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621【人民时评】让青年与城市互相成就
Listen now
Description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1日【人民时评】让青年与城市互相成就作者:杨柳  简约干净、出行便利、免费入住……天津中医药大学应届毕业生田梦前往江苏求职,一到苏州姑苏区平江文创人才街区的青年驿站,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  为满足外地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当地求职期间的住宿需求,苏州将部分酒店、公寓改造为100余处“青年人才驿站”,学生只需在小程序上申请,即可获得最多14天免费住宿。帮助学生减轻求职期间的开销,彰显城市的发展温度,有助于塑造更好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城市是青年集中、发展活跃的区域。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青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1%,高于整体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个百分点。一批又一批青年来到城市、挥洒汗水,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助力城市发展。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创新之城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来了就是深圳人”,开放包容的理念吸引大批青年来到这里,共同创造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奇迹。双向奔赴、互相成就,也诠释了城市和青年之间最好的关系。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2022年,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明确了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理念内涵,倡导青年优先发展。两年多以来,各地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着力优化青年发展环境,更好满足了青年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需求。  青年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面临一些困难和压力,需要更多关心关爱。河北邯郸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让青年家长“送得放心、托得安心”;山东在全省实施“青年优居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年住房、租房、购房等不同阶段的现实需求;贵州贵阳打造“青年卡”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市青年提供线上与线下融合、政府与市场结合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当前,越来越多城市的青年发展政策更加体系化、更具普惠性,为广大青年创造了更安心、更舒适的奋斗环境。  也要看到,城市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各方面条件不断改善,站在更高起点上的新一代青年,也有新的期望。更好激发青年的奋斗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要将促进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用心用情用力帮助青年解决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对城市而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也就是塑造未来。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并不是给青年建“温室”,而是要为努力奔跑、勇敢追梦的青年设置“加油站”,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去破难题、促发展、建功业,在贡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奋斗路上走得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当代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深入了解青年群体所思所想所求所盼,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搭好施展才华的舞台,定能让青年与城市的创新创造活力相互激荡,为高质量发展汇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
More Episodes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7日【和音】携手实现揽月九天的共同梦想  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成就,看到了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也看到了中国坚持科技开放合作的诚意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返回地球。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鼓励中国航天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勇毅前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  “嫦娥六号的工作像时钟一样精准...
Published 06/27/24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7日【评论员观察】带着真情实感推介家乡建设家乡作者:李洪兴  当青年一代举起镜头成为家乡发展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他们不仅在呈现家乡发展的全新图景,也更深刻地融入新时代中国向上向前的强劲脉动  乡村要振兴,人才至关重要。激励更多青年带着真情实感投身到推介家乡、建设家乡的实践中,县域必能实现更大发展、乡村必能实现全面振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李白在《蜀道难》中这样描写甘肃陇南市徽县的青泥岭。前不久,徽县在这里举办了一场山地挑战赛。办赛期间,不少徽县人在网上分享当地美食美景、历史人文。还有8名青年专门花数月时间创作歌曲,乘赛事东风宣传家乡。  记录传播...
Published 06/27/24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27日【人民时评】航天追梦激扬创新豪情作者:喻思南  保持这份“一定能,一定行”的志气和勇气,就能更好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强调“精心开展月球样品科学研究,接续实施好深空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勇毅前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
Published 06/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