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 夢幻饗宴,臺灣美食在博物館中!✨ 🌆 你有想過在博物館裡品嚐臭豆腐和夜市牛排嗎?還能一邊喝著香濃的木瓜牛奶和品嚐地瓜球,一邊享受著珍珠奶茶的滋味?🍴 美國史密森尼亞博物館的「國家廣場的臺灣美食饗宴」活動成為了銀髮族參與的熱門盛事,一票難求,售票創佳績!為什麼對於銀髮族的美好臺灣「第一印象」如此重要呢? 🏆 最近,【去殖民化建築藝術進駐】研究團隊榮獲第十八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他們致力於重新定義城市空間,促進公正和包容的社會發展。從難民營、法西斯主義殖民建築的影響到重新利用殖民建築遺產的轉型正義,他們開啟了建築修復的全新思維。 🏛️ 建築修復不僅僅是物理上的修復,而是涉及心理、思考和歷史敘事的修復。建築成為集體修復的重要工具,為未來進程鋪平道路。 🌍 文化交流不僅對經濟和觀光產生影響,它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和社會。如何在設計中融入不同族群的需求,創造宜居城市環境,並保護並重新詮釋文化遺產,這是我們希望探索的議題。
Published 06/04/23
本週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引發了對二創作品的許多疑問。版權侵權和合理使用的界限受到限制,這對於創作者和博物館產生了重大影響。攝影師林恩·戈德史密斯和藝術家安迪·沃荷的案例引起了廣泛關注,最高法院判定商業性二創作品不符合合理使用法的保護,但對藝術評論和非營利性使用則持不同觀點。我們將探討二創作品的合理使用範圍在哪裡,以及對創作者和博物館的影響。 此外,我們也將聚焦於博物館的歸屬感,並探討如何在博物館中建立聯繫。美國德州國際藝術與科學博物館以其互動展示和與非政府組織的合作著稱,提供觀眾未知的社會資源。但是,如何讓不同背景的人們在博物館中建立聯繫?我們將分享美國研究者提出的衡量博物館歸屬感的指標,並介紹andra Bonnic提供的七個自我檢視的指標,讓你了解是否真正歸屬其中。 讓我們一同深入探討這些議題,揭開二創作品的未來和博物館的歸屬感之迷! 感謝TrackTribe無版權的音樂分享,Calm Cam、Coastline、和lost at sea。
Published 05/28/23
博物館界最強的Youtuber - 坦克博物館YouTube頻道,它在網路上已經有超過50萬的訂閱者,成為了眾所矚目的焦點。關於博物館駐村的歷史和當前的轉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藝術家和文化從業者們可以從駐村中獲得什麼樣的機會和挑戰呢? * 背景音樂使用自TrackTribe | Calm Cam (https://tracktribe.com/)
Published 05/21/23
我們的節目特別改版啦!現在我們每周會統整兩篇IG貼文,讓你們更方便地掌握最新的訊息!第一篇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最近在法國發生的一件大事。前羅浮宮館長讓-呂克·馬丁內斯(Jean-Luc Martinez)撰寫了一份報告書,提出針對法國所持有的非洲文化遺產返還法案的建議。這份報告書參考了1998年針對納粹沒收藝術品的華盛頓原則,提出九大建議原則。報告書建議在不違反不可剝奪原則的情況下向非洲國家作出承諾,以不懺悔的方式撫平殖民歷史所造成的傷痛,並且結束「王子協議」。這件事引起了各方關注,大家也紛紛在社群媒體上討論,快來看看大家對這件事的看法吧! 第二篇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國際博物館聯盟ICOM推出的《博物館學詞典》。這本詞典匯總了世界各地研究學者的合作成果,涵蓋了展覽、研究方法、藏品管理與保護、博物館教育和調解、管理與經營行銷等方面。最近,英文版也問世了!我們不僅會介紹詞典的內容,還會一起探討全球博物館的現況和發展趨勢,帶大家一起進入博物館學的世界!快來看看有沒有你感興趣的博物館吧! * 背景音樂使用自TrackTribe | Calm Cam (https://tracktribe.com/)
Published 05/14/23
英國曼徹斯特博物館重新開幕後,第一周就吸引了超過5萬名遊客,甚至排隊等入場的平均時間長達一小時。曼徹斯特博物館館長在社群媒體上的超激發言也引人注目。曼徹斯特博物館透過多方機構的贊助關懷,讓人開始對台灣彩券公司如何使用盈餘產生興趣。台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方式包括注入國民年金、全民健康保險捐贈以及地方政府分配福利補助等,但對於博物館的具體幫助還不清楚。 英國的國家彩券由英格蘭銀行設立,旨在為公益事業籌集資金,自1994年開始由卡美洛集團運營,也提供刮刮卡,資助了超過5700個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和收藏項目,53%用於獎金基金,25%用於公益事業,12%作為彩券稅給英國政府。在2019年停售了10英鎊的刮刮卡,部分原因是它們對問題賭徒具有吸引力。 彩券在世界各地都有其奇怪的故事,包括意大利兒童贏得數千萬英鎊的彩券、法國彩券被用於重建教堂、斷頭台處決的彩券、西班牙聖誕彩券為世界最大的彩券和芬蘭有大量未兌現的彩券獎金。彩券中獎者的財務顧問分享過去贏家的故事:傑克·惠特克破產且遭搶,亞伯拉罕·莎士比亞贏彩後被謀殺。
Published 05/07/23
對於想當博物館解說員時,除了要接受連串培訓及技能外,值得注意的是語言技能亦是必要溝通環節,臺灣亞洲大學及印尼 Universitas Gadjah Mada學者對印尼第二大城⽇惹兩間博物館的解說人員,其英語能力及輔助技能的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得知,只使用基本外語或不會使用外語的解說員會抑制博物館國際化,並會產生觀眾及解說員認知上的差距;研究結果建議印尼博物館管理者應增加英語的使用及定期提供培訓課程,藉以提昇解說員的國際溝通能力,增加遊客流量並加強交流。
Published 04/30/23
去北韓玩是沒辦法自由行的,但如果可以的話,到底有什麼博物館可以逛呢?
Published 04/23/23
美國展覽設計公司Museum Planning,他們在2011年透過問券調查了美國博物館業界人士,試圖找出展覽設計的成本和預算分配。調查結果顯示,展覽設計的成本每平方英尺從25美元到600美元都有,但最常見的是100-200美元之間。換言之,如果一個展場有300平方英尺,那麼展覽的成本可能會高達45萬美元。在這種情況下,策展人必須想辦法利用門票和紀念品的銷售來賺取收益,並尋求政府和贊助商的資金支持。 展覽設計在博物館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成本和預算的分配方式也直接影響著展覽的內容和質量。如果你對博物館展覽設計感興趣,那麼這集節目一定不容錯過!
Published 04/16/23
法國藝術家JR在香港巴塞爾藝博前夕推出大型裝置作品GIANTS: Rising Up,引來命理老師的抨擊。這件作品是以高12米寬12米的跳高選手身體彎曲的漂浮在半空中的無重力狀態為主題,背後是香港的港灣風景。命理老師指責作品會破壞風水且帶來不詳之兆,就像先前美國藝術家KAWS的作品一樣,給城市帶來消極和不幸能量的災難預言。 這些評論讓人聯想到風水理論,這也是香港社會悲觀主義的另類投射。儘管如此,這件巨型塗鴉作品仍在九龍尖沙咀海運碼頭甲板上展出,並且沒有直接與風水理論相剋的評論。JR的巨人系列作品曾在巴黎羅浮宮、埃及金字塔、羅馬Palazzo...
Published 04/09/23
英國塞恩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成為首座採取門票隨喜制度的博物館,遊客可以自行決定門票費用,打破了藏品和特展之間的傳統定價界限。該博物館由Robert Sainsbury爵士和他的妻子Lady Lisa Sainsbury捐贈大量藝術品,包括Jacob Epstein、Henry Moore、Alberto Giacometti和Francis Bacon的作品,以及來自非洲、亞洲、北美和南美、太平洋地區、中世紀歐洲和古地中海的藝術作品。該博物館是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大學的藝術中心和研究機構,也是國家研究和展示藝術的主要中心。該博物館的建築物由建築師諾曼-福斯特和溫迪-切斯曼賢伉儷兩人設計,是建築史上的重要建築之一。 儘管該博物館位於倫敦車程一個多小時的地方,但是仍然是藝術愛好者和漫威迷的必訪之地。遊客到達後需要在售票系統上輸入自己想要付的門票錢,然後可以獲得一張全區門票和地圖以便探索。
Published 03/26/23
讓人愛嫌但又愛看的博物館實境秀(reality TV show),MTV將與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亞Hirshhorn博物館合作,推出共六集的藝術家廝殺割喉戰(The Exhibit: Finding the Next Great Artist),每一集博物館館長Melissa Chiu將淘汰一位藝術家,存活到最後的高檔藝術家可以在博物館舉辦一檔個展(聽見了嗎?那是未來鈔票落下的聲音),新聞還特別註明說,新節目緊接在長青節目RuPaul變裝皇后吵架賽後播出,先看變裝皇后們各式浮誇後再來看藝術家們各種崩潰,我熱愛這種荒唐感! 但這節目並非首創,十年前美國Bravo頻道就已經有兩季的決戰藝術生死戰(Work of Art: The Next Great Artist),冠軍除了可以在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舉辦個展外,還有100,000 美元的現金獎勵,但好景不常在2011年第二季播畢後,節目就被狠狠腰斬至今都仍未回歸。讓我們一起祝福MTV的這個新節目能做到第二季(雙手合十祈禱)~ 【參考資料】 Artnet - A New Reality Competition Pits Artists...
Published 03/19/23
英國泰特博物館(Tate Britain)的水果奶奶說故事時間,遭到恐同民眾拉布條抗議,反LGBTQ+示威者宣稱變裝皇后說故事不適合未成年的心靈健康,請不要打擾未滿十八歲小孩的成長。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倫敦警察局發言人的回應,現場約有30位的激動由"另類愛國"極右派組織的抗議活動,有一位激動反同示威者甚至因涉嫌對警察發表嚴重的種族言論而鋃鐺入獄,現場也有群眾在太特博物館外大喊「你到底害怕什麼?那只是假髮和化妝啊!」的口號,用行動和愛聲援還在裡面講故事的水果姊姊Aida H Dee。 從1998年開播至今已24年仍持續製播的《水果冰淇淋》,也就是致力推動兒童表演藝術的演員趙自強,男扮女裝的變裝成永遠凍齡65歲的水果奶奶,擔任真人主持人,當時看水果奶奶長大的小朋友,現在應該也都結婚生子了,難道這些人真的心靈健康受到嚴重打擊了嗎?(怎麼可能,りしれ供さ小?) 在泰特博物館的首場變裝皇后故事時間,曾被富比世雜誌報導倡議行動,PinkNews評為 "2022年度地方領袖",英國首位在幼兒園說故事,同為ADHD身心障礙者的變裝藝術家Aida H Dee,在博物館的Play...
Published 03/12/23
你永遠應該練習的五十個禮貌行為,地雷真的是無限多,覺得自己也是一個無禮的人嗎?今天這集我們要來看看,讀者文摘、紐約時報雜誌,以及蓋提博物館分別分享了什麼千萬別踩的地雷?
Published 03/05/23
倫敦博物館(Museum of London)和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贊助,試圖透過焦點訪談的方式,紀錄下疫情間倫敦勞工階層的故事和經歷,來補強倫敦博物館在疫情間,快速回應收藏中五百件數位或實體,日記、口罩或甚至是空蕩無人的街道照片物件,無可否認以中產階級樣本為主的不足之處(Anderson, DeRiemer, 2020),以質性研究結果幫助博物館對勞工階層代表性的平權推廣。 研究列舉了博物館應該注重的三大問題,就業市場的不平等、脆弱性及隱形的團結性。因疫情失去工作,又得要負擔大都會區的昂貴生活費時,在勞動階層產生劇烈的不安全感。疫情期間,這些勞動工作被視為是必須(Essentail work),而些許改善了公眾對此類職業的歧視或忽視,但同時間也加劇了勞動階層人員的被剝奪及不平等感(例如訪談中,外送員以”我們”和”他們” -...
Published 02/26/23
想要將自身歷史拼湊出來,就得要將殖民主義和奴隸貿易史,作為博物館的核心來看待。據估計,在16至19世紀之間,有超過1200萬非洲人被運過大西洋。在約36,000次航行中,有1000艘船可能沈沒。重新打撈這些沈船,找出哪些當時涉及奴隸貿易的船隻,就能從沈船遺留的文物拼湊出記載歷史的隱藏面,這些透過貿易活動下的種族奴隸制和殖民主義,如何形成現在的當代世界,透過田野探訪採集的口述歷史,不僅能讓仍在同一片土地的人們正視其飽受折磨的過去,知道他們是誰,他們從哪裏來。
Published 02/12/23
義大利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以創新和轉型著名的館長艾克·施密特(Eike Schmidt),在忍耐七年後他終於不忍了,聖誕節休假前夕送給員工最大的年終驚嚇公告。12月21日的內部電子郵件明文公告,希望未來各位同仁要嚴格遵守電子郵件的撰寫品質,他尤其煩惱被過度使用的標點符號,如洪水般淹沒了電子郵件的可讀性。 什麼才是合乎電子信件禮儀的標準呢?英國BBC整理館長列舉出的許多不該做的事情,館長看不爽忍了七年的錯誤,究竟你平常寫email時就不小心踩到他的幾個地雷?以專業態度面對的電子郵件變得簡潔易讀、言簡意賅,為工作交流品質設下關口還是利多於弊的一項政策。
Published 02/05/23
來源(Provenance),源自於法語單字『來自』(provenir),主要揭示一項文物從創作到今天的所有權紀錄歷史,來證明這件作品的流傳歷程。最理想的文物來源檔案,含有從創作之初到現在,詳細記載一連串所有者名字,所有權日期,轉讓的紀錄(如經銷商或拍賣出售的方式)以及作品保存地點。來源研究揭示文物收藏的歷史、社會和經濟背景,以及品味的歷史。全球各地都有各種不同,以文物來源研究為策展手法主題的展覽,來向觀眾介紹一趟錯綜複雜又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
Published 01/22/23
悔不當初的館長查爾斯-齊達爾(Charles Zidar)前一天還在跟人吹噓,他服務的這家博物館從來都沒遭竊,隔天馬上一語成讖,但失竊的不是珍奇珠寶或是史前文物,而是1比1尺寸大小、高達250公分高的迅猛龍(velociraptor)小寶寶不翼而飛…。AUGUSTMAN網路版的文章 ”Historical Heists: Stealing ‘Mona Lisa’ And Other Insane Museum Thefts”, 1990年,美國波士頓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加德納博物館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兩名搶匪假扮成警察,在光天化日之下走入博物館,將警衛綁起來,帶走了現值約五億美金的收藏品。2010年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自稱蜘蛛俠的竊賊 Vjeran Tomic使用噴酸劑將窗戶融化,輕鬆進入戒備森嚴的博物館,一開始只拿了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se)的作品,但覺得好像太少,不能空手而回才又多拿了幾件作品,至今價值 1.07...
Published 01/08/23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ㄖㄣˊ ㄨㄟˋ ㄘㄞˊ ㄙˇ ㄋㄧㄠˇ ㄨㄟˋ ㄕˊ ㄨㄤˊ,《官場維新記》形容人為謀取錢財而不惜生命,就像鳥為了覓食而喪生一樣。出來工作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下,求得溫飽比起自我實現還要來得重要,這集我們就來聽聽美國博物館員,在問卷調查下怎麼反映出,為了麵包不要愛情的離職原因,以及日本新一代策展人(20-40歲之間)過勞和受到制度層面壓迫的現況。
Published 01/01/23
到了2022年最後的一個禮拜,我們就來盤點看看,AAM美國博物館聯盟發佈的年度博物館好書清單裡面,有什麼厲害的玩意吧!
Published 12/25/22
新婚後發現老公竟然是老爸的舊情人….還跟他生了四個小孩。英國後印象派畫家凡妮莎·貝爾(Vanessa Bell),英國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異父異母的姐妹,在1899年與志氣相投的朋友們,共同組成英國倫敦的布盧姆茨伯里小團體(Bloomsbury Group)。核心成員包含小說家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 M. Forster)、創造總體經濟學理論的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後印象派畫鄧肯·格蘭特(Duncan Grant)、藝評家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成員的作品都深深地影響了當代文學、美學、經濟學、女權主義、和平主義和性的態度。 我老公是我老爸老媽的情人,後來私通的新情人,沒想到也是親生老爸的情人…Vanessa Bell、Duncan Grant的作品或照片,都收藏於各大英國博物館和藝廊,如國家肖像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泰特Tate,或曼特斯特美術館等,詳細清單可在artuk.org查到,英國泰特也曾在2017年舉辦過一檔名為【英國酷兒藝術 1861-1967 Queer...
Published 12/19/22
雕像沒穿你也沒穿衣服,真是和樂融融、世界大同。法國Museé Maillol博物館與法國天體聯盟合作(ANP),最新展覽「幾可亂真 | 超寫實人體雕塑展 Hyperrealism. This is Not a Body」,以繪畫和雕塑呈現高度寫實、連體毛和皺紋都不放過的 #超寫實主義 (Hyperrealism)提供天體時段給不想穿衣服的民眾,跟雕像一起裸體相看兩不厭。這次因為是早上七點錄音,我的聲音實在是無敵想睡…。
Published 12/12/22
選擇低碳旅遊就可以多換兩天特休,英國博物館館員最新福利Climate Perks,多放假又能對環境友善的選擇誰不想要? 飛機是全球溫室氣體增長最快的原因之一,一往返倫敦柏林約兩個小時的飛行,就會產生高達搭13次火車旅行的巨額碳排放量。根據英國博物館聯盟報導,布魯內爾博物館 (Brunel Museum) 成為英國第一個,給館員有薪低碳特休的博物館。每年可以申請兩天以上的低碳旅行特休,只要館員乘坐低碳交通方式,前往度假目的地,也就是不乘坐飛機或開車,轉而選擇如火車、巴士等大眾交通工具來降低碳排放的旅行方式,就!給!你!!! 公益團體www.climateperks.com網站中表示,18到44歲的人有50%,更願意為一個有低碳假期津貼的雇主工作。加入此計畫的博物館,除了有量身訂做的低碳員工福利旅行計畫協助外,幫助博物館曝光的公關行銷機會,提升館員忠誠度和心理健康,已經有超過六十組以上的合作夥伴,提供低碳假期的員工福利。 英國第一個加入此計畫的布魯內爾博物館 (Brunel Museum),介紹世界第一個設計和建造河下隧道的工程師馬克-布魯內爾(Marc Brunel)...
Published 12/04/22
考古學系畢業生露西,在超市外人行道上的一張信封被當作隨手的購物清單廢紙,這項小發現就此引爆露西的蒐集癖小宇宙,讓她深深不可自拔… 。英國購物清單最常見的是寫在畫有橫線和打勾欄的專門購物便條紙,第二常見的是辦公室便利貼上(辦公室文具小偷),第三常見的是燕麥片包裝上撕下的硬紙板上。大部分還都用大寫字母寫的像是在尖叫,而且採購順序紛亂無比,只有少數人會有條理的按照可能超市貨架的採購順序編寫,例如先水果、蔬果、乳製品、麵包,肉品,罐頭,最後酒精的路徑,來設計購物清單。 《Aide-mémoire: Shopping Lists》 購物清單展覽,從10月8日起至隔年2023年3月31日,在倫敦品牌博物館(Museum of...
Published 11/20/22
九月開始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醫院,也開始博物館處方籤六個月的實驗,與布魯塞爾的五家博物館和文化機構合作。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從參觀博物館中受益。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引述了參與實驗計劃的布魯格曼大學醫院(Brugmann University Hospital)的精神病學家約翰紐厄爾博士(Johan Newell)表示,他預計博物館處方將適合患有憂鬱症、焦慮症、自閉症譜系障礙、精神病和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在訪問前後與醫生討論造訪博物館的體驗。醫生詢問個案喜歡博物館的什麼東西,不喜歡什麼東西。除了有機會重新與社會聯繫之外,這項處方籤,還給了人們一個遠離生活喧囂的安靜反思的機會。
Published 11/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