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兄弟相争、姊妹反目,祸起父母心
Listen now
Description
现在的家庭,为什么孩子大都不愿意爸爸妈妈生第二个?因为,生了第二个,爱被剥夺了不说,还得增加一个照顾弟弟妹妹的职责。这种只谈责任和义务,只字不提权力和收益的事情,年龄尚小的孩子乐意干才怪! 大部分家长在应对孩子疯闹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优先关注生理上的伤害指数。对于引发冲突的事件本身,常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随随便便、简简单单地就给处理掉了。这样就很容易形成的管教标准是:打闹可以,动手得有轻重,谁要是伤到了他人,就得受到惩罚。可问题在于,就连很多成人之间的暴力冲突都可能是从微小的玩笑触发的,更何况下手都没个概念的孩子呢? 【《周易》师卦·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师师,弟子舆尸,贞凶。】
More Episodes
二十世纪,黎巴嫩知名作家、画家、诗人纪伯伦,写过一首名为《孩子》的诗歌: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不及父母,无论他远走何处,必定终会回到家庭这棵大树的庇荫之下。如果孩子胜过父母,狭隘的圈养只会使其成为折翼的天使,早早败落于升空之前。 ...
Published 03/15/20
身在法制社会的现代人是幸福的,和伴侣感情淡了,可以解除婚姻,和孩子冲突大了,可以断绝关系。若是将婚姻自由,理解为想结就结,想离就离,将情感自由,理解为想见就见,想断就断,那可真是太过肤浅了! 真正的心灵自由,不是靠法律规定的自由。而是我想过好就能过好,我想过砸就能过砸的内在自由。孔子所言“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生境界,应该也是无出其右的吧! 【《周易》比卦·六四:外比之,贞吉。】
Published 03/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