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我们与家的距离:海外心理学人如何应对想家的时刻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家对你来说是...?它也许只是一个熟悉的居所,也许是你重新出发的地方,也许是只有离开它时才会开始有的牵挂。本期四位有着相似“离家”体验和跨文化身份的主播们聚在一起,探讨了家于我们各自的意义以及与家亦远亦近的情感链接。无论正在收听这期节目的你现在与家的距离,我们都希望听众朋友们能够在此时此地收获到一些安心和陪伴。 你将在本期听到: 我们对家不同的定义 我们无法对现居地有归属感的一些因素 在他乡如何照顾自己的心理?如何面对漂泊感? 跨文化身份认同的分类 时间戳: 1:50 四位主播的家乡及现居地 10:43 家是一个你可以做小孩的地方 17:17 原来我们都有在寄宿学校哭着打电话给妈妈的经历 27:40 到底为什么我们对一个城市的归属感如此难获得 39:50 好像我更常怀念的不是那个地方,而是和那群朋友度过的那些时光 41:00 作为海外留学生,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自己想家的情绪? 49:20 你是哪种类型? 57:04 作为海外华人,我们是否一定要主动融入当地文化? 提及资料: 文献:John W. Berry, Acculturation: Living successfully in two cultur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Volume29, Issue 6, 2005,Pages 697-712, ISSN 0147-1767, https://doi.org/10.1016/j.ijintrel.2005.07.01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717670500132X) 刘燕玲 (2021). 《当代海外华人的双重文化认同特征探析--以美国华人为例》,暨南大学 本期主播: 桐羽:心有归处,归处是家 小张:故乡,也许就是用来别离的 昕晴:明月故乡,都在心上 浩然:独在异乡为异客,此心安处是吾家 节目简介: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 关于我们: 「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 公众号:「FindSelf找我」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Google Podcast:「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More Episodes
亲爱的朋友,诚邀你加入本期嗑CP聊天局~这里有嗑遍恋综和影视剧的“嗑学家”,也有尝试搞明白为什么有人可以像吃饭一样嗑CP的心理咨询师,还有十年前就已经退出了嗑CP队列的另一位心理咨询师。“TA们超甜,我们超爱。”但关于“嗑CP”的故事却远远不止飘在空气中的粉红泡泡,欢声笑语之下也有一些问号和思考。于是带着对自己对别人的好奇,我们开启了这一场探(jiā)讨(dài)嗑(sī)CP(huò)的对话…… 你将在本期听到: 嗑CP背后的心理诉求 我们是怎么“嗑”CP的? 我们怎么理解“嗑CP”这件事? 从“嗑CP”延伸出来的对社会现实与性别关系的思考 本期主播: 昕晴:玻璃堆里的碎糖渣是最甜的!...
Published 05/30/24
Published 05/30/24
累到不想和朋友聊天了QAQ ; 累到放假也无心玩耍了>0 ...
Published 05/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