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会以什么姿势复苏?强劲还是不温不火?
Listen now
Description
·本期话题· 1)疫情后我们会迎来一个强劲的经济整体复苏吗? 2)整体而言“复常时间”究竟会多长? 3)政策支持会在复苏中起到最大作用吗? 4)海外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复苏吗?我们的出口情况也会快速恢复吗? ·对话文稿· 01 疫情后我们会迎来一个强劲的 经济整体复苏吗? 肖蕾:首先想和刘院长聊聊当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疫情后的整体复苏。 防疫措施开放以后,大家都对今年经济复苏的前景充满期待。复苏几乎是肯定的,但如果我们看GDP——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去年(2022年)GDP比上年增长3.0%,为从我国有GDP统计以来第二低,仅高于2020年疫情早期的2.3%,比年初的市场预测低很多。 主要原因当然是持续的疫情和防疫措施——但这个造成去年GDP增长率大跌的根本因素已经消失了,去年底疫情和防疫措施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所以这么大一个“雷”被排除了,我们直觉上都会觉得大跌以后一定会出现大反弹。但您觉得复苏的姿势会是怎样的呢?会是比较强劲的复苏?还是不温不火? 刘晓春:从长期维度看,我觉得应该是比较强的。但是恢复的“状态”或者“形态”比较难描述。 在疫情控制方式转换之前,大家都在讨论什么时候能转换;但转换之后,是不是马上就有大变化?去年的增长现在看上去之所以这么低,和转折的时点也有关系;转折的第一个月,也就是去年的最后一个月,某种程度上,大家被感染的冲击波“冲懵了” ,这也造成了经济的停顿。所以,虽然复苏可能会强劲,但是在复苏的前阶段,大家还在适应疫情。 另外,由于我们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中美贸易战等客观情况的存在,我们一直在出清僵尸企业,因此至少从市场角度来讲,实际上留出了很大块空间,所以我觉得会有爆发式的增长。 以上是从宏观角度的观点,但是从微观角度,并不是所有行业、所有企业都可能迎来爆发性增长。这三年疫情中做得热火朝天的行业和企业,有可能马上要出现风险了。从银行的角度,要考虑的就是要防止在增长的大前提下可能出现风险的企业,这些都会反映在初期的反弹过程中。大家喜欢讲“V”型、“U”型、“L”型复苏,我觉得更可能是“波动式往上走”。 肖蕾:所以其实就跟身体恢复一样,刚刚“阳康”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生理紊乱,比如失眠。经济也是这样,刚刚恢复时会有一些惯性,甚至一些“急刹车的行业”,肯定会出现反应非常大的调整。 刘晓春:也有原来是“急刹车”的,现在看到了希望突然“加油门”,也有可能加得太猛了。  恢复也会有不同层次和先后次序。比如街边小店、餐饮等影响到民生的毛细血管,可能是第一波爆发;在产业链当中,能够及时回归的行业企业,也可能很快恢复。但是,一些离开产业链的时间太长、产业链已经重新链接的企业,想要再回到产业链中会很困难,甚至回不去。 还有一些新兴行业。新兴产业中有些是在这几年的疫情当中,持续往前推进的,一旦疫情过去,也会快速起来。但是也有一部分产业,需要慢慢复苏,比如企业家、资本等,会再观察一下。但总体上应该是乐观的。回到半个月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复苏很困难,哪怕疫情控制方式改了;但这两天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也就是看好后面的强劲复苏。但是具体实业中的恢复状况,还是要看具体行业。 02 整体而言,“复常时间”究竟会多长? 肖蕾:市场的反应一般会和实体经济有时差。市场几乎完全根据人的
More Episodes
本期我们来聊聊银行——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银行。 在大家的印象中,银行就是钱袋子。当经济体、企业和自己需要用钱的时候,首先会想到它。银行就是经济这架大机器的汽油,整个国家经济运转要靠它。 银行这个行业的存在感一直很强,至少在二战后和平时期、全球经济发展为首位的这近一百年里,它是C位(在和刘院长的《摸爬滚打:中国银行业40年》的播客专辑中,也正在给大家讲这个故事和这段历史)。 它也曾经在高光位意气风发。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那句著名的“银行赚钱都赚的不好意思”?是国内一位前股份制银行行长在2011年,也就是13年前的一段话。 但后来被过度演绎。原话是这样的:“整个银行业这些年数字非常靓丽,尤其像...
Published 06/04/24
Published 06/04/24
新浪微博、微博财经邀请《墙裂坛》做了一场直播,聊一个高大上的新概念——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这个词大家还没熟悉几天,书店里都已经有了不少《新质生产力》为题的书——可见大家是多么渴望理解新概念。可能从侧面上也反映出:大家现在关心经济支持政策的程度之高,迫切想要找到一个能够理解当下问题的答案——我们转型变革阶段到底会走向何方?什么时候进入下一个阶段?什么时候恢复,甚至再次腾飞?到底该怎么实现呢?金融该怎么使劲儿? 讨论内容: 1、新质生产力是什么?如果有“新质”那“旧质”是什么?“新”在何处? 马克思的生产力公式: ·      生产力 = 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 ·      旧...
Published 04/22/24