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了,如何影响你的钱包?| 3分钟看懂
Listen now
Description
4月13号的时候,国务院常务委员会上预告了要「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上周五下午6点,央妈掐着周末来临的时刻,交来了「降准」的作业: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起降准0.25%,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可以降准0.5%。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朋友圈有人评论说,「气氛都烘托到这了,却只迎来历史最小降准幅度,感觉就像向饿了十天的上海人发了一包湿垃圾…」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聊聊 01 降准是什么意思? 降准的这个「准」字,学名叫存款准备金率。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给你打个比方就明白了。 假设,攒够1万元的你,跑去银行存了个1年定期。 银行赚钱的主要方式,就是把你的存款,以贷款形式放出去给需要的人。因为贷款利率比存款利率高,银行就能赚差价了。 也就是说,银行借出去的钱越多,能赚到的利息差价,也就越多。 但是,想象一下,如果银行把存款全部放贷,会有什么后果? 过了1周,你急着用钱,就想提前把1万元取出来。但银行呢,已经把所有存款都放贷出去了,没钱兑付给你了… 为了阻止这种极端情况发生,央行和各商业银行间,做了个小约定: 每收到一笔存款,就抽一定比例,上交给央行——而这个比例,就是所谓的存款准备金率了。 理解了准备金,就不难理解降准了。 所谓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上交给央行的准备金,就可以少一些; 相应的,能拿出去放贷款的钱,就会多一些。 假设过去的准备金率是20%,那么,每存100元,银行要上交20元给央行,余下80元放贷。 但如果降准1%,准备金率就变成了19%;未来银行每得到100元存款,只要交19元给央行就行,余下的81元,都能用于放贷。 别小看了这1块钱的差额,成千上万个累加,就会在市场上释放出近千亿长期资金。 市场预计,本次降准将释放约5300亿元的长期资金。 总之,你可以简单理解为—— 降准就意味着,银行能借出去的钱变多了,从而市场的流动性便增加了。 02 为什么最近要降准? 今年以来,内外都不太平。 国内受到疫情扰动,门都很难跨出去,消费更是有心无力; 国外又是俄乌冲突,又是美国加息,让全球金融市场上蹿下跳。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一直希望央行能给点支持,多放点水,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还债压力。 这次虽然降准了,可0.25%却是历史最小的降准幅度。 那央行为什么要交出这么一份「敷衍」的作业呢? 我们来看看央行怎么说的:在解释降准目的的时候,央行提了句「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 翻译一下就是,市场的钱挺多的,我不想再放水了。 这背后和1个原因密切相关:倒挂的中美利差,压缩了放水空间。 「中美利差」指的是中国和美国的国债收益率的差值,通常看的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美国国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违约过,安全性比较高,加上美国的经济、金融实力,让美债成为全球公认的无风险资产。 对比之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想要吸引更多的资金,只能提高收益率,外资才更愿意进入我们的市场。 所以长期以来,我国的国债收益率都是要高于美国的。 但在上周,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大于中国国债,12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倒挂」现象。 说明:中美利差比较;来源:英为财情 「倒挂」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造成资本的外流,因为美国国债利率更高,信用还好。 如果我国继续放水,压低利率的话的,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回美国。 所以,央行
More Episodes
上周末本来约了朋友一起吃饭,临时收到朋友的消息说,前一天陪儿子踢球摔了一跤,原本以为就磕个淤青,忍着疼回家了。 结果一宿没睡好,不敢翻身,一动就疼。 第二天去医院拍了片子,发现是骨折了,得养一段时间。 朋友一边为放了我鸽子感到抱歉,一边念叨自己太不小心了,耽误工作不说,自己受了罪,还要付一笔不小的医疗费。 我宽慰朋友: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当给自己放个假,好好调养。 01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意外并不少见。 之前我爸妈去东北旅游,我爸是走在冰上摔了一跤,我妈是在餐厅吃饭时脚下有油滑倒了;双双负伤回家后,两个人想瞒着我自己在家养伤。 后来,这件事被我知道了,大吃一惊的同时也大为不解地问他们: 「...
Published 11/18/22
最近看到小伙伴提问,自己明明买的是R2中低风险银行理财,每天收益却都是负的,看着心慌。 其实不仅是银行理财,债券基金最近收益也不太好看...有的甚至一天就把过去几个月的涨幅都跌没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来简单聊聊。 01 首先,咱们还是透过表象看本质。 虽然市面上的投资产品千千万万,但实际上帮我们赚钱的底层资产,主要就4大类: *备注:还有金融衍生品等其他其他少量投资品,较为小众,且风险很高,暂不讨论~ 熟悉简七的朋友一定记得,它们有个形象的名字,叫——投资四原色。 对于某个具体投资品来说,或是只包含「投资四原色」中一种、或是组合了多种。 最近大跌的银行理财和债基呢,实际上就是...
Published 1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