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到底是导师刻意打压我,还是我自己内心太脆弱?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期话题的重点是博士生和导师的沟通。 关于导生关系和导生矛盾的讨论很多,这些讨论大多涉及学生对导师的抱怨(当然也有小部分是来自导师对学生的嫌弃和无奈)。但我们想追问的是:除了抱怨之外,学生还能做什么? 不可否认,学生在关系中处于权力的弱势方。但这不代表学生就只能完全被动地接受一切、听天由命。事实上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学生自我放弃了经营导生关系的主动权,而加剧了关系的恶化。 诚然,如果遇到有毒的导师,作为学生的一方势必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有办法去争取掌控自己命运的主动权。 那么,如何判断导师的批评是心直口快还是恶意打压?如果导师还算是讲道理的人,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关系仍然处不好? 既然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双方共同经营,那么有没有什么是学生可以做、应该做,却出于各种原因没做到的? Disclaimer:本期内容主要基于主播所了解的美国大学人文领域的情况,导师与学生各做各的课题,一般不存在“给老板打工”、文章挂名、让学生跑腿打杂等现象。我们知道这些现象是引发导生矛盾的重灾区,处理起来也更加复杂,多见于需要合作且经费充裕的领域。 00:48 个体差异&领域环境差异 02:54 头两年还没开始写博士论文,导师如何参与博士生培养 16:04 遇到散养的导师怎么办? 21:00 遇到太push的导师怎么办? 25:39 要给导师留下好印象,但也不要怕导师不高兴 33:02 这种小问题也拿去问导师,合适吗? 35:04 要不要给导师送礼物 38:25 提升导生关系方法一:坦诚沟通 43:58 如何判断导师是单纯严厉还是刻意打压? 47:54 提升导生关系方法二:主动汇报 53:02 提升导生关系方法三:充分表达感恩 57:00 如果真的遇到有毒的导师,怎么办?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每周四晚,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订阅我们的播客: 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
More Episodes
不同于某些应用型学科,人文领域的博士如果想离开学术圈,进入业界工作,那是众所周知的难。 领域专业不对口、年纪已大、学历过高,但业界工作经验几乎为零。 这些客观难度门槛虽然存在,事实上却并不可怕。难道做研究写论文就不难了吗? 难不怕,怕的是行动主体的内心设障 +...
Published 05/30/24
Published 05/30/24
应嘉宾要求,我们对嘉宾的声音做了变化处理,请听友们谅解。 今天的节目,推荐给有志于进入国内高校就职的海内外博士生,以及对教职和学术界心怀好奇的朋友们。 嘉宾小金,名校博士、名师嫡传。毕业前夕曾经试图离开学界,屡番求职碰壁之后最终落脚某211高校,任讲师,暂无编制。 录这期节目,感慨良多。你应该听得出,小金的语气里流露出明显的疲惫和无奈,同时又隐藏着某种单纯的执拗。但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小金其实是我认识的最有才华、最勤奋用功的青年学者。我时常想,如果放在另一个时空,她的学术道路或许会完全不同。 00:45 嘉宾介绍 01:38 青椒的日常工作是怎样的 09:06 ...
Published 0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