人节刚刚过去,这一期我们聊了聊约会中的那些套路与真情。我们讨论了约会的哪些阶段我们最容易求助“套路”与技巧,那些情感教练教授的技巧真的可靠吗?约会文化中盛传的规则一定要遵循吗?这些规则中性别的角色又是是什么?我们也尝试讨论了西方约会文化,特别是调情文化,以及与中国约会文化的对比。 【声音目录】 1:36 在约会的哪一阶段,我们最容易求助“套路”的指点 4:20 约会套路中的性别角色——女生一定不能主动嘛? 12:41 TA没有主动联系你,一定是“TA没有那么喜欢你”吗 18:06 当我们还不懂对方表达与接受爱的偏好时,沟通是一件需要敢于脆弱的事情 23:06 男生也许真的比女生更敢于追求,不怕被拒绝? 25:48 关系是双方互动的反应,你的行为也许可以塑造对方的行为 32:54 一些关于西方约会文化套路的讨论 40:19 西方约会文化中的调情文化 48:37 中国“约会”文化与西方约会文化的对比:融合、混沌与形成 58:14...
Published 08/09/22
又到了一年毕业季,面对工作、继续深造、考公、创业等诸多选项,我们都曾感到如此迷茫。怎么选?选错了要怎么办?父母的建议我要听吗?同龄人都那么优秀,我究竟是怎么了?考研失败、面试被拒,巨大的挫败又要如何去面对? 我们曾和正处在毕业季十字路口的你们一样慌张,如今作为“过来人”,我们重新回看这些问题,虽然无法提供简单的答案,但我们希望可以为毕业生们提供一些看待这些选项的角度或者一些陪伴与聆听。 这一期是悲观生活指南参加小宇宙的特别企划“和小宇宙聊毕业”的特别节目。 【声音目录】 1:22 和小宇宙聊毕业——如何在毕业季保持良好心态,这一期我们会讨论的四个问题: (1)毕业之际,不知道能做什么,陷入迷茫; (2)毕业季,父母对我们的要求过高、对我们选择的不理解 (3)同龄人都很优秀,自己相形见绌 (4)考研、找工作受挫后的焦虑 6:53 面临多种选择时,我们如此害怕选错,究竟是因为什么?如果有他人帮我们选择,我们的焦虑会减少吗? 13:00 毕业季的选择为何如此关键,选“错”了要重来究竟有多难?只有深耕的人才算成功吗?还是说,当代社会是通才的天下? 20:36...
Published 07/04/22
【Jollee特调7度果味微泡葡萄酒】 Jollee简化了葡萄酒的准入门槛,产品口味不再受传统限制。在经典葡萄酒的基础上加入天然的花果原料,更贴近年轻人的口味偏好。另外,邀请了葡萄酒大师Mark  Pygott亲自选品调配,在口味上满足了每一款都好喝的超高标准,让选择葡萄酒变成一件简单的事。精致的小瓶装、亲民的定价、更适口的风味,饮用葡萄酒变得不再有压力。通过Jollee,让年轻人自然而然的感受到葡萄酒的魅力,接纳并拥抱葡萄酒,创造属于他们的愉悦记忆。 【Jollee*悲指听友专属好礼】 购买方式:手淘搜索Jollee微泡葡萄酒 或 手淘复制口令链接:47¥vUQu29OtrYJ¥ https://m.tb.cn/h.fI2XVBz  jollee果味微泡葡萄酒 领取40元优惠券,到手价129元购买Jollee经典四瓶装礼盒 一次畅享所有口味 备注:“悲指” 可享听友专属好礼 (金属酒石一套) xyz平台上本集留言点赞数最高的3名听友赠送价值109元的...
Published 05/31/22
"一个焦虑的纽约客,在处理个人问题的同时,试图提出日常生活的建议" "有趣、悲伤,最后,又让人惊讶的深刻" “一丝黑色幽默以及丰富的共情”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我们甚至难以将其分类,它是纪录片、“真人”秀,也可以说是一部纽约客的vlog。它怪诞、随机、看似没有主题又探讨了深刻的主题。看似随机又荒诞的碎片影像全是一地鸡毛的生活闹剧,拼凑在一起却又让我们感叹记录与再创造的意义。 【声音目录】 01:40 纪录片简介、主播个人感受 5:18 有主题却也没有主题,凌乱之下却又有深意,这部片子就像一部当代艺术作品 8:43 这部纪录片让观众重新思考记录的意义;选择记录什么关乎个人身份的表达 10:48 这部纪录片和一般流行的Vlog的不同究竟在哪里 13:23 既然这部纪录片记录的是人类荒诞尴尬一地鸡毛的生活,为什么有人会认为它充满了“同理心”(empathy)? 17:51 约翰威尔逊真的是像纪录片中表现得如此尴尬的人吗?镜头放大了被拍摄者的反应,也给了导演一种保护去进行探索与实验 24:27...
Published 05/03/22
下了班的晚上,两个社畜拖着疲惫的身躯开始了一次无主题对话。 做社畜好累,下班后没有多余的精力可以吸收任何新的信息或知识——还是说工作的繁忙已经满足了自己“有用”的需求,因此下班后不再有继续做“有用”之事的动力? 在一期讨论“在背后吐槽朋友”为主题的播客节目中吐槽自己的朋友,朋友听到后联系了我,我们通过这种带有“特权”的方式进行了沟通 你愿意和他人交换人生吗?——那些令我们羡慕的人生,你敢换吗? 12岁的你会怎样看待现在的你?——我觉得这是一道伪命题 东航事件让我陷入一种生命渺小与无意义的存在主义危机——跳出了具体的生活苦恼,在空中看人生,无法解释、难以解决,我陷入了虚无 我们也看了最近大家都在讨论的《花束版的恋爱》,我们没能从方方面面分析这部电影折射的社会现实,我们又一次谈了谈这部电影给我们的感受、它讨论的共同爱好与亲密关系的话题、门当户对、出轨的原因等 最后,无主题的对话落到了畅销书《掌控习惯》提到的:想要改变习惯,可以从改变环境出发 【声音目录】 1:38 做社畜真的好累 3:22 在播客里“吐槽”朋友之后,我们进行了沟通 7:53...
Published 04/11/22
你有没有一个很喜欢和你吐槽其他人的亲密朋友?共同吐槽其他人似乎让你们变得更亲密了,但在某些瞬间,你会不会忽然开始怀疑:TA有没有像和我吐槽其他人一样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向其他人也在吐槽我呢?在背后吐槽自己的朋友究竟是什么心理,是一种道德上有瑕疵的行为吗? 【声音目录】 1:21(Wei)当我向Michelle吐槽我的其他朋友,Michelle向我发出了灵魂拷问:你有没有和你的其他朋友吐槽我? 2:53 更高亲密层级的关系的排他性也排除了向第三人去“吐槽”这段关系与对方的可能性吗? 7:11 吐槽的内容与程度会根据被吐槽对象和倾听对象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10:26 共同吐槽一个人是让关系更亲密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式 14:00 在背后吐槽朋友常常是因为有些敏感的事情很难当面向朋友讲明,在两个人之间解决 吐槽总比夸赞更多、更容易产生情绪与讨论 18:29 在一些情景中,我们喜欢将被讨论的朋友的身份淡化,进行“匿名化”处理 20:34 介意朋友向他人“吐槽自己”是出于怎么样的心理 28:52...
Published 03/28/22
【本期赞助品牌:italki全球语言学习社区】 italki是一个全球语言学习社区,在这里你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学习外语,畅聊文化,共同探索语言的奥秘。150+种语言1对1在线母语教学,上一课付一课!快来开启你的语言学习之旅吧。 👉 戳链接:https://dwz.cn/k9t5Bjzy 有人会把分手后的痛苦和戒毒相比,曾经高度亲密的两个人忽然需要变成更有边界的、相对疏远,甚至可能再也不会见面联系的关系,这种变化让我们痛苦,曾经的爱与习惯不知道要如何安放,连对自我身份的认知都可能因此丧失。痛苦的当下,我们更加想念已逝去的美好,甚至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再也不会好起来了。从分手中走出来,是一个艰难的可能也相对漫长的过程。这一期,我们从自己的经验总结出能够帮助我们走出分手的方法。如果你正在经历分手或曾经经历过痛苦的分手,相信你都可以从这一期找到一些安慰与共鸣。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来自朴树《我爱你,再见》歌词中关于分手的一段话: “让故事再发生吧 让我的人生充满遗憾 一切都不必重来 什么也无须更改 生活在继续 舞会从来不曾停止 一错再错的...
Published 03/14/22
“生活需要仪式感”,这句话反复出现在“带货”的软文中、教我们如何更“好”地生活的文章中,仪式感似乎可以让平凡重复的生活变得特殊而值得被记住。这一期节目中,我们围绕着“仪式感”这个话题,讨论了为什么仪式感对我们有这样的吸引力,它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又为我们套上了怎样的枷锁? 生活需要仪式感,so? 【声音目录】 2:11 表面“无欲无求”的人反而更喜欢仪式感吗? 4:03 在现代社会,有仪式感的事情一定是很少发生且必须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实现的吗? 6:55 仪式感与生活品味的区别——对意义的追求与赋予;对“活过”的纪念与记录;关于“我是谁”的个性化表达 10:57 仪式感真的可以如我们所愿,缓解生活的重复与枯燥吗? 14:47 被文化建构出来的“仪式感”与向自己和他人证明的需要 21:39 仪式感让生活变得“高效” 23:12 节日固定搭配的“仪式感”为什么很难让人真正感动 28:28 迟到的“情人节仪式感指南” 34:05 生活中美好幸福的瞬间一直都在,我们一定需要仪式感来提示它们的存在与意义吗? 37:56...
Published 02/22/22
姗姗来迟的《悲观生活指南》一周年特别节目,在这一年当中,主播成为了我们的身份之一,我们经历了一些悲指的高光时刻,我们对待播客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对自己过往的表达有了新的思考。在悲指的幕后,我们两个人的关系也因为做播客出现了矛盾与争吵,这让我们开始思考矛盾对于关系的影响。 感谢每一位听众、嘉宾、平台及其他播客在2021年的陪伴与支持。 【声音目录】 1:51 一年前我们可以用四天完成播客的剪辑、logo设置、平台托管注册等繁复的工作,一年之后,我们对播客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3:35 《悲观生活指南》一周年的“高光”数据之“一共做了多少集”? 4:09 《悲观生活指南》一周年的“高光”数据之“最受欢迎的三集节目” organic、粗糙的、原始的第一集 vs 有更多技巧、更有做播客意识的之后的单集 对主播个人来说最特别的三集节目: 7:33 Wei选择的“EP19 人生若痛苦大于快乐,我还要带一个新的生命来这个世上吗?” 悲观的氛围、困扰自己具体生活的难题、难以给出答案的宏大问题,我在播客中为自己的决定找理由 12:30 Michelle选择的“EP17...
Published 0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