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人生一半, 亲密关系的爱与痛 这是一期荔枝姐与tata对过去曾经将“人生困扰”归因到“原生家庭”的反思,tata今年进入36岁本命年,荔枝姐走入了40岁。我们俩认为自己最大的幸运就是在这个年纪还能够保持对自我的反思和觉知,没有让自己早早就进入了自动驾驶模式,也就是人们说的,有些人成长到某个阶段就停止生长了,因为他只是在重复过去的模式而已。 生命不管到几岁,年龄从来不代表什么,一个人内心的成熟如何体现呢?就是自我的反思,变得谦卑,不放弃对爱的意义的探寻,学会饶恕,明白原谅的力量。 这是一条每个人自己选择的道路, 是一场向着老我宣战的道路, 老地图走不出新大陆, 过去过不去,未来不会来。 节目中,我们只能就自己的经验谈一个核心方法: 告别原生家庭的影响, 其实是改变一种思维模式。 划重点: 不要臆测别人的想法, 是打开人生的第一步。 很多时候我们的臆测 都是来自于我们过去经验中的创伤。 如果你想要活出一种新的生活, 那么就要从心开始改变,有愿意去改变的心, 随之是检查自己的思想中哪些老我的声音在控制你, 永远不要和那些声音花费太多时间, 因为当你望向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望向你, 你的关...
Published 05/02/24
Published 05/02/24
大家春节好! 本期播客重磅巨献!!! 二嗲萌重磅回归做客嘉宾! 88分钟即兴表达, 不加油FM历史上 最不加油的一期节目�! 却有出人意料的炸裂效果! 熟悉不加油FM的朋友肯定知道在2020年7月「不加油FM」1.0版本上线的海报是这样的⬇️ 上面的两个小人就是我和搭档tata, 这个节目的名字也是我俩2020年双下岗的时候,想要搞点事情做做,搞公众号没人看,搞视频太麻烦,播客在3年前还是个新鲜的玩意儿,有声音但不需要露脸,刚刚好,那就做着试试呗,叫啥名字呢?当年「内卷」和「躺平」这些词在网上火起来,一股每个人都在加油的996气氛令人窒息,那就叫不加油吧!到底是我俩谁提议的已经不记得了,一句随口的话,却同时把我俩耳朵叫醒了,就它了!——这就是不加油FM名字的来源。 最初我们对不加油的定义,是不要内卷,不要做无意义的随大流的消耗,要停下来与自己真实的内在连接,找到自己的方向,敢于对刻板影响的主流价值观say...
Published 02/11/24
练习「把自己作为方法」 真人讲述35岁+「由外向内」的成长之旅 2个月瘦40斤的背后 是他对“中年无用”的咬牙逆袭 “到现在我都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那是一种什么感觉,里面包含了你行我也行的攀比,也有“为什么自己浪费那么多时间”的懊悔,还有在空虚无意义的生活中,我终于能找到一件可以死磕的事情的快感。”——本期嘉宾:丁跃 Denny 嘉宾:Denny 各位新年好,2024年的元旦第一天,不加油将分享一个关于“振作”的故事。 在经过这3年多的后疫情时代,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已经慢慢放下了所谓的“明年会越来越好”的期待,取而代之的是逐渐接受“可能明年会更糟糕”“可能经济要好起来的速度会比想象中更慢”等观点,如果说前3年是在震荡中虽风雨飘摇,从摇到头晕,摇到吐,摇到习惯,摇到突然觉得不摇反而不习惯了的今天,理智好像回来了,害怕的心也平静了,是时候想想怎么继续往前走了,往积极面去想:你比自己想象中坚强,走过这一段,咱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了。 往积极面去想: 你比自己想象中坚强, 走过这一段, 咱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
Published 01/01/24
30岁后不做职场螺丝钉 与其内耗,不如创造 “生而为人,最公平的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凭什么你的人生里只能一直成为别人的手的延伸?” ——本期嘉宾:铃木先生 嘉宾:铃木先生 认识铃木先生也好像是注定的事情,缘起是今年我生日时收到了某位同事送的生日礼物,这礼物正是铃木先生的手工之作,用蒂凡尼玻璃复刻照片的创意: 用玻璃复刻照片的礼物 后来得知铃木先生也曾在咨询公司工作(荔枝姐也在品牌咨询公司),对比玻璃手工艺工作者反差好大,这在我心里留下一个好奇的问号,也隐约有个感觉“她可能是下一个不加油的故事哦”,便通过同事加了她微信。 1个月后,我去好友家窜门,谁能想到她在我好朋友家楼下开了店! 地址:上海市淡水路236号...
Published 10/21/23
失业率的数字“消失” 但失业并没有消失 2023年8月看到一则报道, “从今年8月开始,国家统计局决定不再公布青年人失业率数据。” 最终数字停留在23年7月公布的21.3%。 划个重点,这个数字只包含“青年人” 青年人失业的人群覆盖定义: “国家统计局开始定期公布16-24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这一人群主要为高校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及中学毕业生等青年人。” 以此推出“中年人失业率”数字未加入。 我和朋友聊天开玩笑说, 不知道过了45岁以后还能去干什么, 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感。 身边有好几个40岁左右的女性朋友, 从去年年底失业以后一直没找到工作。 近期又听说几家全球头部的咨询公司 取消了每年按比例涨薪的规定…… 打开微信视频号, 10条里面有3条在讲要捂紧钱包, 因为2024年会面临更严峻的局势…… 市场气压持续走低, 回暖的时间点不明朗。 总之,日子真的不太好过…… Photo by Arif Riyanto on...
Published 10/04/23
不加油FM更至50期了! 不可思议的开心�! 过去将近4个月荔枝姐都没有更新,主要原因是个人被工作弄得心浮气躁,实在没有啥正能量,本人践行“不加油FM”的价值主张,走不动的时候先躺躺,等有力气了再起来。在此,特别感谢此刻正在收听的各位的不离不弃。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第1整理术”的创始人,周一妍。 今年8月的某个周末,她约我喝下午茶,听完她的分享,我立刻知道「不加油」的第50期故事主人公找到了—— 谈谈中年人 面对“过气”的软弱与勇敢 我俩相识于平面媒体逐渐衰弱、数字媒体兴盛发展的2016年,到今年也有7年。这7年当中,她裸辞创业,以扎实的编辑功底,差异化的整理哲学,乘坐着自媒体的顺风车地不断收获高光时刻: 2015年,创办第1整理术,8月单篇文章突破83万,微信公众号粉丝达2万 2015年,10月,特邀为《断舍离》作者山下英子在中国第一次读者见面会的主持人 2018年,登上TEDx演讲,分享《如何带领20万中国人断舍离》 2018年到2022年,曾经5次登上《中国日报China...
Published 08/20/23
练习「把自己作为方法」 真人讲述35岁+ 「由外向内」的成长之旅 40岁,失业+失恋 她从头开始学习独立 这个人生功课,就是独立:经济独立,精神独立。 学习独立是一件需要“吃点苦”的事情,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有轻松一点方式生活,我想90%的人不会主动去选择苦行。就我来说,我的独立,是在“不得不”的情况下锻炼出来的,是在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时候,开始学习如何去承担生活的压力,去消化低谷时的情绪,去接受孤独时自我的渺小感与软弱…… 当一个女孩变成女人,其实和年纪没关系,而是在内心里是否有那份独立的力量,这是心理层面真正的“发育成熟”——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且为这种选择承担后果。 今天我邀请到了认识多年的一位姐妹Monica,讲述她在40岁重新学习独立的故事。 2018年她被某超高端健身房聘请到上海,担任店长,她也带着满满的抱负离乡背井想来上海闯一番天地,但没想到一系列的高层利益与人员大换血后的霸凌事件,不仅使她的期望落了空,心灵与身体也极具煎熬,与此同时,又经历与男朋友分手,财务紧缩的情况让她当时的处境雪上加霜,周围曾经常在一起的姐妹淘也嫌弃起她“下坡路”的样子来…...
Published 04/15/23
从业7年广告后他转行去开饺子店 做了7年广告客户总监,后来决定不干广告了,跑去开饺子店转行餐饮业,这个真实故事就发生在我身边。2020年疫情后,我在一家餐饮行业干过一段时间的品牌总监工作,当时结实了Andrew,他作为企业合伙人是我的直接汇报对象,也就是我的小老板。 我仍然记得第一次与他在饺子店见面时,他穿着白色的工作服从后厨探出头来和我打招呼的朴实感,当他说提到之前他也是做广告,担任客户总监时,我很吃惊,这种吃惊来源于我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规划中,餐饮业完全不在我的选择范围内,太陌生的领域,技能上没有办法衔接,职业属性也皆然相反,用Andrew 的话说就是不接地气和接地气的两级,干了餐饮业以后,他才发现自己的个性其实并不适合干广告,他是广告人中的异类,而餐饮业让他找到了归属地——接地气,朴实简单。 广告从业时期的Andrew这期节目中语言较为犀利与辛辣, Andrew...
Published 04/03/23
义无反顾出走柏林 她说这一年太值了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关于我的一位女性好友离开上海,出走柏林的美好发现。 我们俩相识于2011年,至今约有12年,正好一轮。 本期嘉宾:Amie 2011年的中国时尚媒体行业刚刚开始转型新媒体,借着这个趋势我加入了当时头部的时尚媒体做新媒体网站编辑主管负责时尚频道(那时候还有网站的),媒体的工作内容之一是要常常出席时尚品牌的媒体活动,Amie作为某头部网站担任时尚频道的视频编导,我们常常在活动上见面,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成了老朋友了。 2016年,我们又在差不多时间离开了工作9年的时尚行业媒体,我去了4A广告公司,Amie去了一家国际公关公司。去除了媒体身份的光环后,她仍然经常给我推荐一些给私人VIP沙龙的讲师和造型师的合作机会。再后来,我们各自奔忙于工作,在朋友圈里会看到对方的一些动态,有一天我划到她的照片,她已经在柏林了,那是2022年的冬天,当时我还挺惊讶的,但是又挺为她高兴,我知道这个决定不是轻易能下的,也是不容易做决定的。 一年后的今天,我在一个深夜看到她发布了在柏林生活一周年的朋友圈,内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是时候了,经过一年...
Published 03/04/23
写在2023的第一天 关于爱的关系的启示 在2022年的跨年晚上,我在娜娜的大房子参加音乐会,有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女孩拿着粉色的气球来到我身边,她看起来大约只有4岁,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看着我,她主动对我说“我想把这个气球送给你”,我连忙收下说“谢谢”,接着问到“你为什么想送给我呢?”,小女孩低垂着双眼露出长长的睫毛,有些害羞地说“我就是想送给你”,我接着说“谢谢你,你能让我抱一下吗?”,她没有说话,直接走到了我的怀里,允许我拥抱她。 她走开后,我看着手中的气球,居然流泪了,我很惊讶的发现,原来在2022年的嘈杂中我丢失了一些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在习惯了互惠关系后,对于突如其来的被给予不知所措。 后来我主动走到她妈妈身边,对她说“感谢你可爱的女儿给我带来的温暖。” 这个小女孩像一个小天使一样,像一束光打到了我的心里,融化了我内心并不曾意识到的一些在关系上的退缩和隔阂,这种真实而单纯的喜欢,勇敢与信任,打开了我的看见,也让我想要去提笔写下一些思考。 我想谈谈原子化社会的孤独感背后,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孤独。 疫情使人渴望连接 但却不知道如何连接 疫情的发生,长期的居家,让我们重新回到附近...
Published 01/01/23
疫情按下暂停键 30岁裸辞半年的“得与失”对于经历过2020年疫情失业的我来说,2022年疫情封控的2个多月能够照常拿到工资,真的是非常幸福的。和几位猎头老朋友交流时,大家也不约而同地说大情况不好,特别是零售行业,我一姐妹儿本来已经定的工作突然黄了,彼此拍拍肩膀“今年稳一点,别乱动”,毕竟裁员的时候,首先选的还是试用期无赔偿的员工。然而,我的一个朋友在今年4月裸辞了,本期不加油电台邀请分享嘉宾小兔,来和你聊聊职场Gap这件事。 嘉宾:小兔 小兔和我都是咨询行业的,就是传说中特别卷的那个行业(笑)。我俩是工作场合认识,当时只是加了个微信,萍水相逢之交。她在国内头部的咨询公司工作了4年多,实战经验丰富,服务的客户中不乏有中国知名的大企业。厚脸皮的我不时会向她请教一些工作上的经验,一来二去,她特别nice,就慢慢熟悉起来了。 在她裸辞后的几个月,我们也时不时会微信聊聊天,字里行间里她的状态很放松,每周3次瑜伽课程,其余时间读了37本书,开了视频号,做了几万字的听课笔记。(有的同学看到这里可能觉得,这也太卷了吧?!看那么多书?还不加油?我来给你打开思路哈,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喜欢跳舞,...
Published 10/05/22
不加油的旅行杂志 专访《LOST》创刊人 本期《不加油电台》邀请到独立旅行杂志《LOST》的主编Nelson来谈谈旅行,也来谈谈他因为一场旅行而决定创办独立杂志的真实故事。 嘉宾:Nelson 《LOST》是一本Nelson在9年前创刊的旅行杂志,每年出版一本。 Nelson曾经也在知名的广告公司担任创意设计的工作,比如W+K,说不定不加油电台的听众当中就有不少认识他吧。 后来他在一次毫无日程计划的航海旅行中获得内心的启示,从“试一试吧”的心情开始逐渐越来越清晰热爱的方向,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考虑,最终决定辞职,开始了漫漫创业路。(当然故事并没有到这里就结束,鸡飞狗跳的现实总要面对,详情请收听节目�) 往期杂志内容 Nelson除了做杂志以外,也会定期举办小型的工作坊,教人们如何用几周的时间来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书的艺术”工作坊照片 我们将会围绕以下几个话题进行分享: 1、正经事=赚钱的事? 2、创业VS生存的考验 3、对当下旅行文化的探讨 我很喜欢不期而遇这四个字,它带有着对前方未知的盼望,路途中保持开放和好奇,让每一个真实流动的当下与身心交汇,安然拥抱认知之...
Published 09/17/22
本期节目, 真的让我超级激动的! 激动的原因有2个:1、今天的分享嘉宾是《返璞归真》电台的主播,偶然地听到她在节目中的分享,让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有些我无法表达的话,她在节目里表述得一针见血,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在她节目底下留言,邀请她做客《不加油电台》,没想到很快得到她的回复,更没想到她base在伦敦。所以今天这期节目,是越洋线上录制。 嘉宾:阿璞 阿璞和我,虽然此前不认识,却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信仰,打开话匣子时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2、今天要推荐的2本书,是来自CS Lewis的《返璞归真》和《魔鬼家书》。最早我的信仰启蒙读物来自提摩太凯勒(Timothy Keller)的著作,也是在他的分享里总是听到他引用C.S的名人名言,开始对这个名字产生兴趣,也因此读了C.S的书——《返璞归真》,读完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他的超级小粉丝。 上图:C.S...
Published 07/30/22
Vol.42 人生下半场 自由职业的探索篇 如果 你是一位leader, 这期节目告诉你如何在办公室做一枚有温度的leader。 如果你从事于咨询行业, 这期节目将帮助你了解咨询与教练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如果你正在为职场关系苦恼, 这期节目将引导你思考深层冲突的原因。 如果你正好对life...
Published 06/25/22
一个残酷的小问题 如果今天你不在现在的位置上, 比如你的工作头衔,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等, 你觉得你还会有多少朋友? 这其实是个挺残酷的问题。 他们到底是喜欢你, 还是喜欢你拥有的东西? 而此刻你奋斗的动力, 是希望以此获得更多被喜欢的资本? 或是你真的热爱这件事本身, 非这件事带来的利益? 如果是前者,你是正常人。如果是后者,恭喜你,你是幸运的人。幸运,顾名思义是少数人有的运气。这份幸运,就是对外界评价的抵抗力,与他人认可的零需求。但大多数的我们,都是正常人,在遇到生活低谷时,身边的人和环境都会发生变化,我说【问题一】比较残酷,只有经历过的人就会明白什么叫说变就变的功利社会。 我也常常在想,那如果人生没有好起来,走上了外人眼中的“下坡路”,我们应当如何去消化情绪,如何正确审视自己的价值,如何找回奋斗背后的初心,并且不带有任何的期待的再次上路? 今天来分享的嘉宾,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她是中国最早期的独立服装设计师之一,见证服装行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03年就在上海著名的长乐路上开服装店,...
Published 05/21/22
本次播客不参宏大的叙事,只想从一个小老百姓的角度,描述下近期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苦的事情咱就不说了,相信大家也已经看得很多了,说实话,很无奈,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为这个城市感到伤心,甚至我的价值观都有点被改变了,有一些信任在慢慢丢失。 最近比较明显的变化是睡得很晚,基本上都是半夜2点睡,为什么?看文章,一些好文章都是半夜出来的,早上起来已经404了,所以要赶着看,和时间赛跑。但我有天早上醒来,眼睛很疼,一照镜子居然发现自己长针眼了,当时瞬间很想骂苏北话,LSNMM,负能量看多了居然会长针眼! 那聊点什么呢?聊聊这段日子我是怎么过的吧,聊聊邻居之间如何互助,聊聊住在车里14天的志愿者,聊聊长宁区的带鱼,聊聊不需要人的猫,聊聊发芽的土豆……这些发生在我身边零碎的,温暖的,搞笑的,悲伤的,无厘头的22件小事情,给未来的自己留个记忆,有些事情不要忘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查看所有文章和播客: 荔枝姐的美好发现(lizhi-xiaojie) 本期收听引导:22件事情的收听导览 3:38 每天叫我起床的男声 4:48 一对牵手的80岁老夫妇 5:15 社会面亲邻居 7:27...
Published 04/22/22
首先,先和上海的朋友抱一抱。最近大家应该过得都挺不容易的。别的就不多说了,只希望大家每天都能有一荤一素,条件如果可以,弄点咖啡牛奶吐司。 今天的这期节目本来是1周以前就要上线的,但是由于上海疫情打乱了节奏,这里要感谢本期的嘉宾Jerica,在疯狂程度赛过双十一的抢菜之余,腾出一只手把采访稿给写完了,然后在线上完成了这次录制。 嘉宾:Jerica 从外企HR到健身教练 乐活人生的下半场 和Jerica的相识是在ZNB健身,她是Barre的教练,常常去上课的我和她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当我得知Jerica在成为健身教练之前,是一位有11年工龄的资深HR,曾经服务过的公司有英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品牌,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和世界上第三大奢侈品牌集团任职。这引起了我非常大的兴趣——那么好的工作(高薪)不要做,来做健身教练?那么洒脱啊?也因此有了本期节目。 她可能是我的采访对象中最爱工作的人,曾经的内卷经历令我瞠目结舌,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在拿健康为代价去工作”,年轻的时候熬夜加班睡一觉就好了,然而随着工作资历越来越多,职位越来越高,在职场中形形色色的经历也就多了,不禁身体累心也累,所谓身心疲惫,...
Published 04/10/22
温馨小提醒: 1、播客中推荐的课程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所有下方的用户好评分享只基于分享者个人的体验,也有少数参与者认为课程效果没有达到期待。 2、播客中推荐的课程为免费公益项目,该机构也有其他的收费课程板块,请基于个人的情况慎重考虑。本节目中,荔枝姐的推荐和感受只针对真实人生免费公益的2日课程。 3、荔枝姐与「真实人生」无任何商业合作,完全出于回报社会,作为兼职志愿者参与,也仅参与真实人生2日免费公益课程。 4、如参加此次课程与后续课程产生任何纠纷,与本公众号无连带责任关系。 当代人自我迷失的困境 心理测试为消除焦虑? 纵观人类探索历史都会围绕着三大问题“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要怎么去?” 可能200年前,这些问题人们会放在心里,绝对不敢说出来,而当今时代探索自我是很时髦很流行的词汇,相比过去,我们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实用心理学,发现有众多工具来帮助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比如克利夫顿的优势识别器发现你的优势SF...
Published 03/19/22
摆脱精英思维模式 意义的探寻才是原动力 和单丹的第一次见面约在了上生新所,畅聊了2个小时为这期节目做了解与准备,说来也巧,她曾经也就职于WPP集团的奥美Ogilvy与群邑GroupM,不加油电台和广告人的缘分还真是深。 嘉宾:单丹 从广告人到如今的甲方品牌负责人,单丹还有一个身份是“原野计划”的发起人,它是由生活在多个国家和城市的年轻志愿者支持的实验项目,从2015年开始独立或联合招募乡村调研/体验行程,开展分享会、工作坊和展览等活动,旨在唤起更多社会力量对中国乡村的关注、联结城市与乡村,并在当代社会中探索和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个项目开展之前也曾经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她穿越地中海一个人去旅行,在旅途中打开了新的视角,走即有的精英之路,还是选择一条全新的没有模版的路,我想是当下大多数人时不时会有的灵魂拷问。今天的节目里,单丹就会和我们聊聊毕业那些年移居上海的感受,地中海的海风与启示,原野计划的初心与意义。 也会聊到更深刻的一些视角: 如何客观承认自己的无知? 如何学习探索真相的方法? 如何不被情绪煽动保持理智? 当我以为我知道的时候 其实我不知道。 面对嘈杂的世界, 面对有...
Published 03/12/22
失业如失恋? 如果工作抛弃了你…… 从2020年开始,民间就开始传闻,这将是非常困难的一年。然后今年到了2022年,变化的是年份,固定的是“困难的一年”,如此般已经持续了2年了。比如,2021,这将是最困难的一年,2022,这将是最困难的一年。 这几天我在整理过往的文章资料,翻到了2020年我在失业时做的一系列报道,在B站还做了5期分享,脑子一闪灵光,这么好的内容,怎么没有做成播客分享给播客的朋友们呢。毕竟在小宇宙上,2期都是关于失业的感想,收听量都挺高,失业的确更高频地发生在我们的周围,也不是少数人在关注的问题了。所以我就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做个干货提炼,整理了4500字的逐字稿录制成播客,给目前在失业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实战经验。 我发现人对失业这个事情的反应过程,和失恋很相似,它也有个阶段的。 失业和失恋相似的点有4个: 1、对方单方面不想和你继续保持现有关系,你单方面还是想继续下去的。 2、没有过渡期,一下子进入切断式的分离状态。 3、被抛弃者自我价值感一下子会很低,会陷入自我怀疑。 4、情绪不太稳定,一会儿认为对方是傻X,又一会儿觉得自己是傻X,反反复复,进入怨妇式归因。 (是...
Published 03/06/22
职场人的知识内卷 何以解忧?唯有学习 大概也就3年前,大厂发布了一大堆的行业新术语,让工作的日常沟通设立了新的门槛,不学习这些术语根本听不懂会议上的内容。比如链路、赋能、对齐等,你乍一看懂了,但又好像没有完全懂。 和现在铺天盖地的商业MBA相比,当时的概念术语还只局限于大厂的个别现象,想去大厂就学,不去就不学,而今成千上万的术语爆炸式增长,甚至可以重塑一个行业的沟通机制, 它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吹遍了一线城市的每个办公楼里。新的商业模式,技术科技,渠道玩法,新人群,新需求,新玩法,365天,天天有新款。 作为一枚中年且身在管理层的职场人,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淘汰,内卷玩的就是一把心跳,我吧,心理素质也不好。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一样,逐渐养成一种习惯,不论是啥知识,群里面不论同事转发个文章都要看一看,就怕漏掉什么,晚上睡觉前也必须再搜罗一点知识,解除焦虑好安睡。如果今天没有学点东西,就觉得自己不太对劲了,就有危机感了。 我开始反思总结2个问题: 如今职场人,人人皆学霸,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学无止境,但如何从无序的知识中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今天嘉宾Lanky也是和我一样从事品牌管理工作,年...
Published 02/05/22
每一种不加油的生活背后 拥有一个更坚实的信仰在支撑 “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 这句来自于罗曼·罗兰的《米开朗基罗》的经典语录, 我们无法改变生活的本质, 但可选择一条热爱的道路去生活。 在不加油电台2021年的10期采访中 嘉宾几乎都是35岁+遇到了人生转折点 从大企业中跳脱出来, 随后投身到自己有热情的事业中, 开民宿、咖啡馆、图书馆、书店 做创意工作室、去伊拉克拍电影、做青年社群等。 光看这些词, 会产生一种理想主义乌托邦的美好, 好像活出了某种人生追求, 而事实是,那只是故事的开始。 就如同本文开头的那句话, 选择了一个热爱的路前行 并不改变生活的本质——生存压力。 《不加油电台》34期嘉宾,金鱼,一位90后女生,今年32岁,她是音乐人/野生插画师/品牌纪录片出品人等……荔枝姐对她的生活非常感兴趣,在采访她之前,我一直认为她是一个活在乌托邦理想主义的女孩,干着很多看起来并不赚钱的事儿,她笑着说: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搞艺术的文艺青年更需要对商业有敏感度和变现能力。选择了一条看似不加油的路线,不代表着是做公益,把文化推向市场,推向商业化,才能让这条突...
Published 01/23/22
在关系里不加油 才能建立真实的连接 你的生活失控了吗?别人老是占你的便宜吗?你很难向别人说“不”吗?是否很难听别人说“不”?你觉得你在关系里是自由的吗?人们常常维护关系的和睦避免冲突,希望行出善意, 却忘记自己的有限和界线。 开年的第一档节目想和大家来聊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 ,作者叫Henry...
Published 01/02/22
一个人的圣诞节 今年很奇妙,因为加班临时取消了圣诞节的计划,虽然8点多离开公司的时候还不算太晚,但是一天的劳累,让我想要回家休息,可能换到以前是无论如何都要找个可以去玩的地方,要以一种仪式证明这个不得不过的节日我参与了。 不知道是否是年纪的关系,今年我突然没有了这种固定的思考方式,而是问了问自己,今天的你到底最想做些什么,不要去管是不是圣诞节,我心里的声音是,想回家躺平,看看电影,买个小酒,撸撸猫,想要安静一下,同时也不必在半夜回家时遇到高峰打车的烦恼。 虽然下班后的8点到10点之间还是处理了2个工作电话,可是却完全不妨碍我的心情,甚至还因为自己有这样的“抵抗力”而感到高兴。看了2部电影,一部是疯狂动物城,还有一部是心灵奇旅,喝着我自己买的小酒,虽然在陈奕迅的《圣诞结》的歌词里,这样的一个人的小酒是很凄凄惨惨的,但真实这样过节的我,却觉得好爽,觉得好放松,难得的一种与往年不同的例外,喜欢热闹的时候可以选择热闹,今天想要安静,也可以不追随,听从内心,不加油的过一个圣诞节。 如果你今年也是一个人在过圣诞节,不放听听荔枝姐的碎碎念,我们隔空击掌,懂得都懂,哈哈哈。本期节目完全即兴,脱稿...
Published 12/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