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亲爱的朋友,诚邀你加入本期嗑CP聊天局~这里有嗑遍恋综和影视剧的“嗑学家”,也有尝试搞明白为什么有人可以像吃饭一样嗑CP的心理咨询师,还有十年前就已经退出了嗑CP队列的另一位心理咨询师。“TA们超甜,我们超爱。”但关于“嗑CP”的故事却远远不止飘在空气中的粉红泡泡,欢声笑语之下也有一些问号和思考。于是带着对自己对别人的好奇,我们开启了这一场探(jiā)讨(dài)嗑(sī)CP(huò)的对话…… 你将在本期听到: 嗑CP背后的心理诉求 我们是怎么“嗑”CP的? 我们怎么理解“嗑CP”这件事? 从“嗑CP”延伸出来的对社会现实与性别关系的思考 本期主播: 昕晴:玻璃堆里的碎糖渣是最甜的! 桐羽:对“嗑学家”充满好奇的心理咨询师 小张:退役十年的前嗑CP选手 静如:现实是现实,关我嗑CP什么事! 时间戳 01:49 CP种类多,你嗑哪一种? 10:59 “嗑学家”们嗑过的那些古早CP。“你们真的是‘考古学家’。” 21:00 嗑CP是一个心理学话题。“替代性满足?社交需求与群体狂欢?多巴胺上瘾?” 30:16 嗑与不嗑,这是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还是会比较喜欢看别人谈恋爱 vs...
Published 05/30/24
Published 05/30/24
累到不想和朋友聊天了QAQ ; 累到放假也无心玩耍了>0 注意!!你可能正在经历耗竭!作为咨询师,耗竭是我们常常自己会经历以及会帮助我们的来访应对的问题。在这期节目中,浩然,桐羽,昕晴和金金一起畅聊了自己那些精疲力竭到怀疑人生的时刻,以及我们是如何意识到自己“出了问题”并进行调整的。不得不说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压力的来源,我们一起进行了狠狠的“批判”!我们希望本期的内容对你也有所启发,让我们一起好好休息,避免耗竭~ 你将在本期听到: 为什么累到说不出话我们仍不愿休息 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精力 当警报作响,作为咨询师我们如何应对 浪费时光或许是应对精疲力竭的良药 我们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休息是可耻的 我们都值得休息!! 本期主播: 桐羽:休息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 金金:好好照顾自己是一生的事情 昕晴:要允许自己休息才能走得更远更轻松 浩然:论文不写了,想去放会儿牛 时间戳 3:01 什么是耗竭? 11:32 我们的那些耗竭时刻 27:33 浪费时光?主动休息~ 34:26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42:32 有效休息与无效休息 48:39...
Published 05/15/24
作为职业心理咨询师,我们经常会被周围的亲朋好友们询问或是要求推荐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大家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如何才能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我怎么知道这个心理咨询师适合我呢?有哪些标准可以帮我筛选?看来即使准备好了踏上心理咨询这个旅程,还有一座山需要爬!大家关于找心理咨询师的种种困惑促使我们录制了这期节目,想要借此机会从咨询师及来访者这两个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寻找心理咨询师的经验和小贴士,希望这期节目有帮助到也想要开启这个美妙旅程的你! 你将在本期听到: 我们在找咨询师过程中踩过的一些雷 我们对于心理咨询师专业性的理解和判断标准 国内寻找靠谱心理咨询师的困境及中美寻找心理咨询师的不同体验 在什么状态下可以开始心理咨询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本期主播: 小张:心理咨询是和自己的一场探险 桐羽:找合适的咨询师和找对象好像啊!都好难啊 雪菁:不断学习用一颗真诚敬畏的心见证来访实现自我的咨询师 晓瞳:一个热爱心理学、对心理咨询深有体会的理想国国王 时间戳 01:50 给自己找一个靠谱的咨询师,到底难不难? 04:15 一些常见的寻找心理咨询师的途径 09:15...
Published 05/02/24
断亲,一个看起来如此“决绝”的词,里面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心理“困扰”呢?亲戚关系延伸自家庭关系,有着和自己似乎很近但又很远的关联,如果说好的亲戚关系能够带给我们强大的社会支持的话,那么一般的甚至“坏”的亲戚关系,带给我们的就是巨大的心理负担。如何面对和处理亲戚关系,断亲是一条“出路”吗?断绝亲戚关系是不是就是自私呢?本期主持人金金邀请到桐羽、浩然、小张三位青年心理咨询师,和我们一起探讨“断亲”的前因后果。 你将在本期听到: - 海外“留子”们和亲戚的关系  - 断亲到底想“断”的是什么?  - 断亲是很自私的行为吗?  - 和亲戚们在一起聊什么?  - 断亲后会变孤独吗?  本期主播: 金金:在断亲中挣扎的“问题小孩”。  桐羽:努力探索亲缘关系的心理咨询师。 浩然:做个好亲戚真难。  小张:或许断亲也是种对自己的负责。 时间戳: 01:16...
Published 04/17/24
你将在本期听到: 什么是高敏感人群?为什么有的人是高敏感? 一些常见的对于高敏感的误解 高敏感人群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 来自主播们的高敏感人群自我保护技巧 本期主播: 桐羽:高敏感是一种宝贵的天赋 小张:拥抱高敏感 更多维地感受生活 浩然:努力提升敏感水平中的低敏人 昕晴:会为捕捉到负能量而烦恼也会为感知到双倍美好而快乐的高敏人 时间戳: 2:28 我们的“高敏感”初印象 - 敏感是一种很宝贵的能力 7:05 你是高敏感人群中的一员吗? 9:36 作为高敏感的人,在城市里生存是很艰辛的一件事 15:23 爱哭?敏感?内耗?高敏感是一种缺陷吗? 27:31 错峰购物、善用气味...一些高敏人士的自我保护技巧 31:49 基因自带还是后天形成?高敏感的特质从何而来? 36:52 高敏在女性群体中分布更多吗?聊聊高敏男性的困境 42:19 高敏感 vs 钝感力,不同的文化如何塑造我们的认知? 55:04 高敏感人群如何在职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57:36...
Published 04/03/24
“合理怀疑小红书在我家装了监控摄像头…”“B站你真的不要太懂我!” 从这些调侃不难看出大数据时代,个性化推荐或多或少让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真爱”App,浏览着它们根据我们的喜好精准推送给我们的内容,享受着不用自己动手就能获取所需的快感。但,这些网络平台真的是在为我们服务吗?所谓的“懂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算法逻辑和商业模式?在我们几乎成为“透明人”的情况下,究竟还有没有必要为隐私泄露感到焦虑?本期节目,昕晴、小张、浩然和金金聊了聊自己的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使用经历和体验,并对个性化推荐、隐私安全等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希望收听本期节目的你也能获得一些启发,思考或重构自己与互联网的关系,在使用体验上拥有心理和精神真正意义上的满足。 你将在本期听到: 个性化推荐:这个按钮我是开还是不开? 你最爱的软件是真的懂你吗? 监视资本主义带来的隐私焦虑及其对人的异化 互联网/社交媒体如何改变人的认知与行为 本期主播: 昕晴:多表达多创作,少等投喂善用搜索 小张:一个在‘可以被监视’和‘不想被控制’之间摇摆的购物欲极强的心理人 浩然:Somebody is watching...
Published 03/21/24
主播们或是最近或是以前都有不少使用约会软件的经历,趁着还热乎,四位主播们聚在一块畅聊了自己使用的约会软件与一位位嘉宾们“碰撞”的故事与感悟。心理人在“挑选”对象时是否能慧眼识珠?咨询师们使用起Dating app又会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希望这期播客在为你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也让你有所共鸣,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 你将在本期听到: 约会软件上我们如何“兜售”自己 和陌生人约会的安全议题 拳打奇葩,手撕渣男 心理人身份如何变成了约会中的双刃剑 调整心态,让约会变成双向奔赴 本期主播: 小张:一个靠dating app结了婚的心理咨询师 桐羽:一个对dating app失望但依旧向往爱情的心理咨询师 金金:一个用dating app脱不了单的“青春女大” 浩然:一个用dating app探索自我的心理咨询博士生 时间戳 2:10 我们为何会开始使用约会软件? 9:35 约会软件启动前夜的心理建设 20:45 为什么会线上火热,见面下头 32:30 确认发展前我们感觉要见几次? 37:43 约会中我们遇到的“奇葩”对象 48:50 作为心理人的独特约会体验 61:01...
Published 03/07/24
心理咨询师的一天都在见来访么?心理咨询师需要见心理咨询师么?作为系列的第一集,我们邀请了四位目前于国内外执业的心理咨询师朋友们桐羽、小张、雪菁和西卡,聚焦专属于心理咨询师的那些普通却又不普通的职业日常,与彼此分享了从业几年来充满挑战及成就感的心路历程,希望听完这一期节目的你可以对我们的职业有更多的了解!我们在未来也会录制更多和心理咨询师相关的节目,敬请期待! 你将在本期听到: 我们为何选择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 心理咨询师如何排解日常工作压力 心理咨询师一些安慰朋友的技巧与“话术” 跨文化双语咨询师的挑战 本期主播: 小张:热爱帮助来访与自我坦诚对话的心理咨询师一枚 桐羽:努力精进跨文化咨询技巧的新人大学咨询师 西卡:带着叙事与女性主义去来访生命故事里发掘宝藏的小小咨询师 雪菁:不断学习用一颗真诚敬畏的心见证来访实现自我的咨询师 时间戳 5:40 心理咨询师到底是不是每天都在接收负能量? 13:10 我们各自与心理咨询冥冥之中的缘分 25:48 真的有喜欢写报告(progress notes)的心理咨询师么? 34:15 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一些压力来源 49:57...
Published 02/07/24
异性之间存在纯友谊吗?异性之间的友谊是否存在什么特别之处呢?随着时代发展,性缘脑、性客体化等概念受到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对于两性关系的看法也在发生着改变。本期,不太相信异性“纯友谊”的金金邀请了桐羽、浩然、昕晴来一起聊一聊异性之间的友谊,在这个过程中主播们也不断生发出了一些“戏剧性”的问题,希望这期播客能够让大家对于异性友谊有一些新的认识,对自己的朋友关系有一些新的思考。 你将在本期听到: 异性之间存在纯友谊吗? 分手后还能做朋友吗? “性缘脑”有什么表现?“性缘脑”是怎么来的? 母胎单身和性缘脑有关系吗? 本期主播: 金金:一个对异性友谊感到好奇的单身女大hh 桐羽:好的友谊和性别无关,感情本就是很复杂的 浩然:人的因素是第一,不过性别也不能忽略 。 昕晴:交朋友舒服就好啦,男男女女有什么所谓嘛。 时间戳 01:51 主播们拥有很好的异性朋友吗?“少得可怜vs不得不都是异性朋友……” 06:31 和异性vs同性相处有什么不一样?“到底可不可以一见面就拥抱啊!” 15:54 为什么相信异性之间有/没有“纯友谊”?“脑子长得不一样啊……” 28:45...
Published 01/24/24
本期是一集2024新年特辑!五位主播第一次一起录制,回顾了过去的2023年,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变化和成长。同时,也许下了我们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期许。不论过去一年你过得如何,希望这期节目都能够陪伴你重启新的一年! 时间戳 3:44 节日你会送礼物吗?聊聊那些收到的和送出的礼物 10:17 你会和朋友节日祝福信息吗?这里有一份友谊报告待查收! 22:31 2023你脱单了吗?我们在亲密关系方面的进展和收获 39:03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增长了这些新的技能点 51:17 主播们的年度推荐书影音,总有一个适合你 1:12:51...
Published 01/10/24
星盘、塔罗、上香等玄学工具越来越火,频频上热搜。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今天,不少年轻人选择相信玄学来应对压力。这期播客我们三位心理咨询师主播桐羽、小张和浩然,邀请了同行Cassie,一起聊了聊我们对于玄学工具的理解。Cassie不仅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同样也是一位活跃在玄学领域的星盘解读师。当心理咨询师遇上玄学工具,到底什么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心理疏导?无论生活中你选择什么样的求助方式,都希望这期节目能够对你有所启发,帮助你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 你将在本期听到: 心理咨询师视角对玄学(星盘、塔罗、周易...)的理解 星盘解读师如何解读和使用星盘 咨询师们探讨心理学和玄学的关系 聊聊年轻人上香现象火爆背后的心理 本期主播: 桐羽:相信玄学但更相信心理学的咨询师 小张:相信玄学也是一种上进 浩然:相信科学,如果心理学也能算的话 嘉宾 - Cassie:一个努力共情他人的自闭型奋斗狮子女 时间戳 03:05 四位心理咨询师接触玄学工具的契机 15:05 Cassie作为星盘解读师如何解读自己的星盘 21:18 心理学中对于星座的解释 - 巴纳姆效应 24:44 心理学和玄学,...
Published 12/13/23
“扫兴父母”,“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有关的话题总是能在互联网上引起很多年轻人的共鸣,时常也带有抱怨。亲子关系复杂在哪里?我们能和父母像朋友一样相处嘛?本期浩然、桐羽、小张、和昕晴四位小伙伴聚在一块聊了聊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的那些经历与思考。录完本期后我们都感叹养育子女绝不是添个孩子多双筷子的事儿。无论对我们还是父母,全身心地去爱对方都让人五味杂陈,其中不止有爱与喜悦还充满了沟沟坎坎。希望你能喜欢这期的内容,也欢迎大家有想法能和我们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你将在本期听到: 和父母做朋友--可能是一个伪命题 亲子关系中的权力议题 和父母关系的边界感 集体主义文化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对父母那些说不出口的爱与恼 本期主播: 桐羽: 学习和父母沟通是一辈子的事 小张:心理咨询师碰到亲子关系这道题也很无解 浩然:连对象也没有就开始很愁怎么当爹 昕晴:在努力学会把心里话说给爸妈听 时间戳: 03:04 我们对父母的那些称呼 14:46 子女能和父母做朋友吗? 25:45 亲子关系中难以把握的尊重和平等 29:47 成长过程中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的变化 41:51 为什么有时很难和父母沟通 53:15...
Published 11/29/23
从浪姐披哥到《声生不息》,从《家有儿女》到《甄嬛传》,从校门口的奶茶店到永远点唱着中学时期喜欢的歌的KTV……「怀旧」似乎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近些年它更是成为了一种潮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在这个几乎人人都如原子般独立存在的社会,一场回忆杀的集体狂欢对现代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期昕晴、桐羽、小张、浩然聊了聊各自眼中的“怀旧”。怀旧到底好不好?怀旧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在心理咨询中,怀旧又扮演着什么角色?无论你是否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希望你都可以从本期节目中获得一些共鸣,对“怀旧”也有一些新的认识和了解。 你将在本期听到: 怀旧的“前世今生” 怀旧可以让我们获得哪些心理能量? 我们如何看待“情怀贩卖”? 怀旧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本期主播: 昕晴:怀旧赐予了我魔法,又回到那些天空中飘着音符的夏 桐羽:用怀旧解压,电视剧背景音爱好者 小张:喜欢活在回忆里,但也憧憬未来的高敏感巨蟹 浩然:被现实充(压)满(迫),偶尔触景生情 时间戳: 02:25 主播们最近在怀旧什么? 10:04 不同时期的人如何定义“怀旧”? 17:36 我们为什么喜欢/不喜欢、经常/很少怀旧? 26:27...
Published 11/08/23
你会有阶段式的友谊吗?“生活的洪流滚滚向前,谁都不能站在原地”。那种脱离了某种情境之后友谊也随之变淡了的关系,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待和应对呢?本期金金、桐羽、小张、浩然重新聚在一起,从阶段式友谊聊起,再次深入探讨朋友相处和管理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和你关于朋友的想法有所共鸣,并对你发展和维系友谊有所帮助。 你将在本期听到: 我们怎么看待“阶段式友谊” 我们怎么管理朋友圈分组 搬家和友谊变迁的关系 如何发展“长久式友谊”? 怎么结束一段友谊? 时间戳: 01:52 什么是阶段式友谊,怎么看阶段式友谊? 15:11 我们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朋友圈? 26:50 我们家越多,似乎阶段式友谊越多 35:43 生活的洪流滚滚向前,谁都不能站在原地 37:34 改变我一定要跟这个人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的心态 40:40 尝试创造一个新的环境 50:47 我们如何经历友情的BE(Bad Ending)? 59:14 吵架了关系反而变好了 本期主播: 金金:别让常态化的流浪,掩住好朋友的光亮 桐羽:朋友离散,情谊长存 小张:我们的碎碎念念 ,我们的岁岁年年。 浩然:"You are all...
Published 10/25/23
家对你来说是...?它也许只是一个熟悉的居所,也许是你重新出发的地方,也许是只有离开它时才会开始有的牵挂。本期四位有着相似“离家”体验和跨文化身份的主播们聚在一起,探讨了家于我们各自的意义以及与家亦远亦近的情感链接。无论正在收听这期节目的你现在与家的距离,我们都希望听众朋友们能够在此时此地收获到一些安心和陪伴。 你将在本期听到: 我们对家不同的定义 我们无法对现居地有归属感的一些因素 在他乡如何照顾自己的心理?如何面对漂泊感? 跨文化身份认同的分类 时间戳: 1:50 四位主播的家乡及现居地 10:43 家是一个你可以做小孩的地方 17:17 原来我们都有在寄宿学校哭着打电话给妈妈的经历 27:40 到底为什么我们对一个城市的归属感如此难获得 39:50 好像我更常怀念的不是那个地方,而是和那群朋友度过的那些时光 41:00 作为海外留学生,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自己想家的情绪? 49:20 你是哪种类型? 57:04 作为海外华人,我们是否一定要主动融入当地文化? 提及资料: 文献:John W. Berry, Acculturation: Living successfully...
Published 10/12/23
你有完美主义倾向吗?你是否听过“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但依旧走不出完美主义的陷阱?本期四位主播一起聊了聊「完美主义」这个话题,从不同的视角出发, 探讨了完美主义者的心理困境并探讨了可以破局的思维方式。我们中有“资深”的“完美主义者”,也有自称“潦草主义”的“不完美主义者”。可以说这是一集给完美主义者的自救指南,希望对你也能有所启发。 你将在本期听到: 什么是完美主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完美主义倾向? 完美主义者常见的困扰:内耗、焦虑、拖延、假冒者综合症... 为什么完美主义者难以走出完美主义的陷阱? 给完美主义者走出困境的自救指南 时间戳: 02:24 你有完美主义倾向吗?(几位主播的自我剖析) 12:59 完美主义的几种分类,你是哪一种? 16:25 原来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我们的完美主义倾向 25:34 完美主义者是从小就坚持完美吗? 32:49 我们都听过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但万事开头难怎么破? 35:58 完美主义与假冒者综合症(imposter syndrome) 42:14 当完美主义遇上拖延症 53:05 内耗的完美主义者到底如何自救? 1:03:17...
Published 09/20/23
金钱是一个很能引发我们焦虑的话题,但我们的生活又无法绕开它。本期浩然,金金,小张和昕晴四位伙伴一起聊了聊自己如何在“贫穷”的生活中追逐理想,走向经济独立。理想和面包或许不可兼得,不过走上心理甚至社科这条道路也意味着我们已经有所取舍。拥有财富或许是通向幸福的手段,但走向幸福生活却不止追逐金钱这一种途径。 你将在本期听到: 如何认识到钱维系着我们的生物学生命 追逐理想的路上,为何我们时常回避去谈钱 年轻心理咨询师们的金钱焦虑 摸牌很重要,打好手中的牌更重要 时间戳: 01:48 我们当下的经济状况与压力 11:00 那些意识到钱很重要的瞬间 19:12 长辈的金钱观念如何影响我们? 33:35 更多的钱意味着更多幸福的可能嘛? 38:33 对金钱感到焦虑的时我们如何应对? 48:25 假如我们突然拥有一大笔钱... 提及资料: 书籍:《小狗钱钱》[瑞]博多·舍费尔 文献:Li, B., Li, A., Wang, X., & Hou, Y. (2016). The money buffer effect in China: A higher income cannot...
Published 09/06/23
“阳康以后,我emo了...” 本期桐羽邀请了小张、金金和昕晴一起聊了聊新冠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新冠似乎已成过去时的2023年,意外“阳”了一次,让我们意识到新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似乎被低估了,原来不同时期“阳”了的感受这么不同。即使疾病不再大流行,但焦虑、抑郁、集体创伤等心理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原来疫情并未走远,它对我们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比想象的更加深远。 你将在本期听到: 当心理咨询师面临自身的心理健康挑战时会如何反应和处理? 后疫情时代,我们如何看待新冠带来的心理问题? 面对新冠引发的心理健康危机,有这些应对方式...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关怀(self-care)经验分享 时间戳: 02:24 从2020到2023,不同时期阳了的体验都是什么样的? 10:00 你还戴口罩出门吗?口罩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14:07 作为一种流行疾病,新冠和类似疾病有什么不一样? 18:44 什么是集体创伤?或许你的行为是创伤反应 23:42 “焦虑” -- 比病毒更可怕的情绪传染 32:39 疫情期间的社交经历,有挑战也有爱 38:51...
Published 08/23/23
“听完这期我给我很久没联系的旧友发了消息”。本期四位主播朋友聚在一起聊了“朋友”,这个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似乎非常重要但又不怎么被提起的存在,四位主播聊完的感受正如开头的那句话。“美好、长久的友谊都源于赞赏。友谊也需要维持、关心和浇灌。”(保罗 · 奥斯特)听完这期你可能会发现,朋友和友谊也是很值得探讨的。 你将在本期听到: 我们的友谊现状以及对“朋友”的定义。 加速社会中,“饭搭子”的功能。 如何维系和旧友的友谊? 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友谊咨询”?朋友关系有什么特点? 咨询师/心理学人的友谊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如何处理朋友的“冒犯”? 时间戳: 01:52 四位主播的友谊关系现状。 08:22 说到“朋友”,我们似乎默认想到的是重要朋友,大家对朋友是怎样定义的? 12:18 加速社会下的我们为什么需要“饭搭子”? 25:35 为什么朋友没有一个“确认成为朋友”的过程啊! 28:33 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友谊咨询”? 38:02 你的老朋友可能比你想象的更高兴你联系ta! 43:51 做了咨询师以后,我的社交能力好像被往上拔了一些 44:59...
Published 08/09/23
本期四位主播一起聊了聊亲密关系中自己那些回避与焦虑的不安全时刻,以及自己从中获得了哪些成长。作为咨询师,我们工作中会接触到很多求助于亲密关系方面的来访,也掌握了很多如何建立良性关系的理论,但轮到我们自己身处其中时仍常常进退维谷。在感慨亲密关系是认识自己隐藏一面的绝好窗口时,我们也得承认关于亲密关系的修行还路漫漫其修远兮呐~ 你将在本期听到: 我们在进入亲密关系前的混乱时刻 亲密关系和朋友关系在我们眼中有哪些异同 依恋风格在关系中的体现 为什么明明意识到了关系有问题仍难以自拔 本期主播: 桐羽:一边回避一边渴望爱情的回避型依恋选手 小张:约会太难于是选择早婚的焦虑型依恋选手 金金:一个回避型依恋的e人 浩然:一三五想恋爱二四六想单身的理论家 时间戳: 1:01 进入亲密关系时的“异常”行为 13:48 亲密关系和朋友关系区别在哪里 16:20 亲密关系中真实自我的表露 20:45 依恋类型如何映射在亲密关系中 32:45 为什么改变亲密对象的尝试常常不能成功 42:05 不健康的关系为什么也会让人欲罢不能 50:08...
Published 07/26/23
本期四位主播聚在一起畅聊了时下热门的MBTI性格测试,从性格测试聊到自我认知,聊了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发现,无论我们当中有人是从自己的MBTI测试结果中获取了能量,还是有人对MBTI依然抗拒,相同的是我们都渴望了解自己,而MBTI只是在各位的自我探索的旅途中出现的一个可以被使用的工具。 你将在本期听到: 我们对MBTI的观点以及经历过的态度转变 为什么我们总在谈MBTI? MBTI帮助我们对自身一部分性格特质的和解 MBTI类型和职业选择(心理咨询师的性格类型!) MBTI健康使用手册 本期主播: 桐羽:INFJ小老头,心理咨询师一枚 小张:和MBTI保持距离的INFJ 金金:对MBTI态度大反转的心理学研究生 浩然:每次看到人报自己MBTI 类型都心头一紧的博士生 时间戳: 1:19 MBTI的历史由来和小故事(熟悉MBTI的听众可跳过) 3:40 四位主播的MBTI类型 9:40 MBTI和星座,到底哪个更靠谱? 12:47 为什么MBTI在学术界有争议? 16:25 MBTI正好符合了我们在当下社会对人快速分类的需求 22:25...
Published 07/11/23
本期桐羽、小张、金金和浩然四个25岁左右的心理学人一起聊了聊我们提前到来的中年危机 - “四分之一人生危机(Quarter Life Crisis)” 你将在本期听到: 20多岁的我们怎么就有年龄焦虑了 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可怎么办 失眠、鼠标手、我们面临各种亚健康问题和疾病的年轻化 钱钱钱,经济独立和家庭责任带来新的危机 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们是怎样面对焦虑和迷茫的 本期主播: 桐羽:处于职场迷茫期的心理咨询师 小张:想要成为全职狗妈的心理咨询师 金金:在读书和打工之间寻找空隙的心理学研究生 浩然:每天焦头烂额仍然坚持胡思乱想的心理学博士生 时间戳: 2:54 什么是quarter life crisis(四分之一人生危机)? 8:41 那些击中我们的quater life crisis的瞬间 13:36 男女性在面对年龄焦虑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16:35 为什么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对于年龄的感受完全不同? 21:16「乘风2023」居然缓解了我的一部分年龄焦虑 26:06 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我们也不再有父母保驾护航 32:11...
Published 06/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