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Published 04/05/24
Published 04/05/24
Published 04/01/24
三境界说是王国维自己比较激赏的一则词话,多为世人熟知。其中引用的辛弃疾的词与当下传写的版本略有不同,读者当自辨明。
Published 01/29/24
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Published 12/25/23
祭常山回小猎苏轼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朝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Published 12/19/23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Published 12/18/23
我昔南行舟击汴⑵,逆风三日沙吹面。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⑶。回头顷刻失长桥⑷,却到龟山未朝饭⑸。至人无心何厚薄⑹,我自怀私欣所便⑺。耕田欲雨刈欲晴⑻,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⑼,告物应须日千变。我今身世两悠悠⑽,去无所逐来无恋。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⑾。不嫌俗士污丹梯⑿,一看云山绕淮甸⒀。[1]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泗州:今江苏盱眙东北。僧伽(qié):唐高僧,西域何国人,俗姓何。龙朔初入中原,卒葬泗州,建塔供养,即僧伽塔。⑵汴:汴河,在徐州合泗水东流入淮。⑶旗脚转:指改变了风向。⑷长桥:在泗州城东。⑸龟山:在泗州东北的洪泽湖中。传大禹治水获无支祁,镇于此。⑹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这里指僧伽。⑺便:便利。⑻刈(yì):收割。⑼遂(suì):如愿,顺意。⑽悠悠:遥远莫测。⑾“退之”二句:指韩愈《送僧澄观》诗。僧伽塔遭水漂火焚,贞元十五年由僧澄观重修,为著名建筑师喻浩所设计。韩愈诗纪建塔始末,中云:“清淮无波平如席,栏柱倾抉半天赤。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影沉潭底龙惊遁,当昼无云跨虚碧。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藉藉...
Published 12/15/23
先秦时期的生死观与现在大不相同,士人的个体价值超越个人的生死,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为士人普遍认同,史书中记录的这类决绝之人不可胜数。你知道这类人还有谁?你是如何看待这中观念的呢?本期主题:士为知己者死?
Published 12/11/23
衣人以其寒也,食人以其饥也。饥寒,人之大害也;救之,义也。人之困穷,甚如饥寒,故贤主必怜人之困也,必哀人之穷也。如此则名号显矣,国士得矣。译文给人衣服穿,是因为他寒冷;给人饭吃,是因为他饥饿。饥寒交迫是人的大难。把人从这种困境中救出,是正义的行为。人的穷困比饥寒交迫更严重,所以贤明的君主必定怜悯贫穷的人,一定哀怜困厄的人。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那么君主的名声就会显赫,智勇出众的人就会归附了。昔者秦缪公乘马而车为败①,右服失而野人取之②。缪公自往求之③,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④。缪公叹曰:“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⑤,余恐其伤女也⑥!”于是遍饮而去⑦。处一年,为韩原之战⑧。晋人已环缪公之车矣⑨,晋梁由靡已扣缪公之左骖矣⑩,晋惠公之右路石奋投而击缪公之甲⑪,中之者已六札矣⑫。野人之尝食马肉于岐山之阳者三百有余人,毕力为缪公疾斗于车下⑬,遂大克晋,反获惠公以归。此《诗》之所谓曰“君君子则正,以行其德;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者也⑭。人主其胡可以无务行德爱人乎⑮?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译文从前,秦穆公乘马车出行,车坏了,右边的马脱缰跑掉,马被乡野的农夫抓住了。秦穆公...
Published 12/11/23
六州歌头龙蟠虎踞,今古帝王州。水如淮,山似洛,凤来游。五云浮。宇宙无终极,千载恨,六朝事,同一梦休。更莫问闲愁,风景悠悠。得似青溪曲,著我扁舟。对残烟衰草,满目是清秋。白鹭汀洲,夕阳收。黄旗紫盖,中兴运,钟王气,护金瓯。驻游跸,开行殿,夹朱楼。送华辀。万里长江险,集鸿雁,列貔貅。扫关河,清海岱,志应酬。机会何常,鹤唳风声处,天意人谋。臣今虽老,未遣壮心休。击楫中流。虎踞龙盘的金陵城自古以来就是帝王之州。这里的水如淮水,山似洛山,有凤凰曾至凤台上一游,五色祥云在天空中飘过。茫茫宇宙没有终极,千载愁恨,绵绵没有尽期,六朝旧事都如同梦一般过去。这里风景悠悠,十分宜人,且让我收起闲愁,在九曲青溪中驾一叶扁舟。眼前见到的是一片残烟衰草,正值清秋。那长江之中的白鹭汀洲上,夕阳就要落下。天空出现黄旗紫盖状的云气,高宗即位建立了南宋王朝,国家或许带来中兴之运,钟山的王气,守护国土的安宁。金兵南侵时,高宗皇帝也曾暂时驻跸于此,开辟了行宫,朱楼林立,车水马龙。凭据万里长江的天险,这里聚集了象越冬鸿雁一样的沦陷区的难民,如猛兽貔貅般勇猛的士兵守护着国土。何时扫平关山,肃清河海,一酬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
Published 11/28/23
拟古九首其三陶渊明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偏偏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关键词或答题要点:平淡自然;—语言特色。奇趣--与燕对话;趣中严肃--“我心固匪石”,表明严肃的人生态度,坚卓品节。
Published 11/19/23
这首词谈到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Published 11/06/23
Published 05/21/23
逍遥游(节选)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Published 05/19/23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虞美人·听雨 点绛唇·蹴罢秋千 蝶恋花·春景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鹤冲天·黄金榜上 声声慢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玉楼春·春景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山亭柳·赠歌者 念奴娇·过洞庭
Published 05/11/23
一首六言短诗,诗人暮年心绪颇值玩味。
Published 04/26/23
苏武传课文选段第7至10段
Published 03/23/23
苏武传课文选段第5、6段
Published 03/23/23
苏武传 (课文选段第3、4段)
Published 03/23/23
《汉书·苏武传》第一二段
Published 03/09/23
张孝祥的这首《念奴娇·过洞庭》有不少人非常喜欢,熊逸老师表示宋词他最喜欢这首。这首词体现的宇宙意识契合于宋人的天人合一思想,有着别样的魅力。
Published 02/24/23
Published 02/16/23
这篇是《史记》中的经典篇目,也是语文教材一直没有更替过的篇目。教材课文要求背诵最后五段,也就是“负荆请罪”的情节。
Published 01/03/23
千古名篇。 教材要求背诵后三段。 感冒未愈,略有鼻音。
Published 10/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