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二十世纪,黎巴嫩知名作家、画家、诗人纪伯伦,写过一首名为《孩子》的诗歌: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不及父母,无论他远走何处,必定终会回到家庭这棵大树的庇荫之下。如果孩子胜过父母,狭隘的圈养只会使其成为折翼的天使,早早败落于升空之前。 【《周易》比卦·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Published 03/15/20
身在法制社会的现代人是幸福的,和伴侣感情淡了,可以解除婚姻,和孩子冲突大了,可以断绝关系。若是将婚姻自由,理解为想结就结,想离就离,将情感自由,理解为想见就见,想断就断,那可真是太过肤浅了! 真正的心灵自由,不是靠法律规定的自由。而是我想过好就能过好,我想过砸就能过砸的内在自由。孔子所言“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生境界,应该也是无出其右的吧! 【《周易》比卦·六四:外比之,贞吉。】
Published 03/14/20
为什么我们对家人更容易发火,对外人却十分客气?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亲人更为苛刻,对外人却相对友好? 为什么我们与亲近的人沟通起来,常常虐心费劲,而与外人的交流却顺畅自如? …… 此类问题,几乎困扰着每一个注重家庭关系的人。按照正常逻辑,我们更看重的关系,为之投注的心血一定会更多,关系的状态理应更加和谐舒适。可为什么呈现出来的结果,却是截然相反的呢?一片痴情、苦苦经营的关系,说多了全是委屈与泪水。萍水相逢、泛泛之交的社会关系,则显得鱼水情深、好不快活。 心理学认为,伴侣关系、亲子关系这等亲密无间的关系,当属世界上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因为,一切具有社会性质的人际关系,都是有章可循的。 【《周易》比卦·六三:比之匪人。】
Published 03/13/20
都说婚姻是一场修行,至于修的是哪门子的行,好像并没有人明确地告诉过我们。但是,简单粗鄙地想来,自欺欺人式的逆来顺受肯定不是修行所要追求的状态,揭竿而起后的妻离子散更不会是修行应该带来的结局。归根到底,修行修的自己,在行进的旅途中,眼里看到的虽是世界,心里洞见的依然还是自己。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现代人大都热衷于寻求解读他人的方法,却极少有兴趣深度地探究自我。到头来却发现,自以为智慧的人遍地开花,真正活得明明白白的人反而越来越少。生活犹如雾里看花,心态必定多有不甘! 【《周易》比卦·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Published 03/12/20
每次有机会讲到关于“表扬与批评”的主题课程时,我都会在正式开讲之前,抛出一道思考题:为什么要赞赏孩子? 汇总一下家长们的常见回答,主要包括增强自信心、培养价值感、保持好行为、鼓励竞争、传递爱意等等。 接下来,我会抛出另一个问题:大家是否赞赏过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又为什么赞赏他们呢? 这一次的答案就丰富得多了:有魅力、有能力、有魄力、有才华、有爱心、有品位、会做饭、会说话、会挣钱、会学习、会生活、会保养…… 前后对比一下,我们的家长朋友未免在称赞孩子这件事上显得心机太深了点吧?赞赏,本该是人与人之间,发自内心深处,最纯真、最自然、最美好的情感表露。结果,到了孩子头上,赤裸裸地变成了家长手中的调教工具。 【《周易》比卦·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Published 03/11/20
几年前,腾讯视频《你正常吗》节目组在网络上,发起过一次与亲友对视三分钟的挑战活动。活动要求所有参与者,在互联网发布与亲友对视的完整视频或图片,同时将对视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以及想对亲友说的话分享出来,然后再点名邀请其他朋友继续参加。如果能够坚持和亲友对视超过三分钟,即为挑战成功,否则挑战失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几乎没有机会与任何人对视超过半分钟。在公交上,我们会望向窗外;在地铁上,我们会看着手机;在电梯里,我们会盯着显示楼层的屏幕;就算是回到家中,我们也会默契地把目光一同投向电视或电脑……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究竟是我们被迫生活在严重缺失凝视的世界,还是我们原本就对直视心灵有着强烈的恐惧? 【《周易》比卦·卦辞: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Published 03/10/20
曾经有调查发现,有79.3%的父亲与80.7%的母亲认为,自己对孩子的奖惩,分明有度。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我们有奖励过孩子吗?会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进行怎样的奖励?我们有惩罚过孩子吗?会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进行怎样的惩罚?在这些奖励与惩罚的行为里,我们是否在遵循着某种规律?是否最终能够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教育效果? 到底有没有一种赏罚有度的方式,既能对孩子产生有效的推动力,又可以培养其内在的自我管理能力呢? 【《周易》师卦·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Published 03/09/20
现在的家庭,为什么孩子大都不愿意爸爸妈妈生第二个?因为,生了第二个,爱被剥夺了不说,还得增加一个照顾弟弟妹妹的职责。这种只谈责任和义务,只字不提权力和收益的事情,年龄尚小的孩子乐意干才怪! 大部分家长在应对孩子疯闹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优先关注生理上的伤害指数。对于引发冲突的事件本身,常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随随便便、简简单单地就给处理掉了。这样就很容易形成的管教标准是:打闹可以,动手得有轻重,谁要是伤到了他人,就得受到惩罚。可问题在于,就连很多成人之间的暴力冲突都可能是从微小的玩笑触发的,更何况下手都没个概念的孩子呢? 【《周易》师卦·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师师,弟子舆尸,贞凶。】
Published 03/08/20
有道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的本质,都是向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的。哪怕是有人真的想不开,意欲寻死。那也是因为,在他主观看来,就眼下的情况而言,死亡是一个比活着更适合他的选择。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看起来是如此地需要鞭策呢?没错!他们确实只是“看起来需要”,而并不是真的需要。 一个人明明渴望让自己变得更好,也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潜在能量,为什么会在面临实际问题的时候,表现得萎靡不振、精神涣散呢?我想,一定是因为,他遇到了什么难以解决的困难。 【《周易》师卦·六四:师左次,无咎。】
Published 03/07/20
近年来,伴随着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热切关注,“智慧父母”这一概念变得广为提倡。对于什么是“智慧”,那可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家争鸣、各圆其说。也正是因为说法太多,时而抽象、时而具体,时而简单、时而复杂,反而弄得爸爸妈妈们晕头转向、无所适从。 孩子在现实生活里出现的每一种状况,遭遇的每一次碰壁,都是对父母教养举措的一次照见,照见父母省视规则、反思规则、改进规则。 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我们的头十八年更多地是在积蓄力量,为正式的人生赛事做好周全地准备。就像是在拉弓射箭,开弓没有回头箭。在正式放箭之前,我们不光只是在卖力地拉着弓弦,还要评估自己的地理位置、实际力量,然后锁定最佳目标,精确地调整高度和方位。 【《周易》师卦·六三:师或舆尸,凶。】
Published 02/09/20
良好的家风家教,需要严肃的约束力,需要有益家人、有益社会的行为准则,更需要家庭成员发自内心地拥护遵守。若是管教管到最后,把人都给管教跑了,那岂不是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人人都能明白的问题,到了家庭环境里,却有着大把大把的家长沉溺于一家之主的“君主”角色而不能自拔。这都二十一世纪了,有多少孩子愿意傻乎乎地陪着爹妈从幸福美好的法治社会,穿越到封建王朝的人治社会呢? 如果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常常都是因人设法,孩子就会在这种被区别对待的家庭互动中,逐步地产生分离感。他们会认为,自己与父母根本就不是一类人。这个时候,人们本能的排异心理就会被激活。 【《周易》师卦·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Published 02/08/20
说着言而无信的惩罚条件,发着难以控制的雷霆大火,终归还是既降服不了孩子,又害苦了自己的无奈之举。管教问题,只有在理智的状态下,通过制定规则、执行规则的严谨程式,才能真正得以有效地处理,甚至可以说是一劳永逸地解决。 但是,在建立完整而系统的家庭规则之前,父母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那就是,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一个不会遵守规则的孩子,哪怕你的规则制定得再完美,也不过只是一个花架子,起不到任何实际的效力。 可能有人会犯迷糊了,遵守规则还需要学习吗?当然得学习了!因为,人天生就是不守规则的,我们天生就是在“得寸进尺”地试探中,找准行为处事的边界的。究竟怎么学呢? 【《周易》师卦·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Published 02/07/20
“现在的孩子实在调皮!太不听话!很难管教!但又不好责骂他,既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又希望他能遵守社会的约束。父母之难,难于上青天呀!” 爱与规则,就这样成为了当代的父母们难以抉择的痛! 我们不禁要问,有多少父母以给孩子最好的爱与教育的名义,一直在做着疗愈自己的事情? 【《周易》师卦·卦辞:贞,丈人吉,无咎。】
Published 02/02/20
没有人在出生之时就具备优秀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很少有人在后天的成长中接受过专业的指导,系统地学习该如何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人际互动,我们都是靠着模仿、本能,以及下意识地自动反应去进行的。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就自然而然地将亲密关系处理得融洽舒坦,有的人却时常事与愿违、吃力讨不到好呢? 这就不得不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所经验到的原始关系模式说起了。 在建立关系的问题上,人的心理发展需要历经三个递进式的阶段,分别是一元关系阶段、二元关系阶段和三角关系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顺利与否,都会直接作用于下一个阶段,对其形成深远的影响。 【《周易》讼卦·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Published 02/01/20
毛主席讲: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民主权利都是广大群众在不断维护自身正当需求的进程中争取而来的。家庭民主氛围的形成,同样也不例外。可见,家庭内部的“斗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还十分必要。关键就要看,如何“斗”,怎么“争”,才能建构出一个真正意义上,优良先进的家庭民主“体制”。 在人类社会,自由是有前提条件的,个人的自由是不可以建立在限制他人自由的基础之上的。我口袋里没有钱,伸手到你的包里去拿,我倒是挺自由的,你觉得自由了吗? 回到家庭情境中来,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阶段、不同的具体需求,其自由的尺度必然也是不同的。但唯一不变的规则是,一个人的自由一定不能干涉到另外一个人的自由。所以,民主就是在你的自由和我的自由不断产生摩擦,并达成一轮又一轮新的共识的过程中发展成熟的。 【《周易》讼卦·九五:讼,元吉。】
Published 01/31/20
如果说一个小生命的降临,是一次与父母的奇妙邂逅。那么,养育就是一场生命与生命在灵魂深处的相遇。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灵魂走着走着就走散了,只剩下貌合神离的皮囊,疲惫乏力地赶着路…… 心理学向来反对给人“贴标签”,每个人都是一本越读越厚的书,如果有某一天你认为自己对某人已经非常了解,这并非真相,仅仅代表了你与此人的关系进入了难以更近的瓶颈期。 关系中的争执并非一无是处的坏事,换一个角度理解,这恰恰是双方增进感情的一次重要机会。因为,看到了差异,便是了解的开始;容许了差异,便是理解的开始;求同又存异,便是和谐的开始。 【《周易》讼卦·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Published 01/30/20
中国有句老话:人嘴两张皮,正反都是理。身陷矛盾纠纷的双方,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辩论赛。谁的才思更敏捷,谁的口齿更伶俐,谁的论据更充分,谁就看起来更胜一筹。可事实的结果,口服心不服、伺机报复的手下败将比比皆是。 如果说子女的“啃老”,啃的是父母的金钱与物质,那么,父母的“啃老”,啃的则是子女对养育者尊之畏之、听之信之的天然情分。前者啃钱,后者啃情,等到钱尽情了,这份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缘之亲,也就岌岌可危了! 孩子是一面明镜,更是一盏明灯,他不仅能够反衬出一个家庭的现状,更能够照亮一个家庭的前程! 【《周易》讼卦·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Published 12/27/19
当家长无法清晰地分辨出自己是在宣泄情绪,还是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使孩子沦为我们自身情绪的垃圾桶。上面的段子中,至少这家的孩子还有条狗可以作为发泄的对象,而身为大部分家庭里最为弱小的一份子,等待他们的或许只是渐渐地变质、腐烂的情绪垃圾堆。 近年来,随着大众心理健康意识的显著提升,我也有更多的机会走进企业分享有关情绪管理方面的心理学知识。然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个人都在强调调节情绪、管理情绪的重要性,更是十分热衷于寻求高效的方法跟技巧,但是大家对情绪本身却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根本毫无了解。 这就如同,我们信誓旦旦、满怀激情地要抓住敌人、消灭敌人,可是连敌人的方位、数量、装备配置都一无所知,我们又该如何制定可靠而有效的作战计划呢?如果连情绪是什么,情绪有什么特征、性质等基本问题都不清楚,那么,管理情绪是在管理什么?调节情绪又是在调节什么呢? 【《周易》讼卦·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Published 12/20/19
如果没有后天有意识地学习和培养,人类很难掌握高级的语言、文字工具,也不可能拥有良好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无论一个人出生在哪里、家境贫寒还是富有,与生俱来都有着直观的身体感觉,以及丰富的情绪体验。透过感觉与世间万物产生连结,透过情绪与重要他人建立连结。 也就是说,感觉与情绪是人类心理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现代科学心理学研究必须重点关注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更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强化关照的部分。所以,尊重情绪,就是尊重本能;看到情绪,就是看到对方;理解情绪,就是理解人性。 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不是由于冲突而带来了不良情绪,恰恰相反,是因为不良情绪未能得到及时地洞见与疏通,才会引发双方后来的激烈冲突。 【《周易》讼卦·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Published 12/17/19
你是否发现,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小时候的天使娃儿不见了,甜蜜的亲子时光越来越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大战开始花式上演。面对眼前这个个性十足、脾气不小的娃儿,父母仿佛越来越进退两难,越来越无法沟通。 有关亲子冲突、亲子沟通的家庭教育主题,可以说是作为一名家庭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任务中,被安排得频繁程度最高的内容之一。每次主讲相关主题的讲座、沙龙时,我都会在一开场抛出两个问题:1、扪心自问,身为父母的我们,是否发自内心地深爱着自己的孩子?2、摸着良心,仔细想一想,自己的孩子是否发自内心地深爱着我们? 如果你的家庭还算正常,我想,这两个问题在郑重地思考以后,给出的答案应该都是肯定的。如此一来,第三个问题也就顺利诞生了。既然双方明明都爱着对方、在意对方、希望与对方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为什么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怨气和争吵呢? 【《周易》讼卦·卦辞: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Published 12/16/19
一个人从解决个体温饱问题的独善其身,到为他人、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兼济天下,随着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荣誉加身的同时,贬损也极易接踵而至。 古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不管是一名优秀的在校学生,还是一位成功的行业先锋,虽然能够享受着外界的充分赞许,却也被无数双眼睛紧紧地盯着。而一旦被关注、被尊敬、被仰慕成为他们所习惯的生活常态,稍有不慎就会深受其害。 我们终有一天会发现,无论一个人有多大的能耐、多大的本事,这个人可以影响他人,可以向他人传授知识,可以给予他人建议,可以为他人提供帮助,但永远不可能改变和拯救另一个人。因为,哪怕你我有着天壤之别,也逃不过你我皆凡人的事实,能够改变并拯救自己的只有每个人自己。 【《周易》需卦·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Published 12/14/19
对于普天之下为了养育子女含辛茹苦、无私奉献的所有家长而言,面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疏远、抵触和逆反,无疑都是一件内心不可接受的事情。然后,普遍的结论便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懂得感恩了。 因而,致使社会上兴起一波又一波刻意给孩子们做感恩教育的浪潮。结果,要么不伦不类、弄巧成拙,把亲子关系搞得越来越僵;要么现场哭得稀里哗啦,回家立马相爱相杀。 不是感恩教育不能做、不该做,而是太多的家长弄反了方向、使错了劲儿。我们必须要意识到,父母在心理、情感上的落差,根本就不是孩子的表现行为所直接导致的。而是父母自身的内在需要,无法得以有效地自我满足。 【《周易》需卦·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Published 12/09/19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会自我标榜,声称自己平日里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充满尊重。可是,当大部分人在人际关系中感到不快的时候,给出的第一个理由便是:对方不尊重我。似乎在尊重这件事情上,人们很容易就会在不自觉中形成了双重标准。问题的症结又在哪里呢? 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尊重里,建立起其内在强大自尊系统的;在被人尊重与自我尊重的不断强化中,渐渐地拥有了放下自我、尊重他人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一点一滴赢得更多来自外界的真正尊重。所以,父母对子女发自内心的尊重,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尊重他人,以及被他人尊重的深浅程度。 我们很容易将对他人的尊重过度概念化、抽象化、拔高化,以至于好像在平凡的日子里很难遇到充分展现尊重的机会。事实上,无需身处千秋大义的特殊关头,无需面临生死离别的重大抉择,只要与孩子共处一室,就是父母践行尊重孩子的极佳机会。 【《周易》需卦·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Published 1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