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11日【和音】擘画新时代中匈关系发展新蓝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愿同匈牙利一道,以建立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契机,继续做互信互助的好朋友、合作共赢的好伙伴,共同开辟属于两国人民的美好未来  应匈牙利总统舒尤克、总理欧尔班邀请,习近平主席5月8日至10日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亲切友好、富有成效的会谈,就新时代中匈关系发展以及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两国领导人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合作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中匈两国是相互信赖的好朋友、好伙伴。建交75年来,中匈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实现了从跨越大陆的朋友、友好合作伙伴到全面战略伙伴的持续深入发展。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中匈关系保持平稳发展的宝贵经验——“坚持平等相待,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把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互信互助,始终相互理解并坚定支持维护彼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合作共赢,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拓展各领域合作,推动各自发展战...
Published 05/10/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10日【评论员观察】让体育赛事添彩城市发展作者:尹双红  如何延续赛事活动带来的“流量”,进而将其转换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量”,是每个城市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近段时间,各类体育赛事在多个城市密集举办。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发车,比赛期间,超过20万人次观众到现场观赛;“五一”假期,成都2024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的上座率节节攀升,尤伯杯决赛有超过6000人进场观看,汤姆斯杯决赛进场人数在万人左右;长三角体育嘉年华越野半程马拉松、2024亳州马拉松等路跑赛事,吸引众多跑步爱好者参赛……火热赛事,有助于拉动经济发展,增强城市活力。  一组数据能够有力说明赛事的带动效应。成都大运会期间,成都住宿业、餐饮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57%、42.3%;在“村BA”等赛事带动下,2023年贵州台江旅游综合收入达84.64亿元,同比增长94.66%;2024年无锡马拉松带动经济效益达28336.6万元。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大型体育赛事的带动作用是多方面、多维度的,能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赛前、赛中、赛后多个环节发挥赛事的带...
Published 05/09/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10日【人民时评】守护生态安全要打持久战作者:王巍  加快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法规制度,坚持运用好、巩固拓展好强力督察、严格执法、严肃问责等做法和经验,始终保持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生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安全,强调“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绿水青山常在、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要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  不久前,公安部公布8起危害生态安全典型案例,引发广泛关注。这些案例涉及非法占用农用地、滥伐林木、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严重危害了生态安全,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守护生态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打持久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需要进一步强化专项治理、依法治理,汇聚全社会合力。  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条重要经验。加快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法规制度,坚持运用好、巩固拓展好强力督察、严格执法、严肃问责等做法和经验,始终保持利剑高悬、震慑常在,方能确保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维护...
Published 05/09/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10日【金台随笔】“行走的思政课”带来的启示作者:陈艺心  “那年,你14岁/花朵一样的年龄/喜欢做梦的年龄/你那稚气的面庞/可否承载起苦难的表情……今年,我也14岁/可我常躺在母亲怀里撒娇/有时也会流泪/那是因为与朋友们闹别扭/今天,我站在你的墓碑前/心头一阵阵猛烈的震颤……”  这些节选自《那年,你14岁》的诗句,是宁夏固原弘文中学(原固原二中初中部)一名初中生参加2005年“徒步任山河”活动后写下的,字里行间的情感令人动容。从1995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前夕,宁夏固原都有一群师生擎起鲜红的旗帜,徒步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长眠于此的300多名烈士。天还没亮,收拾行囊准备出发。翻山越岭,途中彼此搀扶,相互鼓励前行。到达烈士陵园,肃立向烈士默哀,擦拭墓碑、敬献鲜花。路途漫漫,用汗水书写青春,用心灵感悟历史,信仰的力量穿越时空,在青少年心底共振。  54公里的路程,10多个小时的行走,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延续近30年。为什么要徒步往返,又靠什么坚持下来?问题的答案,在“这是对革命先烈的一种尊重”的回答中,也藏在参加活动的一届届学子写下的一篇篇文字里。把...
Published 05/09/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9日【人民时评】带观众更好读懂自然作者:喻思南  在国家自然博物馆认识脊椎动物演进历史,来中国地质博物馆领略岩石矿物的精美奇特,到浙江自然博物院了解珍稀野生植物保护成效……走进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孩子们便开启了触摸生态万象、感受宇宙神奇的科普之旅。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承担着引导观众走近自然、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功能,既是公众体验生态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科学普及的重要平台。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从人们十分关注的天文、地质、生命演化等现象入手,将科学知识娓娓道来,有助于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以来,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馆舍基础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当前,人们的科普需求日益增长、层次更加丰富。进一步推动科普事业发展,需要从增加展览吸引力、提升科普覆盖面以及提高观展趣味性等方面着手,不断完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体系。  相比人文历史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展陈内容相对单一,存在同质化现象。让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更加吸引大众,除了努力扩大藏品数量、提升收藏质量,还可以尝试与人文历史类博物馆跨界...
Published 05/08/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9日【和音】赋予中法建交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中法坚守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初心,并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将共同打造新时期互信稳定、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中法关系  应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习近平主席5月5日至7日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同马克龙总统举行会谈、共同会见记者,出席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并致辞,出席马克龙总统举行的欢迎宴会,在上比利牛斯省举行中法元首小范围会晤。双方发表4份联合声明,签署近20项双边合作文件。习近平主席此访巩固了两国传统友谊、增进了政治互信、凝聚了战略共识、深化了各领域交流合作,对于创造中法关系更加美好未来,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中法是真诚的朋友、共赢的伙伴。建交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站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前列,成为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相互成就、共同前进的典范。习近平主席3次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马克龙总统3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从尼斯夜谈、豫园茶叙、松园会晤,到此次在上比利牛斯省举行小范围会晤,两国元首建立了牢固互信和真挚友谊...
Published 05/08/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9日【金台锐评】用好民法典,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作者:张璁  今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针对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助力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对于经营主体而言,从权利的平等保护到交易的安全便捷,从人格尊严的维护到创新成果的运用,民法典都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法治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营商环境领域的一些痛点难点、顽瘴痼疾,我们需要从民法典中“抓药开方”,进一步加强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稳定预期、提振信心,落实民法典的权利保护至关重要。比如,平等是民法典的“性格”,民法典在总则编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宣示“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在物权编更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
Published 05/08/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8日【人民时评】英烈是闪亮的精神坐标作者:齐骥  为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让他们从“无名”到“有名”、从“有名”到“留名”,国家和社会将获得强大的榜样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让“无名烈士”重归“有名英雄”,是所有人的殷切希望。将烈士DNA信息导入家系数据库进行比对,结合革命烈士名录、烈士证等物证确定烈士的姓名和身份;对烈士遗骸进行电子3D激光扫描,利用生成式AI技术对烈士容貌进行复原……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成立革命烈士寻亲中心以来,已累计为1260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英烈是闪亮的精神坐标,没有英烈前赴后继的牺牲奉献,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烈士”一词,本就是对志向远大、英勇豪迈、捐躯为国者的高度肯定和褒扬。他们或冲锋陷阵、视死如归,或不惧苦难、坚韧不拔,或深藏功名、无私奉献。然而,由于时间久远、战争毁损以及基础档案资料缺失等因素,为烈士正名、寻亲的难度很大。不少烈士亲属不知烈士事迹、不晓烈士长眠处,留下遗憾。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让英魂回归故里、为人铭记,是对英烈的崇高致敬,也是对其亲属最好的慰藉。  烈士的事迹铭刻于历史,也应长留在人们...
Published 05/08/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8日【评论员观察】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③作者:周人杰  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协调关系,才能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政治上关心,思想上交心,感情上知心,事业上同心,亲清政商关系里蕴含着方法论,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内在逻辑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措施落地见效,作为标识民营经济活跃度的民间投资增速在一季度由负转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把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落到实处,让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鼓足干劲、敢闯敢干,就能为新形势下企业攻坚克难提振信心,为经济回升向好筑牢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党员、干部既要关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主动排忧解难,又要坚守廉洁底线。”新型政商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关键要将亲与清统一起来、落到实处,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光明磊落地同企业和企业家交往,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团结好、引导好民营经济人士,这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
Published 05/08/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8日【金台随笔】认真生活的劲头作者:于石  这些平凡的故事,饱含着生活的诗意,彰显着生命的执着,寻常而真挚,质朴而动人  最近,山西代县一本特殊的“日记”,引起不少关注。这本日记的主人直抒胸臆,将满腹心声写在院子的各个角落。目之所及,砖墙、门框、房梁、门楣……处处都是人生的留痕,每笔都有生活的印记。这名叫张福青的老人,生而平凡,活得认真。  密密麻麻的文字里,蕴含着这位老人平淡而丰富的一生。“仅用24天翻新这房”“安装窗帘、彩钢瓦架栅……大门上安装一双挂灯笼架”,有着近200年历史的祖屋,是他的念想,更承载着他对家的守护和爱。“每年杏花落,打药一次,立秋后再打一次……每年剪一次树枝”,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他把引以为豪的心得记在了最显眼的地方。“宇宙有多大呀?……星星有2000亿颗”,闲来无事的时候,他也会仰望星空、心系远方,琢磨这方小院外的大千世界。“人要常存乐观主义,人生乐观、身心健康……”作为一名父亲,他也认真写下了对孩子的叮嘱和期望。字里行间,能真切看到这位老人的生活哲学、价值理念、人生追求。  简单的叙事、琐碎的日常,老人写下的并非一首荡气...
Published 05/08/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7日【评论员观察】激发内生动力...
Published 05/07/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7日【金台潮声】民生实事要抓一件成一件作者:沈童睿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聚焦现阶段农民群众需求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重点实事,抓一件成一件,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广大党员、干部应当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重点解决什么、推进什么,抓一件成一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一件成一件,前提是摸清群众需求,找准工作“着力点”。群众需求更加多元,治理形势日趋复杂。体现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是铺路修桥的步子更快一些,还是农技帮扶的活动更密一些?是推动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销路更广一些,还是文娱活动更丰富一些?各地的发展需求不尽相同。并且,凡事都有轻重缓急,其中哪些是群众最迫切期盼解决的问题?哪些问题是当下已经具备条件予以解决的?这些也都需要深入调研、精准施策。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深入一线,听民声、察实情,做到心中...
Published 05/07/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7日【人民时评】为年轻医师成才创造更好环境作者:申少铁  年轻医师是卫生健康行业的未来,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将造福每一个人  培养一名具有独立诊疗能力的医师,需要多久?在我国,一名医学毕业生要想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一般需要在认定的培训基地(医院)再接受3年的医疗实践训练。对许多医生而言,这是开启职业生涯的重要一课。提升这一阶段的培训效果,事关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社会高度关注。  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的初衷,是培养更多会看病、看好病的临床医生。从实践来看,这确实有助于锤炼年轻医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更好保障医疗安全。据了解,2022年,参加住培的医学本科毕业生首次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比未参加者高36%。  我国全面实施住培制度1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临床医师队伍整体水平,也优化了卫生健康队伍人才结构。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累计招收培训住院医师107万名(含专硕研究生),其中,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数量显著增加,如全科专业10.5万人、儿科专业5.1万人、精神科1.2万人。也要看到,我国住培制度起步较晚,在实...
Published 05/07/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7日【暖闻热评】为国找钾...
Published 05/07/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6日【评论员观察】公平市场竞争...
Published 05/06/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6日【人民时评】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作者:侯耀文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宝贵机遇,也为生产高质量文娱产品提供了用之不竭的资源  打卡潮流音乐节,欣赏大型实景歌舞表演……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各地文化展演等相关活动备受游客青睐。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发力点。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1.9万场,同比增长72.71%;票房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116.87%;观演人数3886.99万人次,同比增长77.88%,实现了“开门红”。演出市场加速发展,文娱消费不断扩容,不仅反映了当前我国文娱产业持续向好、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也是文化与经济融合互动的生动注脚。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传统的文化消费形式如演唱会、戏剧表演、歌剧舞剧,到新兴的文化消费方式如网络直播、数字艺术等互联网产品服务,丰富的消费形态折射出文娱产业的创新与繁荣。以多...
Published 05/06/24
《人民日报》...
Published 05/04/24
《人民日报》...
Published 05/03/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2日【生态论苑】用科技力量支撑“三北”工程攻坚战作者:卢琦  瞄准“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区域生态治理的堵点、卡点、难点、靶点开展科技攻关,发挥好科技支撑作用,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三北地区指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三北”工程实施4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北地区显著增绿,推动我国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三北”工程创立了以举国之力建设国家生态工程的基本范式,探索出规模化开展植被建设的治理模式,并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  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中国魔方”草方格显著提升固沙效果,是“三北”工程建设中工程固沙的首选技术;沙坡头“五带一体”防沙治沙体系,确保包兰铁路60多年畅通无阻,是治沙领域唯一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综合运用科技手段防沙治沙,我国摸索出了以河北塞罕坝,内蒙古库布其、磴口,新疆柯柯牙等为代表的防沙治沙典型。  防沙治沙就像滚石上山,丝毫不能放松懈怠。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
Published 05/01/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2日【人民论坛】节水护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作者:彭飞  打开水龙头,清洁洗漱;倒一杯温开水,一饮而尽;洗干净食材,准备早餐……人们每一天往往从用水开始,处处都离不开水。越是常见,越容易被忽视。在安享每一滴水带来的好处和便利时,别忘了,从5月1日起,《节约用水条例》开始施行。节水护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如果用水思路不改变,不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再多的水也不够用”“河套地区条件得天独厚,虽然不缺水,但也要节约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水产业,不能搞大水漫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约用水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发人思考,深刻警醒我们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尽管今天全社会节水意识显著增强,但一些人诸如刷牙时不关水龙头、矿泉水喝一半就丢弃等习惯,一些城市供水管网老化存在跑冒滴漏、个别干旱地...
Published 05/01/24
《人民日报》2024年4月30日【人民论坛】在劳动中锤炼优良作风作者:李洪兴  前不久,一张“这个动作,数十年未变”的海报在全网刷屏。照片中,习近平总书记肩扛铁锹、面带微笑、阔步向前,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翻看老照片,30多年前,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也是一把锄头扛肩上,意气风发走在劳动队伍的前列。时光荏苒,初心不改,情怀不变。人民领袖肩扛劳动工具,同干部群众一起走向劳动现场,带头示范着“不能忽视‘劳’的作用”,引领全社会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肌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共产党人发扬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四风’的重要保障。”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劳动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勤奋工作、踏实劳动,在劳动中增进同群众的感情,锤炼优良作风,团结带领群众一起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砥砺初心。党员、干部带头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是对劳动和创造的认可和礼赞。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理想,成为毕生的行动指南。1933年在江西瑞金沙洲坝,毛泽东同志挽起衣袖、卷起裤腿,铲土挖...
Published 05/01/24
《人民日报》2024年05月01日【社论】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奋斗中,亿万人民迎来“五一”这个礼赞劳动、致敬劳动者的节日。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深刻指出“广大劳动群众与党同心、跟党奋斗,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用智慧和汗水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勉励“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爱岗敬业、创新创造,踊跃投身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突出做好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工作,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新质生产力发展显现新成效,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开局良好,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行各业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在推进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
Published 05/01/24
《人民日报》2024年4月30日【金台潮声】关心关爱基层...
Published 04/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