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7:扪心自问,我们到底知道什么?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摆脱精英思维模式 意义的探寻才是原动力 和单丹的第一次见面约在了上生新所,畅聊了2个小时为这期节目做了解与准备,说来也巧,她曾经也就职于WPP集团的奥美Ogilvy与群邑GroupM,不加油电台和广告人的缘分还真是深。 嘉宾:单丹 从广告人到如今的甲方品牌负责人,单丹还有一个身份是“原野计划”的发起人,它是由生活在多个国家和城市的年轻志愿者支持的实验项目,从2015年开始独立或联合招募乡村调研/体验行程,开展分享会、工作坊和展览等活动,旨在唤起更多社会力量对中国乡村的关注、联结城市与乡村,并在当代社会中探索和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个项目开展之前也曾经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她穿越地中海一个人去旅行,在旅途中打开了新的视角,走即有的精英之路,还是选择一条全新的没有模版的路,我想是当下大多数人时不时会有的灵魂拷问。今天的节目里,单丹就会和我们聊聊毕业那些年移居上海的感受,地中海的海风与启示,原野计划的初心与意义。 也会聊到更深刻的一些视角: 如何客观承认自己的无知? 如何学习探索真相的方法? 如何不被情绪煽动保持理智? 当我以为我知道的时候 其实我不知道。 面对嘈杂的世界, 面对有限的自己, 多点耐心,少点结论, 不加油的人生,I am fine。 ——单丹 & 荔枝姐  语录摘取  “11年的时候大概觉得在外企的职业规划中,学历和英文都还是很重要的,于是着手准备MBA申请,但后来接触了一些念完MBA的人,发现他们花了时间金钱甚至耗费心力体力,也不是所有人都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抑或有好工作但没想象中那么的开心,于是我开始思考出国读MBA的必要性。” “回想起来,之前的工作都是服务全球知名的国际品牌,客户和同事有很多是外籍和非上海人,工作中培养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大抵是国际化的,然而对于真正生活的上海这座城市、国家甚至世界全然是片面狭隘的,所以当进入到一个个陌生的地方,遭遇不同的人物事,那种整个人被太多东西淹没的感觉。” “再后来我决定不再去申请留学,开始一边找工作,一边去读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针灸培训班,同时告诉自己,可以花点时间找找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10岁之前的我一直生活在乡村,跟着经常变动工作的父亲就读于不同乡镇的小学,当然这些学校很早之前就关闭撤销了。很多人和他们的长相都已经记不太清了,但仍然记得某个从前是寺庙的学校花坛里的梅花很香,有个同学家院子里的枇杷特别特别好吃,借宿语文老师老家的床上有非常浓烈的老鼠尿的味道之类……” “我们在过往的展览中针对某个特定的议题,尝试用“复调”或“平行单元”或“对谈”的形式来展示研究者、观点和角度的多样,但是深意在于,这种多样性不是噪音,更不是无意义的。说到底,原野计划选择的关注对象,乡村,也只是一个example或者一个视角,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能力用别处、用历史的经验,来观照此时此地。” "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我们都是食人族》中说——“远方即可照耀近处,近处也能照亮远方”,我想,原野计划也好,计划原野也罢,不一定必须要所谓的知名度或影响力,或组织或归属感,能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生活所在的地方,体味“人情世故”,心有余力还能表达和分享对社会的关心和想法,就已经非常好了。" “工作对于我而言,除了谋生之外,这份工作和在工作中的我都是我的观察对象,这样也让自己更加理性的思
More Episodes
人生一半, 亲密关系的爱与痛 这是一期荔枝姐与tata对过去曾经将“人生困扰”归因到“原生家庭”的反思,tata今年进入36岁本命年,荔枝姐走入了40岁。我们俩认为自己最大的幸运就是在这个年纪还能够保持对自我的反思和觉知,没有让自己早早就进入了自动驾驶模式,也就是人们说的,有些人成长到某个阶段就停止生长了,因为他只是在重复过去的模式而已。 生命不管到几岁,年龄从来不代表什么,一个人内心的成熟如何体现呢?就是自我的反思,变得谦卑,不放弃对爱的意义的探寻,学会饶恕,明白原谅的力量。 这是一条每个人自己选择的道路, 是一场向着老我宣战的道路, 老地图走不出新大陆, 过去过不去,未来不会来。 节...
Published 05/02/24
Published 05/02/24
大家春节好! 本期播客重磅巨献!!! 二嗲萌重磅回归做客嘉宾! 88分钟即兴表达, 不加油FM历史上 最不加油的一期节目�! 却有出人意料的炸裂效果! 熟悉不加油FM的朋友肯定知道在2020年7月「不加油FM」1.0版本上线的海报是这样的⬇️ 上面的两个小人就是我和搭档tata,...
Published 0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