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她辞职后想出国留学 却被疫情按下暂停键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遇到了以后怎么办? 今天的分享嘉宾Echo就来和你聊聊,当期待突然落空,在失控中她如何抓住有序,一点点重新归位的经验。 2019年,在Echo...
Published 12/05/21
给自己3年时间 去开一家咖啡店 上海长宁区新华路669弄, 一个看似普通的居民小区里 如果不是因为熟人带我弯弯绕绕 我绝不会想到在巷子的尽头 还藏着一家小而美的咖啡馆。 它的名字叫Slash Workshop,斜杠。 老板娘Fang,与我同是80后, 曾经在上海某知名广告公司工作, 3年前,她盘算了一下自己手上的钱, 任性且果断地开了一家咖啡馆。 她说,给自己3年的时间 去追逐一个不知道结果的小梦想, 这很符合她的个性�。 “虽然很多人说开咖啡馆不赚钱,但是我相信还是可以赚钱的,当然我最初开的原因是喜欢咖啡,我很喜欢去咖啡馆看别人冲咖啡,然后自己也去学做咖啡,开店时很自然就想到咖啡馆,将它取名为Slash...
Published 11/06/21
医治「反内卷」社会 他出版了一本书「及格家」 今天采访的对象 是在上海天平路开了一家20平方, 售卖小众精品书的书店老板, 也是设计师、翻译、出版人的周安迪。 初见Andy是在在一见图书馆「及格家」读书分享会上,他是这本书的出版者。「及格家」是一本针对当下「内卷」的社会现象持反对意见,风趣幽默的观点是读物中的可口小甜点。 在他的分享中,得知他从前在美国读书,后来因为没有想好要干啥,就继续读书。我问他,读书那么苦,怎么没想选点其他的呢?Andy说,读书对他来说是人生中最简单的事情了。 你看,学渣和学霸, 对读书的态度如此不同。 我是学渣。 随后Andy轻松读到硕士修政治学, 读到一半又觉得太无趣了, 纠结了1年多的时间,他退学了。 带着对艺术的喜爱他去日本工作了几年, 随后又辗转北京、伦敦,现寄居上海。 在法租界网红大楼300米处 只卖小众读物的书店 30岁那年回到上海,从事图书出版类的工作。2018年联合创立文化出版品牌:梯(Telos...
Published 10/06/21
即兴表演 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本期《不加油电台》邀请徐思远(节目中称她为小E),她曾经是在奢侈品行业工作,随后又加入互联网小厂一路顺风顺水,小富即安的生活也已然感到满足并不是什么家境丰厚的大小姐,也没有实现财务自由的丰厚存款,和每个打工人一样,上班上着上着就突然发现快30了。 6年前,前男友的一个建议让小E偶遇了人生的第一次“即兴”,她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带着对即兴表演的一无所知飞往旧金山斯坦福学习即兴戏剧。 Q&A 什么是即兴表演? 即兴表演,对中国观众来说是一个新词儿,简单来说就是即兴剧,(英文Improvisational Theatre,也简称为improvisation 或者 improv),是一种没有事先写好的剧本的舞台表演形式,由演员在舞台上自发地通过当下的对话、行动、故事、角色探索等方式创作呈现。即兴剧形式丰富,有喜剧,也有非喜剧的戏剧表演。 1980年代,斯坦福大学戏剧学院教授Patricia Ryan...
Published 10/05/21
南昌路上的图书馆幕后创始人 谈谈情怀和赚钱青年创业中,不赚钱的典型:民宿、咖啡馆、书店…… 看起来情怀和赚钱无法兼备 直到我认识了一见图书馆的馆长叫Michael,40岁的中年小哥。(对比我的年纪不太适合叫他叔) 能在寸土寸金的南昌路上开书店 采访前我以为他是天生佛系家境优渥, 殊不知30岁时,他就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离开了稳定企业的大锅饭,为的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回答人生疑问: “如果没有了那8小时的“规矩”,能成为我想要的样子吗?” “如果离开了那样的规矩,我能不能自己感觉到充实?” 然后他就去做咨询创业了。 当身边的人都认为Michael会继续在创业中乘风破浪时,他又杀回一个回马枪,“老子不干了,俺想做点有意思又或许可以赚点钱的事儿——分享读书的意义。” 每次去图书馆找他,他都在和图书馆里的年轻人聊天,他很少说话,只是很认真的听,也不着急,有时候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我问他的第一个问题是:作为一个40岁的大叔,又干过咨询行业,你是如何克制过来人不在聊天中教人做人呢?” 今天的节目里,不加油电台就和Michael馆长聊聊这些细碎又真实的中年男子体会: 40岁怎么就想开书店了? ...
Published 09/19/21
很抱歉,这次的更新来得有些晚,自从上次被数英推荐后,小宇宙APP上“不加油电台”立刻涨了600多个粉丝,在这里特别感谢数英的编辑,同时这也让我更加坚定,内容质量是第一,耐心寻找适合《不加油电台》的嘉宾和内容,有好内容才更新,这才对得起花时间听我们节目的朋友,给大家带来新鲜的“不加油”的观点,去反对内卷社会,这也对得起我们开设这个节目的初心。 40有货,心里不惑年龄是广告创意人的阻碍吗?去年8月的时候,我和Tata在“我为什么讨厌做广告”这期节目中 谈到了广告是不是青春饭这件事情, 当时我们脑子里也没有答案。 所谓“有问题就会有答案”, 前阵子在一见图书馆的活动上 我认识了一位创意前辈——Nitom。 他曾经在不同的4A广告,数字营销公司, 以及TheNorthface品牌内部工作多年 负责品牌创意。 今年40岁的他, 实在太适合来谈谈 广告从业体验这件事了。 今年夏天, Nitom选择休息一段时间, 等到想再回去工作时, 他没有想到的是, 年龄成为了他的一个阻碍, 他心里也是有疑惑的 我想这也是很多30+广告人的疑惑。 创意人是青春饭吗? 如何一直保持创意的热情? 年纪大了体力能...
Published 08/28/21
我型我秀上的说唱男孩 去伊拉克难民营拍纪录片了 说到Tim Wu吴亭这个名字 很多人对他的印象 还停留在2006年的我型我秀上 留着莫西干头的ABC 唱着Rapper的青春大男孩。 15年过去了, 今年已经40岁的Tim Wu 成为了一名纪录片导演, 他喜欢扛着摄影机到处跑, 从加拿大的育空河,到青岛某个鱼市。 他一直在寻找真实有趣的故事, 展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平凡的张力。2019年的夏天, 他只身一人,带着一箱子摄影器材, 来到伊拉克难民营 这次,他心里种下了一个新的故事, 拍摄一部关于难民营少年足球的纪录片。 即使心态上接受挑战 命运的失控感点亮新看见一场疫情,拍摄被迫终止。 飞机航线全封锁,Tim也被滞留在伊拉克。 遥遥无期的开机,对家乡家人的担忧…… 他说,他并不怕挑战, 只是面对环境的失控, 期待与现实的严重落差, 想做点什么,却发现毫无办法, 动弹不得,很考验人的忍耐。 从踏上伊拉克的土地,已经一年半过去了, 疫情终于缓解,航线恢复, 几经折腾流程手续, Tim上个月才回到美国新泽西的家。 本期不加油电台邀请Tim...
Published 07/31/21
FIRE一族不到40岁就想退休了? “FIRE”,全写为: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ing Early, 意思是财务独立,提早退休。 据说这个称呼来自美国,人到中年,通过降低物欲,他们攒够一年生活费的25倍,每年以银行利息的4%作为持续收入,实现提前退休的生活状态。在高举996、无处不在的消费主义,中年人加油生三胎攒学费和保险的内卷当代社会,“Fire”生活,可能实现的吗?他把自己Fire了尝试极简主义生活的可能性 FIRE提早退休的生活态度,在内卷社会之下,如此格格不入。但它的出现,和躺平一样让人激动,这让我们看到生活形态中的多元化,有人有勇气踏出背向主流价值观在世人看来是不加油的丧活法,但这不影响他们拿回个人自主权。生活是一双鞋子,只有穿的人才有资格说舒服不舒服。 人生并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并不是只有“成功学”这一条路 并不是只有打工到65岁的坚持 并不是结婚生子才是唯一的幸福标准。 这种非此即彼的判断与标签, 即将被新一代的年轻人改变。 今天不加油电台的嘉宾Eric...
Published 07/16/21
有的人辞职 不是为了躺平 我身边有个朋友, 她辞掉了4A公司稳定的工作, 去创业了,听起来就很广告人。 用她的话说,人生需要一次冒险。 去年有天半夜里, 她突然微信转发给我 不加油电台那期《裸辞,敢不敢》, 她说节目里我和tata的掏心掏肺的分享, 让她感受到鼓励和勇气。 那天之后, 大概过了1个月,她辞职了。 又过了1个月, 她说她想好了,去崇明开民宿。 1年过去后 她对当初的热情改变了吗? 算算时间,差不多一年了,我正在策划《不加油电台第二季》节目,突然想起她,“逃离城市,寻找世外桃源”非常符合不加油的定位,定睛初心原点,面对世俗的鸡血和鸡汤保持不加油态度,保持清醒,逆着潮水的方向奔跑。 第二季的第一期,找她太合适了。 “从逃离内卷,到创业之战, 这个过程刺激吗?开心吗?” 我问她。 她欲言又止, 仿佛没有找到最贴切的开场白 来叙述这1年的心路历程, 冷不丁,蹦出一句话: “你要好好珍惜 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的日子。” 本期不加油电台,我邀请这位老同事与老朋友桑桑,和你聊聊创业的心酸,开民宿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中年改行创业,从零到一的挑战,她说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不是一条容易的路,只...
Published 07/05/21
职场鸡汤,救不了你 本文不是心灵鸡汤, 相反的,你看到可能会觉得很丧,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谈谈在职场中 妥协和改变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妥协和改变,这两个词都很大,但如果我结合自己的案例来和你说,你就能听懂了。甚至,可能,如果你还遇到过和我一样的情况,那就太好了,我相信其中的挣扎与苦恼是一样一样滴。 故事开始了, 荔枝姐的职场二三事。 本期话题概要 本期节目有4个话题: 1、一脚踩空的时候怎么办? 2、如何辨别这才是你的底线? 3、我是为了别人而改变吗? 4、10条工作成长发现 感谢你的收听与关注! ——荔枝姐
Published 06/29/21
Hi, 我是荔枝姐, 好久没有单独出现和大家聊天分享了。 《不加油电台》顺利结束了第一季的20期节目,这是一次新的尝试,感谢我的好搭档好友二嗲萌,以及各位收听的荔枝姐的粉丝朋友。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关于成长的话题, 这半年吧, 感觉成长的速度好像变慢了, 渐渐习惯不加油的状态, 却有了意料之外的发现哈哈。
Published 05/01/21
我们需要旅行, 或者说, 我们需要离开困住我们的空间, 在陌生环境下的钝感中, 获得一口新鲜的氧气。 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一切, 是那么叫人厌烦、了无生气。 每一张在眼前划过的 熟悉到厌烦的脸,建筑、路口, 灵魂说: 难道就是这样了吗? 让我们出去走走吧, 随便去哪里 一个人去走走。 下车时空气中不一样的味道 都能让我们的灵魂兴奋起来 是的,我活着。 是的,我来了。 拿什么拯救你? 我渴望改变却无能为力的心。 或许旅行, 是一次力所能及的倔强。 或许旅行, 是放松,映射出内心风景。 没有标准答案, 甚至不用给旅行贴上 那些毫无必要的华丽标签。 今天荔枝姐和Tata 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一个人的旅行, 究竟在旅行的时候, 我们期待的是什么呢? 一起穿越西藏的高山白云, 洛杉矶的阳光与酒精, 摩洛哥的艳丽神秘, 冰岛的自然力量…… 渺小的,伟大的,软弱的,绝望的 那些渺小却深刻的时刻。 不加油的人生,I am fine. ——荔枝姐 & 二嗲萌
Published 04/18/21
想起清明节,总由不得就与“死亡”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湿答答的季节特征更是让人想起它就感到脖子里凉飕飕。 Tata想出「遗书」为本期主题的馊主意时,我眼前一亮,这件事实在太「不加油」,太适合我们了,松弛中见真知,我们邀请你和我们一起松弛,有些烦恼,当我们以终为始来观看,或许就豁然开朗了,就如释重负了,就云淡风轻了。 说来也巧,最近在看一本书叫《remember...
Published 03/14/21
广告,是你变了吗? 既然讨厌做广告,为什么要去做广告呢?肯定有人会这么问。大多数人当初想去广告公司做广告,都是带着对创意创造这件事的热忱去的。一个好的广告,完美的平衡了创意和商业,这种平衡本身,让艺术与创意有了生存的空间。 只是这些年,原本的平衡已经完全被打破,担任广告策略的这群人,感触应该是最深的,甚至我也问过我自己,这样下去,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最近二嗲萌裸辞了,用她的话说,她又在经历一个广告的职业倦怠期。 在这段休息的时间里,她好好思考了一下自己为什么讨厌做广告的原因,这也启发了我把这些年对广告积累的槽点一吐为快。 本期节目,是一次广告策略的灵魂自白。谈谈广告业的有趣和无趣。别相信电视剧,那都是言情小说,就和电视剧拍时尚编辑一样苍白。 今天我们谈的是: 广告业本身存在的意义的理解, 我俩在不断变化的意义面前, 是随波逐流, 还是维持初心呢? 心里的挣扎是什么? 舍不得的是什么? 如果你不是做广告的,这期节目会告诉你很多所谓的“智商税”是怎么被流程化制造出来的,它如何让人们愿意去为它消费。 如果碰巧你也是做广告的,我俩等不及想听听你的感受,有些真话,或许没地方说,憋在...
Published 02/28/21
2月14日,情人节这是一个有情人秀恩爱,单身狗喊宣言的日子。 在2020年11月12日,#我国单身成年人口2.4亿人#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有人说想到那么多人单身,自己也感到不寂寞了。 其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字会上升到9200万人。 当时这个话题引出了90后面对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男多女少,有人不得不被迫单身。而面对80后,单身的原因就不仅于此,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离婚率不足1%,2019年我国离婚率高达39%。从2003年到2019年,离婚率已经连续16年上升,这个趋势让人们对结婚的态度形成2级分化,相结就结,或者索性不结。80后的单身者,不在少数都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 35岁+单身女性想说懂我不容易 如今走在奔四路上的80后,已经成为了黄金剩女,也被网络称为小姐姐,虽然电影电视剧把单身女性的形象包装得如女神般令人仰视,但现实生活中,那些35岁+的单身女性,她们真的是这样吗? 她们究竟遇到怎样的困境,怎样的理由选择仍然单身呢?她们是否还相信爱情呢?过去失败的感情经历,对她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今天荔枝姐和二嗲萌,和大家来聊聊35岁+大龄...
Published 02/13/2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罹患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截至2017年,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这个数字到2020年,已经上升超过9500万。也就是说,你我身边,每10个人中,就可能有1.5个人因抑郁症饱受折磨。 在抑郁的暗黑时刻, 你是自己的帮助者, 还是自己的摧毁者呢? 暗黑中,你看见谁? 暗黑时刻的抑郁体验,常常让我们羞于去与周围的人分享,缺乏这方面的交流,局限了我们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对生活挣扎的真实认识,从而更容易陷入到“为什么是我”的自怜自艾中,没有透明度,就无法建立互帮互助的支持。 当幸福的标准在社交媒体上被不断拉高,我们就更容易丧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更何况许多我们所对比的“幸福”与“勇气”,都是世界上并不存在,被人为制造的鸡血,这简直是一个圈套。 这期节目,我和Tata会分享我们如何在黑暗中前行, 那些让我们痛苦的、抑郁的事情,以及我们如何去解开那双在暗处控制我们的手。 我和Tata也都曾经历过一些暗黑时刻,被打击到去看过心理医生,甚至我还去读了心理学。经历了自我放弃,又重新站起来去自救,仍旧失败,...
Published 01/17/21
经历了2020, 2021年,你许了什么愿? 2020年实“鼠”不易, 等着2021年“牛”转乾坤? 人类不断前行的东西,就是对未来存有盼望,不管当今社会多么的丧,新年之际全民鸡血或鸡汤,即使是看客也能略有回血。   但2021年12月31日晚上的朋友圈可见的许愿中,大多都提到身体健康,国泰民安,这几个曾经被看为毫无新意,不够特别的愿望,成为2021开篇的主旋律。而那些要发财,要脱单,要买房买车的心愿鲜少看到。   如果说2020年 教会了我们什么? 我想就是知足, 我们认识到一件宝贵的事: 能活着,就很好。 也怪不得大家会求健康,求国泰民安。毕竟,健康是活着的根基,国泰民安是安稳活着的基础。   本期节目, 我们就来聊聊2021年的许愿清单, 以及这些愿望为何和往年如此不同。
Published 01/02/21
养猫态度要端正 首先,猫是主子。 听节目的你,或者是正在准备要养猫的你,这个态度必须要摆端正。 主子的称呼,除了因铲屎官每天铲屎,也因猫无视(看不起)一切人类、唯吾独尊的尊贵(无赖)感,叫人类又爱又恨,所谓“吃我的,用我的,居然还不理我”。人类,遇到猫,真是遇上对手了。 你对它真情实意, 它对你若即若离。 这折磨人的小妖精。 无论你对它多火热,它都是那副“死相”,不为所动,甚至心情不好了还会突然给你几道爱的抓痕。你不理它吧,它又在你身边蹭来蹭去,软磨硬泡要引起你注意。但有一点不会改变,它卖萌撒娇需要你的时候你永远不忍心拒绝。但你想要亲近它的时候,它永远不理你。 所以,在与猫的关系上, 再加油也是没用的。 2020年的最后一期节目, 我们想来谈谈 与猫的关系 不加油的秘之真相。
Published 12/20/20
或许你也发现当代人对于人的情感忠诚度的期待越来越低,不仅在恋爱的条件上退到不能再退,对于所谓的“闺蜜”的门槛也放低到就比陌生人稍微熟悉一点点。 交友背后的复杂动机,使天生需要关系灌溉滋养的女性,想要更亲密,却又不敢太相信,进退两难。  今天我们的节目就来聊聊,长大的我们,是否忘记了闺蜜友谊最初的样子?到底什么样的关系,才能配得上“闺蜜”这个词? 塑料有害健康,预防假闺蜜。 本期节目有5个话题: 1、儿时友谊对友情认知的影响 2、塑料闺蜜的功能解说 3、期望值扼杀友情关系发展 4、理想中的闺蜜,只是一种理想吗? 5、培养闺蜜情健康发展的5个tips 感谢你的收听与关注! ——荔枝姐 & 二嗲萌
Published 11/28/20
求职路漫漫,难免情绪高低起伏。这8个月里,一下子觉得充满希望, 一下子又跌入谷底,这种体验让我对自己有心的审视。 也真的从心里明白,面对生活,我根本控制不了什么。 我常常用《圣经》里的一句话,作为自己每日的提醒: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 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去努力可以改变的事,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并求有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说来有趣,我找到工作的那天,正好是失业整8个月,不多一天,也不少一天。回想这失业的8个月,真正的祝福是,我的情绪从未走入苦毒过,它一直被某种力量保护完好,每次可能觉得要下坠的时候,就会被一种平安托住。想到这里,瞬间我思如涌泉,噼里啪啦写下来,就有了这期播客,和大家分享失业这段时间中我学到的事情。
Published 11/26/20
餐厅不再是吃饭的地方 想找个餐厅,好好吃顿饭,怎么就那么难? 餐厅网红化,让餐厅已经不再用来吃饭,乃是用来拍照了。从最早的“人先别吃,手机先吃”、“手机吃了才算吃”开始,如今餐厅已经变成了半个影棚,一回头,半个餐厅的客人在拍照。 网红餐厅的现象,让真正想好好吃饭的人,因被“拍照”“打卡”打扰而无心再吃饭。就拿我自己为例,我会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不论是从吃饭的氛围,还是人群匹配上,都感到格格不入。 好好吃顿饭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对于老百姓,有钱可以上私家菜,但那终究只是属于少部分人的日常。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谈谈网红餐厅,如何让我们无饭可吃。 本期节目有4个话题: 1、餐厅网红的演变史 2、那些我追过的网红店 3、默默消失的生活气息被网红吞噬的法租界 4、你喜欢什么样的餐厅?
Published 11/15/20
本期节目有5个话题: 1、你的初恋是怎样的? 2、最长的一段恋爱多久?失恋后的感受? 3、如果可以再有一次机会,你最想回到哪一段爱情里? 4、那些爱过的人里,你有没有一个很遗憾的人? 5、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想对他说什么?你想对自己说什么? 感谢你的收听与关注! ——荔枝姐 & 二嗲萌
Published 11/07/20
全民熬夜,乐不思蜀。 傻乐同时,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简单来说,逃脱消费主义,你做得到吗? 我们无法真的脱离消费主义,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不沉沦,不把它当作唯一的真理,理性看待它。 把它作为一种选择, 而不是一种生活。 Cool kids,不都是巴黎世家风格 City boy,不只是卫衣与牛仔 叫Emily的女孩,不都生活在Paris 穿Prada,也可能是女模特 一个能脱离消费主义, 通过身边的真实世界, 把自己的生活过好的人, 他们是真的艺术家,创造者。 不加油,I am fine。 ——荔枝姐 & 二嗲萌
Published 11/02/20
谈到原生家庭伤害,大多数人都可以说出几个极具杀伤力的故事。 这期节目的目的不是为了去谴责父母这个角色,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相反,我们相信,绝大部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一些无意的失控或无心的伤害实属难以避免。但这并不代表孩子们的伤害就不被认可,或者是不应该发生的的,甚至道德绑架说是没良心的表现。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收集了12个来自身边朋友的真实故事,都是80后85后,父母的年代都差不多。结合我和Tata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来自原生家庭伤害到我们的“小事”。 本期节目将围绕5个小话题展开: 1、谈谈父母那代人 2、有一种伤害,需要被承认 3、14个来自听众的真实故事 4、接纳,让内在生命继续成长 5、你是个好孩子 感谢你的收听与关注! ——荔枝姐 & 二嗲萌
Published 1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