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这一期从物质审美的角度展开讨论了Tim为什么要将胶片作为摄影创作的主要媒介。介绍了摄影史上发生的四次物质收缩,也就是相机是如何变得越来越小,摄影如何变得越来越简单,以及这种简单对摄影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同时也谈到了量化和自动化对于摄影的影响。 节目中提到的Tim的摄影工坊: Emergency Break 摄影工作坊 申请指南 欢迎大家来玩 04:35 胶片的拍摄方法如何影响观看状态 08:45 审美实际上是对过程的审视 10:40 为什么艺术家画条线就是艺术,普通人画一条就不是? 17:00  什么是物质收缩 27:15 摄影的第一次物质收缩 34:45 摄影的第二次物质收缩 48:30 摄影的第三次物质收缩 61:03 感受的带宽 关于「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Tim在创作之余的一档以闲聊为主的播客栏目。 节目内容通常是无心插柳,或是节外生枝。 以及,胡说八道对于Tim来说是一种心理建设的方式。 关于TimTim是一个差点就当了程序员的摄影师。现在除了个人创作之外,也涉及一些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工作,在2019年创立了miscLab影像实验室。 曾在知乎以“Timothy...
Published 05/07/24
Published 05/07/24
本期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摄影家杉本博司的一些主要作品及其观念,以及,从杉本博司的作品展开讨论了一些当代摄影中的观念问题。配合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近期的展览“杉本博司:无尽的刹那”收听体验更佳。 本期话题: 杉本博司并不像是典型的日本摄影师 成为艺术家之前的一些经历:在高中时期使用Mamiya 6开始摄影的杉本博司 《透视画馆》:死亡是时间的一种刻度 《剧院》与《海景》:摄影场域中的时空观念 技法与材料:杉本博司与Wolfgang Tillmans 《放电场》:艺术创作的链路 失焦:从《建筑》系列比较杉本博司与Uta Barth 类型许、符号化、玩弄时间、超现实节目中提到的一些艺术家: Stephen Shore 史蒂芬 肖尔 William Eggleston 威廉姆 艾格斯顿 Jeff Wall 杰夫 沃尔 Cindy Sherman 辛迪 舍曼 Andreas Gursky 安德烈斯‧古尔斯基 Sally Mann 莎莉 曼 Masahisa Fukase 深濑昌久 Eikoh Hosoe 细江英公 Daido Moriyama 森山大道 ...
Published 04/10/24
本期从一个影像艺术工作者的个人体验出发,讨论了当下诸如精神暴力、算法暴力、以及量化陷阱的消极因素,如何破坏个体的创造力。 许多问题被提出来,但是似乎此时并没有给出特别好的答案。不过,我认为这些问题被提出来,被注意到,比它们被回答更重要一些。 2:56 语境:我们所讨论的创造力是什么? 6:30 我并不喜欢「松弛感」这个词 11:10 技术对于创造力的影响 13:30 体制和系统对于创造力的影响  24:10 科技公司对于创造力的态度 25:10 创造和创新其实是两码事 30:40 创造力不能被培养,而是需要维护。 / 维护是什么? 31:51 增熵与减熵 34:18 创造力的衰退 34:31 趋同与同质化是如何发生的 39:12 什么是精神暴力 42:37 量化陷阱与算法暴力 50:00 创造力就像魔法,失去创造力就可能会变成麻瓜 55:49 此时最大的问题是人们太忙了,而最难的事情就是什么都不做。 58:25 今天创造力最强的一种体现是表情包,是网络迷因,  封面图:Wasted, 摄影,2020年 关于「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Tim在创作之余的一档以闲聊为主的播客栏目。...
Published 04/03/24
深夜翻自己旧账,跟大家聊聊我在过去十年中学习摄影的一些经历。 由于十年的记忆过于庞大,只能想到什么说什么了,大概都是那些对我影响最大的事情。 只能说,连滚带爬到了今天,真是挺不容易的。 如果大家在收听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和好奇,欢迎在评论区提出。 封面图:Education,装置,2018年,纽约 关于「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Tim在创作之余的一档以闲聊为主的播客栏目。 节目内容通常是无心插柳,或是节外生枝。 以及,胡说八道对于Tim来说是一种心理建设的方式。 关于TimTim是一个差点就当了程序员的摄影师。现在除了个人创作之外,也涉及一些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工作,在2019年创立了miscLab影像实验室。 曾在知乎以“Timothy Wang”的名号写作,亦使用“Tianxi”署名作品。 目前出版作品有:《再见,谢谢所有的鱼》(画册),《匿名的风景》,《海拉尔真的存在吗?》 摄影作品散见于国内外美术馆与杂志。
Published 03/26/24
封面图:红木切面,拍摄于广东河源附近 开场音乐:Ambrose And His Orchestra, D.R, Nacio Herb Brown - My Lucky Star 配乐:Louis Prima - Yes, We Have No Bananas ---本期主题---本期节目的背景是,我在2024年1月开启了一个新的摄影项目。这个项目是以 北回归线 作为象征和线索而产生的一系列视觉体验。这种体验反馈了我对目前生活的感受和想法。 我用了23天的时间走完了从广东汕头到云南临沧的这段北回归线。这也是地球上最连续的、最好走的一段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因为其他地区基本不是海洋就是沙漠。 在本期节目中主要聊了以下的一些问题: 从广东到广西 广西和云南的农村及山区见闻 香蕉研究 对于春节的一些个人看法01:56 封开和第一个被建造的北回归线标志 03:47 为什么要拍北回归线 06:37 拍摄方式 13:19 电子功德箱 19:00 晚上开灯的火龙果田 24:29 如果给狗照镜子,狗会有什么反应? 27:43...
Published 03/16/24
封面图:红木切面,拍摄于广东河源附近 开场音乐:Ambrose And His Orchestra, D.R, Nacio Herb Brown - My Lucky Star ---本期主题---本期节目的背景是,我在2024年1月开启了一个新的摄影项目。这个项目是以 北回归线 作为象征和线索而产生的一系列视觉体验。这种体验反馈了我对目前生活的感受和想法。 我用了23天的时间走完了从广东汕头到云南临沧的这段北回归线。这也是地球上最连续的、最好走的一段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因为其他地区基本不是海洋就是沙漠。 在本期节目中主要聊了以下的一些问题: 在北回归线旅途中的一些见闻 北回归线是什么 我自己的公路旅行方式——低速巡航,一种不走高速和国道并且避开旅游景区的旅行方法 对于国内景区的一些看法 骂深圳05:30 北回归线是什么? 11:34 公路旅行和低速巡航 24:00 从汕头出发 28:00 对于景区的抗拒 48:30 “深圳欢迎您” 61:01...
Published 03/12/24
封面图:AI生成的顶球风格城市雕塑。 开场音乐:Ambrose And His Orchestra, D.R, Nacio Herb Brown - My Lucky Star ---本期主题---我最近的一项个人摄影项目是以中国的北回归线为线索拍摄一系列照片。项目中去到了广东、广西和云南的一些北回归线标志公园。在这些公园中,都会有一个北回归线标志雕塑。这些雕塑最早的修建于1984年,最晚的2015年。我发现这些雕塑放在一起就如同一个中国城市雕塑的缩影:从苏联风格演变过来,到常见的模式化的雕塑,然后又向建造更高更大体积的雕塑发展。在这种观察中我遇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某一段时间的城市雕塑中,会出现大量的以“顶个球”为形式的雕塑? 于是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研究调查,找到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合理的解释。 04:00 正题开始 07:50 一些北回归线标志雕塑 19:10  数字隐喻与数字迷信 32:18  城雕院的存在与雕塑风格 37:21 被拆除的球 ---关于「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Tim在创作之余的一档以闲聊为主的播客栏目。...
Published 02/28/24
关于「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Tim在创作之余的一档以闲聊为主的播客栏目。 关于TimTim是一个差点就当了程序员的摄影师。现在除了个人创作之外,也涉及一些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工作,在2019年创立了miscLab影像实验室。 曾在知乎以“Timothy Wang”的名号写作,亦使用“Tianxi”署名作品。 目前出版作品有:《再见,谢谢所有的鱼》(画册),《匿名的风景》,《海拉尔真的存在吗?》 摄影作品散见于国内外美术馆与杂志。 本期主题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人们逐步实现了相机的小型化和便捷化。从最初的Kodak Brownie,到今天的手机相机的过渡,让拍照成为了一种日常活动。并且这种日常活动不再仅限于记录,而是有了更多的表达。 但在此时代仍然还有很多摄影师使用810或4x5之类的大画幅相机进行创作。这是一种结构相对原始、笨重、昂贵且操作复杂的设备。 本期我们的话题就是聊聊大画幅摄影在当下的存在意义和处境。 提到的艺术家: Stephen Shore 史蒂芬 肖尔 Gregory Crewdson 格里高利 克鲁德逊
Published 0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