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算法之下:个性化推荐是懂我还是监视我?
Listen now
Description
“合理怀疑小红书在我家装了监控摄像头…”“B站你真的不要太懂我!” 从这些调侃不难看出大数据时代,个性化推荐或多或少让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真爱”App,浏览着它们根据我们的喜好精准推送给我们的内容,享受着不用自己动手就能获取所需的快感。但,这些网络平台真的是在为我们服务吗?所谓的“懂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算法逻辑和商业模式?在我们几乎成为“透明人”的情况下,究竟还有没有必要为隐私泄露感到焦虑?本期节目,昕晴、小张、浩然和金金聊了聊自己的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使用经历和体验,并对个性化推荐、隐私安全等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希望收听本期节目的你也能获得一些启发,思考或重构自己与互联网的关系,在使用体验上拥有心理和精神真正意义上的满足。 你将在本期听到: 个性化推荐:这个按钮我是开还是不开? 你最爱的软件是真的懂你吗? 监视资本主义带来的隐私焦虑及其对人的异化 互联网/社交媒体如何改变人的认知与行为 本期主播: 昕晴:多表达多创作,少等投喂善用搜索 小张:一个在‘可以被监视’和‘不想被控制’之间摇摆的购物欲极强的心理人 浩然:Somebody is watching you! 金金:一个反手驯化算法的学心理的年轻人 时间戳: 2:18 主播们最爱逛哪些社交媒体/网络平台?“横屏vs竖屏?长文vs短帖?” 9:04 个性化推荐究竟有什么魔力?“号养成了好开心~” 21:54 你会驯化算法吗?“我要让你知道我喜欢什么!” 23:05 大数据真的比我还要更懂我自己? “你可能也喜欢……” 29:06 关于点击同意用户隐私政策这件事 “是我愿意吗?是我不得不啊……” 32:17 什么是“监视资本主义”?“监控、收集、提取、分析、打包……是的,你已经被卖给广告商了。” 48:06 “不中立”的互联网更能吸引大众的注意?“所以才会有虚假信息、群体极化、阴谋论……” 52:07 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大数据时代/智能时代的我们到底该如何自居?“我们都是也应该做能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人类。” 提及资料: 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The Social Dilemma(2020)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4960008/ 监视资本主义:在互联网的语境下,这种商业模式指的是互联网公司通过监控、收集和分析个体(即用户)的行为、情感、想法并将它们转化为数据来获取利益,实现对用户行为的预测、对用户的操控甚至是改变用户的行为和思想。提出该概念的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Shoshana Zuboff,她在自己的著作《监视资本主义时代》(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中对该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 节目简介: 「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是一档由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播客,聚焦当下的心理热点话题,分享我们的感受与想法。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和你共创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在此时此地,同呼吸,共思考。我们可能身处不同的时区,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人生背景和理想,但在“此时此地”,无论过去,不问将来,我们关注当下,我们就在此时此地。 关于我们: 「FindSelf找我」一个源自宾大,属于你我的心理服务平台。陪伴、支持,我们与你共历心灵的成长。 公众号:「FindSelf找我」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Google Podcast:「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
More Episodes
亲爱的朋友,诚邀你加入本期嗑CP聊天局~这里有嗑遍恋综和影视剧的“嗑学家”,也有尝试搞明白为什么有人可以像吃饭一样嗑CP的心理咨询师,还有十年前就已经退出了嗑CP队列的另一位心理咨询师。“TA们超甜,我们超爱。”但关于“嗑CP”的故事却远远不止飘在空气中的粉红泡泡,欢声笑语之下也有一些问号和思考。于是带着对自己对别人的好奇,我们开启了这一场探(jiā)讨(dài)嗑(sī)CP(huò)的对话…… 你将在本期听到: 嗑CP背后的心理诉求 我们是怎么“嗑”CP的? 我们怎么理解“嗑CP”这件事? 从“嗑CP”延伸出来的对社会现实与性别关系的思考 本期主播: 昕晴:玻璃堆里的碎糖渣是最甜的!...
Published 05/30/24
Published 05/30/24
累到不想和朋友聊天了QAQ ; 累到放假也无心玩耍了>0 ...
Published 05/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